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很多人存定期存款吗?为什么?

雨中风69


还真不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哪些人吧,

1.存款一次性不够买银行理财的。我们知道,银行大部分理财产品都有个最低认购金额,一般为5万、10万起,许多人可能有3、4万块想买理财达不到条件,就简简单单地做了定期存款,而且时间一久就忘了或者懒得去管了。

2.被理财坑过,不再相信定期以外的理财了。相信你也看过网上某某人到了银行买了理财变保险,赎回亏了大半本金的例子吧。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要他再接受理财这个东西已经很难跨过心理那道坎了。

3.不适合做理财的。理财现在比以前监管比较严了,像超过了65岁的老人家都不太建议他们做理财了。

4.理财意识淡薄或保守的。他们主要收入不通过理财,可能时间忙,可能没什么理财知识,比如我看过一位机长200万放活期放了2年没动的;也有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不懂什么是理财,情愿一分劳动一分收获的;还有思想保守,怕亏钱的。

另外,还有一种有计划的人。他们为自己规划了一条存钱的道路,强制逼迫自己存款。想想我自己一个金融从业者,一开始眼高手低,把钱拿去炒股票亏了,存款还不如努力工作,逼自己每个月存定期来得多,这也许就是龟兔赛跑最后乌龟得胜的道理吧!


滋乐园233


当然有人愿意存定期,以中老年人为主,通常是1-2年期限,3年期时间太长,存的人比较少。那么为啥在目前投资渠道这么宽的背景下,还有这么多人存定期存款的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1、由于现在各种理财产品都打破了刚性兑付,那么相对于存定期存款投资价值也就上升了。过去不愿意存银行的资金,也有部分返回。当然,一些多元化资产配置的投资者也要把一部分资金放在定期存款里面,作为资产配置,分散风险的一部分。

2、随着房地产市场兴旺发达,还有医疗、教育、养老的市场化,广大民众总要存点钱,放在比较安全可靠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有的人要积攒点钱买房,有的人要存点钱养老,甚至子女出国留学等等。所以,存钱在银行只是一个积聚的过程,准备以后要办重要大事。

3、现在股市不好,房地产市场又不好,把钱放在P2P、信托等地方又不安全,余额宝又限制10万元存款上限,而在资产泡沫破灭之时,现金为王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一方面,万一发生经济危机,有现金可以买到日常生活用品,总比房产和股票要实惠的多。另一方面,手里握着大量的资金有利于投资,以后只要在股市、楼市见底时买入,这样可以炒到历史大底。所以存款未必是真要存多少钱,还是要等以后拿这笔钱等待更好的投资机会。


不执著财经


今天你存钱了嘛? 现金为王时代将要到来

有网友问“现在还有很多人存定期存款吗?为什么?”其实目前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到银行办理定期存款,只是办理个人定期存款业务的人数会比以住减少。你可能会问人们为什么要将钱存银行呢?现在余额宝里或是微信理财通以及各大银行都推出“宝宝”类型的理财APP,年化收益率都在4%左右,远远超出银行定期存款利息。为什么人们还是回存定期存款,下面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第一、我国居民爱存款是有传统的,不管互联网怎么冲击,一些行为习惯还是难以改变。

第二、对于老年人来说,将钱放入支付宝和微信的人还是少数,特别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眼睛、思维不如年轻人,也不喜欢弄这些繁琐的工具。月末发工资的日子,你到银行可以看到好多老年人都在排队办理业务。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连银行卡都不使用,都是使用纸质的存折。存折上面的交易记录和手里面的现金才会让他们感到踏实。

第三、从银行存款人群的年龄比例的统计数据来看,40岁是存款人群的分水岭。40岁以上,家庭和事业基本都稳定了,花销小了,财富当然越积累越多。这时候的财富有很大一部分是考虑以后儿女教育经费和养老看病的钱。这部分钱不太敢进行投资,多数还是觉得银行存款和国债比较稳当,所以这部分人的存款当然多。

第四、中国目前的投资环境不是特别理想,特别是针对普通老百姓投资产品不仅稀缺而风险还特别巨大。房地产投资门槛过高,房价已经到达顶峰,随时可能套牢。P2P投资理财,收益高风险大血本无归。股市更是“一熊到底,跌跌不休”。黄金、外汇、期货、比特币更是坑你没商量。手里有点闲钱还是存个定期心理踏实。

第五、近期随着货币政策持续宽松,近期以余额宝为首的货基宝宝收益率大幅下跌,普遍七日年 化收益率破3%,余额宝的收益目前已经下降到2.7760%。与之相反的是银行大额存单利率,2018年7月份以来大额存单利率继续走高,一年期以上大额存单利率上浮幅度均超过50%。中农工建四大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执行都是3.85%以上,农行50万起点的大额存单年利率为4.07%。大额存单业务受到大家的追捧,每一期大额存单业务一推出,30分钟之内就会被抢完。

