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产量第一的中国蔬菜产业,面临这些挑战!

蔬菜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与功能物质来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天使用膳食400克的蔬菜水果,中国推荐300-500克的蔬菜及200-350克的水果。蔬菜不仅是人体重要的营养来源,更是重要的功能物质来源,蔬菜中富含的维生素c、矿物质等功能性营养。

今天所常见的各种各样的腹胃病,也是因为膳食纤维补充的较少所引发的各种疾病。因此,大家通过多吃一些蔬菜来提高抵抗能力和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眼病、痴呆、骨质疏松和糖尿病等各种各样的病症。

直击:产量第一的中国蔬菜产业,面临这些挑战!

寿光大棚蔬菜种植

一、中国蔬菜产量全球第一

1997年到2016年,世界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增加了57.4 %和94.9 %,同期中国蔬菜也在进行飞速的发展,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增加了95.7%和1.5倍;2016年中国蔬菜种植面积占世界的41.3%,总产量占世界的50%,中国的蔬菜单产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3%,占据了世界的半壁江山。

中国是世界上蔬菜产量第一的国家,印度排名第二产量占世界的11.2%。全国前十名的产量省份总产达到67.3%、种植面积占60.7%,而在中国蔬菜总产量前十的省份前三名都在北方,这样的结果很令人意外。

蔬菜种类很多,但是种植蔬菜的种类却很少,其中排名前五名的蔬菜是大白菜、辣椒、萝卜、黄瓜和番茄,且这五种蔬菜面积种植面积达39%、产量达42%。中国现有蔬菜种植面积总共有3亿亩、7亿吨的总产量,合计人均500公斤,即每天一人占有量为一公斤多。蔬菜的占有量和使用量时间差异很大,则是因为蔬菜的后续产品在运输、储藏以及后期加工损耗很大。

二、中国蔬菜养分管理三大“病症”

我国蔬菜养分管理的现状与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直击:产量第一的中国蔬菜产业,面临这些挑战!

【1】养分投入高、变异大

在中国农产品资料汇编中显示,我们蔬菜平均的施氮量为327千克/公顷、磷肥施用量为189千克/公顷、钾肥为197千克/公顷,总养分的投入量达713千克/公顷。经过数据表明,我国的蔬菜营养投入量均在713-773千克/公顷,而我国的粮食投入每公顷为346-406千克。

也就是说,我国单季1亩蔬菜的养分投入量等于2亩粮食的投入量。

我国蔬菜养分管理现状,不仅仅是养分投入高的问题,更多的表现为变异大。不同蔬菜种类之间的肥料投入变异大、果菜类蔬菜的养分投入量比叶片类投入量大,且远远大大于粮食作物的投入,例如说番茄远远大于白菜的养分投入量;不同区域间肥料投入差异大;同一地区不同农户之间的差异变量也十分巨大、可达到50%。

这些巨大的变异说明我国粮食作物比蔬菜作物施肥上做的好。虽然中国的蔬菜种植面积只占中国耕地面积的4.7%,但在蔬菜种植中消耗的氮肥、磷肥、钾肥肥量占全国肥料消耗量的26.2%、30.2%和36.3%。也就是说在蔬菜种植中,不到5%的耕地却用了全国30%的肥料。而在全世界的耕地面积和产量投入肥料投入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蔬菜种植面积仅占全世界的0.51%,消耗的肥料却在8%-13%左右。

【2】环境代价大

中国的蔬菜种植和肥料投入是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不光是养分投入大,环境代价也十分重大。经数据查询,我们发现每公顷蔬菜每季度排放出氧化亚氮3.91千克。对比蔬菜、水稻、小麦和玉米在每季度排放1公斤左右,蔬菜的排放量是粮食作物的二倍以上;硝酸盐淋洗的量则差异表现更大,蔬菜远远大于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硝酸盐淋洗量;所以蔬菜种植中的环境代价是比较高的。

直击:产量第一的中国蔬菜产业,面临这些挑战!

3】土壤质量退化

土壤质量的退化是很普遍的问题,例如说很多文献报道中都提到土壤酸化问题十分严重,而在蔬菜种植中引起土壤退化的另一个表现则是土壤磷素的超量积累;土壤中磷素的累积不仅使得作物的根系生长受到抑制、诱导了水体富氧氧化的潜在危险,同时引起磷和土壤中其他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显著下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有机肥在蔬菜中的施用中应该是十分普遍的,但是在现实中,有机肥施用过量和不足问题并存。有机肥在蔬菜中的投入不平衡,原因是不同蔬菜种类有机肥施用量差异很大,根本原因则是因为蔬菜的经济价值限制的关系,经济价值高蔬菜(设施蔬菜、露地蔬菜中特种蔬菜),有机肥投入大、投入比例高;经济价值低的大众蔬菜,如白菜、萝卜等,有机肥投入小、投入比例低。同时有机肥的施用差异大也是与有机肥原料来源有关,南方有机肥来源少,有机肥施用量较少;北方有机肥来源多,有机肥施用量较多。但也与短期租赁土壤有关,短期租赁土壤有机肥的施用量较少甚至不施用有机肥,例如说有些只租用两年的土地,不施用有机肥,再转向其他地方进行租赁种植蔬菜,这种情况有机肥的施用量是十分少的。

绿色增产的蔬菜养分管理问题多,且比粮食作物上问题更严重,不仅是因为蔬菜的养分管理中人们管理不当,同时蔬菜本身的特性也决定了其生物学特性的限制。

直击:产量第一的中国蔬菜产业,面临这些挑战!

三、蔬菜养分管理的难点解析

【1】蔬菜具有根系不发达的生物学特性

蔬菜的作物与粮食作物进行相比根系较短、根系密度较小,蔬菜作物的根系不到粮食作物的1/3。同时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对养分的需求量大、吸收效率快等特点,也就是说蔬菜的根系较小就相当于它的胃比较小。蔬菜对氮肥的需求量是小麦的三倍、需磷量是小麦的六倍、需钾量是小麦的五倍。同时,蔬菜的吸收效率要达到粮食作物的十倍,这便要求根系和根际的土壤的养分供求非常大。没有足够大的供应量是无法满足蔬菜的正常生长、蔬菜比粮食就需要更多的肥料,这便是蔬菜的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2】与社会经济因素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蔬菜养分管理的难点与社会经济因素十分密切,主要表现为户均种植规模小、管理难度大。蔬菜作为经济作物,单位产值施肥成本低、农民对化肥的敏感性也会低于粮食作物,蔬菜的单位产量施肥成本为120-150元之间,而粮食作物的单位产量施肥成本则较高,一般在三百左右。

【3】种植规模小管理难度系数大

粮食作物的生产每户种植四亩左右,而蔬菜则每户生产种植七分,这也是蔬菜养分管理更难的做法。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和社会经济因素,加重了绿色蔬菜养分管理的难点,其中既存在着科学试验种植问题,又存在着社会经济问题。

(本文由三农新媒体《有农有艺》编写,转载请注明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