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為何一些出嫁的格格不能生育?

用戶64247041723


都說做皇家的女婿可憐,實際上就算是格格們也過得不開心。作為皇帝的女兒,金枝玉葉如她們,對於自己的命運是不能隨便左右的。古人都說無後為大,而嫁出去的格格們很多都不能生育,而且基本早亡,這是為什麼呢?

格格們從小錦衣玉食,受到最好的照顧,得不孕症的是很少的。但是造人一個人是造不起來的,需要兩個人的共同努力,而清朝的格格們和額駙們的婚後生活大約是歷朝歷代之中最為不幸的皇家婚姻了,因為他們就連同房都要看幾個老女人的臉色,直接將婚姻質量降到谷底。

這些老女人並非她人,而是格格們乳母。清朝為了杜絕外戚干政,阿哥們一生下來就和母親分開來住,每天都是由乳母照顧著的。而格格們也是如此,難得和生母見上一面。格格和乳母之間的關係是畸形的,一方面她們是主僕關係,一方面又有養育之恩,如果乳母有點良心對格格視如己出還好,如果乳母一直將侍奉格格視為不得已為之的工作,並且一味想從格格身上撈油水那就比較慘了。

駙馬和格格的關係在當時男尊女卑的社會之中是個另類,駙馬每次看到格格都要行禮,而且兩人晚上親熱還需格格開口招幸,因為兩個根本就是分開來居住的,白天像個正常夫妻,晚上就要各睡各的。被封建禮教洗腦的格格們怎麼好意思頻繁開口讓駙馬來陪睡,一旦次數多了,奶媽肯定是要提醒格格不合規矩的。所以每次格格想駙馬了,只有通過金錢買通乳母,讓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乳母們仗勢欺人但是是合乎情理的,格格和額駙有理說不出,總不能衝到皇帝面前告一狀,說公主之所以生不出還是是因為兩人根本沒有幾個晚上能睡在一起吧。所以清朝的公主很多都是因為鬱悶成疾而早早死去,在格格死後,駙馬也不能佔有格格的東西或者公主的宅子,只能灰溜溜被趕出去。

另外,格格們的婚姻基本上都是皇帝下旨賜婚,目的無非就是聯姻或者拉攏朝臣的勢力。但是朝中勢力此消彼長,格格們的夫家也不是永遠堅硬不倒的。比如當年十公主嫁給豐紳殷德,和珅死了之後兩人幸福的婚姻就此戛然而止;吳應熊在娶了格格之後也是小心翼翼做好一個額駙,豈料自己老子造反,吳應熊和建寧公主的兒子一起被殺,只留下公主孤零零活著。


木劍溫不勝



玉敏12


先為大家普及一個知識,格格究竟指的是哪些人?最早是在後金時期出現了這個稱呼,那時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統稱“格格”;清太宗時,按照漢人習慣重新規定了封號,它是滿族和清朝給予女性的專屬稱謂,一般將清皇族的女兒稱為“格格”,但清朝親王的低階妾也會被稱作格格。綜上,被稱作格格的,卻不一定是皇帝的親生女兒,有可能只是身上流著皇室的血。

而且,可別以為每個格格都和小燕子和紫薇一樣能遇到他們的五阿哥和爾康。皇家婚姻可不是兩個人兩情相悅就能成的,往往摻雜了很多政治因素,格格必須聽從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為她的對象結婚,所謂的“賜婚”不過是籠絡人心的政治手段罷了,受害者永遠都是格格一個人。

而這些格格出嫁後,婚後生活又是如何呢?她們大多數人都會被不孕不育的問題所困擾,但其實據史料記載,她們大多是有生育能力的,可是大多數孩子都是從丈夫其他妻妾那裡過繼過來的,為何能生育卻不去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呢?只因為有一種人在背後使壞,它就是奶媽。

