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海蔘一定還得繼續吃!

夏天(summer),四季中的第二個季節,

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熱的季節,

我國習慣將立夏之後都視為夏季

夏天海參一定還得繼續吃!

夏天海參一定還得繼續吃!

夏天不補是誤區

營養學家做過試驗,人體在零上四十度比零下四十度消耗的能量更大,由此可見,夏天的進補很重要。夏天人的體能消耗大、新陳代謝快,機體細胞容易衰老,人的免疫力降低,更應吃海參。

同時,久呆空調房中,室內外溫差大,更容易造成人體內分泌系統的紊亂,犯困、不愛吃飯,身體健康會大受影響,更需要吃海參來提高人的適應能力。

夏天海參一定還得繼續吃!

涼性海參,陰陽雙補

夏季也需進補,但不能生搬硬套冬季模式,尤其是忌膩補,如阿膠、鹿茸等。在中醫上講,“海參,味甘鹹,性溫,入腎、肺、心、脾諸經”,則是少有的四季溫補、陰陽雙補的食物之一,顯涼性,是一個平衡補,適宜全年進補。海參恰恰解決了夏天進補的難題。

夏季進補海參在祖國傳統醫學中就能找到充足的理論依據。古籍記載,海參性溫,對人體的滋補也是溫和的,它陰陽雙補,還有“健脾益胃”、“通腸潤燥”、“生百脈血”、“治休息痢”等功效;海參補而不燥,滋而不膩,既可補腎陽,又可滋脾陰,具有“滋後天之脾以補先天之腎”、“健脾胃以潤五臟”之功效。《藥性考》中說“海參可降火滋腎、通腸潤燥、除癆祛症”,夏季更適合吃海參,抗暑去火。

冬病夏養海參效果好

根據四季養生的規律,夏季養陽,正是應該選擇海參進補。著名老中醫白長川教授說:“海參性溫,適合四季進補,是夏季進補和冬病夏補的良藥”。我們常說,冬病夏治,“夏補冬如牛”,許多因久病體衰、肝虛腎虧、心肺氣虛引起的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心悸氣喘、肢冷畏寒、腸燥便艱、陽痿早洩、尿頻等虛寒症的病人,他們在夏天裡服用海參會彌補體內陽氣的不足,達到新的陰陽平衡,提高戰勝疾病的能力。這樣比到了冬天現吃海參滋補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夏天海參一定還得繼續吃!

夏日為火,火本生土,但如果暑熱過盛、暑熱夾溼,則極有可能導致脾陰失衡,形成胃強脾弱,氣機升降不和。所以夏季最容易出現脾胃消化吸收機能混亂,大便時干時瀉、食慾時好時壞,甚至會出現嘔吐、腹脹、飽滿等症。中醫理論認為,海參甘溫健脾,鹹溫滋腎,脾腎受益,可以較好的調節脾陰失衡、胃強脾弱。故夏季健脾養胃海參應為上乘之選。

海參在各類山珍海味中位尊“八珍之首”,有主補元氣、滋益五臟六腑和祛虛損的養生功效。人體遇夏季高溫、外周血管擴張、腠理洞開,氣隨汗脫,津液損耗之後必致陽氣外洩,故夏日人體特別容易疲倦、尤其是大汗之後多見有四肢軟弱、神疲無力、胸悶氣急、能量不足的表現,此皆為陽氣外洩,元氣不足所致。夏季吃海參,會彌補體內陽氣的不足,達到新的陰平陽秘,提高戰勝疾病的能力。故夏季養生補益元氣莫忘海參。

海參屬鹹、溫補,略顯涼性,《藥性考》中述“海參可降火滋腎、通腸潤燥、除勞祛症” ,養陰生津,酸甘化陰。而夏日屬火,陽氣最盛,逼汗外出,汗為津液,津血同源,汗液大量流失則引起體內津液、陰血的虛虧,會出現口乾舌燥、大便秘結、小便稀少、頭暈目眩等陰虛陽亢之症。故夏季欲補陰生津首選海參。

本文出自作者禾禾生活微信公眾號:seegogrou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