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击机是否开始没落?

上帝之杖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强击机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强击机主要盛行于二战,在缺乏精确制导武器情况下的特殊对地攻击机。

代表作是伊尔2攻击机,共生产了42330架。

伊尔2攻击机具有很强的攻击能力和厚重的装甲,作用就是用于对地攻击,不能空战。

战时,伊尔2攻击机损失非常惊人,一共损失(包含故障报废无法维修等原因)一万多架。

战争结束后的很长时间,强击机还有自己的舞台,究其根本还是精确制导对地武器的不足。

比如我军的强5,1968年开始装备部队。它的弹舱内可带2枚500千克常规航空炸弹,机身和机翼下可载挂空地导弹、航空炸弹、航空火箭弹和副油箱等;2门23毫米航空机关炮。

然而,时代不同了。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普及,今天已经不需要专业强击机。

因为,任何一架多用途战机,比如我军的歼10、歼11、歼15、歼16甚至歼20,都具备综合攻击能力,也就是对地和对海攻击力。

这些战机除了争夺制空权,一样可以实现强击机的任务,对地攻击。

除了这些战机以外,还有大量的武装直升机、攻击性无人机甚至远程火箭炮,都可以完成以往强击机的任务。

那么,强击机自然要淘汰了。


萨沙


强击机目前在世界上的服役数量也不是太多。二战时期有很多专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战机,比如ju87、me262、伊尔2等等,都给被攻击方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进入现代之后发什么机场局部热战,也使得一些更加现代化的强击机名声大噪,最著名的自然是美军的A4、A6、A10攻击机、AC130攻击机,苏联的苏25攻击机等等。


这些战机在多次局部战争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对地攻击能力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但是目前的防空作战使得这些低空飞行进行攻击任务的强击机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制,越来越普及的单兵防空导弹大大增加了它的损失数量,各种更具有杀伤力的防空火炮也使得曾经坚硬的防护变得不堪一击,可以说传统的强击机已经越来越没有往日的风采,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一种没落。 不过强击机显而易见的战斗效果也使得各国对它的研发改进朝着新方向发展,新一代的强击机在保留老战机的强大火力和高度防护外,将之设计成可以兼顾对空作战的中高速战机,而常用的主机战斗力则在保持其空优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机身的防护发展出了可以兼顾对地攻击的不同改型。


大方向上来看,多用途是未来战机发展的根本,专用的强击机将会在更加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猛烈攻击,这一点从美军在中东和阿富汗的行动中就已经可以看出端倪了。


李三万的三万里


强击机,这种在北约武器装备认证体系里称为攻击机的机型,的确已经开始没落了。原因有三,听我一一简要介绍,不足之处,敬请补充。

一是陆战比例减少,近距离空中支援必定减少。传统陆战中的攻防作战样式,在现代战争中出现的越来越少了,像越战中那种攻击机大规模支援步兵的作战行动,未来可能真的很少出现了,《阿甘正传》中丹中尉呼叫近距离空中支援的行动比例,也真的会下降。作战时机少了,攻击机的地位必然要随之下降。

二是通用型战斗机的出现,使专用攻击机地位下降。攻击机作战样式过于单一,在它等待作战时机的时候,多用途战斗机已经悄然登场。比如,F-16都已经具备了近距离空中支援能力,F-35三种机型就更不必说,美国空军甚至有过用F-35A完全取代A-10的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的想法,尽管最近这个想法没有了大消息了,但是我分析是由于F-35本身量产还没有成熟,估计到Lot15批次之后,美国空军还是要考虑A-10换代的问题,用“蝎子”换代A-10还不如用F-35对付着支援呢,反正时机也少了。

图注:2016年1月,一架A-10攻击机在土耳其上空参加“内部解决”行动。

三是攻击机功能过于单一,不符合未来一体化作战的要求。这一点和第二点有类似的地方,但是有不同,因此单独说一下。大家知道,AC-130空中炮艇都能近距离空中支援,而且还能运输。但是A-10就是个对地攻击,你让它挂载上AIM-120,的确不现实,也没有必要这么去升级。回到和第二点类似的观点,与其升级A-10这样的攻击机多用途能力,就不如用F-35去一锅汇。

图注:2016年1月6日,美国空军一架KC-135“同温层加油机”在伊拉克上空为一架第34远征轰炸机中队的B-1B“枪骑兵”空中加油,B-1B和A-10攻击机都在参加“内部解决”行动。


三点意见,都表达了。其他细枝末节,我觉得不会出其右,就不多说了。最后说一句,A-10的地位是下降了,但是美军的红旗、绿旗军演,它们都照常参加,训练战备一点没耽误。