皇室奶媽可不是一般人能當的,大多是皇后家的親信。而清皇室有規定,格格出嫁可以得到一座御賜府邸,卻不允許駙馬與格格同住,即使過了門,兩人也不能同住,這就奇怪了,明明是夫妻卻不能同床共枕?奶媽這時候就起關鍵作用了,如果格格想要行房,必須跟奶孃口頭申請,而她們向奶媽行賄,才能被允許夫妻生活。有時候格格申請的次數多了,還要被奶媽嚼舌根生活淫亂,甚至還要到處傳喚。久而久之,格格們大多羞於啟齒,也就導致了他們大多生不出孩子。


娛樂現代人


為何出嫁的哥哥大多不能生育,其實這一切實際的要害都在於管家婆的權力賦予,就如同當年丞相的方位跨越皇帝之時,國家所遭受的風險,所以管家婆的權力過火脹大所致使的格格沒有子嗣是清朝當年政事的一大縫隙。沒有受此危害的公主,也唯有宣宗的大公主,她不受封建禮教的綁縛,勇於追尋自己夸姣美滿的婚姻日子,畢竟取得兒孫滿堂的夸姣現象。

清朝格格們成婚今後,按照皇室的規矩,公主在出嫁今後就要住在皇帝欽賜的一座宅子裡,她們的日子只能煢居而不能跟自己的丈夫住在一起享用正常的婚姻日子,她們不再能夠跟自己早年的兄弟姐妹們同住,駙馬的兄弟姐妹假設遇到公主,也有必要行大禮表明敬重,而駙馬則要住在公主宅子的外院,沒有公主的指令宣召,駙馬就不能進入公主的院子跟公主同床共枕。可即使有了公主的指令,駙馬想要跟公主碰頭,路程依然很困難又漫長。因為公主院子裡的出入權都掌控在管家的手中,也便是所謂管家婆。公主假設不向她納賄的話,管家婆就要對公主言行大舉阻遏並加以凌辱和詛咒,可公主們都出自名門,怎能受此恥辱?一個個格外脆弱所以很簡單的就被管家婆拿捏在手中,公主即使在宮中見到了親生媽媽,也不敢傾吐自己的冤枉,因為所受的冤枉現已離事發時間很遠,所以生母未必能夠聽得進入並未公主排憂解難,在這麼風險的景象之下,公主想要懷孕是很難的。

所以清朝公主的小孩多是駙馬的側室所生,假設公主比駙馬早死,還要將公主全部的東西搬回宮中並將駙馬趕出院子,管傢俬藏公主的物品也無從考證。由此看來,公主早死也是很正常的,並且多因為想念成疾而死。


黃師傅說婦兒


生育不是一個人的事,那是兩個人共同努力下的結果。一次不行,還要兩次、三次,甚至多次性生活才能生育。

所以清朝出嫁格格不能生育的根本原因在於性生活過少。那又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敢阻礙格格的性生活?



第一,是制度。格格出嫁,以後生活的地方不是夫家,而是單獨一個府邸,也就是所謂的“公主府”。這裡,有個規定,公主睡內院,駙馬睡外院,兩人不准許同居,共睡一室。特別有意思的是駙馬不能夠主動提出過性生活,只能夠被動。

第二,是禮教。唐朝開放,這是有目共睹,但宋朝禮教興盛,對女人的約束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越來越大。

一個女人要矜持,要懂禮,主動說“我特飢渴,過一過性生活吧”,難以啟齒。臉面子薄,駙馬也不好吭聲,如何是好?

第三,是管家婆。管家婆這類角色是由奶媽、嬤嬤充當,陪嫁到駙馬府,跟著小兩口一起過日子。



而小兩口要私人交流了,還需要登記,“某某年月日,招駙馬侍寢”。這個“手續”得由管家婆來辦理。

次數少還好,次數多了,這就不得了了,管家婆就阻礙了,甚至呵斥她無恥。一些格格為了交流一次,多是銀兩賄賂,甚至重金。

重重阻礙,只能過著如同守寡的日子,那還談什麼生育?不說生育,常年負能量,很多人短命,抑鬱而終。


非常茴香豆


格格,是一個滿語中的詞彙,意為小姐。

雖然在現今的大辮子戲中,清朝皇帝的女兒都是這個格格,那個格格,但在歷史上,並非如此。

後金時期,大汗和貝勒的女兒都稱為“格格”,但並沒有固定的制度。

例如,後金大汗、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

然而,明朝崇禎九年,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開始模仿明制,規定皇帝所生的女兒稱“公主”,並且還規定皇后所生的女兒稱“固倫公主”,其他嬪妃所生的女兒及皇帝的養女,一般稱“和碩公主”。

