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滥用抗生素每年细菌致死70万人,哪些药属于抗生素药物?

ataman


由于滥用抗生素每年细菌致死70多万人?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即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


抗生素在进入临床中能够起到抗病性的作用前都是要经过特殊科学处理的,在早期发现抗生素能够治疗许多疾病时都是直接提取菌体并注射到人体。但是也会产生许多问题,也就是说不同人体质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所以在临床上我们在使用抗生素前都必须打“皮试”的缘故,虽然现在科学在研究改进抗生素,但是过敏反应对不同的人而言依旧需要“皮试”!



抗生素的滥用如今已深入人心,大到医疗工作者,小到平民百姓都知道抗生素是个好东西。不管是什么病都用上抗生素都会有效果,因此造成现在不管大病小病都拿抗生素来抵挡,久而久之抗生素便逐渐失去了抗性。这也是近年来不断报道出一些超级细菌人类无法攻破的案例,归根结底就是滥用抗生素的结果!




在抗生素家族里,从抗病性和化学性以及针对性可以分为几十上百种,但是我们临床上常用的无非就以下几种:

青霉素类:青霉素、青霉素v、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苯唑西林钠、氯唑西林……


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羟氨苄……


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核糖霉素……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林霉素……

喹诺酮类吡哌酸、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



抗生素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一类奇药,在中国使用率已经超过70%,因此,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也请各位朋友一并重视!

(更多健康信息请关注头条号“点滴医生”!)


点滴医生


16个字识别抗生素,不会再出错!

知道抗生素不能滥用,还得知道哪些是抗生素,记住下面16个字。

【磺胺】家族: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米隆等。

【霉素】家族:如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等。

【西林】家族: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

【头孢】家族:例如,头孢拉定、头孢地尼、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

【培南】家族: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等。

【环素】家族:如四环素、土霉素、地美环素、美他环素等。

【沙星】家族: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硝唑】家族: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

抗生素不是不能用,是不建议滥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最后呼吁大家:别再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药了!

抗菌≠抗炎”:因为除了细菌外,炎症还可以由病毒、炎症因子等引起;

发热≠感染”:发热的原因很多,如免疫、肿瘤等;

感染≠细菌感染”:感染的范畴更宽泛,包括寄生虫感染等。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在对致病菌进行“炼兵”。在抗生素杀灭细菌的同时,细菌也在抗争,甚至不断进化,从而获得“耐药能力”。长此以往,还可能演变出能抵抗多种抗生素,刀枪不入的“超级细菌”。除此之外,滥用抗生素还会造成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K、导致肝肾受损、增加患哮喘、1型糖尿病的风险等等,这里就不再赘述。


儿科医生鲍秀兰


大部分抗菌药物包括头孢类都属于抗生素,而磺胺类、喹诺酮类药物为合成的抗菌药物,不属于抗生素,所以抗生素并不等于抗菌药物。我们一般把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称之为抗菌药物较为适宜。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分类如下:

一、青霉素类:

1、青霉素:不耐酸、不耐酶,主要作用于G+,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苄星青霉素(长效西林)吸收极其缓慢,可用于梅毒和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

2、耐酶青霉素(抗葡萄球菌青霉素):主要有苯唑西林、萘夫西林、氯唑西林等。

3、广谱青霉素: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4、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常与氨基糖苷类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哌拉西林对B-内酰胺酶不稳定,常与竞争性B-内酰胺酸抑制剂(如舒巴坦、他唑巴坦)结合,常用的药物有哌拉西林舒巴坦、美洛西林舒巴坦。

二、头孢类:

第一代: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硫脒。

第二代: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头孢丙烯、头孢孟多、头孢替安。

第三代:头孢他定、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唑肟钠、头孢尼西钠、头孢泊肟酯、头孢地尼、头孢克肟、头孢他美酯、头孢甲肟。

第四代:头孢吡肟、头孢匹罗。

三、非典型β内酰胺类:如氟氧头孢、拉氧头孢、头孢西丁、头孢美唑钠、头孢米诺、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法罗培南、厄他培南、氨曲南、克拉维酸、 舒巴坦、他唑巴坦等。

四、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大观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异帕米星、依替米星等

五、大环内脂类: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阿奇霉素、吉他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等。

六、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金霉素等。

七、氟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帕珠沙星、托氟沙星、吉米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

八、抗真菌药:如特比萘芬、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酮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等。

九、多肽类及新型抗G+药:

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去甲万古霉素、多糖菌素B、杆菌肽、利奈唑胺、夫西地酸等。

十、抗分枝杆菌类: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扬酸、氨硫脲、卷曲霉素。

十一、其他类:

