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原民办教师,到今天你后悔吗?

手机用户20045778940


我不后悔!但是我希望能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而不是喷子所说的“民办教师就是一农民,本就不应该做老师!”

民办教师可以说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那时候,我们国家教师奇缺,教育经费不足。尤其在条件艰苦的广大农村,教师更加短缺。这时候,便招聘了一大批的临时教师,也就是民办教师。当然,这些民办教师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他们也是需要通过主管单位专业招聘考试,绝不是如喷子们所言“民办教师都是农民”!

客观的说,那时候的民办教师,亦民亦师。他们既不离乡,也不离土。他们领着微薄的工资,做着大量的、有意义的工作。可以说,正是他们撑起了乡村教育。这一点,应该不能遗忘他们的历史功绩!

正是基于民办教师的贡献,国家后来对民办教师也都做了妥善的安置。一部分教师通过培训、进修学历,最后转为公办教师,解决了他们干部编制。一部分教师转到了教辅岗位。还有一部分教师,因年龄、学历、能力等原因,直接予以转岗安置,或者直接一次性补偿安置。

作为民办教师,应该对自己过往默默奉献感到骄傲!我觉得他们不会感到后悔!




姑苏讲堂


关于民办教师的问题,国家在1997年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中,明确了至2000年关闭民办教师制度。所以说,民办教师都已经是历史的概念。

但是民办教师这个群体曾经高达491万人,加上前后退休退养的民办教师,数量非常庞大。

国家在处理民办教师这个问题时,绝大多数是采取的转为公办教师的方式。1997年国家安排了100多万名额,对剩余的民办教师进行转正。对于未能转正的,一部分采取了提前退养的方式,最后一部分采取了清退的方式。

转正的教师享受国家老师的待遇,就是我们现在的事业编工作人员。而且后期随着国家实施职称制度,不少人的职称并不低,因此他们的退休金也是相当有保障的。

离岗退养的教师,国家也是会稳定发放其退休待遇,多数地区是参照公办教师退休待遇的一定比例发放待遇。

而被清退的教师,国家在2011年的文件中明确,对其发放一次性辞退补偿,并将其纳入养老和医疗保障。多数地区是发放教龄补贴的方式,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上增发待遇,按照每年教龄10到20元的标准发放。

可能后不后悔,只是个人经历的问题。很多人教育出来的学生很有出息,想想这个就很满足了。国家的待遇可能是其次。

其实最初我们民办教师,在我们实施公社化生产的时代,他们的定性仍然是农民。农民就要从事农业生产,挣工分。但是国家为了提升农民的教育水平,将一些较有知识的农民招用为民办教师。民办教师通过上课,教授孩子们来挣取工分。

现在转正后的民办教师待遇,跟当时一起务农的农民的待遇,可谓非常悬殊。即使是被辞退的民办教师,也有额外的教龄补贴。所以,对教师这个岗位,我们国家还是有相当照顾政策的。

各省在确定教龄津贴的文件中,也明确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未来相关标准肯定会越来越高的。

希望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对所有的民办教师,尤其是待遇偏低的被辞退民办教师,能够按照公办教师的工龄退休金标准发教龄补贴待遇就好了。


暖心人社


我是原民代教师,累计教龄26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国家,虽然时至今日还没有解决基本养老问题,但我从来没有向国家要求什么,我无愧于国家。

这二十多年的教书生涯,从十几元到几十元的工资,再到现在的一千三百元的工资,让我的家庭贫困了几十年,我当年的同学,有的当了老板,有的是总经理,大多在外都有建树,每当逢年过节我都不好意思去面对他们。我对不起我的家人,更对不起我的爱人。临老了,无一技之长,还得拖累家人,有愧呀!!!

讨论悔与不悔是伤心的话题,已毫无意义了,但愿在今后的曰子里老天能保佑所有的老民代们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昕霖小贝


肯定后悔啦。我的母亲就是一名民办教师!现年68岁。认定教龄将近30年。从没有结婚教书到八几年被辞退。把自己的美好青春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在教学岗位上经常获奖!八几年被辞退时。由于不会巴结领导,请客送礼。被辞退回家。现在领着,现在年老体弱,身患多种疾病。生活困苦。现在一个月的补贴,连看病都不够!母亲提起,当教师的事,满脸是泪。真心的希望,政府,能够关爱他们,这些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过奉献的老人们。不要再等他们自然消亡。能够按教龄为他们认定养老保险。以便让他们安度晚年。


