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地融合发展的模式与实践

新疆各地州市县与兵团各垦区同在一个绿洲,同城共市、水土串连、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在兵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围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城镇共建共享、产业融合发展为载体,成功地探索出了能较好处理兵地体制之间的特殊关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殊管理模式,推动了兵地经济社会全方位.深层次的融合发展,突破长期困扰“兵地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一、师市合一模式(石河子模式实践)

“师市合一”是加速兵团城市化发展、探索兵地融合发展特殊模式。2007年,国务院32号文件充分肯定了“石河子师市合一”的模式。2010年,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中发[2010] 9号)文件,再次肯定了兵地融合实践中师市合一的“石河子师市合一”模式。实践证明,师市合一的“石河子师市合一”模式,是兵团探索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石河子师市合一模式”管理。在行政隶属上,石河子是自治区的直辖县级市,其管理主体是兵团,城市发展建立在自治区和兵团互为支持的基础之上。

“石河子师市合一模式”内涵。即兵团第八机关所在地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直辖的石河子市人民政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合署办公。并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在兵团的管理区域内设立自治区直辖的石河子市人民政府,分别在师属区域和市辖区域内行使八师和石河子市人民政府赋予的行政职能,并纳入国家城市规划建设体系。接受兵团和自治区的双重领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组织人事由兵团主管,财政按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统一规定管理。

兵团第八师作为“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实施的内部行政事务管理与石河子市政府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高度融合。师市合一模式机构设置实行兵团第八师和石河子市同一个党委和同一个纪委。兵团第八师机关和石河子市党政群机关及各部门实行一套班子合署办公,分别履行兵团第八师行政和市政府管理的职能,并对应于兵团和自治区各相关部门。同时,石河子市按县级市依法设立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组织机构。在师市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分别在师属辖区和市辖区域内行使第兵团八师和石河子市的不同职能。

“师市合一”模式的本质,是对兵团这一特殊社会组织所实行的内部行政管理与地方政府管理的有机结合的一种形式。首先,师市合一模式有利于解决兵团行政管理法律地位缺失、行政管理职能欠缺问题的解决。“师市合一”,明确了兵团第八师在市区范围内的政府行政职能、法律地位以及政府赋予、法律认可的地方事务的管理权力。其次,师市合一的模式将兵团的管理优势同城市的发展优势进行了有效地结合。政府可以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让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兵团城市,促进兵团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再次,有利于加强兵团第八师“党政军企”合一特殊社会组织的民主政治建设。兵团虽然具有组织化程度高、组织纪律性强、政令畅通、反应迅速的特点。但兵团及师团各级组织内部也存在集中统一过多、行政手段过强、群众意见畅达渠道少的弊端。“师市合一”既能有效地发挥兵团的优势,又能科学地解决发展中的弊端。为深化改革、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师市合一”模式已在实践中得到推广。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一师阿拉尔市、三师图木舒克市和六师五家渠市实行“师市合一”建制。2011年以来,国务院又批准第十师的北屯、第二师的铁门关、第五师的双河挂牌设市。新疆兵团成立60年来已成立了七座新型城市。在开设的新型城市中,既有师市同城的案例,如六师五家渠市等,也有师市分设,与地方政府共建共生典型,如一师阿拉尔市等这两种模式。

二、镇合一模式(石河子总场模式实践)

为加快兵团城镇化建设,统筹新疆城乡协调发展,1999年12月经民政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石河子总场成立了北泉镇人民政府,实行团镇合一的管理模式。团镇合一模式是对兵团“师市合一”模式的延续,是”石河子”模式的完善和发展。其目的是在兵团各师已建城市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打破团场区划的界线,按其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将中心团场设为市管建制镇,实行市管市辖的管理模式,以推动一个师多镇发展格局。

石河子总场按照“团镇合一”的模式要求,镇政府所在地设在北泉。团镇合一模式的石河子总场北泉镇,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立的第一个县级建制镇。设镇以来,北泉镇的政府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相对周边团场的管理职能虽然没有根本改变,但其经济发展却显著加快。目前,国家已把北泉镇正式作为全国可持续发展试点县市,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保护,旅游行业得到了很快发展。北泉镇已进入良性环循发展轨道。