1、氯霉素类:氯霉素。

2、林可胺类:克林霉素、林可霉素。

3、磺胺类:磺胺甲恶唑

4、硝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5、磷霉素类:磷霉素钠。


逸仙药师


抗生素是个特别大的家族,有很多类别,我们国家本身又是个生产抗生素的超级大国,抗生素种类是非常多的。咱们可以谈谈儿科常用的一些。

  1. 青霉素类,比如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比如引起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链球菌,肺炎球菌都有针对性。使用过程中容易有过敏症状,所以需要做皮试,患者也一定要告诉医生自己存在青霉素过敏。
  2. 头孢菌素类,比如头孢克洛,头孢曲松等等。根据药物级别不一样,作用的细菌也不一样。目前门诊常用的有二代的,也有三代的。
  3. 大环内酯类,比如阿奇霉素,红霉素。临床使用主要是针对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对于一些阳性菌也有效。

所以儿科的常用抗生素,可以最简单的听名称来判断。某某西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头孢某某(头孢地尼,头孢克肟等),某某霉素(如阿奇霉素)。

抗生素滥用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家长们也有一些常见的误解,比如抗生素等于消炎药,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一定比便宜的好,平时服用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性疾病。这些都是不对的。

临床上选择抗生素是有原则的,比如有窄谱的可以用就不选广谱的,一种能解决问题就不联合使用,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能口服的就不注射,能注射的就不输液。家长们也要理解和配合医生,不要随意停药或者延长,不要反复换地方就诊,导致药物重叠使用。抗生素滥用问题和大家息息相关,无论医护人员,还是患者本身都要合理应用,不要真的有一天达到无药可用的地步。mm


小苹果儿科医生


抗菌药物耐药在美国和欧洲每年造成约5万患者死亡,估计全球每年至少70多万患者死于抗菌药物耐药。面对耐药问题,如不采取行动,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每年将有1000万人死于抗菌药物耐药,死亡人数可能超过肿瘤,而其中亚洲地区耐药形势尤为严重,每年死亡人数将超过470万人。中国多重耐药菌同样呈现上升趋势,根据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显示,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从2005年的3%升至2016年的18.8%,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05年的31%升至2016年的67.4%。针对细菌耐药的严峻形势,我国制定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相关管理规定和措施。

目前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Enterococcus faecium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Enterobacter species CR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RPA(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简称为“ESCAPE”。

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青霉烯类、氨曲南)、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氟氧头孢)、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依替米星)、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林可酰胺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类(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甘酰胺环素类(替加环素)、环脂肽类(达托霉素)、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多黏菌素类(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磺胺类(复方磺胺甲恶唑)、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利福霉素类(利福平、利福喷汀)、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其他(磷霉素、氯霉素)。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头霉素类是门急诊最常用的抗菌药物,因其临床应用指征广,并且多数品种不良反应少,可用于各类细菌性感染。如门急诊常见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细菌性咽炎和扁桃体炎可首选青霉素G或口服阿莫西林治疗;急性细菌性中耳炎初治可口服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初治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注意: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病毒性感染者,均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


药事健康


大家回答的非常细致了。

考虑到大家现在都挺忙的,时间最为宝贵。大河准备了一篇儿童常用药品的极简版本,如果你不是专业医生,对于儿童的抗生素使用,这篇就完全足够了。

较为安全

1.青霉素类:如青霉素G、青霉素V、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等。

2.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

3.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

严禁使用或必须专业医生确认

1.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对耳鼻喉造成严重的损伤,诱发永久性的耳聋,影响肾脏。

2.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导致“四环素牙”。孕妇严重者可致畸,甚至死胎。

3.氯霉素类:如氯霉素。

可能引起“灰婴综合征”,抑制骨髓造血,再生性障碍贫血。

4.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

影响软骨发育

5.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

严重肝肾毒性。

更多实用的健康知识,请关注大河妙手。


大河妙手


​下面教一下你,怎样快速辨别抗生素:

1、了解一点药品通用名的命名方法,即同一类药物都用共同的词干或词头。记住常用于抗生素药物命名的几个词干或词头就能识别。


​2、下面例举一些常用的抗生素药物:

磺胺——磺胺类抗菌药,用作词头。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

霉素——各类抗生素都有用这个词干的。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类的药物都用这个词干。

西林——青霉素类药物。

头孢——头孢菌素类药物,用作词头。例如,头孢拉定、头孢地尼。

培南——碳青霉烯类药物。

环素——四环素类药物。

沙星——喹诺酮类药物。

药品的标签上,看到药品名中有上面这些词干或词头,就可认定是抗生素。


3、另一个办法是,在药品标签或说明书的“适应症”或“药理毒理”一栏中,凡表明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疾病的药物,具有抗菌作用或抑菌作用的药物,就是人们指的抗生素,即用于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例如,在阿莫西林的说明书上“适应症”: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说明书上“药理毒理”栏上说,“……等均有抗菌作用”。就可认定阿莫西林是抗生素类药物。​


重复使用一种抗生素容易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所以不能滥用抗生素。科学地使用抗生素是有的放矢。通常建议做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极度敏感药物,这样就避免了盲目性,而且也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药药切克闹


超级细菌比我们想象的更可怕!一旦出现,我们可能无力反抗!

