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且任性,家长该如何教导青春期的孩子?

XIAO米椒


青春是热烈、飞扬的,青春期的孩子在大人眼中是叛逆、任性的。

心理学中,把孩子这一阶段成长期叫做“叛逆期”,作为家长我们必须了解孩子叛逆、任性的成因。

青春期孩子心理、生理都成长到一个重要的阶段:

他们独立意识增强,迫不及待想要摆脱大人的束缚;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旺盛;

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束缚难以适应;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发育使他们既敏感,又惶惑。

这时家长的要求或指责都极易令他们情绪失控,导致行为上的对立,让人觉得叛逆、任性。

其实,大部份叛逆都来自对束缚和限制的反抗。

他们生理的发育带动心理自我意识的苏醒,认为自己已是个大人,渴求着成人对自己的认同和支持,渴求那份平等的尊重,这时任何的压制手段都容易招致强烈的反抗。

了解了叛逆、反抗的由来,家长朋友们需要给予的是:更多的关怀而不是指责;更多的尊重而不是包办。

孩子在青春的懵懂中挣扎成长,因为年轻,所以并不理解家长的限制是因为爱;因为向往自由,所以也不接受“爱”的名义下的约束。

作为家长如何教导青春期的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呢?有书君总结了以下几点:

1、 家长时刻反省自己,调整好心态,营造一个好的亲子关系。

情绪是有传染性的,作为家长,情绪焦躁,声音不由自主升高,都会引发孩子的情绪失控,抵触升温。

家长保持心态平稳,一能保持清晰的头脑;二能让孩子在平静中少一分抵触。好的亲子关系是能真正沟通的前提。

2、 尊重孩子的发言权、隐私权,少唠叨。

生理上的发育让孩子心理也长大了,独立意识增强,他想模仿成人,并参与生活的安排,想获得大家的尊重与认同。

家长要慢慢学会尊重他作为独立个人的发言权、隐私权,不再把他当小孩子看待。

同时少唠叨,关键时候提出选择性的方案建议,千万不要翻来覆去地念叨。

孩子的路我们要放手让他去蹚,他才能成长。

3、要换位思考,多理解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

哪怕孩子的想法你觉得荒谬,也不要一口回绝,有关孩子的一切决定都要和他共同商讨,认真倾听他真正的想法,一起分析、讨论。

用家长的智慧与经验给出意见和建议,让他学会自己选择,自己承担。

多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多从心去关怀、理解孩子,而不是限制与责骂。

跟孩子交流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好时机,斗智斗勇、乐趣、成长都在其中,每一次良好的沟通都是一段美好回忆,从而加深亲子间的信任。

4、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每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性情、特长、成长规律,青春期的孩子更有了强烈的个体意识,家长若总是当面贬损他不如别人家的某某。

孩子的自尊心和羞耻心会受到极大地打击,甚至故意以烂为烂。

对孩子,家长要多了解、多发现他身上的优点,帮助他将自己的优点发挥出来,发展下去。

5、多观察孩子,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

多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正视孩子的生理发育,及时发现孩子的困惑。营造轻松氛围,利用书籍或过来人的身份给予正确的引导,及时疏导可能出现的心理、生理隐患。

比如孩子模仿大人抽烟、打扮、对异性的关注等,家长发现后不要小题大做,要肯定他的这些好奇心驱使下的行为一般人都有,慢慢让他明白这一阶段以健康和学业为重就好。

总之,孩子的青春只有一次,作为家长,我们不要将眼光只放在成绩上,要多理解他,要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快乐,明白快乐的生活需要靠自己的勤奋去创造。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解决青春期叛逆问题,首先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主要特点

1、情绪波动大。在遇到学习压力大、跟同学有矛盾时,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

2、增强了独立性的意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在生活上不愿听受父母的照顾或者干预。

3、性意识觉醒。开始关注自己的外部形象,希望得到异性的关注。

4、嫉妒心理 。喜欢与他人做比较,当发现自己在体貌或者家庭条件不如别人时,有时会产生羞愧、怨恨等负面情绪,统称为嫉妒。

5、智力飞速发展。对问题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迅速,逐步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6、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喜欢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对于竞争性、冒险性、趣味性的活动更是乐不知疲。

应对孩子青春期叛逆的6个小妙招:

