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照顾孩子的点点滴滴中,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想发火该怎么办?

悦尔怡嘉


在面对孩子时,大人们总爱用权威的姿态来高临于孩子,虽然从主观角度讲这样是有必要的,但凡是都要有个度,即便孩子再聪明,再喜欢捣乱,他仍然是孩子,思维方式和我们肯定不同,而幼小的心灵容易随着大人一点点的火气而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如果大人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并且有意向改正,那么建议在最明显的地方贴一些纸条提示自己。另外睡觉前可以思考一下,早起还可以对着镜子来暗示自己应该怎么做,长此以往会养成习惯,久而久之也对难解的情绪有缓解作用。


华版文化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家孩子今年八岁半了,在生孩子之前我是一个职业女性,从事IT行业,BTA下面的大合作商那种,算是都市白领的一类,但是因为工作压力特别大,年龄又不小了,为了能顺利生个健康的宝宝,我从怀孕5个月起就辞掉了工作,准备做个好妈妈。

本来计划孩子出生以后由奶奶帮忙带,我继续上班的,结果谁知道事与愿违,我成了一个全职妈妈,为此我曾经抑郁了好一段时间,还好我很快走出了那段难熬的日子。

在刚刚开始做妈妈的时候这个新来到的小生命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孩子健康,又白白胖胖很是招人喜欢,但是随着她慢慢的长大小家伙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很多时候都像听不到我说话一样,甚至无视我的存在,她自顾自的玩,也闯了不少祸,家里的餐具基本隔三差五就碎一个,家里的墙面满是她的笔记,衣服被子扔的到处都是,电视上都是她的小手印.........,我也常常忍不住想对她发脾气,恨不得打她,不过还好我都忍住了,这是因为我读了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的作者把自己教育孩子的真实经理都写在了书里,非常接地气,我觉得在这本书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与孩子相处的正确方法,建议妈妈们可以看一看。

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他自己的性格发展特征,两岁到四岁的孩子正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还不能体会别人的感受,所以很多时候大人们的道理他们是无法理解的。这个阶段也是老人们常说的犯浑的阶段,其实并不是宝宝犯浑,只是我们都没有相互理解,如果大人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一下也许就不会生气了。

现在我的宝贝已经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她很阳光,乐观,自信,同时又很乐于助人,在学习和生活上基本不再用我们太担心了,虽然有时也会犯错,但她已经可以听懂我们给她讲的道理了,我们互相尊重,彼此信赖,更像是朋友。

其实大人们很多时候都是自私的,经常单方面的去要求孩子听话,却没有考虑到孩子想要什么,尤其现在移动互联网这么发达,大人经常自顾自的用手机聊天,购物,看新闻等等,但却没有抽出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孩子的世界,多一点时间陪陪他们,家长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人说“经营好孩子,就是经意好自己的下半生。”这句话似乎说的有点严重,但请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


因为学习所以成长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也有这样的困扰,特别是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那真是鸡飞狗跳的,恨不得鸡毛掸子的鸡毛都飞起来才好

每次打完孩子后看着她偷偷的哭还在努力的写作业瞬间心里内疚的不行

后来婆婆就在背后跟我说对孩子不要这样,虽然是为了孩子好但要适当的控制下自己的情绪,因为孩子他爸有个远房的姐姐年轻的时候两口子脾气不好,两口子有点不顺心的事就拿儿子出气,有时候两口子吵架也是打儿子出气,那个远房的姐夫有点酗酒,一喝酒也是打儿子,久而久之两口子习惯了有点不爽就削他儿子,终于在她儿子二十多岁那年谈了一个女朋友因为父母不同意,彻底受了刺激,开始是自闭症,一天天的不说话看人直勾勾的,后期慢慢的发展成精神疾病

现在30多岁了也不知道做事,那个姐夫上半年的时候因为癌症没有钱治疗去世了,现在50多岁的姐姐要赚钱养活自己养活儿子,给儿子治病

每个人都有不顺心的时候,有时候要适当的控制情绪,不要让自己的坏脾气影响了别人的生活,就算是你的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独立思想

也许很多人在人为我说的这个远房的姐姐是个故事,但是农村家庭有长房的孙子60了还得给尾房的稚子喊爷爷,这是很正常的事



虫姐的家



凤146983974


的确,陪孩子的过程会令很多家长们感觉很辛苦!

