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汽车的市场换不来技术(二)

尽管通过合资,中国企业学到了汽车生产技术,建立了零部件基础,中国汽车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给整个中国经济,从就业到税收带来了巨大的价值,但作为合资企业的中方合作伙伴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先进的技术和增强技术竞争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例如,德国大众汽车全球销量的半壁江山几乎都在中国市场,但是中国两家合作伙伴一汽和上汽从合资中获得的技术极其可怜,一汽轿车在支付了品费的专利费用之后,推出了基于马自达平台的奔腾:上海汽车于2007年推出荣威,其技术来源是收购了破产的罗孚。这也基本说明我们的汽车企业基本没有从合资伙伴那里获得什么核心技术。

传统汽车的市场换不来技术(二)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网易发起的“反思中国汽车工业合资模式”沙龙上表示,如果没有新的政策外力,技术是换不到的,市场让它占领了,技术还是没有。”对于这种情况,有关部门试图通过制定法规让国际汽车巨头向中方合作伙伴转移更多技术,如近些年要求合资金业建设合资自主品牌。但是效果不佳,技术转移基本没有进展。对于部分合资企业建设合资自主品牌的做法,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曾公开农示,“你整了二十年的产品,略微调几个参数,然后挂一个新羊头卖原来的老狗内,这玩意儿受算自主创新,我认为这是中国汽车业的耻辱。”

传统汽车的市场换不来技术(二)

回顾中国汽车30多年的合资路,纵向看,我们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横向比,我们与国际汽车巨头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相反被甩得越来越远。

传统汽车的市场换不来技术(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