1、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并共情,孩子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劝解。

2、 倾听并保持好奇心:父母选择学会闭嘴,用心听到孩子的真实需求,随时保持好奇心,促进良好的沟通。

3、 用鼓励代替羞辱,尊重孩子的隐私,不要时时刻刻去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要多多鼓励,与此同时,可以告诉他们一些自己的看法。

4、 关注于解决问题,切忌拿别的孩子与他做对比,要就事论事,协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埋怨,比较。

5、 家庭会议: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定期举行家庭会议,充分相信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带着爱放手,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

6、 确定目标:叛逆期的孩子有个通病,内心很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引导孩子找到一个自己的目标,有了目标,孩子就有了动力,学习起来更有劲,也不会再想着叛逆。


家庭育儿亲子顾问


我觉得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应该是比较正常的一种阶段性的表现,家长所谓的叛逆,很多应该指的是跟自己对着干,意见不同,观念不同,我觉得这恰恰是体现孩子有主见有思想的表现,父母要慎之面对,不要急躁怒骂。


我有时候觉得,亲子之间的感情,这个阶段最能定型,能够牢固一辈子。小时候再乖的孩子,如果青春叛逆期,父母没有很好的交流引导,很容易引起亲子大战,非常的伤感情,有的甚至一辈子都有阴影,难以愈合。

我觉得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父母要放低姿态,把孩子当“兄弟”当“朋友”当“姐妹”,聊天谈心商议,对于孩子的一些决定和做法,即使我们不赞成,只要没有坏,只要没有恶,只要没有违法,父母可以尝试着放手、支持,与孩子一起面对结果。


其实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我们已经管不住了,已经过了管的阶段了,但是可以沟通可以交流,也只能沟通和交流。首先,我觉得家长要持一种相信的态度,不要认为孩子在外面会乱来,你这种相信要表现给孩子看。其次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需求,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大多很虚荣,父母尽量给足孩子面子,让孩子在外面展开得了手脚。父母可以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听听孩子的想法,人生不过一世,有些事情不如支持孩子去尝试。最后,要多去了解孩子的困惑,问问孩子需要什么帮助。


尽量吧,父母尽量用平和的语气来沟通,用支持与信任的态度来相处,总会更好!


啰嗦育儿


可以说,青春是快乐奔放的,青春是梦幻多姿的,青春是迷惘纠结的,它让你烦,让你哭,也让你笑……

青春期的孩子是最容易叛逆、任性的,为了能与正处于青春期的儿子,和谐的相处与沟通,我阅读了《我的青春怎么了(男孩读本)》一书。从中感到这本书,可以让儿子对自己青春期的行为和心理释然,也会为他排忧解惑。

这本书以男孩的青春期心理为出发点,从青春期男孩的心理、情绪、思维、情感、交际、个性、学习、性心理等方面,列举困扰青春期男孩的种种心理情形和思想问题,从而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合适的解决方法。

旨在解除青春期男孩在这个特殊时期所产生的困惑,并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使他们能够以积极快乐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我的青春怎么了(男孩读本)》与《我的青春怎么了(女孩读本)》是家教类畅销书作家“刘颖”倾心打造,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各大网站与书店都有销售。非常适合家有12—18岁中学生及其家长们阅读!


育儿教子


现在城市多数家庭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按理说家庭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谁知,令家长付出太多心血、金钱和时间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种种性格和行为的表现,让家长脑袋发懵,无法应对和教导孩子。

作为家长,首先要关注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进入青春期会有很多叛逆和非常任性的举止、言行,过去的孩子为什么没有这么严重的现象困扰着家长和孩子?



下面的分享别具一格,如果你静下心来看完,一定令你的思维开拓和清晰。

1、不要正面迎战孩子的问题或者挑战

家长要非常清楚一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意味着从思想上开始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事情要做主,不愿意再听爸爸妈妈的意见 ,非常关键的一条,他们极其渴望得到尊重,这是很多父母完全不了解的。

当家长明白青春期的孩子想要什么,你的心中就要告诫自己,不要再把孩子当成天天跟在你后面盯着好吃好喝的小屁孩,很多父母就没有做好迎接孩子青春期的到来。面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还是按着对待小娃娃的态度和方式,这让青春期的孩子无法接受。



青春期的孩子也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家长可以从孩子的饮食看出来,他在这个时期的饭量是猛增,身体的成长和精力的需要都要大量的食物摄入。

如果家长看着孩子一下子长成大人,不要着急和心慌,孩子有什么事情告诉你,不要像在小学时,直接给出答案或者开始说教,这些都不能让青春期的孩子接受。

让孩子先说出自己的观点,特别是要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件事情做了哪些充足的准备?如果做好了,会有什么好成果?如果做不好,带给你什么伤害或者失去什么?

