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专注力很差,即使感兴趣的事情,或东张西望,或坐不住乱跑,应该怎么解决?

岳龙生


你好,我是一名特教老师,希望我的观点能够帮助到你。

孩子五岁,注意力很差,持续的时间短,口中念念有词,这是自闭症儿童典型的症状,孩子的认知和语言障碍。

增强孩子的认知能力

从既简单又好学的认知只是开始讲起,比如名次、动词、形容词等,逐步加强孩子认知方面的能力,告诉孩子上课所要遵守的规则,告诉事物的规律,让孩子逐渐约束自己的行为

提升注意力的方法

说到提升注意力,其实有很多的方法的,自闭症儿童很多目光涣散不集中,我们可以用孩子最喜欢的一件小东西,来逐步引导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讲东西举高,放低等等,学会让孩子的视线跟着你的手而上下调整。

感统失调

孩子不能安安静静的坐在那,东张西望,乱跑,这是孩子感统方面失调所导致的。有的自闭症孩子异常的好动,这是因为有的自闭症是伴随着多动症一起产生的,应该有针对性的做一些感统方面的训练,理解孩子不能够静坐的原因,适当的时候可以实用强化物的作用,逐步增强静坐的时间,比如十分钟,二十分钟等等。

另外,孩子的感统失调的病因是因为孩子安全感和恐惧感的安全失衡所导致的,在干预过程中,要深度调节情绪水平,源源不断的发出安全坚固的正能量。

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里面留言,有时间的话我会一一回复!


孤独症之家



对于这个孩子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做感觉统合训练

对于坐不住多动的孩子,肯定是感觉统合方面出了问题。因为感觉统合方面除了问题,所以孩子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身体,他觉得这样坐着非常难受,他无法维持坐着这个姿势,而且注意力无法保持集中,因此才会出现即使感兴趣的事情也会坐不住的现象。

那么家长首先要带孩子做一个专业的感觉统合的评估,在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之后,就能有针对性的给孩子做感觉统合训练了。对于这种警醒度较高的孩子,我能需要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将孩子的警醒度调节到一个最佳的状态,这样孩子才能好好学习,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

2、提高认知水平

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认知能力应该不差了。但是不知道文中的小朋友认知能力是什么样的,因此无法判断。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让孩子理解规则,明白规则,让孩子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坐住,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

3、做一些注意力训练

孩子注意力不好,那我们可以做一些注意力训练的游戏。例如舒尔特方格,找不同,迷宫。也可以做听觉的游戏,例如听一串数字然后重复出来;或者听几个词,然后重复。这种类似的听觉和视觉游戏都可以很好的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娟说育儿


起初,我看到这种问题,会简单地将其归位为:这样的孩子属于多动症。时间长了,通过看一些育儿书籍,我才慢慢发觉,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孩子的专注力很差,或是坐不住,很可能是孩子的统觉较差。

如今,有很多机构锻炼和开发孩子的统觉能力,认为这或许会和孩子的专注力直接联系。因此,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可以先由相关机构判别一下,是否属于统觉失调,如果属于这种情况,再考虑是否应该接受专业训练恢复。

如果不是感统失调症状的话,应该考虑是否平时父母对待孩子要求过分严格,或是孩子活动时或专注干一件事情时,父母喜欢打断孩子或强迫孩子思考,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说明父母需要从自身改起。因为,家庭环境才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并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另外,父母可以为孩子制定规则,慢慢地要求孩子坐住,从一开始的五分钟、十分钟到十五分钟,慢慢地延长时间,让孩子学会积极应对坐不住的挑战。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家长您好:

首先需要在个训课中给予快节奏的密集的DDT回合操作。

2、寻找孩子学习和吸收知识的优势项,制定课程计划和教学任务设置,有的孩子听觉摄取信息量较好,有的孩子视觉摄取信息量较好,有的孩子摄取信息的通道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3、在教学环境设置上减少干扰因素,提供玩具或者书籍时选择了,就把其他的收走,不给孩子拿拿这个玩玩那个,干扰注意力。

4、制定符合孩子情况的任务时间表和结构化个人工作系统场地,让孩子在特定的时间段,特定的场地做特定的事情,以代币系统的方式给予孩子强化。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5、跟孩子一起玩儿“自我约束力”的游戏,并把这样的方式贯彻进孩子的生活。你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情境帮助孩子增强多刺激下的自我约束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

6、买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错误,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等等。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

7、采用盯点法可以随时训练的,在教室和家里,每天盯着某个点和物体看上几分钟就可以。闹闹妈妈,以上方法您可以尝试一下,希望对您有用。

更多相关文章请关注恩启特教平台ingcare


孤独症在线


从幼儿时期开始,婴儿在训练自己的手脚协调,形成整体认识。而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这些形成自我的形象建设。所谓的统感,就是这个自我的形成,古人叫身心合一。知行合一。都是一个意思。而其中,儿童对事物的认知开始,就会总是去抓新鲜的信息,充实自己的认知。表现为好奇。而一个游戏玩的投入,这个是儿童在自己训练注意力。如果被打扰,注意力就会开始变差。久而久之,就会三分钟热度。容易分神。反过来,注意力集中时不打扰,就会形成专注的习惯。自己玩累了,会出这个专注的状态。5岁如果好动,专注不够,之前的习惯就不好。那么,接下来,就要有麻烦了!努力需要更努力。专注力训练,其实,需要做的不是统感练习,而是静下来的练习。统感练习,只会好一阵子。这个研究跟意识研究配套


一元心理


一直以来,我以为我儿子也是这样的,任何事情都不能让他安安静静坐下来超过十分钟。无法去专注做任何事。直到有一天他喜欢上了乐高玩具。他居然一个人在床上拼玩具花了几个小时,我叫他干什么他都不动,直到拼完,完了还拿来给我看,我一表扬他两句就非常开心,他其实是在享受那种成就感。原来小孩子也喜欢成就感,喜欢被肯定。他做好了他的作业,随便怎么玩不会约束他,让他做喜欢做的事,尽量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小孩子好动是天性,他没有专注去做什么,也许是他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或东西还没有出现。所以不必太忧心,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


时刻提醒自己看开点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呀,孩子小,心智各方面发育不成熟,对于各种事物都处于探索状态,看见新鲜的东西都喜欢一探究竟,这也是孩子们成长的必经之路,如果一个孩子不顽皮,不捣蛋,那才是不正常~


脚狗狗


孩子好奇好动这是天性,五岁乃至十五岁的孩子都这样的。有些人总想改变人生规律这是错误的。试想五岁的孩子能专一不动地专注一样事物这情景太吓人啦!请不要诡杀孩子们的天性,请不要与自然争改变。


东北大伯有话说


孩子还小,心智还未成熟,对很多事都不专注,也是可以理解的,家长多陪伴,一起做游戏,孩子喜欢玩,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