石河子总场模式的成功实践,也带来了两个方面积极效果。一是现团场有“准政府”职能。二是在团场的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变的情况下,团场的市场经济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石河子总场——北泉镇成立以来,出现了兵地“以工促农”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对完善团场公共财政体系、推进团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兵团共有175个农牧团场,分布在南北疆63个县市,与地方相嵌发展,关联程度高。如何推进团场城镇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完全可以借鉴北泉镇的模式,结合各自优势,把兵团团场与地方乡村或地方乡镇与兵团团场融为一体进行规划建设。逐步实现产业联运、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发展。

团镇合一模式是全面推进兵团城镇化的重要形式。可以有效聚集人口、聚集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业和城乡统筹发展,切实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生活。

在推进团镇合一的发展实践中,兵团建制镇规模已不断扩大。到目前,己设立了10个镇:北泉镇、石河子镇、梧桐镇、蔡家湖镇、金银川镇、沙河镇、双丰镇、博古其镇、双城镇、草湖镇。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还将重点推进二师吾瓦镇、三师博塔依拉克镇、四师佛尕善镇、五师塔斯尔海镇、六师芳草湖农场正繁户镇、七师共青镇、八师下野地镇、九师乌什水镇、十二师上四宫镇、十三师黄田镇、十四师玉龙镇等。垦区中心城镇将成为绿洲中心城市集区域人口、产业、文化发展的卫星小城镇。

三、城区共建模式(天北新区模式实践)

在兵团所拥有的14个师中,其中9个师的师部与地方政府同在一个城区。因此,如何处理好兵地“共建城区”,使兵团各师在地方管辖的城市内得到充分发展,是实现兵地和谐发展、融合发展、共同繁荣的关键。

而天北新区的创建就是一个先例。2002年7月16,伊犁州党委、人民政府同第四师开展合作,联合成立天北新区,并于9月18日正式挂牌。采取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兵地共建管理模式,成立由奎屯市人民政府和兵团第七师共同组建的天北新区管委会,2003年2月开始正式运作。天北新区管委会依照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和法定程序管理,全权委托兵团第七师负责新区投资、建设和管理,开展内部司法,行政事务和社区管理服务。天北新区具有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社会管理三大职能。在新区产生的税收中,属于地方税收的奎屯市与第七师间进行六四分成,奎屯市六成,七师四成。2013年以后,按照五五分成。天北新区管委会享有相对独立的政府管理职能和对辖区的管辖权。开天北新区管委会以“小政府、大服务”市场化、企业化的模式管理运作。

天北新区模式极具创新意义。它有效地整合区域内有限资源,充分调动了奎屯市和第七师兵的积极性,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稳健发展。

天北新区创建以来,以新理念、新模式、新体制新机制,创出了新时期兵地融合发展、互惠共赢发展的新经验。天北新区的创建为兵团第七师的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第七师充分利用天北新区这个城市化发展平台参与经济社会管理与服务。并且在天北新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政策环境下,实现了统一招商引资引智、共享利益。

天北新区模式走出一条兵地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新道路。天北新区运行十多年来,政府职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不断顺畅,兵地职责不断明确,依法治区观念不断深入,兵地关系不断向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进步。2012年7月1日双方共同制定的《奎屯天北新区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目前,天北新区模式已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按照兵团的发展规划,今后第五师博东新区、第九师朝阳新区、第十三师大营房区的开发建设,都将按天北新区的模式进行。其他各师城镇化发展也要按照天北新区“共建、共享、共赢”的模式实施,充分发挥兵地两个积极性,共同推进城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开发区共建模式(乌市经开区共建模式实践)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下同)与兵团第十二师(以下简称“十二师”),在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大前提下,乌鲁木齐市与兵团第十二师有着天然的联系,具有极强烈互补性和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2007年5月13日,乌鲁木齐市与兵团第十二师决定共同组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第十二师分区”。十二师以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为首期入,完全按照开发区的管理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提供软环境服务、统一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进行首期开发建设。

“开发区”共建合作模式,权责分明,产权清晰明确,利益分配机制完善,为促进兵地在建立新的开发区或工业区建设设计了一条新思路。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以来,双方的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经济社会的互补性越来越强烈,融合发展的层面越来越宽,取提成效也起来越显著。