尤其是孩子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不讲理的哭闹,不合理的要求,不听劝告的乱跑破坏东西或环境的行为……

之所以感觉孩子做的是错事、不听话、不懂事,其实根源是因为大部分家长还习惯于在自己的立场上,用自己的标准,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的评判而已!

一个优秀的家长,是要习惯于耐心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真正了解他,关怀他!

孩子对于他在这个世界上的行为,是没有清晰边界的,他成长的过程,也正是他探寻边界的过程。

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他不知道!他总是发自本心的不加任何掩饰的表达自己!

你规范他一点,他就会增加一点边界,你约束他一点,他又增加一点边界……

慢慢的,他的行为和思维就被你的认知形成的框框给框住了!(你成了孩子的天花板,很可怕哟!)

所以,和孩子相处,想发火时,还是先回看自己吧——我的情绪我觉察到了吗?我的情绪我还能管理吗?我认真探究孩子的内心和他的真实需求了吗?我这样遇到事情就发火的模式孩子也是会学会的哦!我今天所有的行为,都可能是孩子未来的范例和模板!

所以与其发火,不如觉察自己,调整自己,给孩子做一个好楷模!

我是育儿领域专业创作者!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请您阅读后点个赞,关注我。我会持续认真的和大家分享我的育儿经验!



桐庆的爸


不存在控制不住的问题,依然是心理暗示自己孩子是离不开我的弱小对象,是我安全的我发泄对象,是我不必担心后果的语言暴力对象。

大街上你看很多人行为不满,遛狗不牵绳的,随便停车的,餐厅里大声喧哗的,再恼火你不会上去发火,因为你不知道后果。

家庭里伴侣是你的核心关系人物,父母是曾经监护你长大的对象,都有比较深的利益关联,你也会顾及后果。

当然你主观意识上不会故意欺负自己的孩子,只是潜意识里找到了最弱小的出气口罢了。

建议你了解,爱的第一法则是平等尊重,任何爱都是,孩子犯错家长发火只是当时吓住孩子,并不能真的改变孩子的行为逻辑,根据不同的情况,应该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案。

下次想发火的时候,问问自己,我今天的生活不如意的地方是孩子造成的吗?是你生了孩子而不是孩子的选择。所以,请做个负责任的成年人,想发泄就去跑步吧。

我是心理作者李媛媛,欢迎关注并向我提问。



作家李媛媛


那很正常啊,控制点火候就好,别总是那样就行,孩子也需要磨练,适当的发火对孩子还是有好处的,不至于青春期时,说两句骂两句就要死要活的。

哄孩子很是磨练人的心智,能提高人的忍耐极限,孩子的思维比较活跃,想法也很独特,只要不过分还是少管一些对孩子大脑开发很有好处。



牛眼中的艺术


我有两个孩子大的13岁,小的四岁每年也只有暑假的时候才接过来,孩子爷爷奶奶带宠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学习不自觉,吃东西没有好的习惯,在教他们的时候忍不住来火,每每这个时候我就会心里告诉自己,这些问题的体现也说明了做父母的失职,好好想想为了生活忽略错过了孩子多少?还有什么理由发火🔥,这样一想我又会用微笑去教他们怎么做。


湘西苗妹子


读读书吧,不要总是焦虑浮躁。

读书可以让人变得从容,淡定,包容


佳宁读书会


你好,照顾孩子时难免要发火,控制自己的脾气是要做一定的努力的。多看看书,看看别人是怎么处理的。在你发火的同时,最好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然后让自己试着冷静下来,这样的隔离法可以试着尝试一下。或者可以保持沉默不语试图让自己冷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个人建议,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