军林天下


受到武直、战轰和无人机三重挤压,攻击机生存和发展空间堪忧

强击机,是国内的称呼,一般国外叫攻击机,主要用于低空或超低空飞行,打击火炮阵地、集群兵力、坦克、装甲车等地面车辆,以及坚固的野战工事等,在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二战时期,德军的容克87俯冲轰炸机,实际上就是攻击机,其强大的攻击威力,俯冲时发出的尖锐声音,让苏军也胆颤心惊。同样,苏军的伊尔-2强击机等,以极其凶悍的火力,让德军闻风丧胆,赢得了德军“黑死神”之绰号,苏军称之为“飞行坦克”,斯大林将其比喻为如红军的面包和空气般不可或缺。

战后,世界著名的攻击机有老美的A-10、苏俄的苏-25、中国的强-5等。其中,强-5脱胎于米格-19战斗机,是款小型攻击机,载弹量尚不足3吨,A-10能载弹7吨,苏-25也有5吨左右的载弹量。

随着武装直升机横空出世,成了地面反坦克的最有力武器,老美的AH-64阿帕奇武直,除了机首下方1门30毫米单管链式机炮以外,能携带16枚反坦克导弹,在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给予伊拉克地面装甲部队以极大的杀伤。

苏俄的米-24、意大利的A-129、中国的武直-10等,都是非常有名的武装直升机,皆具备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是坦克、步战车、自行火炮等地面装甲目标的大杀器。

武装直升机成了各强国陆军航空兵的标配,战场上反坦克等装甲目标最有力的武器,因为武直的高性价比,各国陆军都非常重视武直的装备和发展,所以攻击机身上的光环已越来越暗淡了。

战斗轰炸机,既能空中战斗,又能对地面目标实施打击,各强国空军也非常重视战斗轰炸机的发展,就目前的态势来看,显然攻击机受到了战斗轰炸机和武装直升机的双重挤压,极大地限制了攻击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老美已经停止了攻击机的发展,苏俄的情况也差不多,中国也没有新型攻击机的发展计划,相反新型的歼-16战斗轰炸机服役后,获得了军方的高度赞誉,所以强-5唯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继续服役直到退役。

A-10和苏-25的命运,目前来看,和强-5一模一样,都不受各自空军的待见,也将继续服役直到退役。

综上,攻击机本身就速度慢,易遭地面火力打击,随着各国陆军重视陆航武装直升机的发展,以及空军对战斗轰炸机的追求,事实上,已经封杀了攻击机生存和继续发展的空间,A-10、苏-25、强-5等世界三大著名的攻击机,在各自国家的命运都一样,已经彻底没落了,其在军中的地位已经朝不保夕。


此外,现在的无人攻击机,能挂大量空对地导弹,也能打击地面坦克等高价值目标,也对攻击机的地位提出了严峻挑战。

本文由“国平军史”。


国平军史


先来说一下什么叫强击机,强击机就是用来支援地面部队的机种,它以攻击地面目标为主,一般装备有强大的对地火力,并且有装甲防护,而只装备几枚空空导弹进行自卫。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A10,俄罗斯的苏25,还有咱们的强五。


A10。

苏25。


强五。

这种机型最大的特点就是飞的低,飞的慢。在拥有现代地对空导弹的敌人面前,就是活生生的靶子,跑都跑不了。

过去几年,美国就想要退役掉A10,因为在同俄罗斯的高端冲突中,A10并不具备对抗现代地对空导弹的防御能力,就像俄罗斯的苏25在和乌克兰作战的时候就被击落过。

随着时代的发展,强击机的没落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虽然对地攻击火力强大,但是却没有歼击机的制空优势和突击能力,也没有轰炸机的大载弹量。最要命的是,战场生存率还不高。要知道,美国平均一年得花6,7亿美元在维修保养A10上。

再加上多功能战机的发展,通常歼击机和战略轰炸机也可以客串一下强击机的任务,完成对地攻击。


罗长空


对于强击机来说,现在的发展趋势并不好,象现在的几个大国虽然还有强击机,但是都是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研制的最近没有新的型号问世,看来象A10,苏25这样的老兵还要坚守岗位。

强击机是主要执行近距离空中支援的飞机,也是和陆军作战关系最大的飞机,像什么B52,F35这种高大上的东西,对于陆军来说太遥远了,而经常能从自己头顶上飞过去的A10却是陆军最好的伙伴,要不美国空军年年要把A10退役,但是陆军直接放话,你养不起A10,我养,你不要我要。对于空军来说,强击机是为陆军打杂的飞机,对于空军可有可无,但是对于陆军来说,强击机的地位无法替代。

