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糧食價格連年下調,會有什麼影響?

Linuxuser


如果糧食價格連年下調,會有什麼影響?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感覺應該是農民朋友提出來的。糧食價格連年的下調,最受傷的就是農民朋友,種地沒有利潤了。

如果有一天糧食價格真的掉到沒有農民朋友種地了,那麼一定會催生出一大批的農場主、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為什麼?伴隨著價格的下調一定會出現高額補貼來促進大型農業生產組織的發展,因為國家要有糧食儲備啊,人們還要吃飯啊。因此,在高額補貼的前提下,一些資金雄厚、有頭腦的一定會低成本或者零成本的流轉大量的農村耕地,來進行大型農業的規模化生產。


可能一些人會以為種糧食賠錢農村的耕地會荒廢,那是不可能的。小戶型的小農經濟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抵抗風險的能力比較差,但是大型農業生產組織則有相當強的抵抗能力了。甚至有可能是從種植、收穫、加工、收穫一條龍的全產業鏈的企業化形式,這都是有可能的。我的一個朋友就是租賃了3000多畝水田,自己種植,水稻自己加工申請了自己的品牌和商標,從種植到銷售一條線,乾的非常好。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糧價連年下跌沒有太大影響,對國人百利無一害。糧價跌,種糧利潤就低,農民自己不願種,承包大戶不敢種,屆時土地除了房地產開發廠房開發會全部退耕還林。也挺好,沒有了農藥化肥汙染,沒有了秸稈焚燒汙染,減免了農機資源浪費。國人吃著進口的低價糧食,喝著放心的地下礦物水,呼吸著鮮味的空氣,住著森林氧吧的樓房。年輕的外出打工掙錢買樓還房貸,年老的領著每月一百塊錢的養老金看看孩子坐坐街頭,還行,每月一百夠吃的。N年後,祖國山清水秀,國泰民安,舉國上下一片祥和。國人看看新聞聯播,品品春晚,那小日子,那叫一個滋潤。

如果非要說糧價下跌有影響,那可能是對專家教授的影響最大了。農民不種地,他們找不到汙染源了,農民不賣糧,他們也不用評估預測了。在此奉勸諸位專家教授,如果發現糧價連年下跌,趁早打算早改行,別到時英雄無用武之地,悔之晚矣。


人生百味9873


如果糧食價格連年下調,會有什麼影響?



這個可能性不會太大,比如說今年的糧食價格就比較低迷,特別是早秈稻的價格,可以說是虧本的邊緣。這也使得南方一些水田已經出現撂荒的現象,當然對於一些偏遠的山區,也開始出現撂荒的現象,年輕的農民開始走出農村,走出大山,走向了城市,開始了打工的生涯,維持家庭的正常開支。

如果糧食價格連年下跌的情況下,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社會影響?下面簡單的一個人的觀點,列舉幾項:

首先,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降低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也直接導致了一些土地開始出現撂荒或者是荒蕪,當然也使得國內的糧食總產量大幅度降低,甚至會引起國家的糧食安全。

畢竟民以食為天,如果沒有糧食作為人類生存的依靠,其他一切都免談。無論是社會發展到什麼地步,任何一個朝代必須有糧食作為經濟的發展的後盾,國家安全的保障,畢竟糧食才是戰略的首要資源。



其次,影響了種糧大戶的收入,畢竟現在好多種植大戶和涉農企業開始在農村發展農業,來靠土地要效益。如果糧食價格年年下調,而且如此價格逐漸上漲,比如今年就比去年高出了30%的價格,上漲幅度之大,直接增加了種植成本。這樣的情況下,還有誰願意靠種地來賺錢,也會使得國家推廣土地流轉和農莊的形式來發展農業,穩定糧食生產將會化為泡影。

第三,如果糧食價格逐年下調,國家只是問了穩定糧食的價格,而且也是為了居民消費的消費支出減少,當然只有農民付出汗水的代價了。但是如果這樣,國家為了穩定農業生產,穩定糧食生產必須採取提高農業種植補貼的力度和金額,這樣才能確保種糧積極性。

第四,如果糧食價格逐年下調,會刺激農民種地轉向其他的經濟作物種植,或者是農作物進行種植,比如說會增加水果種植的面積,蔬菜的種植面積,當然也會憧憬這些方面的市場價格,也是農業發展的一個弊病。