耐心听孩子说完,你可以用这样的语言表达:既然你告诉爸爸妈妈,是不是想听听我们的建议?当孩子说是的,再接着说:我们的建议不一定是完全符合你的想法,一个是我们对事情的具体内容不像你那么清楚,另一个是我们的经验和阅历比你丰富一些,希望给到你的建议对你有所帮助,最终的决定是你的权利。

2、家长要多观察和留心孩子的变化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精力极其旺盛,好像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孩子有太多的体内能量需要发散出去,家长尽可能创造机会帮助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大特点,不会像小时候,有什么大事小事和家长说。家长不能强行让孩子说,你逼他也没有用处,最佳的方式就是观察孩子的变化。

如果父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包括行为特征后,和青春期的孩子不难相处和沟通交流。



如果孩子回来闷闷不乐,不要硬性逼着孩子说出来,有个方法很好用,带孩子去做户外运动,比如打球、跑步、健身,还有让孩子承担家务活,在体力劳动和运动,把孩子体内太多的能量放出一部分,孩子的心情就会好多了,这个时候,家长巧妙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就很容易了。

当孩子喜笑颜开回来告诉你的任何事情,其中一定有你不能接受的思维、观点和方法,切记一定不要当面泼冷水,想想在前面说到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在乎自己的自尊和面子,甚至自尊和面子就是高于一切的价值。

等到孩子说完,至少对孩子有勇气做这件事情或者有自己的观点,给予真诚的肯定。至于后面的思维和方法有不同的方面,家长要有技巧和策略的地和孩子沟通交流,千万不能摆出一副你是孩子,必须听爸爸妈妈话的家长派头,你如果这样做,孩子以后就不愿意再和你说任何事情,而且会非常排斥你的教导。

青春期的孩子是人生一个崭新的开始,家长做好准备,以理解、认可孩子为前提,有技巧和策略的沟通交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谈文俊

二零一八年一月二十七日

【作者简介】谈文俊是“谈文俊快速阅读”创始人,历经十年的专注和实践,在2017年金秋十月入围“中国品牌创新发展工程”,成为央视CCTV《超越》栏目特约嘉宾。

“谈文俊快速阅读”,用十年磨一剑的岁月和匠人精神充分发掘人类大脑超大量阅读书籍的潜能,成功建立一套看得快、看得多、记得多的快速阅读方法,让仅需小学二年级学生识字量的成年人和9周岁以上的孩子,真正掌握一分钟阅读2000字,同时理解记忆达60%以上的快速阅读本领。


谈文俊快速阅读


你好,我是一名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我有一个11岁的女儿,很高兴能和您交流。

首先,青春期,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意味着每个孩子都会出现叛逆,这就要我们搞清楚叛逆的背后是什么。

青春期是孩子第二个叛逆期,第一个叛逆期在2岁左右,这是孩子有自我意识的表现,如果孩子在青春期之前一直不能做自己(事事都不能自己做主),那么,青春期的时候,会卷土重来,寻找自己,探索自我的力量,顶撞,封闭等都可能出现。



其次,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后,把问题看成成长的机会,要抓住这个机会采取合适的策略,重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和谐的亲子关系,是父母成功实施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基础

有以下几点建议:

1. 无条件接纳孩子。

把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暂时放到一边,让孩子感觉到无论怎样爸爸妈妈都是爱他的。可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写信。



2. 睁大眼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真诚地赞赏他。

3. 给孩子能感受到的关爱,高质量的陪伴,也就是要有爱的连接,建立我们在孩子心中的信任感,可以创造机会和孩子1对1共处聊天时光。肯花时间陪伴他,让他觉得他是重要的。

