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农民有退休的那一天吗?为什么?

宗元


你觉得农民有退休的那一天吗?

退休这个词,可以追到大周朝,指的是国家公务员退下来休息,现在包括的范围倒是很广泛,包括企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等,但唯独不包括农民。

也就是说,农民不是一种岗位职业,不领工资,不交养老费,也就不存在退休一说。说起来也是很搞笑的,据说农民也是一种职业的,但身份的标志明显大于职业标志。按照以前我看到的一种解说,农民这个职业因为具有季节性,没办法按照企业职工那种办法来核定工资,也就没办法办理退休手续。

现在的情况自然和以前不同了,农民也有交新农合和新农保了,也就是说农民也有养老金了,但是没有退休金。这个就是有差别的,尤其是在农村人年老以后,失去劳动力的时候,只能拿很少的一部分养老金,而没办法拿到退休金,在晚年生活上几乎没什么保障的。一个月百八十块的养老金,卖馒头吃的话也能吃饱肚子。

农民这个职业,属于弹性很强的职业。具有季节性,有农闲农忙两个时间短。闲的时候没事干,忙的时候团团转。而且收入上也是不稳定的,旱涝保收的时候很少,担负的风险和压力确实很大。望天收是常态,年年大丰收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自古以来,农民都是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面朝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古人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农民来说,就是活到老干到老,直到哪一天干不动了,就自然而然的退休了。因为没有人强制你退休,庄稼地的农活也催死人,你退休了谁来帮你干?农村老人除了自己儿女孝顺了有口饭吃,还能指望谁呢?

说到退休,必然是有退休金来保障的。没有退休金,何来退休一说?以后有可能吧?等到农民全部职业化了,拿工资了,就会有退休一说了。


农民妹子一枝花


退休金一说现在已经没有了,现在统称为养老金。 教师、工人、公务员是男60,女50周岁退休,然后领取养老金。公务员好像是不交纳养老金的。企业个人缴纳4金比重是满高的。交的多工龄长,退休后领的也多。农民有退休的一天吗?现在没有,以后不知道。现在农村有新农合和新农保,每月交100~200元,满60岁可每月领取,国家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55元,因为交的不多,领取时很少,和企业职工无法比。

农民要退休金不过分,从建国以来,特别是3年自然灾害,由于国家贫困吃不饱饭,都是农民兄弟流尽了汗水,勤劳耕作,生产队收的粮食,先上交政府,交完公粮已经所剩无几,根本无法满足生活需求,吃不饱饭是常事,饿死的也不少。交公粮算不算纳税,当然算。既然纳税了国家就应该保证他们的生活,农民就应该是个职业,是职业就应该有养老金。

社会的快速发展,会带动和改善贫穷。但是我国农业种植技术落后收益低,加上天灾和进口粮食的冲击,今天的农民确实有吃不上饭的。农民数量多,国家财政无力承担。所以会有大量农民工的出现,而恶果就是农田荒芜。农业是根本,望国家重视起来,加大力度改善农村状况,真希望看到农民有退休的一天。


务实务农


农民作为一种职业要不要退休?到底有没有退休那一天?答案是肯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农民老了干不动了自然就退出生产劳动就退休了。那么,是不是农民退休了就要享受退休待遇?这个要看农民有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如果在年轻力壮时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则即便是退休了也很难享受到退休待遇。

1、农民要不要退休?

其实,作为一种职业,农民当然要退休。原因就是,农民老了,干不动了自然就要退出劳动生产,自然也就是退休了。但是,退休和享受退休待遇是两回事。因为,所谓的退休待遇无非是养老金,那么如果不在年轻力壮时按月缴纳养老保险,交足15年,或不足15年的一次性补缴,即便是退休了也难以享受养老金。

2、都是退休,农民能的养老金可以和城里人看齐吗?

其实,农民的养老金是可以和城里人看齐的。那么,应该怎么办?其实,就是按照新农保(后改称城居保)的要求按月缴纳养老保险,按照交费档次,如果按照最高档次交满15年,或不满15年的一次性补缴,退休后一个月可以领取1500元。再加上土地出租收入,一个月可以有2000元足够维持生活了。

3、为啥很多农民拿不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养老金?

其实,城里的养老金和农村的养老金分属于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城里人的养老金一般是属于社保法规定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2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由财政支付,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企业和自己共同支付。而,农民的养老保险由城居保规定的,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所以,制度不同很难比较。

4、农民退休要未雨绸缪?