欢迎关注头条号:韶韶健康

所谓超级细菌啊,就是已知的所有抗生素都杀不死的细菌。由于所有的抗生素都不起作用了,人类要感染了这玩意儿,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非常危险。你可能想知道,以前从没听说过什么超级细菌,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人类常用的抗生素比如青霉素,红霉素,说白了就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另一种霉菌分泌的代谢物,但是这种代谢物能够破坏和溶解其它的细菌,所以人们如果感染了有害的细菌,利用这些提取出来的抗生素就能杀灭这些细菌。

我们知道,生命在繁殖过程中有一定概率发生基因突变,尽管突变是随机的,咱们不知道它会产生什么稀奇古怪的特质,但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环境改变会自动筛选出更加适应的物种。而那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被淘汰掉了。对于细菌来说,咱们人体就是它生存的环境。打了抗生素之后,细菌的生存环境就发生改变了啊,此时那些偶然突变出来适应抗生素环境的细菌就会被筛选出来。而接下来的新一代细菌,就会继承适应抗生素环境的“体质”,从咱们人类的视角看,就是细菌进化出了抗药性。

你可能要问了,这抗生素从出现到现在才多少年啊,我们知道生物进化都是漫长的过程。咱们人和猿猴是近亲那都是几百万年前的事儿了,细菌怎么可能演化得这么快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就得放弃“生物进化都是非常缓慢的”这个观点。实际上,越是简单的生物,它们的进化速度往往越快。像细菌这样的生物,它们数量非常庞大,随便一个培养皿里都可以生长几十亿个细菌,就算每繁殖一次产生基因突变的概率只有亿分之一,它们每繁殖一次也能产生几十个变异的后代。

一般来说,基因突变通过积累100代左右就能产生明显的变异。对我们人类来说,现代人和两三千年以前的古人,会有一些可以观察得到的差别,而细菌繁殖频率比咱们人类快多了,它们二三十分钟就能繁殖一次。也就是说,从你打抗生素开始,过不了两三天就会出现有耐药性的细菌了。咱们就算保守一点,假设细菌繁殖一万代才有明显变化,细菌进化出耐药性也就只是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而已。而咱们人类研发一款药物一般都需要十多年时间,你说怎么可能赶得上细菌的进化速度?

你可能会说:好吧,就算细菌数量多,繁殖得也快,但我一轮抗生素下去几乎所有细菌都被杀灭了,就算剩下那么几十个进化出耐药性的细菌继续生存下来,也成不了啥气候了吧?如果这么想,你就是小看细菌了。

如果细菌和人类一样,一辈子就和那么一个或者几个配偶生育后代那还好,大不了一轮抗生素狂轰滥炸,剩下的几个不死也残废得差不多了。可是细菌不一样,它们压根就没有细胞核,不像动物只有通过交配,才会通过生殖细胞释放出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细菌带有DNA信息的质粒都简单地飘在它们的体内,它们可以很容易将体内的遗传信息传递到另一个细菌体内去,就跟大卡车卸货一样。

所以,哪怕你通过打抗生素把大部分细菌都消灭了,只要还剩下那么几个细菌带有耐药性的基因,它们就能随时将这些耐药基因传递到其它细菌体内。

另外,我们知道,除了从外部感染的细菌,咱们体内还有许多有益的细菌,长期使用抗生素也会不可避免地使得它们产生耐药性。尽管这些有益的细菌不会给我们带来疾病,但是当你下次再感染外部细菌时,这些有益的细菌就会将它们已经拥有耐药性的基因,传播给那些外部细菌,这样一“里应外合”,你就会发现,下次再用同样的抗生素效果就不如以前了,甚至完全没有效果了。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国家反复强调,一定要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的原因。人类的科学虽然发达,但还远远没有达到足以对抗大自然的地步。就算抗生素能够一次杀灭几乎所有的细菌,但细菌通过庞大的数量和高速繁殖,以及匪夷所思的基因交换方式,总能在一次次狂轰滥炸中复活。而等到细菌的进化完全赶上新研发药品的进度时,唯一的防线就只有免疫系统了。那就相当于我们回到了完全没有医学的原始时代,只能听天由命了。


带量食谱


为了更好传播,药师君特意制作了一张图,欢迎收藏、转发。


抗生素的分类有很多,各有各的特点和不良反应。

很多的药物已经被大家所熟知,比如阿莫西林、诺氟沙星、吡哌酸(PPA),以至于大家常常不经诊断就自行选择使用抗生素,甚至是同一种抗生素。

然而,滥用抗生素,后果很严重。

滥用抗生素 出现“超级菌”

超级细菌,看似很远,实则很近!