至此,“格格”在清朝成為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

清朝順治十七年(1660年),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開始根據貴族的封爵,把“格格”分為五等:

第一,親王之女:封為“和碩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為郡主,側室所生女為郡君。

第二,親王世子及郡王之女:封為“多羅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為縣主,側福晉所生女為縣君。

第三,多羅貝勒之女:也封為“多羅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為郡君,側福晉所生女為鄉君。

第四,固山貝子之女:嫡福晉所生女封“固山格格”為縣君,側福晉所生女不受封,稱宗女。

第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嫡福晉所生女稱“格格”為鄉君,側福晉所生女不受封,稱宗女。

此外,鎮國公、輔國公以下之女,都稱為宗女。

另外,“格格”有時候也被用於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

例如,康熙年間,曾撫養過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的侍女蘇麻喇姑,在內務府的報告中被稱為“蘇麻喇額涅(母親)格格”。

而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位在側福晉、庶福晉之下。

例如,據《清史稿》記載,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的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

如此看來,這個題幹是非常有問題的,這麼多類型的格格,顯然無法統計她們的生育情況。

不過,悅史君能理解,在這種不嚴謹表述的背後,題主所說的“格格”,應該是指清朝皇帝的女兒

那麼,清朝皇帝的女兒在出嫁後,為何大多不能生育呢?

在悅史君看來,這與清朝皇室特殊的規定和封建禮教的束縛有關。

按照清朝皇室的規矩,公主在出嫁之後,皇帝會欽賜一座大宅子供她居住,駙馬則只能住在這座大宅子的外院,沒有公主的命令宣召,駙馬就不能進入這座大宅子,與公主一起享受正常的婚姻生活。

如此說來,公主下命令宣召駙馬,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了嗎?

但事實上,就算公主放了話,駙馬也不一定能進入大宅子,因為按照制度規定,公主大宅子的出入權,掌控在管家婆的手中。

管家婆的權力極大,如果公主不順她的意,她不僅不會執行公主的命令,反而會以封建禮教為藉口,對公主的正當要求大肆阻攔,並且加以羞辱和謾罵。

自幼在皇宮中嬌生慣養的公主,大部分都性格柔弱,根本經不住這樣的屈辱,很容易就被管家婆拿捏在手中。

即使公主有機會在宮中見到親生母親,要麼不敢訴說自己的冤屈,要麼就算說了,母親也未必能夠聽得進去,可能還會再次用封建禮教對公主進行教育。

在這種情況下,公主大部分的時間都只能獨居,想要懷孕自然是很難的。

所以,清朝公主早死的現象很多,相思成疾佔了很大一部分。

可見,殘害眾多年輕公主200多年的嚴重問題,竟然是出自小小的管家婆,現在的男女平等、戀愛自由是多麼的可貴啊!


歷史這樣說


清朝出嫁的格格大多"無後"主要是她們出嫁後的並不美滿的婚姻生活造成的。


首先,清朝格格大抵長的醜。清朝格格之所從多半長相很難看,主要是清皇帝的婚姻制度造成的。清朝的婚姻制度大抵是政治聯姻。皇帝都是娶滿清的大部落公主,從而造成了很多近親結婚,而近親繁殖的結果自然公主不但醜鄙,甚至智力受損。按照遺傳因素影響,其後代自然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更要命的是格格出嫁又是皇帝專門指定,也屬於政治聯婚,駙馬和公主原本就缺乏感情基礎,同時,公主不但長的醜陋,而且霸道,因為有"龍女"身份,目空一切,對自己的夫君也是唯我獨尊,聽侯她的命令。如此一來,公主根本得不到駙馬的喜愛,甚至是極度反感和討厭。再加公主的一些特習性,駙馬和公主常常十天半月都難見一面,更別說相親相愛,生兒育女了。