梦回高原56196


在那个时候,生产队的年轻人能当上民师(我们这里农村叫社办教师)的确是让同龄人羡慕的事,也就是说那个时候能当上民师的人,是生产队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把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那个时代,当年他们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地将自己所学及再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农村的孩子。“耕耘花朵遍神州,奉献桃李满天下

”就是“原民师”现在的真实写照!所以,我认为被辞退的“原民师”不应当为当了民师而后悔。

要说后悔,我想应该是因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一心为了上学的农村孩子们,耽误了一是当民办教师应该领取县以上颁发省备案的民办教师任用(资格)证,没办;二是考试转公办、升学深造的机会有,没参考;三是选派到公社工作的机会有,没人推荐;四是按政策享受退养的机会有,教龄不够;五是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机会有,因认识原因、经济原因没参加等而遗憾,这也不能算后悔。

你既然把机会错过了,但国家没忘记你,从1992起就陆续颁布解决“原民师”问题的文件,并在各地贯彻落实。如在我们这里你可享受到不超过十二年的一次性的教龄补贴,虽然少点,但是这些被辞退的“原民师”领到后都感到很意外、很高兴,逢人便念国家好,没忘记他们!

我很欣赏毛泽东的这句诗词:“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你还后悔吗?

前几天看了有一位网友留言,我很有感触,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值得称赞,但他作法我实在不敢苟同,请看:

为此,我对现在公立学校的代课老师说几句:公立学校聘你任代课老师,它应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与你签订在人社局备案的劳动合同,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为你办理社会保险,有条件的还要办理住房公积金和职业年金等,为你到了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医疗基本待遇奠定基础。如没有社会保险等而是仅仅那千元左右的月工资,我劝你还是离开,以免将来后悔。




我爱我家214230147


我曾经是一名代课教师,今天谈不上后悔不后悔。只是因为违犯计划生育而拒绝参加考试而被辞退,至今耿耿于怀。

当时我所在的村办小学实行包班制,全班三十六名学生,五门课程我一个人担着,还要担任班主任,整天忙的不可开交。早上不到五点就起床做饭,收拾家务,照顾好两个孩子的饭食起居,6点赶到学校照顾学生上早自习,(那时早晨都有一个小时的早自习时间,自从我下岗以后,早自习取消了,都是吃了早饭去上学)午饭后,趁学生午睡时间或下午放学后,到责任田去忙活一阵。晚上,将两个孩子哄睡了,再备课,批改作业,几乎天天晚上忙活到十一点多。跟公办教师干的一样的活,工资却没有公办教师的十分之一,虽然累但并快乐着,每天站三尺讲台上,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用我所学的知识灌输给他们,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我倍感欣慰。同时也圆了我的教师梦。曾经课堂上的激扬文字,挥洒汗水,深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1997年春天全学区的竞赛考试中,我所教的四年级思想品德取得第一名,语文第三名,数学第五名的好成绩。村主任在村民大会上慷慨激昂表扬了我:"我干村主任三十多年来,我村的村办小学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前所未有的。"并给了我适当的奖励。

曾经的砺练煎熬,只有太多的感悟和体验。九九年被解聘下岗后,为了养家糊口,四处奔波,星夜兼程。如今已将近60,体力不支,既没技术又没学历,何以生活。幸亏国没忘记我们这些孺子牛,每月给20元的教师补贴,过了六十就可以领。


落英乡间


我是八三年的民代教师,教学二十多年,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当时工资几十元给家庭带来很多困难,有时连买盐的钱都没有,让妻子和孩子跟我吃了不少苦,我孩子连教材书本我都给他买不起,只能用旧的,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对不住孩子。可是我村现在还欠我两千零五元的工资没给,就是当时一年的工资啊!由于换界村委至今没有给。我虽然被国家辞退了,但是我现在一点不后悔,因为我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有用人才,学生们见了我喊我老师的时候,我就感到自豪!


诚实守信5419


我曾经就是民办教师,说实话到今天还真是很后悔。

话又说回来,已是过去时,后悔又有什么用?毕竟亲身经历过,磨练过,煎熬过,也就感悟太深,明白太多!