其实,农民怎么养老,要未雨绸缪,早作打算。缴纳养老保险是首要选择,再加上土地收入、儿女供养。有条件的可以投资购买一份商业养老保险,到了晚年基本上不用担心养老问题了。之所以,那么多农民出现养老难,究其原因是在年轻力壮时对养老没有准备,没有概念。到了老弱病残方知一点准备没有只能抓瞎。


聚焦三农热点说


曾受苦受累的农民,如今年纪也大了,身也不是很好。年轻时拿命换钱养家,上了年纪了得靠钱养命。按理他们也该退休了,可是他们那还有退休的时间啊!这是因为:

没有退休金,不能确定退休。退休就要有退休金。可长期以来农民总要自食其力,不劳动就没有粮食,就没有钱花。这些年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大幅增加,有绝大多数的都是农民。给这么多的农村人口发放退休金,连专家都提出过质疑,数量太大,无法量化。目前农村老人仅靠80多元的养老金,充其量也是垫补。做为老农民,只能过一天是一天。



断了经济来源,不敢退休。国家对农村扶持力度是加大了,帮助农民养老,但农村和城市根本不是一个层次。农民靠务农为生,种了一辈子的地,所有的收入都为子女而花光,还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如果说让农民退休那可是直接断了他们的经济来源。本来养老就难,万一生病了呢?只能顺其自然,干不到的那一天才是退休。


怕上地荒芜,不该有退休。目前在农村看到的多是老年人,年轻的务农的很少甚至看不到。他们都与外地打工赚钱了。与土地有着浓厚情结的老年人,土地荒芜了,看着就心痛。于是拿起锄头,忘记了年龄,还在地方劳动着。

农民是一个特殊职业的特殊人群,他们也有老去的哪一天,退休对于他们来说遥不可及,但是老一代的农民都参加过祖国的建设,又在2006年之前交公购粮及三提五统,也算是对国家有过贡献的人。如今这些人都老了,应该考虑一下不断增加他们的养老补助,增发生活费,是他们在有生之年享受曾经付出的回报。


为生活而提神


你觉得农民有退休的那一天吗?为什么?

每一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安逸的晚年,而我们的农民同样也希望。他们辛苦付出一生,把自己一生都给了土地,给了国家,而现在他们到了晚年,没有能力继续种地时。也好想像城里人、知识分子一样,可以有一个期盼,有一个可以退休的幸福晚年,而不是把农民这份职业干到终老。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们国家积贫积弱的时候,是我们的农民无私奉献的交公粮,他们为了国家为了城里人有饭吃。他们交农业税、交公粮、交提留款。国家没给他们发一分钱发一份工资。所以他们没钱买养老保险,而工人上班,工厂可以给他们买养老保险,所以他们有退休而农民却不敢退休。

农闲之余我们的农民还要去修水渠,修铁路,修公路,修河道,而且一修就是几个月,不但没钱,而且还要自带干粮,自己想办法解决温饱。农民辛辛苦苦的工作,却不发工资,所以没有钱。也就没有办法买保险,到老了因没交养老保险,不能领退休金。


他们这一代人响应着国家的号召,奉献了一生,却没有问国家要一分钱,他们只想到为国家付出,那想过半点回报呢?现在农民老了,当所有人,无论是城里人,工人、知识分子、还是科技工作者,他们工作时都享受着有偿付出,他们都拿着工资,而且工厂还给他们交着养老保险。到了60岁他们退休时。而我们的农民呢?他们怎么退休呢,退休了谁来解决他们的温饱呢?


也希望我们的农民,辛苦付出一生的农民可以被社会关注,把农民的养老金问题放在日程上,希望国家也可以为我们的农民做主,让他们的晚年也可以衣食无忧,也可以安享晚年。


农村早报


最近网上一再提到农民退休,养老金的问题。这应该感谢头条平台,对这一问题的支持。

唉,说起农民真是太惨了,农民活到老,干到老。农民的一生都是在辛勤的劳作。农民是最苦的,农民是最累的。而且,农民还是最让人瞧不起的群体。

但是民以食为天,没有农民,一切免谈。农民肩负着全国人民的吃,喝丶拉、撒。农民的贡献,一点也不少于其他职业的群体。所以,农民就应该象其他职业一样,拿一份退休金。

都说,劳动最光荣,工作没有贵贱之分。但是农民太不容易了。年轻时虽苦,可还有体力干活,年老之后,下不了地,干不动活了,又没有收入,养老从何谈起。

现在农村在缴纳城镇养老医疗保险。不过这个基础养老金,只可糊口,养不了老,医不了病。

农民养老问题,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农民辛苦勤劳的种地种粮。也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其他职业相比,唯独农民没有退休金。其他职业到一定的年龄,退休后,有稳定的退休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晚年生活无忧无虑。

而农民只能依靠儿女来养老。但现在的社会,生活成本急增,他们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父母的养老也就很难全靠儿女了。

前段时间,看到政协委员张亚忠提出了一个建议。让农民也可以退休,让他们至少每月领到400元的养老金。虽然这个400元与其他行业相比,并不多,但对农民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我感觉这个提议很好,也会得到大多数农民的赞成。如果真能得到推广的话,那就是对农民的劳动的最好的肯定。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而且,更加有效的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宝木鸿F


关于农民退休的问题,太简单了,只要你交钱💰到了六十岁就有。如果想每月要领一千元以上的、那么就需要每年缴纳五六千元以上才行!不要动不动就那工人说事,他们每月交钱的时候你们干什么去了?他们到退休时都交了十几、二三十年三四十年的保险了,农民、你凭什么唧唧哇哇?你可以交钱呀!不要拿交公粮说事、那是你们应该的,种国家的地,缴点租子不应该吗?不服气的问问你们的祖辈。种地主的地不得缴收成吗?总之,想退休就缴钱,不缴费就别比比!


