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恒大的严肃思考题 绿地、碧桂园又将怎么走

导 读

谢霆锋抄起了炒菜勺,徐锦江拿起了画笔刷,黄晓明、赵薇更是怀揣计算器,化身资本大佬......,可以说,明星的跨界、多元身影闪晕了无数粉丝的双眼。

这样的趋势,也开始在房企大佬中蔓延。去地产化,去金融化,搞汽车、搞文化、搞旅游、搞农业……,一通多维大尺度的跨界脚步,同样牵扯了不少消费者、投资者的神经。

面对收紧的监管政策、日益趋冷的市场,要想活下去,房企已不能固守原业躺着吃鸡。只是相比明星个人的轻歌曼舞,庞大体量下房地产企业的转型跨界之路,显得沉重了许多。而不久前,李亚鹏投资失败导致的债务危机,也在提醒大家,多元跨界除了诗和远方,也充满着挑战暗礁。

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恒大的严肃思考题 绿地、碧桂园又将怎么走

被寄予厚望的“金九银十”再次熄火,市场持续低迷形势下,房企呈现出更多的AB面。

一面,如旭辉裁员瘦身降成本,选择年终奖的档口,要求被辞员工两周内办好手续;一面,如万科依旧任性并购拿地,信心满满布局下一次行业盛宴;还有一方,如绿地、恒大、碧桂园开动大脑,化身野蛮者抑或破局者,在保险、汽车、教育等领域多元化拓展,迫切寻找下一个新业务赛道。

从行业角度看,政策调整和行业周期性低谷的重压下,上述三方面反应无可厚非、也无所谓正确与否。具象到企业身上,跨界多元化转型却是影响最深远、也最具挑战性的。无论是投资汽车、保险,延展产业链,开拓增量市场;还是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或者海外地产,扩大业务范围,挖掘存量市场。一定意义上说,都是出离了自身熟悉擅长的边界,一步垮出是春光烂漫,还是冰水刺骨,不确定性是最大的考量。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漫漫征途,除了鲜花美景,急流险滩也更不可少。

绿地调整战略的冷思考

10月12日,绿地集团宣布战略调整,重组成立大基建集团、商贸集团、酒店旅游集团三大产业集团,共同推动房地产主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房地产主业年均销售规模达到5000亿左右,到2020年基建产业经营收入超过4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绿地集团才确立了以房地产为主业,大基建、大消费、大金融协同发展战略模式,战略持续期只有3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

细心的老铁可能会发现,此次战略调整,绿地去掉了大金融板块,此举被业界认为是房地产业去金融化的又一信号。此前,恒大集团在半年度报告中对恒大金服只字未提,万科董事会主席郁总也表示万科不会直接做金融……。显然,在最高层去杠杆、防止系统性风险的严管之下,整个房地产行业企业对金融唯恐避之不及。

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恒大的严肃思考题 绿地、碧桂园又将怎么走

另外,绿地细化了大消费板块,将业务聚焦于商贸和酒店旅游。把绿地商业集团,改名为绿地商贸集团,旗下设立消费零售、进口贸易、商业运营、物流地产等四大业务板块,缤纷城系列购物中心、G-Super绿地全球商品直销中心就是商贸集团旗下品牌。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给商贸集团定下的目标是,在2021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0亿元。

至于绿地酒店旅游集团,其业务在此前已有布局,拥有“铂瑞-Primus”、“铂骊-The QUBE”等自有酒店系列品牌,此次从大消费板块中单拎出来,将凸显酒店旅游的价值。

根据绿地披露的信息显示,绿地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以年收入200亿以上的酒店为核心业务、以旅游及会展为两翼引擎、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酒店旅游集团,争取2019年实现酒店业务资产证券化,2021年实现旅游业务资产证券化。

总体上来说,绿地是在产业链上深耕的代表性房企,核心板块基本上围绕着地产在做文章,容易形成各版块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有利于打造产业链闭环,实现企业良性发展。

挑战在于,各个板块都存在着大量来自业内外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核心业务板块大基建领域,虽然绿地已经拥有绿地城投、绿地城建、贵州建工、江苏省建、西安建工、天津建工等大基建企业群,但领域内,仍是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设总公司等国字头的天下。要想虎口夺食,显然并不那么容易。至于跨界更远的陌生领域,比如文化、汽车等,市场格局已经相对固定,面对竞品的激烈竞争,经验、资源、专业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缺失,也增加了绿地跨界门槛,不确定的风险性更大。

