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的核心!漢能迴歸A股上市的唯一受益標的中航三鑫!

——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此次啟動私有化迴歸A股上市,將有一場史詩級大戲上演!事實上,結合近期晶澳太陽能宣佈借殼天業通聯( 002459 )上市相關事宜的成功推進,由此可以推斷,漢能迴歸A股上市,其最有可能採取的路徑就是借殼上市!種種跡象已充分顯示,中航三鑫(002163)與漢能薄膜發電之間的曖昧關係,已經被市場賦予其無限可能!那麼,一旦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私有化完成之後,屆時漢能薄膜發電迴歸A股將會借殼哪家上市公司,已經不言自明!

海外上市光伏企業私有化迴歸A股再添新軍:晶澳太陽能宣佈借殼天業通聯(002459)之後股價上演漲停狂潮!

中國光伏企業在美股上市,要追溯到2005年,當年,無錫尚德成為首個在紐交所上市的中國民營企業,創始人施正榮的身價隨後飆升至23億美元,成為當年的中國首富。隨後的幾年,先後有10餘家中國光伏企業成功在海外上市,包括天合光能、晶澳太陽能、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等。

而隨著國外光伏行業遇冷,再加上歐美對中國光伏企業進行雙反,導致中國光伏企業業績持續下滑,在美上市的光伏企業也因此飽受冷眼,股價也隨之大幅下跌,包括英利能源、中電光伏等公司股價長期維持在1美元左右,基本喪失了融資能力。

此後,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紛紛開始尋求退市。

其中,在2015年6月,晶澳太陽能對外發布公告稱,收到董事長兼CEO靳保芳以及晶龍集團的私有化收購意向,每股擬收購價格為9.69美元,對整個公司的估值約為4.891億美元。

2015年,美國紐交所上市的天合光能也啟動了私有化。隨後,在2017年3月,天合光能宣佈完成私有化交易,這筆交易耗資超過11億美元。

繼天合光能、晶澳太陽能紛紛宣佈私有化後,中國光伏製造商阿特斯又進入這一行列。2017年12月,阿特斯公佈了一項由大股東瞿曉鏵提出的提議,這意味著其領導下的阿特斯集團將離開納斯達克交易所。

反觀國內光伏市場,其很快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國內A股企業亦受益。其中,最為顯著的是隆基股份( 601012 ),它成為中國最賺錢的光伏企業。數據顯示,其2017年實現營收164億元,同比增長4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5.6億元,同比增長130.38%。

之所以私有化,在業內人士看來,估值嚴重被低估是主因。光伏行業專家對媒體表示,天合光能、晶澳太陽能等公司的市值在海外被嚴重低估,私有化後迴歸國內A股主板上市,市值會更高,這樣無論是向銀行貸款,還是再融資都會更加便利。事實上,美國、香港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很多並不瞭解中國的企業,導致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業估值都較低。迴歸國內A股後,相關公司可以獲得更好的估值。

一位光伏企業高管向媒體記者表示,目前,A股的光伏等新能源企業的估值明顯高於美股、港股同類企業,這也是很多企業選擇私有化回A的主要原因。

今年10月19日,在中國證監會例行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進一步簡政放權,提高審核效率,積極支持優質境外上市企業到A股上市,對於境外企業一視同仁,不設門檻。據悉,自去年11月以來,已有7家中概股公司通過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迴歸A股市場,迴歸渠道進一步暢通。

在此前的7月17日,晶澳太陽能宣佈完成與控股母公司晶龍集團的合併交易,私有化成功,正式從美國納斯達克市場退市。7月24日,天業通聯發佈公告,其7月19日與晶澳太陽能實際控制人靳保芳簽署《重大資產組意向協議》,就擬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晶澳太陽能100%股權達成合作意向。公司稱,此次重組完成後,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由何志平變更為靳保芳,本次重組將構成借殼上市。

11月2日晚間,天業通聯(002459)發佈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11月5日復牌,同時公告公司擬向華建興業投資有限公司出售天業通聯的全部資產及負債,以現金方式支付對價。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100%股權事項繼續續推進。

從二級市場股價走勢來看,天業通聯(002459)在11月5日復牌自今的3個交易日均是“一”字漲停!

顯然,天業通聯(002459)在復牌後的股價漲停狂潮無疑給有意私有化迴歸A股市場上市的其它光伏企業作出良好的示範效應!

於是,在港股掛牌的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也加入到私有化迴歸A股這股浪潮之中。

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私有化後將回歸A股:一場史詩級大戲即將上演!