值得一提的是,超级细菌目前还没有非常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物,因而治疗起来相当困难。

因而,药师君呼吁“合理使用抗生素 从每一次用药开始

2011年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发出呼吁“如果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


关注药师,关注合理用药,关乎生命健康。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药师说药事儿


点击右上角关注“李药师谈健康”,更多健康知识与你分享!

2017年底,一则《成都17岁少年“小感冒”感染超级细菌生命垂危,半月花费31万》的新闻,在各大新闻媒体健康版广为流传,滥用抗生素、超级细菌横行的话题也屡屡进入热搜,今天李药师就借这个问题来带大家认识一下抗生素药物和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抗生素的出现,使曾经的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细菌感染,变得有药可医,大大降低了细菌感染的疾病死亡率。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有十几大类上百种抗生素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抗菌治疗已经成为了现代医学的基础,癌症放化疗、器官移植、外科手术、产科分娩、外伤消炎都需要借助于抗生素类的药物对抗感染,但是除了临床必须,请大家都不要随便服用抗生素,在必需服用时,也请谨遵医嘱。

大体介绍下哪些药物属于抗生素?

抗生素种类繁多,根据分类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便于识别:

  1. β内酰胺类:主要由青霉素、阿莫西林,各种头孢(如头孢克洛)、各种培南(如美罗培南)、克拉维酸、氨曲南、舒巴坦等,都属于这一类。

  2. 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各种米星(如阿卡米星)等;

  3. 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等;

  4. 喹诺酮类:各种沙星(如左氧氟沙星);

  5. 另外还有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如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等)、氯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如新诺明)等

  6. 抗真菌类:氟胞嘧啶、各种康唑(如氟康唑、酮康唑)等;

  7. 抗结核类: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8. 抗厌氧菌类:甲硝唑、替硝唑等

抗生素的正确应用问题

在这里分享一组数据,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统计,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00万人感染超级细菌,因此丧生的人数超过23000人,超级细菌的横行甚至引起了美国白宫的重视,早在2015年就发布了对抗超级细菌的整体计划。

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抗生素的误用、滥用,细菌在对抗生素的抵抗过程中也不断进化,已经有越来越多多重耐药的超级细菌出现,“超级细菌”已经引发了全球医药界的重视,那么如何才是正确的应用抗生素呢?

  1. 仅在必需情况下服用抗生素,如确诊细菌感染,或确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情况下,并按医生指导服用;

  2. 即使感觉已经痊愈,也应按相应疗程服用抗生素,不要私自停药;

  3. 不要为了预防感冒或细菌传播服用抗生素,感冒往往是病毒性的,吃抗生素完全无效切可能造成更多的副作用;

  4. 不要把医生开具的抗生素处方给他人服用;

  5. 不要私自服用剩余处方的抗生素;

  6. 不要用抗生素进行自我药疗,更不要频繁更换抗生素来自我治疗,应以诊断结果为依据,选择最适合抗菌谱的抗生素服用。

其实,在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滥用抗生素除了医疗方面外,还包括农畜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很多行业,相关机构虽然在不断的加强监管和宣传,但实际上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欧盟已经明确禁止在养殖业中使用抗生素,而我国近几年才开始限制使用,涉及国计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李药师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抗生素的用药安全

如确需服用抗生素,在根据处方要求服用的同时,再给大家介绍几个用药的注意事项:

  1. 肾功能不全者注意尽量不要服用:磺胺类、呋喃类、喹诺酮类等经肾脏代谢的药物;肝功能不全者尽量不要服用:头孢类、林可霉素类、利福平等经肝脏代谢的药物;

  2. 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要注意药物过敏史,该做皮试做皮试,开药时如有过敏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3. 服用头孢类药物、甲硝唑类药物、氯霉素等药物期间,切忌不要饮酒,双硫仑反应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出现,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4. 喹诺酮类药物(即各种沙星)有对关节软骨有副作用,18岁以下应禁用;

  5.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部分都有耳毒性,尽量不要给小儿服用;

  6. 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往往会有较严重的胃肠道副反应;喹诺酮类也是;

  7. 氯霉素有破坏造血功能的副作用,如非必须,尽量不要长期应用(李药师小时候曾经因病在医院静滴了半个月的氯霉素,想想真是后怕),包括局部制剂,如滴眼液等。

  8. 如非必须,不要合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关于抗生素用药的注意事项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在需要的时候,正确合理的应用抗生素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人类负责,大家都行动起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