總之,清朝公主因近親結婚長相一般都有缺陷,再加上霸道和生活的不同,駙馬和其的婚姻往往是形同虛設,多半是形同陌路、同床異夢,公主為此也極度鬱悶,多半抑鬱寡歡而早死,多半沒有後代也就不足為奇了。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嚴格意義說“出嫁的格格大多不能生育”這個題目是不對的,格格是什麼呢?我們的大清王朝統治者雖為滿族但也是有公主這個神聖的職位的。皇帝的女兒小時候當然就叫格格。可是長大以後,格格們就會有封號,有了封號標誌的才能叫公主。要是像皇后生的格格,可以封為“固倫公主”,妃子生的女兒則可以封為“和碩公主”。像咱們題中所說的“出嫁的格格”,如果出嫁時還叫格格,那這位女同志應該是地位相當低的皇族家屬了,如果真是“出嫁的格格”,我們的這位格格的生育情況還是不算太差的,因為她的婚姻不會受到太高的重視,束縛為少很多。那麼真正的“大多不能生育”的是誰呢?

就是我們前文中提到的出嫁的“公主”。有些人說,出嫁的公主極少有生兒育女的,罪魁禍首是她們的奶媽,小編認為讓奶媽一人背這個鍋是不對的。按照清朝的慣例,皇子女一出生,並非由生母直接養育,而是由一個皇家的派遣的負責照顧皇家子女的團隊所接管,這其中就有一個重要的奶媽或嬤嬤的角色。致使真正的母子感情有些疏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日後可能發生的親信干政。

清朝的公主從小就受到封建禮數的薰陶,再加上身份確實也很尊貴,出嫁後,尊貴的身份是不能亂的,駙馬的父母、兄弟姐妹等見到公主還是行必要的參拜大禮。公主們要住在專屬的府邸內,駙馬是不能想見就見公主的。公主的許多的生活還是要受從小管教她們的奶媽或嬤嬤的束縛,公主想要臨幸駙馬,還是要讓向奶媽或嬤嬤示意的。

可想而知,公主是何等的身份,再加上身處封建社會禮數的最深處,怎麼可能像正常人經常性的叫駙馬覲見行房呢,這豈不是不顧及皇家的臉面,讓天下人取笑嗎?同時駙馬也礙於公主尊貴的身份,相信“醉打金枝”都聽說過吧,駙馬本來就可能對公主敬而遠之,也不可能每天對公主登門造訪。當然這其中也有不少威嚴的奶媽或嬤嬤慘呼進來進行管教,次數稍多就取笑話公主不知廉恥。

還有人說公主的婚姻主要是用於政治聯姻。是的沒錯,有相當一部分都是遠嫁塞外,安撫拉攏邊塞異族。那時公主深處他鄉,很難再受所謂的中原禮數和所束縛,行為也不太可能受所謂奶媽或嬤嬤的限制,更多的是入鄉隨俗,受他鄉異族的規矩行事。而且這些公主的生活並不如意,就像我們的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她遠嫁匈奴後居然做了祖孫三代人的老婆,你能想象得到她的地位和她所處的環境嗎,這時就更不要去提她們能生育多少兒女了。

如果你還想說“格格”出嫁後很不能生育是因為奶媽或嬤嬤嗎?,奶媽或嬤嬤會站起來說這大黑鍋可不能讓我們一人背呀!

記得關注我呦,會帶來幸運歐!記得關注我,看更奇葩的《清朝格格神秘的“試婚”!“金鎖”竟關乎“紫薇”的終身幸福?》一文,更驚喜呦!


流血不留淚的成長


在如今一些清朝古裝劇中,人們看到的格格都是年輕貌美,如花似玉,她們與駙馬過著令人羨慕,沒羞沒臊的生活,而且可能很多人都對格格的印象還是停留在電視劇《還珠格格》。但是清朝格格真實的生活情況並不是如此,甚至可以說是比電視上播放的處境惡劣的多,毫不誇張的說是天壤之別。

如果大家翻閱關於清朝後宮的史料,就會發現一個現象,清朝的格格們很少生兒育女,並且絕大部分格格都是抑鬱而終,這是為什麼呢?