所以,现金为王的时代将会到来,请你保管好手里的现金。一旦经济结构开始调整,就要时刻准备着,当调整结束之后,就是我们手握现金者的天下。暂时把手里不用的资金存入银行定期是个不错的选择。


哈哥说房


我是走心的HR,我来回答。

现在存款定期的人还非常的多,但其主要分布在经济不够发达,年龄段较大的人群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水平程度不够高的人群,没有更多的理财渠道,只知道存在银行,而存在银行,定期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毕竟活期基本无利息,而定期差不多还有1.95%的年息。一万块钱一年还有195左右。

2.农村老年人,对于现在五花八门的理财方式不够信任,甚至对于四大行都不信任,只信任农村信用社之类的银行机构,所以现在来说,存钱在农村信用社的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其余四大行之类的商业银行,更多是企业,企业家等人群。

3.还有一部分是过多迷 信定期等额存款等方式的小年轻,他们对于风险控制很关注,对于股票、基金等理财途径也不熟悉,也不敢就钱放入股市,而选择定存。

所以说,现在定存仍然存在,而且应当占很大比例,但此种现象会逐渐变化,等80后,90后成长起来,其理财价值观,消费观变化后,估计定存会越来越少,而使用贷款会越来越多。


走心的hr


一般定存比较少,一年才2%不到的利息,负利率下购买力真金白银地每年至少贬值1%以上,估计中国人没那么大方。

结构性存款目前半年期利率在4.25%左右,一年期也过4%,据说1万起存;大额存单三年期在4.25%以上,据说20万起存。这两种目测比较受国人欢迎,和一般定存一样保本,区别在于灵活性和存款金额。

多2%每万,存1万就有存2万的利息了。


青葱光明草


现在存定期存款的人,已经很少了,主要是以老年人为主。老年人存定期存款,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银行体系给予的信心

银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觉得非常安全稳定的,有国家的信用担保,不会害怕跑路。在他们的眼中,定期存款就是“保本保息”。

定期存款操作简单

很多老年人连智能手机都不会使用,更不要说是互联网金融了。互联网金融对于年轻人来说,门槛很低,但是对于老年人老说,门槛非常高,因为不知道从何操作。至少在银行存定期,你只要告诉柜员你想要做的,柜员就会帮你搞掂一切了。

不在乎收益率

大部分老年人都有退休金,而且开支也不大,没有生活上的压力,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收益率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就算定期存款利率低,他们也不在乎

相反,现在的年轻人更加喜欢使用互联网金融,余额宝、腾讯理财通、京东金融、百度理财(度小满)这些都是年轻人常用的理财产品。


同样,在这部分年轻人当中,绝大部分人将存款投入到余额宝和理财通当中,其实和定期存款相比,余额宝和理财通只不过就是属于“互金领域的存款”,在管理上比较方便而已。以目前来说,这两者的收益率也是极低,甚至连银行的理财产品都不如。主要是一些对互联网理财不了解,又追求绝对的安全和稳定的人使用。


而现在相对有优势的就是京东金融和百度理财,在现在大部分互联网理财跌倒4以下的情况下,仍然有4以上的收益。


  • 理财通



动画奇妙记


根据之前银行业统计的数据,现在应该还是有很多人存定期存款的,毕竟在银行里存定期存款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财方式,所以目前占据居民理财最多的自然是定期存款。



确实现在余额宝也出现了,作为和银行存款差不多的理财方式,马云的余额宝的利息看似比银行存款高上不少,但是今年余额宝开始限流,最近利息甚至降到2.499%,这个利率可以说是很低。虽然,我国金融市场上还有很多其他的理财产品,但是风险都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可能最后都不能保本,对于普通人而言,银行定期存款是一件便捷而实惠的方式。



银行定期存款有几大优势:

1.银行定期存款风险小,安全性高。

银行定期存款依据国家法律规范,即使银行出现意外,最后存款人也可以得到银行的50万元本金和利息赔付,与其他理财产品不同,存款人可以保证收益,而且本身银行风险就很小,所以银行定期存款十分安全。



2.银行定期存款稳定性好。

银行定期存款要求存款人必须定期存入一笔钱,一般不能提前支取,提前支取可能就要承担收益损失,这对于存款人合理利用资金具有很强的约束性。

3.银行定期存款收益率高。

很多人不愿意在银行存定期存款,就是因为觉得银行利率太低,不划算,但其实在我国,国有大银行利率比较低,而一些小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还是挺高的,所以银行定期存款收益也是挺好的。



银行定期存款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是很实惠的,风险小,又可以保值增值,所以一直是我国居民投资理财的主要对象。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我,需要亲们的支持。


小车说理财


虽说现在理财方式已经多元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银行存款依然是国内居民最热衷的理财方式,不论从参与人数还是投资资金都没有能够撼动存款这种理财方式的老大地位。活期存款利率太低,定期存款自然就是居民存款的不二选择。