目前,在自治区统一政策环境、投资环境的引导下,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分别成立兵团分区。自治区为支持兵团分区发展,还特别在规划建设、优惠政策,共同受益方面,对税收地方留成后实行全额返还兵团。兵团第二师库西工业园区、奇台县与奇台农场合作开发区的共建,在推进兵地“三化”建设、开展全领域经济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方面,正在不断创新创造,广泛而深入地推动兵地融合的发展。

五、兵地融合发展展望

按照绿洲区域、自然流域的特点,必须坚持以土地确权为基础,以打破体制鸿沟为出发点,以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前提,在绿洲区域、自然流域以保护好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资源的条件下,实行统一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在师市合一、团镇合一的新体制下,加速推进县市经济的融合发展、乡镇团场经济融合,实现城乡协调统筹发展。坚持流域、区域的规律,坚持自然生态环境的兵地融合发展。

(一)以师市合一为重点推动兵地城市化发展

以市场经济为纽带,以互惠互利为基础,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大力发展共享经济。“师市合一”的石河子融合发展模式,是对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完善和提炼,是能够充分调动兵地双方的积极性,使兵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变竞争为合作、能有效理顺兵地利益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师市合一”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整合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成熟,而且被实践检验正确的新模式。在新疆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始终坚持师市合一的发展模式,有于新疆地稳定和长治久安,有利于推动新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利于新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在自治区党委的统一决策下发挥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作用。当然,也要避免以师市合一为重点带动地方发展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问题。只要坚持以师市合一为重点带动地方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实施团镇合一模式补充,建立专门的协调管理机构,兵地融合发展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将有实质的成效。

(二)团镇合一为取向促进兵地协调发展

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特别提出,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没计,实施特殊政策加快壮大南疆团场,发挥兵团团场维护稳定的作用。在未来的三年时间内,计划建立四十多个中心团场。要以实现精兵简政、优化团场布局、实现兵团团场高效运作、提高安边固疆能力为目标,全面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团场的发展关键取决于发展的质量。在多大程度上加快团镇合一或地方建制镇与兵团团场的合一发展,事关总目标实现、事关新疆百年大计。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历史大潮的趋动下,在新疆目前特有的体制下,团镇合一或者地方建制镇与兵团团场合一这种模式必将成为新疆新的发展动能。事实上,这些年兵地融合已经对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尤其是兵团团场的建设、地方的特色小城镇建设、兵地共建的特色小城镇已经为新疆的未来树起了标杆。为区域协商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打好了基础。

(三)以共建城区为着力点统筹城乡发展

兵地“共建城区”模式基本是在地方所管辖城市区内。地方划出城市的一片区域,授与部分管理权、规划权或税收分成权,委托兵团进行开发建设、管理各项社会事务。即所谓的“城中建城”模式。天北新区就属于这种模式。并且天北新区在实践兵地共建城区的过程中,还获得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天北新区模式的创建,既拓宽了兵地融合发展思路,又创新了兵地共建公管城区的经验,还提供了兵地城市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多样化的范例。同时,加速了兵地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方面,有效地治愈了兵地之间自成体系、重复建设的顽疾。实现了城市学校、医院、卫生、环保系等公共产品共建共用共享,大大降低了城市建设发展的成本。

(四)着力完善开发区融合发展模式

兵地共建开发区需要建立良好利益合作分配机制,才能有效调动双方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发区整合共建核心是建立好利益分配机制、协商合理的分配基数、协商分配基数的合理增长,并以制度加以固定,使开发区、合作区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共建的实践证实,开发区融合发展模式是有效和成功的,它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避免了另起炉灶各搞一套的作法。而且这种模式既便于借鉴便于复制。目前,这种模式已经在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展开实施。在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已分别设立了兵团分区。由兵团分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并且对于兵团工业的地方税收缴纳进行返还。自治区还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或设立基金等的形式,鼓励兵地双方在城乡规划、产业规划以及资源开发等方面全面进行合作,以经济发展融合带动整个社会事业发展的融合,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繁荣进步。(丝路智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