11月6日,停牌了3年多的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在港交所公告稱,收到控股股東漢能移動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就公司股份私有化的提議。收購價格為每股不低於5港元,以現金收購或股票置換,私有化之後公司擬在國內A股市場上市。按公司現已發行股份及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士持有約73.96%本公司已發行股本計算,收購規模將約為548.7億港元。

4年時間,昔日美國的南北戰爭都打了一個來回。

可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卻能停牌1252天之久,而無法取得港交所另眼相待。在停牌的日子裡漢能曾多次發佈復牌進展公告,但都被證明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直至2018年10月23日漢能薄膜經歷的這場曠日持久的停牌史詩“大戲”終於有了重大轉折。

今年10月23日,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發佈公告稱,對持有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股票的所有投資人發出私有化要約,收購價格為每股不低於5港元(單位下同),以現金收購或股票置換,私有化之後公司擬在國內A股上市。

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最近的公告,對於被“關”了三年多的投資者來說,相信是一枚“彩蛋”。試想,如果漢能薄膜以不低於每股5元的價格被私有化,這意味著私有化每股價格較停牌時3.91元的股價溢價27.88%,可以讓投資者挽回不少損失。其次,如果漢能薄膜能夠通過A股嚴格的審核成功上市,這間接說明公司任然具備相當的投資價值。

事實上,在漢能之前,已有多家港股上市公司先後走上了私有化的道路,其中不乏萬達商業等明星企業。

有企業家曾向媒體公開表示,私有化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最核心的原因是價值被嚴重低估。對於漢能而言,其境遇與萬達商業存在相似之處,資本市場的估值未能完全體現公司的價值。在3年前,漢能就因被“做空”而停牌。

在資本市場上,2015年的那場被“做空”風波,一度讓漢能跌至谷底。當年,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出現了122.34億港元的虧損,而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當年高達79.15億港元的商譽減值、7.70億港元的物業減值以及9.70億港元的無形資產減值。這3項減值累計數額高達96.55億港元,佔全年虧損額度近八成。

而這次“黑天鵝”事件也成了一個轉折點。蟄伏3年後,歷經自我變革之後的漢能已然脫胎換骨,其業務規模和營收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語。

數據顯示,停牌一年後,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就實現了盈利。2016年,公司營收達到44.83億港元,同比增長59%;淨利潤達2.52億港元。2017年,漢能持續盈利,淨利潤約2.61億港元。從其近期的業績表現看,2018年8月30日,根據漢能薄膜披露的2018年年度中期業績報告,報告期內,該公司收入達204.15億港元,同比增長約615%;實現淨利73.29億港元,相較去年同期上升30倍。

此前,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因為聯屬公司債務以及關聯交易過高等問題,備受資本市場質疑。但上述財報顯示,監管部門關注的漢能控股及其聯屬公司對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的債務,以及關聯交易收入過高的問題,均已經完全解決。並且,漢能方面還交出了一份營收逾200億港元的“成績單”。

據介紹,漢能現已擁有5條全球領先的銅銦鎵硒、砷化鎵等薄膜太陽能技術路線及高端裝備製造能力,漢能薄膜太陽能高端裝備製造能力全球第一。未來五年全球分佈式發電及“移動能源+”產品兩類市場的潛在累計安裝量超過1500GW,全球累計潛在市場規模超過35萬億元。其中我國市場,未來五年分佈式發電及“移動能源+”產品潛在市場規模將達10萬億元。

據Wind數據,若以上述5港元/股的要約價格計算,按照股本421億股,漢能薄膜市值將達到2105億港元。從規模體量上看,市值逾2000億港元的漢能薄膜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角獸”!

漢能的實際控制人李河君表示,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決定在港股私有化並回歸A股,這是出於對小股東利益的保護,也是對響應政府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號召,上市的板塊“除了漢能薄膜發電這部分,可能會有漢能的其他業務打包上市,比如漢瓦、太陽能汽車等”。

無論如何,綜合各方面的跡象已充分顯示,漢能此次啟動私有化迴歸A股上市,將有一場史詩級大戲上演!事實上,結合近期晶澳太陽能宣佈借殼天業通聯(002459)上市相關事宜的成功推進,由此可以推斷,漢能迴歸A股上市,其最有可能採取的路徑就是借殼上市!那麼,一旦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私有化完成之後,誰會成為漢能迴歸A股借殼上市的主角呢?

中航三鑫(002163)作為A股市場上唯一一家與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有著密切關係的上市公司,在當前漢能即將私有化迴歸A股上市的風口上,就顯得特別引人關注!

中航三鑫(002163)與漢能薄膜發電之間的曖昧關係令市場賦予其無限可能!

