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治理对于企业而言:是关停还是发展?

环保治理对于企业而言:是关停还是发展?

环保风暴来袭,从制造业到普通餐饮业无一例外。越来越严格的环保举措,正在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它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成本压力下的管理变革,更驱动着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型。

环保治理对于企业而言:是关停还是发展?

有人说,2017年是环保政策爆发年,中国的经济正在被逼上绝路。供给侧改革放大招,经济去杠杆、工业去产能、楼市去库存、行政强制淘汰,导致僵尸企业倒闭潮、落后行业失业潮、淘汰产业降薪潮。层层传导、触目惊心、后背发凉,后知后觉必将被残忍淘汰。

2018年将是环保政策落实年,在这一年里,环保一次比一次严格执法,大胆触碰法律红线的企业,最终都活不过。

工业生态文明时代已来临。

何为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现代生态文明四个阶段。

起初工业革命我们的生产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稳步渐进,工业革命的污染问题给我们生存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担,最直接的表现是自然景象失去原色,甚至永远消失在我们眼前。

先污染再治理的方式已逐渐被淘汰,绿生产已成为当下主流方式,且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35年,要使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环保治理对于企业而言:是关停还是发展?

环保是国际趋势更是持续经济。

自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很多企业要履行的“义务”,也禁止了很多违规行为:比如防止减少污染破坏,接受检查,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和危害,遵守总量指标;不得偷排漏排,篡改、伪造监测数据,不使用严重污染工艺、设备和产品;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承担侵权责任等。

企业在履行业务和接受检查时,还要注重几种监管手段:现场检查、查封扣押、按计罚、限产停产停业关闭,严重的可移送拘留,或追究刑事责任。

其中,企业违反排污可以按日连续处罚,目的就是倒逼企业尽快整改到位,实现达标排放。

环保治理对于企业而言:是关停还是发展?

未来10年成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巨大环保高压下,污染企业必须寻求一种绿色循环发展模式,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甚至有的企业是“只污染,不治理”。先污染后治理时代已是过去式,要想长久可持续发展,必走绿色生产道路。

有关人士预测,在未来,环保治理只会越来越严,唯有提高企业自身环保意识,采用绿色无污染工艺,或是为产生污染的生产加工设备配置相应的环保设施。

环保治理对于企业而言:是关停还是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