禁驲偷眺


农民,尤其是六十年代前出生的人在国家建设中付出无法衡量的艰辛,听从中央号召,修水库,修梯田,修道路,建学校……他们无怨无悔把汗水,青春和人生保贵的年华令贡献给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在特定的岗位奉献出了自已青春年华。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举国上下抗击美帝,苏修两霸的卡脖子年代挥洒的汗水,受的苦,正是他们艰辛奉献国家才度过了那无比困难的日子,正是他们奉献,工人,教师,科学家吃着他们种的粮才有两弹一星,今天的各项各业才有起步发展的基础,国家的领土才完整,才有今夭无数的工匠,科学家,六十年代在饿死人的时期我们的两弹成功啦!没农民的种地行吗?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农民j,他们今天老啦,领工资错了吗?农民穷,农民苦,为什么穷,苦?因为他们生产的粮不值钱,假若一斤麦子,一斤稻子十元,他们会是今天这个样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常讲这句话,今天我们把这话应讲给我们自己才是,不光给别人,给下一代,


甲兆


工人和农民有本质上的区别,他的工作性质的不同导致了收入来源的不同。建国后特别是公有制时代,工人在工厂上班,一切生产资料是国家的。工人两手空空,凭两只手,利用国家的生产资料,为国家创造财富。改革开放之后,一些生产资料归私人拥有。但工人还是工人,还是要利用这些生产资料创造财富。也就是说,工人离了这些公有的或者私有的生产资料,那是一无所有,也难以生存。而农民就有所不同。建国后,特别是成立人民公社,农民本来拥有的私有生产资料(土地耕牛等)变成公有的,那时农民的性质就变的跟工人一样。就是利用公有生产资料养活自己。而且也有规定,到一定年纪,国家养老。事实上那时的公社敬老院办的很好,现在上了年纪的老人应该还有这方面的影像。改革开放以后,分田到户,将原来的公有生产资料分给了个人,也就是说,农民拥有了自己的生产资料,有权自己支配经营,创造产值财富养活自己。当然,产出多少是另回事。所以说到底很明了,农民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工人没有,这就是差别。概括说一句,工人的养老金,是靠自己一生一世的积累。农民同样也是。所不同的是,农民的养老金,存在于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及产能里。就像城市私营业主一样,他们的养老金,存在于自己的生产资料和创造的财富里。


志气强大1120388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就目前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来说,农民还没有退休的那一天,而如果说那天自己退休了,那么也就是农民真的已经劳作不动了,或者儿女已经成家立业,有儿女养活自己无需再去劳作。否则的话真的没有退休的那天,而且从国家社保的角度来说,真的不存在退休的时候,起码目前没有,在可看的见的未来也不会有。我们每逢提到农民都会认为农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从来也就谈不上什么工资,相对来说谈论起退休也就有些不太恰当了,毕竟退休的人都是领取工资的人。而在我国对于农民这个称呼更多的似乎属于一种身份的标签,比如说一问道是这个人是农民,在大多数人们的印象中似乎就是糟乱差、文化素质偏低的一种看法,显然农民这个词在我国似乎有那么点身份歧视的意思的。

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农民这个词并没有真正的从心底里将其视为职业的标志,而就拿某平台的认证来说,可以认证工人、经理、职工等各类职业标签,但是唯独农民却无法认证,而且对于农民来说国家也从来没有说为您办法一个所谓的证来证实你就是属于农民。就农民来说家中的收入来源基本上都是农业收入,而在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体制之下,一旦哪天停止了劳作,也就意味着农民乜有了经济收入来源。那么对于农民来说,届时还将如何生存,传统的农村认为多子多福,为什么会这么认同?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因为一旦丧失了劳动能力,,到了自己“退休”的那天,至少会有一个孩子愿意养活自己,老有所依。而对于城市退休的工人来说,即便是老了还有退休金,这样的话即便是不用指望子女也依然可以养活的了自己。

而今农村也开始实施社保,也就是说在农民年老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养老金。不过似乎也不高,比如说我们河南老家政策规定是在年纪到了60岁的时候,可以享受到每月60元的补助,就这个补贴额度来说,参照如今的物价水平如果不去种地的话,养活自己真的有些问题了。因此,对于当前的农民来说即便有所谓的社保,依旧无法实现如同城镇人一般的真正退休。当前我国也在逐步开始实施所谓的新型职业农民,也就是让一批农民以农业种植作为谋生的手段,去主动的选择而非传统的被动选择,对于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来说,或许将来的退休有望在他们身上实现。而且我国今后城镇化的事实,加速农民向城镇化转移,未来所谓的种植者也将变成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手中,而进城的农民那是或许会有退休的时候。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