應該說,中航三鑫(002163)與漢能之間的淵源,已經不能用簡單的關健詞來定義。

公開資料顯示,中航三鑫(002163)的子公司深圳市中航三鑫光伏工程有限公司與漢能薄膜發電間接控制的企業佛山清源新能源發電投資有限公司、寧波清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於2014年3月、2015年3月就兩個光伏發電項目簽署了工程協議,深圳三鑫光伏承接上述兩個項目的設計、採購、施工,且兩個項目均已施工完畢。

2016年6月18日,深圳三鑫光伏為了清理光伏工程應收賬款,選擇以“以股抵債”方式,受讓佛山清源100%股權事項。

值得注意的是,在佛山清源“以股抵債”交易的2016年6月前後,漢能薄膜發電正經歷業績虧損、股價大跌及管理層調整等風波。

2017年1月22日,中航三鑫(002163)發佈公告稱,子公司深圳三鑫光伏擬轉讓佛山清源60%控股權。上述股權出讓完成後,佛山清源不再為深圳三鑫光伏控股子公司,不再納入深圳三鑫光伏合併報表範圍。

然而,從中航三鑫(002163)的最新財務資料和其它公開資料可以發現,目前中航三鑫(002163)的子公司深圳三鑫光伏依然持有佛山清源100%的股權。也就是說,中航三鑫(002163)方面之後放棄了對佛山清源控股權的轉讓。

那麼,為何中航三鑫(002163)子公司深圳三鑫光伏又放棄轉讓所持佛山清源的控股權呢?難道與近兩年已迅速恢復元氣的漢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如前所述,近兩年來,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的經營業績已經大幅回升,尤其是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73.29億港元,相較去年同期上升30倍!

更令人費解的是,在天眼查等官方工商資料信息網站上,佛山清源新能源發電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權結構顯示是中航三鑫(002163)的子公司深圳三鑫光伏持有其100%的股權,但是其備案的公司網址則直接鏈接到漢能控股集團的官網(http://www.hanergy.com),這不得不讓人引發聯想!

關健的問題是,既然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在近兩年已恢復元氣,業績也大幅增長,為何不向中航三鑫(002163)方面回購原屬於漢能的佛山清源呢?而同時,之前被中航三鑫(002163)準備放棄的佛山清源這塊資產,又突然間成為了非賣品,這其中也許另有隱情!

而如今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宣佈在港股私有化並回歸A股上市,這無疑對於之前一直纏繞在中航三鑫(002163)和漢能這兩大主角之間的種種疑團迅速破解!看來,中航三鑫(002163)之所以放棄轉讓佛山清源的控股權,正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而漢能的私有化並回歸A股,似乎正契合了中航三鑫(002163)的野望!

再來看看中航三鑫(002163)的現狀,公司近年來連年虧損,短期憑靠主業玻璃製品尤其是太陽能玻璃的扭虧更是無望,在2014年度憑藉轉讓廣東特玻的收益勉強扭虧摘帽後,2015年底再度鉅虧2.3億元!儘管公司在2016年度實現了勉強盈利,但是在2017年度再度陷入虧損狀態,今年前三季度依然是虧損,

如果不盡快對中航三鑫(002163)的主業進行一次脫胎換骨的豹變,中航三鑫(002163)的未來將更加被動!

何況,中航三鑫(002163)的大股東貴航集團近年來對旗下上市公司的主張逐漸示弱,此前早在2014年,貴航集團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貴航股份( 600523 )的控股權,已變更為中航工業集團旗下的中航汽車系統,而中航三鑫(002163)的主營業務在中航工業的整體產業鏈中也是一直被邊緣化,所以大股東多年來對中航三鑫(002163)也一直沒有實質性的資產注入。

而事實上,截止到目前,中航三鑫(002163)與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在光伏產業鏈上依然保持著一定的合作關係。客觀地講,中航三鑫(002163)現有的光伏玻璃和光伏工程業務,與漢能薄膜發電的主營業務之間也有著較強的產業鏈整合的基礎!

種種跡象已充分顯示,中航三鑫(002163)與漢能薄膜發電之間的曖昧關係,已經被市場賦予其無限可能!如前所述,漢能薄膜發電在私有化完成之後迴歸A股極有可能會效仿晶澳太陽能借殼天業通聯(002459)上市的模式,那麼,屆時漢能薄膜發電將會借殼哪家上市公司,已經不言自明!

重點:週一下午精選的尾盤股,麥達數字!走勢如何,我想大家也都見證過了!我每天都會分享自己看好的機會和個股分享給粉絲當做福利!大家可以及時關注!

免責聲明:本人在文章裡所分享的個股均出自技術面選股,不作為直接投資依據,敬請大家謹慎跟風。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盈虧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