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滿十年進中級,滿二十年評副高,滿三十年評正高是真的嗎?對此你怎麼看?

期待公平的人生


有人說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滿十年進中級,滿二十年評副高,滿三十年評正高是真的嗎?這當然不是真的!

和我同一個地區、同一教齡的兩百多名老師,從教已經整整16年了,但能夠評上中級職稱的只有身處實驗小學的寥寥數個“幸運兒”。對於其他老師而言,想要評上中級職稱,至少在近5年的時間內沒什麼指望,原因很簡單,三個字:無職數!

中小學老師,特別是農村的中小學老師想評職稱,難嗎?難如上青天!班主任年限不夠?不行!課題沒參與?不行!論文沒寫?不行!……這一大堆條件都符合了,但是沒有職稱的職數(指標)?也不行!中小學教師評聘職稱的心酸,又有誰能一語道清?

十年評中級,二十年評副高,三十年評正高,無論是哪一個老師都希望這是真的。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我身邊的一大堆老師已經對職稱評聘不抱有任何幻想了,用與世無爭來形容他們現在的狀態,一點也不為過。其實,不單單是我們地區,在國內的其他地區,別說10年評不上中級,就算是二十年評不上中級的老師也存在一大把。

有人可能說,教師工資低,但有償補課收入很高。“禁補令”下來後,真的敢頂風違紀辦班補課的老師可能有極個別的存在,但越來越少了。至少在我們農村地區,有償補課的現象幾乎絕跡。畢竟在農村,大部分家庭的經濟條件有限,很多家長想為孩子提供有償補課的機會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違規補課的成本對於教師來說相當高,一旦“東窗事發”,就很可能會得不償失。

選擇了,就愛上吧!不管什麼時候評上中級,十年也好,二十年也罷,三十年也行,接下去的日子咱都要全身心撲在教育教學上,在堅守中期待基礎教育的“陽光雨露”!


微雨潤苗


山東省的文件



用戶5969630049812


山東已在鄉鎮中小學執行,感覺是個荒唐的政策,職稱應該是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高低的指標,怎麼能到年限就自然進級,而且是正高級,荒唐到頂。如果想照顧鄉鎮中小學教師可以通過提高農村補貼來進行,怎麼能在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上太隨意呢?把職稱不當職稱。覺得中小學教師只要教好書,育好人,不需要搞教學研究、論文等評職稱需要的東西直接取消職稱算了,按教齡年限發工資不更省事嗎?在國外許多發達國家中小學教師也沒有職稱這回事,教育不也挺好的。


悟股道者


如果這個消息是真實的,無疑是職稱改革的一大進步。現有的教師稱制度嚴重影響了教師教學的熱情。一線教師最本質的工作是走進課堂,走向學生,而不是天天那些無有的論文,立項,課題,優質課和虛偽的榮譽。而職稱的評定除了教師的工作年限之外,就是這些與實際教學不相關的東西。而職稱與工資的掛鉤更是嚴重挫傷了一線教師的教學熱情。我們從不指望取消教師職稱,只是不要和工資過於緊密就好,讓一線教師真正靜下心迴歸課堂,回到教學中來。只這樣,中國的教育才有希望。


大傻104774356


贊成教師職稱自然晉級,因為很多教師既便不是優秀的,也是合格的,只要一個老師不存在工作上的失職和師德問題,應該自然晉級。這樣可以使教師少花費一些無枉的精力放到論文、講優質課,還有一些榮譽上。也避免了教師為了爭奪有限的指標造成人際關係上的緊張及教育上的一些腐敗現象。教師工作量的多少和優劣可設績效工資,這樣更靈活,更有利於激勵教師的積極性。教師在工作中取得的榮譽、發表論文等可另設獎勵機制,比如物質獎勵或縮短晉升職稱年限等。這樣既能解決廣大一線教師的後顧之憂,又能有效的鼓勵先進。既能使現在的教師安於教育工作,還能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投身到教育中來。


tonghua123


希望這消息是真的!雖然我已經是高級教師了。

職稱已經把中小學老師折騰的夠嗆!大家天天為這事操心、煩心、憂心!搞得大家不能靜心教學。長期以往,折騰的是老師,傷害的是教育。

我想說,痛痛快快的給老師一個體面的收入,讓我們安安心心的教孩子,有什麼不好?

非得要整個什麼“職稱”,搞得大家心力憔悴,人人自危。就連同事之間也要爾虞我詐、你爭我搶,乃至斯文掃地!甚至,同事之間為職稱明爭暗鬥、互相舉報揭短!實在讓人痛心!

