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企業家,為什麼越出名越灰溜溜?

張英

秦朔,媒體人,《南風窗》、《第一財經日報》創辦人,復旦大學新聞系學士,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公共管理碩士,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博士。1990年到2004年在廣州《南風窗》雜誌工作,1997年起擔任總編輯,領導《南風窗》成為中國影響最大的政經雜誌。2004年11月15日《第一財經日報》創刊後任總編輯。著有《大腦風暴》、《傳播成功學》、《感動中國》、《美國秀》、《大變局》、《告別GDP崇拜》等著作。

在過去的十年當中,中國經濟的體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世界500強的名單中,中國公司的數量從35家增加到了115家,其中,有四家進入到前十大的行列中。在互聯網及電子消費類公司中,騰訊和阿里巴巴的市值分別增加了15倍和70倍,闖進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之列,在智能手機領域,有四家中國公司進入前六強,而在傳統的冰箱、空調和電視機市場上,中國公司的產能均為全球領先。在排名前十大的全球房地產公司中,中國公司佔到了7家。全球資產規模前四大銀行都是中國的。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我們該如何面對當下的問題,實現共同富裕,富民強國呢?發展是硬道理。秦朔在接受我的採訪時,談及了個人的看法。

以下內容為秦朔採訪口述內容。

富豪、企業家,為什麼越出名越灰溜溜?

今天這個時代,社會的撕裂是非常嚴重的,我覺得這裡面有三個問題。一個是政策問題,一個是制度問題,一個是文化問題。

所以我的觀點就是,比如說民營經濟去年、今年,遇到了很大困難,我覺得短期靠政策,“兩個毫不動搖”“三個公平”,以及涉及到民營企業的金融信貸問題,方方面面給予政策上的支持;但是到了第二個階段,要從整個國家的經濟制度,換言之是要從法律的角度,必須要進一步推進。

在憲法裡面,我們對於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的界定,還是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公有制。我認為經過了改革開放這幾十年以後,我們國家的基礎經濟制度,應該是人人有產,共同富裕的多元所有制,包括國家所有制度,集體所有制與個人所有制,都是社會主義經濟的組成部分。

這個問題如果不能從根本上去突破,靠現在打補丁這樣的一個方法,那些已經做得很大的企業家,在內心裡他還是有不安全感。

富豪、企業家,為什麼越出名越灰溜溜?

第三個是文化的問題。制度往往也是因文化,或者說因為觀念而生的,現在在這個社會中,對於富人、對於富豪、企業家,總體上大家的形象都是灰溜溜的,你越出名你越灰溜溜。這個問題,“仇富”現象不是一句話能說明的,仇富就是老百姓素質低,不是那麼簡單。這說明我們國家對於市場經濟,對於商業,對於企業家的理解,還是非常的簡單。

在過去這些年裡面,為什麼這個共識喪失了呢?就是因為多重矛盾積聚在一起,他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比如說有經濟週期的問題,每一次的經濟週期,以及針對這個經濟週期的政策舉動,就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很大很大的影響。

比如說同樣遇到了經濟發展週期問題,大家都要受罪,但是國企會得到優待,在2009年的時候,像東航等航空公司都遇到問題,但最後還是沒有問題。像最近的一汽,汽車製造不是科技創新企業,它也不搞新能源車,一下子拿到一萬億。那一遇到週期性問題。非國企在融資信貸這方面,會遇到資金缺口問題,然後就完了。

富豪、企業家,為什麼越出名越灰溜溜?

第二,結構性問題,包括產業的結構。過去這些年裡面,毫無疑問,國企所在的生產資料為主導的這一類的行業,通過行政性的去產能,去槓桿,現在的集中度越來越高,主要靠漲價漲出來一大坨的利潤,而且他們基本上是在上游。如果將來的定位是:國有企業在上游控制生產資料,民營企業在下游從事分散消費品的生產,那麼民營企業未來沒有發展希望了,命門捏在別人手裡,太被動了,就死定了。

第三,我覺得是體制性問題。說白了,還是各種各樣有形無形的歧視。第四,也有民營企業的素質性問題,很多的民營企業,綜合素質方方面面來講,也有問題。這些因素全部攪在一起,非常激烈,再加上資本市場不公平,所以出現了很多問題。

比如“國進民退”,如果“國”表達了更具市場競爭力,更具創新能力,更為消費者創造價值,那我覺得理所當然,但事實上不是。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大進小退,也有搶進弱退,也有行業集中度的提高。

富豪、企業家,為什麼越出名越灰溜溜?

今天的中國,每增長一個百分點比以前難。因為我們的經濟規模大了,你今天增長一個百分點,相當於以前的兩三個百分點。其實從增量上來講,我們不應該這麼困難,因為你每年漲出來的經濟規模還是很大。

但為什麼大家覺得這麼難?因為漲出來的規模,更多的集中在冠軍龍頭和骨幹企業裡面。比如說互聯網,你能逃得過BAT特別是AT嗎?非常非常困難,因為沒有遊戲規則,沒有反壟斷,互聯網分配的環節很不好。包括居民財富也是這樣,你早幾年買了幾套房,漲出來的財富,就加到你的身上了。

富豪、企業家,為什麼越出名越灰溜溜?

所以今天的經濟問題就非常複雜。本來這個問題是通過客觀、理性、開放的態度和過程進行討論、進行研究,最後應該怎麼辦?但現在認真討論問題的空間也非常少。我現在很擔心,上面得到的很多信息,被過濾的非常嚴重。所以出臺的措施是否科學有效,能不能真正掌握經濟運營的信息,我覺得也是個很大問題。如果下面覺得出臺的措施不實事求是,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委屈越來越多,改革的共識就會越來越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