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南方周末》与《南方周末》,对不起

对不起,《南方周末》与《南方周末》,对不起3月25日上午,《南方周末》通过微信公号发表调查报道《刺死辱母者》,该报记者王瑞峰用3000字的篇幅,讲述了一个年轻儿子亲眼看到母亲受凌辱愤而杀死辱母者的故事。

这则报道此前已在《南方周末》纸质版本发表,但却在新媒体发布后引发第一轮朋友圈刷屏,南周公众号原文很快阅读突破10W+,网易新闻跟贴参与量开始飙升。

看到这篇新闻,我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凉和沉重,作为曾经的无数个新闻学子朝圣的新闻殿堂,我又看到南周光辉岁月里面的风格,不得不说还有些感动。

一个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说,从艺考培训开始老师就推荐看南方周末,上了大学任课老师也规定每周必须要读南方周末,因为这里面有最犀利最客观最真实的报道。

对不起,《南方周末》与《南方周末》,对不起

作为媒体人,最悲哀的是,看到这一篇写了这么长,貌似投入了巨大的感情,但是依然没有看出会有继续买报纸读的可能,所谓支持,就是我会记得得空看看你们的微信。

毕竟很多人已经很久不看南方周末了,在纸媒式微的年代,当年《南周》的社论如劲霸南风,那“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让茫然赶路的国人看到明亮的灯盏明亮的慰藉,向苦耕一线为读者提供“读懂中国“精神钙片。

作为一名曾经的读者,我想对《南方周末》说一声,对不起,更多的是想表达谢谢。

谢谢你们,每个记者和背后工作者都顶着巨大压力,向坚守理想和正义的媒体人致敬!

谢谢你们,让我们在黑暗的行走中,还能看到有人坚持呵护着那一丝微弱的蜡烛的光芒…

谢谢你们,南方周末的同行,虽然为此付出过那么多,但你们没有放弃,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