想想孩子刚出生时你对他的期待,对他是怎么表达爱的?青春期的孩子,仍然需要爸妈的关爱。



4. 负起自己的责任,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期待孩子怎么做,自己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自己如果没做到或没有遵守诺言,要勇于向孩子道歉。

5. 树立权威,让孩子知道边界在哪里,培养孩子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比如,孩子要参加party,在外过夜,请务必坚持你的原则,告诉孩子我们的担心。


最美的种子


写在前面。

青春期,是一个美好的年纪,更是叛逆的年纪。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变化。因为青春期体内激素变化比较大,自身性别的生理特征开始出现,这会让他们一时间难以适应,而且分70分钟的学业对未来的不确定,又给他们造成了无形的压力,会让他们感到迷茫,自我意识的清醒,以及,心理的逐渐成熟,会让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很多新的变化和新的心理需求,比如说产生焦虑和紧张感,情绪上也极为波动,会让他们感到很困扰。



对于家长来说,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也是一项很大的挑战,青春期,还在,面临学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以及,他们,难以言说的钱的压力,如果不能及时的疏导很容易会导致他们,注意力分散,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那么,青春期孩子叛逆任性,我们应该怎样教导?



第一点,要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这是特别特别重要的,因为只有多沟通多交流,才能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引,帮助孩子们,缓解压力,找到压力的根源所在,很多时候,孩子往往都不知道自己,潜在的压力来自哪里?所以父母应该多与孩子进行沟通,成为孩子倾听的,对象,从他们所诉说中的事情中找到压力,根源在帮助他们一一化解,必要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以前自己遇到类似问题时的解决经验。孩子明白,原来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曾经面对过这样的压力和烦恼时,他就会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是自己的同盟军,而对于家长的劝解的话更容易接受。很多时候,孩子会,经常在心里问自己,如果考得不好怎么办?同学不喜欢我怎么办?对此父母要告诉孩子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努力过了,尽了全力,就不要担心,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

第二点,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学业压力,没有压力,孩子会变的,蓝海,而适度的压力会激励孩子们,奋发上进,如果过度的压力,就会让孩子无法承受,而产生心理问题,如果产生心理问题,家长们没有发现,没有及时的引导,疏导孩子,那么他们会做一些极端的事情,甚至是不可挽回的。还有一点就是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因为,这种,不自觉的比较会让孩子,感觉到有压力。



还有一点,就是要,引导孩子,学会释放压力,允许孩子叛逆任性,但所谓的叛逆和任性都是有度,待衡量,因为青春期特殊的身心发展,加上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孩子会不知不觉放大这种任性或叛逆。你,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看待生活中的压力,教他们如何释放,或者是化解这种压力,千万不要让孩子有压力。不要强制性的管教,一味的打骂是没有任何用。让他们学会减压。运动唱歌,聊天写日记。

此外,父母要多鼓励孩子交朋友,让孩子学会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当他们渐渐长大时,他们的人际关系就会逐渐扩大,而面对压力时,他们就可以同朋友同学或者是老师那里得到帮助,总之,归根结底,青春期孩子叛逆,和任性是他们成长路上经历的。


时尚食尚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任性更多的是他成长过程中个性化分离的表现,这个过程每个人都脱离不开,只不过由于个性性格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同家长养育观念方式方法的不同,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式也不同。

做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我不赞同教导的说法,我认为不如说是如何引导孩子更好地成长,如何支持他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毋庸置疑,我们家长全身心地为了孩子,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做的是无用功或者是起到了相反方向的功力,这样导致了我们和孩子都倍感委屈。为什么如此?

我们忘记了一个准则:没摸准孩子的“脉”,或者是摸准了“脉”,但方子没有找对“药引子。家长总想着管教孩子、殊不知好孩子不全是高高在上管教出来的。

今天中午和几个朋友聊天,一个中年爸爸说自己青春年少时喝酒喝多了,一路走走躺躺到家已经是很晚了,父亲还在等他,看他一身泥土又醉醺醺地进家,赶忙给他沏了一壶茶解酒,没有吵没有骂更没有打,“呀!喝多了,快喝点儿茶解解酒——”喝完了水,赶忙让他换下衣服去睡觉了,第二天也只是问他是否好多了。从此后,这个朋友说他再没有喝醉过,现在酒也几乎不喝了!