教師,就是一小知識分子,他沒有其他謀生的本領。他靠教書吃飯,他靠教書養家餬口。你不讓他有個放心的、安逸的工資,你不讓他有個純粹的教書育人環境。又怎麼能要求他出成績?又何談振興教育?

都說教師補課、收受禮物,我真的很同情很多中西部的教師!一個月3000來塊的工資,實在無法讓他們生活啊!又怎麼能對他們要求那麼多呢?

迴歸正題。10年給箇中級、20年給個高級、30年給個正高級。完全可行!只要建立健全考評機制就行,隨時將不適合做教師、不願意好好做教師、混日子的踢出教師隊伍,淨化教師隊伍。留下的給他們一個安心的待遇。

我想,這些真心將生命留給教育的人,他們配得上高級、正高級待遇!

最後用俞敏洪的一句話作結:如果想要教師奉獻,請先給教師一個體面的待遇!尤其是鄉村教師!

我很讚賞俞總這句話!


姑蘇講堂


中小學教師教齡滿十年就可以晉級中級,教齡滿20年就可以評副高,教齡滿30年就可以評正高。

這種說法的可信度幾乎沒有,甚至可以說不可能的,只是提問者的美好願望。一部分教師認為現行的職稱評審制度不合理,職稱與工資掛鉤太緊密,這不僅無益於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相反的是挫傷了一部分教師的工作熱情。

不過,如果按照提問者的說法,進行職稱改革,這又有違職稱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的工作積極性,激勵教師不斷學習、創新教學、提高質量、爭先創優的功能。是在引導平庸,鼓勵熬教齡年齡,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這對許多優秀教師來說,又是新的不公平。

評定職稱應該注重於課堂教學,現在的副高級評選增加了答辯的環節,只要你的課上的好,知識豐富,只要及格,就能過關,不在設有過關率。

我們從不指望取消教師職稱,只是不要和工資過於緊密就好,讓一線教師真正靜下心迴歸課堂,回到教學中來。只這樣,中國的教育才有希望。


小眼看教育


職稱評審,藏汙納垢,滋生腐敗,,嚴重打擊老師們的工作積極性!職稱評審所需要的各種加分項,榮譽證書,優質課評選,論文,考評優等等,幾乎都是領導一把手說了算,有的幾乎是明碼標價,都是赤裸裸的以權謀私,真正一線埋頭苦幹,業務能力突出的老師,不送禮,也不行!老師們寒心呀


正義好漢1


取消。職稱制度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嚴重束縛了人才的發展,進而影響了社會生產力的解放,更糟糕的是它敗壞了社會風氣,造成教育力量四分五裂,不能凝聚人心,形成不了教育合力,降低了人才培養效力。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教育的生態環境關係到國民素質的發展。人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根本,沒有人的發展,就沒有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那麼國家的未來在哪裡?民族的未來在哪裡?不重視教育的國家和民族是沒有希望的。素質教育是中國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中國社會未來發展的內驅力。中國發展素質教育就必須整治教育生態環境,教育事業是國家的基礎事業,而教育生態環境則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教育從業人員是教育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素質和生存狀態直接影響著教育生態環境的好壞。制度是文化的產物。中國的不斷進步得益於思想的解放,思想是文化的集中體現。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今天我們正面臨著嚴峻的國際形勢和進一步發展的偉大契機,我們需要文化的大發展,以促進社會文明的提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改革是和平解決中國社會發展中問題矛盾的唯一手段。改變調整,革除弊制,解放生產力。中國的希望,光明的前途。素質教育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相融相通,共同合作的教育,是大家共同的事業。


qzuser


我個人認為這是可行的。前提是師德合格。教師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有很多教師為了等指標,一等就是幾十年,甚至到退休也評不上中級職稱,副高、正高更是遙遙無期了。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教師對教育工作的熱情會產生倦怠情緒。由於職稱評聘標準出現了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導致了一些教師對現行的職稱評聘出現不滿,會發些牢騷,這是正常的。原因是這些教師的工作並不比高級教師的工作量低,反而還高。雖然如此,據調查這些教師還是像老黃牛一樣任勞任怨的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他們認為教育是良心活,孩子是無辜的,不能誤了孩子。為此我們沒有理由去批判也許即將試行的晉級方案。公平公正、按勞分配,同工同酬是一個國家進步和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國家的振興在教育,教育的振興在教師。讓教師安心從教,穩定教師隊伍,大力發展教育勢在必行,提高教師待遇也無可厚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