同时,抛开业务端,多元化带来的资金压力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在去杠杆、资本日益稀缺的大背景下,支撑绿地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是外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考量其多元化路径能够走多远、走多久、走的好坏的关键。

恒大的严肃问题

也许,恒大的现实表现值得绿地参考。可以说,房地产界最不缺话题的就是恒大,而多元化是其话题的主频词。

在掌门人许家印的多元化大旗下,从2012年起,恒大足球、恒大冰泉、恒大粮油、恒大人寿、恒大影视,一个个新兴板块亮相世人眼帘。最近又持续进军资产密集著称的汽车业,145亿元入股广汇集团的大手笔,让业界惊叹恒大的财大气粗。

只是,在这份高调的庞大多元化身影下,风险也在堆积。


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恒大的严肃思考题 绿地、碧桂园又将怎么走

首当其冲的就是资本端,就在昨日,标普发布报告称,恒大地产计划增发其2020年到期的5.65亿美元债券,以缓解短债偿付压力。而一个月前,10月31日,恒大宣布拟发行18亿美元票据,最高利率13.75%。具体来说分为三笔:5.65亿美元利率11.0%期限至2020年的票据;6.45亿美元利率13.0%期限至2022年的票据;及5.9亿美元利率13.75%期限至2023年的票据。

频发融资,甚至付出高额利息也在所不惜,背后的逻辑是恒大日益积累的债务风险。虽然增发、发票降低了短期偿付压力,但外界的担忧并没减低。在评估恒大的流动性状况时,标普仍然认为其“稍欠”,预测其流动性来源仅能勉强覆盖未来一年的流动性需求。

从政策端来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个敏感的监管红线。就在本月初,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在这部近200页的行业报告中,特意用专栏介绍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风险点,呼吁抓紧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同时,着重提到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逐步控制多家、多类金融机构,事实上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在点名的企业中,除了明天系、海航集团,还有恒大集团。

同时,报告指出一些公司同时控制了多个、多类金融机构,形成跨领域、跨业态、跨区域、跨国境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风险不断累积、暴露。虽然这些表述中没有直接点出恒大、海航,但引发的连锁反应,还是让恒大占到了舆论风口。这或许也是恒大,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需要思考的严肃问题。

从业务端来看,除了敏感的金融布局,恒大在许多领域的多元化仍有待时间考量,甚至一些领域已出现问题。比如上文中的汽车领域,除了陷入与贾跃亭无休止的FF口水战,20亿美元注资法拉第未来也因纠纷前途迷离。再如在影视领域,恒大影视从2010年起,蹒跚8年至今也难说有大的成果。随着2016年恒大文化在新三板退市,恒大影视的业绩再蒙面纱,盈亏成谜。但从《赢天下》、《画框里的女人》、《日月人鱼》等影片在国内上线的频频难产中,也可以看出恒大影视之路的坎坷现状,甚至是鸡肋的感觉。同时,近期范冰冰事件的持续发酵,也让与之有紧密关系的恒大影视再被关注,加上影视行业的持续监管高压,恒大的影视业务也再蒙雪霜,被外界质疑处于停顿状态,这从其长期停滞的官网中可以看出些许端倪。

对此,铑君以“支撑贵公司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有哪些?新的业务板块中存在大量竞争对手,贵公司如何取得竞争优势?”等问题询问绿地集团、恒大集团,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碧桂园如何不走老路?

相比绿地的逐步探试,碧桂园的转型幅度和步调激进的恒大集团有得一拼。

经历了工地坍塌事故、降价打砸、市值大幅蒸发事件后,碧桂园的转型之路显得坚定了许多。当然,严格来说还谈不上转型,而是在农业、新零售、机器人智能制造领域发展多元化业务。

新零售方面,碧桂园推出了“凤凰优选”,开设在全国20多个省份的碧桂园社区中,据称目前已有200家门店。

同时,凤凰优选app、凤凰优选无人超市小程序也已上线,在新零售火热的背景下,碧桂园以线上线下O2O的形式拓展社区商业。

据了解,农产品及食品是凤凰优选的主营产品,产品涉及矿泉水、米、油、干果、干货等组类,主要服务社区居民,同样类型的业态有国安社区、便利蜂等。

在发展新零售的思路上,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曾表示,“我要求凤凰优选在世界范围内找600种‘全球好物’,将产品直接从工厂运到消费者面前,不用经过中间商,做到比网购还要便宜,而且质量放心。”