圆了做一回教师的美梦。每天面对几十个学生,以自己仅有的知识,向他们灌输学识,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讲台上的激扬文字,挥汗洒泪,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社会的赞誉。一次次深钻教材,撰写教案,逐渐进入“角色”,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不再羡慕别人做教师的荣耀,因为自己也是教师,一个光荣的人民的民办教师。



练就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做民办教师的苦,做民办教师累只有做过民办教师的人才会明白。两头不见太阳,学生一进门,便紧随其后,即使课间也要坐在讲台上,看着学生玩耍,甚至午睡。民办教师教书的那个年代,一个学校只有一二名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可都是主课副课一身兼,就连音体美这些“专业课”也由他们包揽了。每月几十元的工资,除了自己零用还要“养家糊口”,地里还有种子、肥料“嗷嗷待哺”。这且不说,好不容易有个礼拜天,学区教师集会又不得不参加,攒到一起的农活还得去“接济”。寒来暑往,一二十年还不都得这么熬过来了吗?

还是得到了“政策的红利”。尽管做了多年的民办教师,可由于“界定年限”的无情,使得“失业”又“下岗”,为生计到处打工奔波,欣喜的是60岁以后还能享受每月8元、10元不等的教龄补助。虽说太少,至少还能说明国家没有忘记曾经无和奉献的民办教师们。如果国家能把他们的教龄补助每月提高到50元,那原民办教师的遗留问题也算得到合理的解决了。


为生活而提神


果我是原民办教师,到今天我肯定会后悔。因为到现在我年岁已老,却还要努力挣钱生活,再老些养老只能靠子女,我那么多年的付出到老了却没能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

在上世七八十年代,农村教师奇缺,作为当时还算知识文化程度较高的我们当上了民办教师。那时我们为了农村孩子也是尽心尽力,虽说能力有限,但还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的。后来随着中师生的毕业,乡村民办教师逐渐退出教学舞台。虽说也给了我们转为公办教师的机会,无耐考试没过关,只有重新回家种田。

但我那十几年的青春己奉献给了乡村孩子,他们不少人因此考上大学,改变了人生。也有人因为学到知识,可以出去打工闯世界。

如果我不当民办教师,我也可能成为那批最早出去打工者,说不定也闯出了一片天地。而如今因为当民办教师而错失良机,现在老了生活却没了来源,只有继续努力挣钱,最怕更老时干不动了,生病了,生活怎么办?纯靠子女供养。但我们还是希望国家能够给我们个交待,毕竟我们也为教育事业做过贡献。



办教师是历史遗留问题,希望国家善待他们,不能就因为身份不同而待遇相差万里。

以上是我的看法,你们觉得呢?请留言评论、转发。


良心老师


【大多数的原民办教师,他们会为当年的付出后悔吗】?


【农村小学附设初中班,这是作者本人保存的毕业照片 1977.8.1 】

这个问题直戳当年曾当过工分加补贴的【民办教师的心房】。因为曾经作为【原民办教师】出身的我,最能深刻地体会那段【非常岁月】,因为,他们真正宝贵的青春都已奉献给了那个时代。当年他们真的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地将自己所学及再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农村的孩子。


【农村小学五年级毕业照】

那个年代,办学热情高,教学条件艰苦,多数小学老师都是以【原民办教师】为主体。原民办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而又往往大于【公办教师】,因为,公办教师配备的比例少,而一般年龄有些偏大,不似【原民办教师】血气方刚,风华正茂,故而各个农村小学基本上都是以【原民办教师】为骨干使用,因为他们的心中或许都存有一个梦想【经过努力工作,当上公办老师】或【等待时机,读大学】……

【当年参加大会照片】

【原民办教师】不但要教书,而且还要参与本地的一些活动,上面的这张照片,就是当年参加政治活动筹备组与“代表"们的合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为的,外界的),那时的年青人,只有极少部分圆了【公办教师】或【上大学】的梦。而多数的【原民办教师】最终成为了鲁迅先生笔下的【老年闰土】,或许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命运,当然,他们比闰土幸运的地方在于【他们曾经为之呕心沥血教导过的学生,大多数都不会忘记他们,总能听到人们依然尊称他们为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现在都已是年过花甲之人,虽然,经济上他们或许拮据,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大多数都比较充实。随着近年来各地不断地出台解决【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政策越来越到位,有些省以着手解决【原民办教师】的养老退休等实际问题……

真心地说一句,曾经当过【民办教师的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曾经加入,故此无怨无悔】。
再次衷心祝福,曾经的【原民办老师】及所有的老师们【春节快乐,阖家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