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总参谋长称,俄罗斯的构成的威胁比基地组织和IS还大,对此你怎看?

神祟者


马克·卡尔顿·史密斯,这位特种兵出身的前SAS指挥官把英国政界和军界对于俄罗斯的真实想法给说出来了。类似的表态,英国国防大臣嘉文·威廉姆斯在前不久决定向乌克兰派遣军舰以强化两国军事合作的发言时也曾经提到。英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在今年3月的“斯克里帕尔中毒案”发生后便开始急转直下。英国随即对于俄罗斯对其本土的化学武器袭击、网络攻击、虚假宣传等行为进行了指责,然而对于这些俄罗斯都一概否认,并称英国得了“幻想症”

(特工vs特种兵)

俄罗斯对于英国的威胁真的很大么?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在欧洲大陆的军事政治大国,在英国人看来都认为其对于构成了直接性的威胁。这种观念和看法已经深入英国人的岛国基因之中,所以才会产生“大陆均势”和“光荣孤立”等很有特色的对外政策。英国这种对于大陆的恐惧感伴随着其“脱欧日期”的临近而越发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唯一可以依仗的除了其自身的力量之外,更多的则是北约和美国的支持。而就英国当前的安全环境来讲,欧洲大陆上基本是与其价值观相同的北约盟友,唯一可以视为威胁就剩下俄罗斯了。

(英国脱欧)

当前的俄罗斯对于英国而言威胁显而易见,这也绝非空穴来风。历史上英俄曾经在克里米亚黑海沿岸进行过一场惨烈的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英国的取胜告终,俄罗斯向巴尔干以及中东地区扩张的势头被暂时压制下去。所以不仅仅是欧洲大陆的国家对于俄罗斯从新吞并克里米亚而感到恐惧,英国人同样如此。在英国人看此举就是普京主政俄罗斯以来国家实力积攒的总体爆发。在对俄政策上,英国人的想法其实跟美国一样,绝对不能够再给俄罗斯任何喘息的机会,妥协就意味着绥靖,而德法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所推动的新旧《明斯克协议》其实就是绥靖。英国历史上吃过亏,很有记性,俄罗斯从来都是一个帝国!

(英国眼中的俄罗斯就是这种形象)

英国人的想要的结果

英国本身由于从骨子里就没有将自己作为欧洲的一员,所以其在看待欧洲大陆的视角其实是站在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待,也就是说其看的比别人更加清楚。当前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政治倾向都解体右转,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保守势力开始甚嚣尘上。英国作为一直都非常孤立保守的国家,其从欧洲的大趋势来看,对于欧盟都持怀疑态度,更不用说过于理想化的“欧洲军”了。“欧洲军”本身与北约之间存在功能上的重叠,其对于北约是一种分化,而不是一种补充,真正乐见其形成的是俄罗斯。从普京对于德法“欧洲军”计划持支持态度。所以英国必须配合美国唱的德法的“反调”,马克·卡尔顿·史密斯在访谈中也对马克龙的“欧洲军”计划提出了异议,并称北约才是欧洲安全的支柱。现在英国想要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强调俄罗斯的对于欧洲安全的危害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北约内部的团结。

(强调美国、强调北约)

结语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相对比法国人的“骄傲”,德国人的“古板”,英国人确实“圆滑市侩”。其想问题的方式帮助其称霸世界成为“日不落帝国”,并且挺过了二战,至今仍然发挥着其“搅屎棍”角色,并保证其声音仍带着影响力。

这个二流国家仍然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且保留着一直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军队,几乎冷战之后的历次规模较大的局部战争都有它的身影。这其实也是一种实力。

(英军)

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关注!


古姿


这一句废话说的——无可挑剔!这句话言外之意,含沙射影,表明两件事!

  • 第一,影射俄罗斯是与基地组织、ISIS一样的恐怖威胁,制造俄罗斯威胁论!将俄罗斯与基地组织、ISIS相提并论,其目的就是为制造俄罗斯威胁论捏造舆论。ISIS、基地组织是世界上公认的恐怖组织,俄罗斯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几个名词,被他罗列在一起,就是制造俄罗斯也是恐怖主义国家,俄罗斯与恐怖分子一样,都是威胁世界和平安全的舆论。英国近几年,自卡梅伦辞职以来,频频制造与俄罗斯的摩擦,一方面支持总部设在英国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白头盔,而另一方面白头盔却与ISIS比邻而居和睦相处,近水楼台利用恐怖分子频频制造叙利亚化武袭击的新闻。结果白头盔被人拔掉外衣,成为全世界都知道的撒谎代名词!
  • 第二,俄罗斯确实比基地组织、ISIS等恐怖组织要强大的多。假如俄罗斯不够强大,如今的俄罗斯与叙利亚一般模样。而把俄罗斯与基地组织、ISIS并列,也是对俄罗斯如今军力下降的一个讽刺。曾经的超级大国,如今沦落为与基地组织、ISIS等恐怖组织并驾齐驱的水平,是何等的蔑视!英国对俄罗斯的仇视源自于骨子里,没有推翻沙皇俄国的前苏联,日不落帝国如今还应该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前苏联的革命精神,带动了全世界被殖民国家的反抗精神,英国迅速衰落,从三超之一,沦为美国的跟班之一。俄罗斯对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伤害,罄竹难书,哪里是基地组织、ISIS等恐怖组织可以比拟的。

所以说,他这句废话说的——无可挑剔!


石隙甘泉


他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这么做。这就需要了解他的原始动力:

在欧洲,反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由于遗留的历史因素和高傲的心里,西方国家一直都把俄罗斯排除在外,即使是苏联解体后全盘西化的俄罗斯也没能打动欧洲,直到普京上台后俄罗斯才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俄罗斯和欧盟这样的体量,如果做不了朋友那一定会成为对手。



普京上台后,民族自尊心逐渐被拾起,在经历苏联解体后的低潮后,俄罗斯开始重新返回世界舞台。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就是关于克里米亚的“吞并”,从那时起,俄罗斯终于又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也是从那时起,欧盟和俄罗斯的关系急剧下降,双方的敌对状态一直持续至今。

不过欧盟内部对于俄罗斯的态度并非铁板一块。一些国家由于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给,无法真正做到对俄的全面制裁,例如德国;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俄罗斯关键性非常低,对于的态度就非常强硬,例如英国。正是由于经济上无后顾之忧,政治军事上又能获得利益,这就驱使了英国在反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英国反俄至少能过得以下的利益:



第一,维持国际影响力。二战后,日不落帝国开始了衰弱的进程:战争的消耗、美国的崛起等原因让英国逐渐被排斥到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换句话说英国正在沦为二流国家,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英国必须做点什么。加入欧盟,参与亚太事务……为了保住国际大国的地位,英国一直在尝试,但是这些尝试最终都失败了。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就成了英国的新目标。因为苏联时期的黑历史,东欧各国就已经对其非常的反感,克里米亚危机以后更是草木皆兵。不过由于欧盟内国家对俄的态度两极化严重,并没有起到团结一致的桥梁作用,看到机会的英国就自然而然的担当起了这个角色。



第二,激化地区紧张局势。英国本来就不属于欧洲大陆,在脱欧之后他们的关系就变得更加的脆弱,找茬俄罗斯就是为了让欧盟和俄罗斯对峙情绪加剧。无论是今年四月的毒剂事件,还是10月的网络攻击,目的都是为了营造一种俄罗斯威胁的氛围。这样做的成本极低,类似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思想,双方对峙最后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到那时候英国的实力就会相对的上升,影响力自然也会得到维持。



综上,这就是我的分析。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