格格們從小缺少親情。按照大清例律,格格們一出生,就會有專門配套的下人來照顧她們。孩子們不能和生母一起住,而且不能隨意見面,每年只能見一次。每次見面還不能親近,只是形式上的見一見。在這種情況下,格格們根本不可能享受到親情。而且當時禮教甚嚴,格格也基本不能出去,就像被困在籠中的金絲雀毫無歡樂可言。

格格們的婚姻大都與國家大事聯繫在一起,鮮有浪漫愛情。清朝的格格要麼被嫁於王公大臣之家,要麼遠嫁少數民族。據統計,清朝格格們出嫁的年齡10至13歲者18人,14至18歲者21人,19歲以上者6人,還有兩人在出嫁前就已病故。也就是說大多數格格的婚姻只是一個工具,所以格格結婚的對象基本不可能是自己選出來的,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想想結果都不會太好。

格格們與駙馬有身份差距。清朝制度,格格出嫁後,皇室會賞賜一個府邸,作為格格的居住地,但駙馬卻不能住進來。因為,雖然兩人做了夫妻,格格畢竟還是格格,尊卑不能亂,所以做了丈夫的,也只能住在格格府第的外舍,兩人不能像民間夫妻般相親相近。所以可以想想看,每天下班回來還要向自己的老婆行禮,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場景。娶回來的不是老婆,是領導。

格格奶媽的阻礙。在清朝,格格出生之後都是由奶媽來照顧的,在這期間連親生母親也難得見到一次。格格夫妻倆要過一下夫妻生活,還得跟奶孃做口頭申請。這樣一來,這些奶孃就要趁機敲詐。夫妻倆圓個房都得花錢賄賂一下,實在可憐。而且,如果次數多了,奶孃還要笑話格格生活淫亂。而格格們自小就在這些奶孃控制下長大,大都懦弱、羞澀,哪敢據理力爭,只有聽任擺佈。

不過總會有漏網之魚的,據史料記載,滿清入關後,無數的格格們的命運與前面描述的大同小異,當然也有極個別能獲得特殊照顧,比如道光皇帝的大格格都得到了與駙馬符珍朝夕相處的機會,兩人最終育有子女八個。

PS:

清朝晚期最美的格格完顏立童記,又名“王敏彤”,稱大格格或王大姑娘。她是愛新覺羅·毓朗的外孫女,其父為完顏·立賢,其母為愛新覺羅·恆慧。

王敏彤身材纖瘦頎長,眉眼精緻,皮膚嬌嫩白皙,是一位清秀漂亮的格格。自小受母親及長輩的規訓,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大家閨秀,也養成了她溫婉的性格。她極愛溥儀,卻因婉容的原因不得不割捨。(附圖片)


小王子木有錢


明朝崇禎皇帝自殺前對女兒長平公主說:你為什麼要生在我家呢!

劉宋的小皇帝宋順帝十多歲就被殺死,自嘆道,願生生世世不要生在帝王之家!

古往今來,皇帝,太子,公主常常作為自帶光環的主角,被後人演繹成一個又一個的傳奇和故事,實際上呢,真實的他們,有時候連普通人的快樂都不能擁有。

就拿公主來說,特別是清朝的公主,真的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了!

大清二百多年十二帝,入關之後十位皇帝,從入關之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開始,大清的公主就幾乎沒有一個好命的,大部分都很短命。

大清從順治帝開始,真正有記載的公主有61人,但是你知道成年嫁人的公主才有幾個嗎?

只有可憐的23個。

剩下的38個呢?全部夭折了,也就說,死亡率高達62%。

順治帝有6個公主,夭折5個,康熙有20個,夭折12個,雍正有4個,夭折3個,乾隆有10個,夭折5個,嘉慶有9個,夭折7個,道光有10個,夭折5個,到了同治,光緒和宣統,這三位皇帝索性連子女都沒有一個。

在這些夭折的公主裡面,最大的13歲,最小的1歲,平均夭折年齡4歲,真的讓人難以想象的,生在帝王家,醫療條件等是最好的,但是有一大半都活不到10歲。

這活到嫁人的公主,你知道她們活著的平均年齡是多大嗎?