一是定期存款这两年收益在上涨。今年定期存款从2016年的冬天中走出来,部分银行的定期存款收益可以达到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甚至更高。比如京东金融平台上的“振兴存”一年期5.1%,“富民宝”一年期4.4%,还有苏州银行、辽阳银行等银行的定期五年利率5.225%,这表明有些地方银行有能力在定期利率上吸引客户。



二是定期存款相对更安全。流动性越大,资金越没有安全保障,定期存款没有流动性所以安全性还是可以的,除非银行倒闭或者内部人员肆意妄为,否则定期存款不会随便出现风险损失,即便出现损失,50万以内银行还会赔偿。可以下一个结论,定期存款是所有理财产品中最安全的理财方式。

三是存款人的构成成分。存定期存款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中老年,中国社会就是这样的现实:步入中老年收入稳定了,才有钱存银行,存起来为下一代上学、结婚、购房使用,年轻人想存款想理财也没钱存。短期内用不着,只能存个定期存款,利率还高,安全稳定。



四是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大。理财产品固然收益挺高,但是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现在理财产品不在存款赔偿范围之内,特别是一些县一级的地区,很多中老年人听闻理财产品出现这样那样的风险,就闻风丧胆,再也不敢沾理财产品了,就认为定期存款是最牢靠的理财方式。


其实吧,个人认为不要笑话人家存银行定期存款就是老土,起码安全保本,万一理财常识不够,直接弄个理财产品亏本,还不如存款呢!每个人理财方式不同,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财富公元


根据银监会发布2017年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7.8%。存款的余额数据已超过我国同期的资管(基金、期货等)规模余额(53.6万亿)+理财产品余额(29.5万亿)+A股的市值(56万亿)总合。 所以,可以肯定的说,定期存款仍然是我国最多人选择的投资理财方式,有不少人认为现在没人会存银行了,存银行定期就是傻子,利息低不说,提前支取还只能算是活期利息。其实这些都是以往惯有的印象所带来的误解,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崛起的挑战,银行早就对于各类存款进行过调整变更了。

靠档计息

靠档计息,这个是解决提前支取的问题,也就是支取时,按最靠近的一档期限算定期进行计息(比如你定期了1年,实际存到7个月时要支取,就按照6个月定期及1个月活期计息),国有大行这个功能一般只存在大额存单,但是中小银行很多对于普通定期也开通了该功能。

按月取息

按月取息,很多人都不敢想,虽然银行也推出过一款“存本取息”的品种,但是存本取息的利率往往低于同期的定期。不过现在形势改变了,很多中小银行推出了提前支付利息的情况,就是你存款仍然按照原来的定期利率计息(利率未降低),同时银行计算你的全部利息,之后平均按月发放。

高利率

很多人对于银行定期的低利率的印象主要来自于国有大行,目前而言,国有大银行的利率确实仍然比较低,在市场上没有任何的竞争力,但是对于中小银行而言,这个印象并不准确,因为中小银行的利率并不算低。如上图,天府银行5年期的可达5.35%;而一些民营银行,4个月的利率就可以高达4.8%,提前支取还可以按3.8%计息,这个利率不说与货币基金的对比了,就是和理财产品相比,也不逊色。但你可要知道这是存款,不是理财,安全性远高于银行理财产品。

所以银行的定期存款并不差,这也是为何定期存款仍然是我国最多人选择的投资理财的方式。


鲤行者


现在确实仍然有很多人存定期存款,因为存款也是一种不错的理财方式。

不管是年轻人、老年人,只要想让自己资产长期稳定保值、升值,定期存款就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定期存款有其稳定性,这笔钱必须在一定时期内不能使用,否则就会承担利息损失的风险。这对于花钱没有节制的年轻人是很好的约束手段。

定期存款很保险。因为存款享受我们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的约束,即使银行倒闭,我们也能保证50万元的利息和本金可以获得赔偿。跟目前不能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不一样(4月份资管新规发布后,理财产品将打破刚性兑付)。

第三,定期存款收益有保障。存款利息约定是刚性的,约定了就必须要完成达到的,可以说购买了一个确定的未来。并不是跟理财产品一样收益是浮动的,而且宣传的时候很多宣传较高收益。

第四,定期存款收益也不低。农业银行大额存单给予的优惠利率达到了4.07%,比定期利率提升了48%。一些吸储压力比较大的村镇银行、地方银行,能给出5%甚至更高的利息。我们在银行购买的很多理财产品,都达不到这样的收益率。

所以,在我们不熟悉其它理财方式的情况下,长期定期存款就是我们获得较高回报的重要投资工具了,很多人还是使用定期存款业务的。真正不使用定期存款业务的人,说难听点,多数就是攒不下钱的年轻人。

看一下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象限图吧,如果我们不会其他的理财方式,家庭70%的资产都要通过国债存款等方式予以理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