另一个同龄的爸爸,也已经是孙子的爷爷了,喝多了酒,说起了自己青少时期自己在外面犯了错误,或者喝醉了酒,回到家,父亲不问青红皂白首先是两个嘴巴一顿打,什么也不让自己说,现在他还想管着自己,都不想想自己现在也做爷爷了,在他们眼里还管着自己跟管着孩子似的。

已经爷爷的他话语里流露出来的依然是对父母的抱怨和不满情绪。他的酒也至今在喝。

这两个例子做为一个引子,我们可以观察思考我们自己身边的例子。我们到底是该思考管教我们的孩子?还是我们首先要思考如何正面管理我们自己的观念、情绪、方式方法?


快乐庭院


青春期是孩子生理心理快速发展变化、自我意识增强的时期,孩子要争取独立,要求自己的主权和隐私,在心理上和父母拉开距离。但实质上,父母和家庭仍然是对孩子产生最大影响的来源。家长如能在几方面多加注意,也可以建立亲密、平顺的青春期亲子关系:

1、尊重孩子的想法,平等交流。青少年倾向于把自己看作是能独立思考的成人。事实上,他们在思维能力上确实也接近成年人的水平,而且也有途径能接触到大量信息(他们不太成熟的部分是自控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想法,更多倾听、交流和讨论,减少说教。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会发现,孩子的想法里有很多值得欣赏和肯定的部分。青春期是人在一生中开始自主探索“我是谁”、“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的关键时期。父母如果太急于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和选择,可能会适得其反。反之,如果能保持交流,在信息方面互通有无,孩子最终的人生选择可能与家庭的价值观非常接近(就如同我们大多数人,虽然也经历过青春期的叛逆,但最终仍深受自己父母的影响)。总之,家长要了解青春期本身的动荡和多变,要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而不必在每一次“叛逆”发生时都焦虑不安,想立即纠正。

2、允许孩子有一定隐私权。青春期的孩子注重自己的隐私、边界,这是自我意识增强的一种表现。家长尽量不要私自翻动孩子的物品,更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信件。事实上,文字只能反映一部分信息,青春期的孩子有时会用强烈的字眼儿表达一时的情绪和想法,而后又可能发生变化但并未记录。断章取义地盯着一些局部信息去处理纠正,事倍功半不说,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不信任,使日后的沟通更为困难,得不偿失。

3、在行为管理上抓大放小。青少年的自控能力不足,所以在行为上还是需要家长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但如果事无巨细都管,孩子会觉得被控制、被唠叨,觉得窒息,总想逃离。建议家长抓一些重要的、原则性的事情,比如“和朋友出去不能喝酒”、“必须先完成作业才能上网”、“十一点前必须关灯睡觉”等(当然,视孩子目前的行为管理情况而定,如果做到这些都有困难,要建立循序渐进的计划)。定下的规矩如果没有做到,家长也尽可能不要口头上说教唠叨,可以相应地取消孩子的一些特权,如禁止本周末外出,或减少一些零花钱。除了重要的原则和规矩外,在其他一些行为细节方面,尽可能让孩子自我管理。这样不仅能使亲子关系有张有弛减少对立,也能让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黄峥博士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变得叛逆、难管。

作为家长,要想有效地教导青春期的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之所以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

1.青春期的孩子因为身体发育而感到不知所措,往往会产生浮躁和对抗情绪。

2.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渴望独立,希望别人把他当成成年人,你把他当小孩子教训,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抗。

3.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他们需要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时尚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另外,很多其他因素,比如社会和家庭教育的一些不足、青少年面临的各种压力等,也会成为其叛逆的源头。

其次,家长要进行反思,思考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其他的一些因素造成孩子的叛逆,然后针对性的解决。

最后,介绍两种普遍适用的方法:

1.把命令改为商量

这样孩子会感觉到父母把自己放成大人对待了,觉得自己受到尊重,事情自然就解决了。

2.不妨让孩子吃点“苦头”

允许孩子犯错,吃一点亏,不要过分的约束孩子的手脚。

总之,对待叛逆期的孩子,家长要耐心、耐心、再耐心,学会尊重孩子,听取孩子的意见,我相信孩子定能顺利度过叛逆期!

如果您想获得更多关于教子方面的信息,可以关注我们的VX:教子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