總之,如果糧食價格連年下調是不存在的,糧食價格穩定是國家追求的,當然也必須保證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以及農民的增值收益為前提條件。儘管近兩年國家隊糧食最低收購價進行了下調,主要是在刺激農民種植優質的糧食,現在優質糧食價格比普通糧食價格要高很多,這樣才能更快的增加農民的種植收入。比如說有機大米就比普通大米要高一倍之多,普通大米一般在1.8元左右每斤,而五常地區的大米要達到六七元左右每斤。


宗元


如果糧食價格連年下調,會有什麼影響?我國糧食以水稻、小麥、玉米作為三大主糧,特別是水稻、小麥在整個國民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幾年糧食價格呈現小幅度下跌的趨勢,特別是稻穀價格,2018年中晚秈稻下調0.1元/斤至1.26元/斤、粳稻下調0.2元/斤至1.30元/斤。



2018年國家繼續調低了水稻保護價,由於多年的稻穀供大於求,國家只能通過啟動最低收購價來穩定稻穀市場價格,通過宏觀調控使稻穀價格在一個合理水平。這是從國家安全戰略角度出發,糧食畢竟是作為我國國民一切生產生活的基礎,糧食價格太高太低都不利於國家穩定。



對於題主所說的如果糧食價格連年下調的情況,目前已經持續了幾年。我國糧食總體價格趨於穩定,近段時間糧食價格波動不大,除了上述所說的稻穀價格以外,小麥最近價格在0.85~1.25元/斤之間,而玉米價格整體在0.82~1.05元/斤之間。



對於糧食價格逐年下降的情況,整體會影響農民種植糧食的積極性,很多地方耕地會出現荒蕪、無人耕種的情況,土地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而且這樣還會使以種植為基礎的化肥、農藥價格出現比較大波動。最終導致整體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這樣也不利於國家整體安全穩定。


鄉村波比


我自種自食.綠色食品.無毒無害.不施肥不打藥.隨說一畝地只收五百多斤但自己吃的放心.自家養了幾隻雞.一頭豬養一年才長到二百多斤.我家豬隻吃我自己的玉米麵面.吃著放心.沒事出去打打工.一天掙一百多.糧價漲與落對我沒什麼影響.只是苦了那些六七十歲的老人們


用戶7662738175126


俗話說糧價是百價之首。糧價漲落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從事糧食經濟與管理的部門無時無刻不關注糧食的價格的走勢,尤其是糧食放開統購統銷,實行市場化流通的新形勢之下。無論糧食價格連年下調,還是連年上漲,都是極端情況,主因一般是糧食生產豐收與減產,而外部影響主要來自國際市場糧價的大幅波動。從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總趨勢看,糧價穩定上漲,既有利於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保障農民種糧收益,也有利於穩定物價,滿足城鎮人民的糧油及肉蛋奶的需求。

如果糧食價格連年下調,會有什麼影響呢?

一是極大挫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放棄沒有收益的糧食,改種有收益的經濟作物。二是政府增加種糧財政補貼,以穩定糧食產量,控制糧價上漲。三是土地撂荒,外出投親靠友,到城鎮打工。四是國家動用儲備,維持市場糧食流通秩序。五是大量進口糧食。

因此,如果糧食價格連年下調,對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影響全面的。長期主管經濟工作的老革命家陳雲有句名言:無農不穩,無糧心慌。


默言


沒什麼影響,農民不種地,減少了環境汙染,讓大氣麼有霧霾。美國等國會為我們供應低價質優的轉基因糧食,提高了國民的抗病毒能力,大大降低醫療支出,若發生戰爭,我們就和六零年一樣照過,我們中國人民什麼沒經歷過?


秋名山車神120


糧食價格年年下降會嚴重打擊農民種糧積極性,使城鄉貧富差距加大,引起社會的動盪,不利於和諧社會的發展。


溫侯23


都是狗屁,如果有一天傷心了沒有種地了國家缺糧食了,第一個要砍頭的就是那些個專家和政府大員們。


草原雄鷹253311729


影響農民種地積極性,造成土地荒廢,不利於國家安全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