地面作战和空战和海战不一样,地面作战的目标小,散,多,贱。相对于军舰和飞机地面目标的体积都不大,就算是坦克这种几十吨的家伙和军舰比起来也是小的不成比例,况且地面目标非常容易隐蔽,对于目标识别非常困难尤其是使用技术手段。而现在陆军的战斗队形都是分散配备,不可能出现一发导弹干掉一艘军舰的事,当然一发导弹完全是可以干掉一辆坦克,但是打掉一辆坦克对于战局的影响并不大,陆军作战都是集群作战,打掉了单个目标并没有什么用,这也就是地面目标数量特别多。而数量众多的目标中,所谓的高价值目标不多,一辆坦克最高最高也就是800万美元,而一架800万美元的飞机绝对是物美价廉,而800万美元的船,对于海军来说那是民船,不是军舰。至于数量更多的人员目标,那就更是贱命一条,不值钱。

对于现在空军推崇的精确打击来说,地面目标这种特性使空军更喜欢对于目标国后方的高价值目标进行突击,比如政府机关什么的,这样的打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以迫使这个国家接受停战协定而投降,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就是这么干的。而对于强击机干的活来说,地面部队的防空火力都是不容小觑的,而且现在的强击机都还是要进入到目标的视距范围以内,这样地面上的反击火力就非常强烈,强击机经常是是被打的浑身是窟窿的飞回来,而且很有可能就回不来了。而且这种反击火力目前还没有什么能够有效干扰的办法,只能是自己往身上加铁皮,A10也好苏25也罢,包括强5都是有一定厚度的装甲防护,就是为了不被打下来。

但是目前强击机还无法被取代,武装直升机的活动半径和载弹量都无法和强击机相比,腿短的A10作战半径也还有1000公里,而武装直升机的作战半径通常是不到200公里,载弹量就更不用说了,也是10倍的差距,大的载弹量可以保证能轰炸更多的目标和更多的攻击次数,也就是更高的战斗效能。

远程火箭炮就差的更远了,射程投送的弹药量都不是一个数量级,而且精度就更不用提了。

至于现在非常红火的无人机倒是一个可以取代传统强击机的武器,但是现在在高强度战争中,无人机的生存能力还需要检验,毕竟现在无人机轰炸的目标都是那种没有地面防空火力伞保护的非政府武装,如果对手的野战防空能力比较强,无人机的战斗效能如何现在还需要实战检验。

现在作为各国建设军队的样板的美国,对于强击机是不太重视,除了前边说的强击机是给陆军打杂的飞机,空军不太重视以外,还有就是美国空军现在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F35的身上,现在美国空军的重点是快速大规模换F35,对于象A10这样打杂飞机,既然有就先用着,等有了钱再说。而现在其他国家都是学美国,美国现在没搞,那咱们也先看看再说。

等美国过几年F35的事干的差不多了,手里的钱多一些了,我倒觉得不排除美国在干一款强击机,美国人搞了以后,其他国家很有可能继续跟进。毕竟战场需要这种飞机,用其他飞机取代强击机,比如f16.f35什么的,这种事情美国说了不是一年两年了,但是一直没有能够取代A10,加上美军最近手头比较紧,也就先凑活着用A10吧。


有痰


强击机是苏联人的说法,中国人的译法。苏联的强击机代表就是伊尔2,二战中专门用来打坦克,产量最多的作战飞机。西方一般称为攻击机。


喷气式时代的战斗机一般都有较强的载荷能力,可以携带对地攻击武器。因此轻型的攻击机都可以被战斗机取代。比如美国的F-100、F-5、F-104和F-4都可以该做战斗轰炸机,载弹量超过轻型攻击机A-4。而很多高级喷气式教练机也可以兼做轻型攻击机。比如阿尔法喷气、英国隼式教练机。苏联还保留按照任务装备不同机型的习惯。战斗机载弹量小,发展专门的攻击机。

由于现在飞机价格越来越贵,装备很多机型分别执行不同任务的做法,在和平时期会占用大量经费,增加国家经济负担。在西方都采用一机多用节省军费。美国发展的A-10主要任务是反坦克。目前直升机反坦克效率更高。轻型攻击机可以在前线实施对地支援,而直升机不能。但是战斗机可以进行对地支援。所以轻型攻击机被轻型战斗机取代。美国取代A-10的是多用途的F-35战斗机。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空军缺乏经费,也开始把专用的对控战斗机改成多用途战斗机,增加对地打击功能。再加上拥有强大的武装直升机群,轻型攻击机除了用于反恐,也没有什么大的用途了。轻型攻击机苏-25也没有后续机型。

目前欧洲还保留这主要用于对地攻击的龙卷风战斗机,苏联还保留专门的远程攻击机苏-24 。中国是强五从对地攻击的强击机改为反坦克的强击机才得以装备部队。因为缺乏对地打击手段而一直保留服役。但是载弹量少,航程短,声称是超音速,实际上带弹的时候飞不出超音速,不带弹药也勉强超过一点点,正是空气阻力最大的时候。

好在终于退役了,那些飞行员的幸运。


天明遥遥山海关


大规模全面战争还是需要强击机这样的消耗品和大规模的非制导武器的面杀伤,但要是治安战或者非对称作战,无人机更加合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