感觉身体被掏空?澳洲迎来“按时下班日”

感觉身体被掏空?澳洲迎来“按时下班日”

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澳洲的工作者们每周平均要免费加班6个小时。(图/澳广网)

【澳洲网韩申易11月22日编译报道】在人们的印象里,会享受生活的澳洲人一定是最不愿加班的群体。但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澳洲的工作者们每周平均要免费加班6个小时。尽管这一数字单看并不太大,但加起来可是一年312小时,澳洲人损失的总收入将超过1000亿澳元。

22日这天,澳洲工作者们迎来了第十届年度“按时下班日”(Go Home On Time Day),以此来鼓励他们准时下班,抵制老板的加班要求。

澳洲迎来“按时下班日”

澳洲人每年免费加班312小时 损失超1000亿澳元

感觉身体被掏空?澳洲迎来“按时下班日”

“按时回家日”网站表示,无偿加班对雇主是一笔“横财”,但却给雇员和家庭带来了伤害。(图/《卫报》)

据澳新网报道,如果你的工作时间在下午5点结束,那么你就应该收拾东西回家了。据了解,“按时下班日”是由澳洲的未来工作中心(Centre for Future Work)和澳洲研究所(The Australia Institute)共同资助创立的,旨在使公众注意到澳洲工作者们被雇主们“窃取时间”的普遍做法。“按时回家日”网站表示,无偿加班对雇主是一笔“横财”,但却给雇员和家庭带来了伤害。该网站介绍:“无偿加班伤害了家庭预算,削减了消费者的开支,且有损经济。最糟糕的是,加班还使人们更难实现健康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在今年“按时下班日”这一天,澳洲人们被敦促“保护”自己的时间,抵制时间被窃取的行为,他们的下班时间本应当被用来参加休闲活动、社交、家庭欢聚或其他内容(只要不是上班就行)。

“按时下班日”还将焦点聚集在那些不能享受带薪年假的人群中,活动组织者正在推动雇员尽快制定自己的假期计划。“按时下班日”网站表示:“大约有半数享有带薪休假福利的澳洲人去年没有休假。而平均而言,他们带薪休假的时间在‘台面上’有大约两周。这相当于另外价值数十亿澳元的工作时间被窃取,且进一步伤害了澳洲人。”

活动网站鼓励人们计算出自己的平均加班时间,且查清楚究竟自己损失了多少钱。

根据澳洲研究所的未来工作中心数据,澳洲人平均无偿加班的时间相当于两个月的免费工作,比去年增加了5.1个小时。该中心的经济学家亨德森(Troy Henderson)表示,被窃取施加在澳洲全国已成为地域流行特色。“澳洲人比以往任何时候无偿加班的时间都要多,而且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他强调,窃取时间有很多形式,包括“员工加班、早点上班、午休或其他休息时间都在工作、晚上或周末把工作带回家,或者在工作时间以外被老板联系继续完成工作”。

亨德森表示,大多数澳洲人并不希望免费工作两个月。但这被平均在了一年的时间里,并已成为太多工作岗位隐性预期的一部分。亨德森指出,按时下班既是员工个人,也是雇主的责任,后者必须“重视和尊重”员工的闲暇时间。

Hays招聘公司10月的一项调查就发现,仅有28%的澳洲工作者拥有完整的午休时间,而有近1/10的人干脆不午休(继续工作)。

澳洲兼职工和临时工也无偿加班

老板甚至采用科技技术监控员工

感觉身体被掏空?澳洲迎来“按时下班日”

兼职工作和临时工作也会被经常要求无偿加班。(图/澳广网)

实际上,据未来工作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兼职工作和临时工作也会被经常要求无偿加班。其中,兼职工作者每周平均要免费加班4个多小时,而临时工则免费加班近3小时。

经济学家亨德森表示:“考虑到当今澳洲劳动力市场就业不足和工作不稳定的问题,让兼职和临时工被迫无偿工作,是极为不公平的。”

此外,今年的“按时下班日”调查还包含了一项针对澳洲职场使用数字监控的特别问卷。有大约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雇主至少使用过一种以下形式的数字监控手段,包括摄像头、GPS定位跟踪、监控网络或社交媒体活动、计算键盘敲击数量或监控员工等。这些手段通常被雇主用来惩罚或解雇员工。

亨德森说:“科技可以在职场产生强大的积极影响,但我们的研究却表示,科技的使用方式也增加了员工的压力,降低了职场的信任度。从我们的研究来看,很明显,数以百万计的澳洲人正在因窃取时间而失去机会。无论是那些未充分就业的人还是工作太多的人,都在放弃他们宝贵的自由时间。所有澳洲人都有权利按时下班回家!”

中国“加班文化”根深蒂固

员工“感觉身体被掏空”

感觉身体被掏空?澳洲迎来“按时下班日”

加班文化早已在中国根深蒂固。(图/SBS)

不仅澳洲人有权利按时下班,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作人员也应如此。但加班文化早已在与澳洲远隔太平洋以外的中国根深蒂固。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数据称,在中国,长时间工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什么行业。据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究人员估计,中国人每年平均工作2000到2200个小时——远远高于美国人(每年1790个小时)、荷兰人(1419个小时)、德国人(1371个小时)甚至是日本人(1719个小时)。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在《2016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中,京东以23:16的平均下班时间成为中国最“狠”公司冠军。而在高德地图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华为每日人均加班时间长达3.96小时,成为中国企业“加班王”。中国人甚至在休假时也在工作。在某旅行网发布的《中国上班族旅行方式研究报告2017》中,88%的中国白领还要在旅行中干活。

这样的加班文化正应了一首近几年蹿红网络的神曲《感觉身体被掏空》。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加班似乎成了很多公司的一种“制度”和“文化”,员工不加班似乎就代表不重视工作不重视公司。为什么,公司加班呈现出一种“泛滥成灾”的现象。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为提升行业竞争力、提高效益。

第二,现在有许多公司的员工工作效率低,不能在有限上班时间内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种,公司中不乏一些“做作”的人,为了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经常加班成了在上司面前彰显自己勤奋上进的“精神”的方式,以此来获得上级的赏识。

“感觉身体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在这样一个把加班当作家常便饭的时代,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当代社会需要关注的议题。每年11月22日举行的“按时下班日”已经在澳洲掀起了一些水花。在中国,远离“加班文化”还有更漫长更曲折且更遥远的路要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下班通勤的路上,看到的一个个疲惫身影逐渐变少,更多人开始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