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恒大的严肃思考题 绿地、碧桂园又将怎么走

于是,碧桂园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农业领域,将自营优质农产品通过凤凰优选这一渠道,送到社区居民的餐桌上。

在农产品源头上,碧桂园通过自营品牌、精准产品扶贫帮助农民卖农产品等形式,实现农产品源头质量把控,受到了社区居民认可。

不得不说,碧桂园在新零售方面,是具备产业链开发思路的。但200余家的社区新零售规模,布局农业也只是成立了特供产业事业部,远称不上企业转型,充其量是跨界多元化的举措之一。

相比之下,机器人智能制造领域显得大手笔些。碧桂园官网资料显示,9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政府与碧桂园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宣布机器人谷项目的正式落地。

当日,博智林机器人还同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9所知名高等院校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并与8家企业签署了收并购合作协议。

据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介绍,碧桂园计划五年内在机器人领域投入至少800亿元,将机器人更广泛地运用到建筑业、社区服务、生活起居等各类场景当中。

根据规划,博智林机器人将在顺德打造面积10平方公里的机器人谷。未来将通过研发生产及合作共创的方式搭建核心技术、网络平台等业务体系,产品涉及建筑、装修、机器人餐厅、智慧家居、现代农业、医疗、智能制造、仓储物流等应用领域。

如果发展顺利,机器人智能制造领域或许真的能成为碧桂园转型的方向。只是两方面的考量值得观察,一个是,房地产与机器人智能制造,传统与新兴业务如何更好融合,板块间企业文化,人才管理,市场协调等一系列新问题如何解决。另一个是,如何把这样的多元化业务做深做透,做专业做专注,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是挂个新概念,再次回到圈地搞地产的老路上。

壮士断腕VS浅尝辄止

在中央表态房地产调控绝不会半途而废的情况下,对房地产行业严管已成业界共识,行业企业纷纷去地产化,想方设法活下去。

业内人士指出,不管是转型,还是跨界多元化。为了生存发展,房企都已经动了起来,去地产化,去金融化……要想活下去,房企已不能固守原有业务躺着吃鸡了。在此背景下,除了绿地、恒大、碧桂园,更多的房企也已在路上。

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恒大的严肃思考题 绿地、碧桂园又将怎么走

新城控股副总裁欧阳捷近日表示,“未来房地产市场将进入横盘时代,成交面积将长期维持在现有水平上下,房价基本稳定在横盘区间内小幅波动。市场蛋糕不会变得更大,单纯依赖住宅、商业、办公等物业销售,房企业绩增长将放缓。唯有多元化,才有可能寻找到新的业绩增长机会。”

新城控股今年明确提出要“二次创业”,确立了“住宅+商业”双轮驱动战略,同时发力养老、教育、儿童乐园、电影院线、物业等多元化领域,围绕为美好生活场景打造相关产业链。

万润集团的转型采取了“航空康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航空+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属行业首创,“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有望拓出房企转型新领域。

万达、恒大、融创、中冶置业房企也在积极寻求转型,围绕地产业务所衍生出来的业务板块主要有五大方向,即:养老地产、文旅地产、特色小镇、教育地产和物流地产。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表示,“从主观来讲,民营房企的确也存在拓展房地产相关业务的需求,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发展处于一个大变化阶段,未来的房地产需求会呈现多样化,养老、旅游、物流等等,并且国家大力发展租赁也促使房企纷纷加入长租公寓等领域。或者选择进入建筑、经纪、金融服务等领域来延长产业线链。”

在铑财看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市场横盘发展的态势还将持续,房企转型成为趋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过分多元化,房企贪多冒进,盲目多元化,导致现金流承压,出现系统性风险这个红线问题;二是伪多元化,口头上说转型,在各个业务板块上浅尝辄止,比如热衷于多元化的泰禾集团,业务涉及医疗、酒店、院线、金融、文旅等,但营收大头还是靠房地产。转型有个过程,既要一步一个脚印,也要勇于壮士断腕,有魄力去倾注资源拓展新的业务板块。严峻的形势不会给企业太多思考和准备时间,以此来看,无论是先行路上的恒大集团,还是紧随其后的绿地、碧桂园,都处在同一富有挑战的起跑线上,在这场拼资金、拼耐力、拼智慧、甚至还有些拼运气的道路上,各家表现如何,铑财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铑财原创,如需转载请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