才32.97歲,也就是大概33歲。

年齡最大的是乾隆的三公主,61歲,最小的是康熙的十五公主,19歲。

這位19歲的小公主,18歲下嫁,次年就死了,算是最慘的一個。

這23位公主出嫁的年齡,最小在15歲,最大的23歲,平均年齡才16.3歲。

也就說,平均起來,她們16歲出嫁,33歲去世,人生就如流星一般短暫。

生命太短暫,自然生育情況也很可憐,大多數是無子,或者一子,有兩個的都是少數。

原因是什麼呢?

1.清朝公主嫁人,叫“下嫁”,意指從天家下嫁。所以和夫家仍然是君臣關係。

例如,公主嫁人,婚後入宮謝恩,作為天家女婿的額駙只能在宮外行禮。史料記載:“公主入宮行禮,額駙詣慈寧門外、乾清門外、內右門外行禮。”

再比如,額駙和其父母見到公主還要屈膝問安,有賞賜還要磕頭,也就說,老公和公公婆婆見到兒媳屈膝磕頭,這樣違揹人倫的禮節怎麼可能讓下嫁的公主有溫馨和睦的家庭關係呢?一切都被禮法束縛住了。

史料如此記載:“天命八年,太祖御八角殿,訓公主以婦道,毋陵侮其夫,恣意驕縱,違者罪之。時議謂王化所由始。厥後定製,額駙及其父母見公主俱屈膝叩安,有賚賜必叩首,尋遠古轍已。逮道光二十一年,宣宗以為非禮所宜,稍更儀注,額駙見公主植立申敬,公主立答之,舅、姑見公主正立致敬,公主亦如之。如餽物,俱植立,免屈膝,以重倫紀,著為令。”

2.清朝公主下嫁,幾乎全部都是皇帝皇后等指派,不能換人,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是為了政治需要,說白了,公主就是政治工具,公主出嫁,皇帝一方和嫁去的一方都認為公主是政治利益工具而已,例如,順治的兩個公主分別嫁給了耿聚忠和尚之隆,康熙有好幾個公主都嫁給了蒙古貴族,這樣嫁過去不可能有正常的婚姻生活的,所以也就別提生孩子了。

3.娶公主的額駙因為是政治需要,很多心理上不見得會喜歡公主,甚至厭惡也有可能,所以不和公主同房也很正常。

據現有史料看,只有極少數記載寫到公主下嫁和額駙感情比較好的,大多數無任何記錄。

但是,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這23位公主嫁的額駙,幾乎都是在公主死後,又活了很多年。

這也是一個很奇特的現象。

在這23位額駙裡面,順治的二公主是和額駙同年死的,只有4位公主比她們的額駙活的長久,分別在她們的額駙死後又活了7,13,17,17年。

剩下的18位額駙呢,驚人的一致,都在公主死後繼續活了許久,最短的7年,最長的35年。

平均下來,這18位公主死後,她們的額駙又繼續活了19年。

這至少可以說明,嫁人的公主早死,也許真的有些內在規律性,她們的額駙幾乎全部都活的更久,其中也許也有規律性。

4.《清朝野史大觀》記載,公主與額駙同居,有嚴格的制度,要經過管家嬤嬤,所以同居的機會少,自然生育也就艱難了。

原文如此說:“公主出嫁,即賜以府第,不與舅姑同居,舅姑且以見帝禮謁其媳。

駙馬居府中外舍,公主不宣召,不得共枕蓆,每宣召一次,公主及駙馬必用無數規費,始得相聚。

其權皆在保姆,則人所謂管家婆也,公主若不賄保姆,即有所宣召,保姆必多方間阻,甚至責以無恥。

女子多柔懦面軟,焉有不為其所制者。即入宮見母,亦不敢曲訴,勢分相隔,不得進言,即言亦不聽,所以有清一代公主無生子者,有亦駙馬側室所出。

若公主先駙馬死,則逐駙馬出府,將府第房屋、器用、衣物、衣飾全數而入於宮中,除屋宇外,其入保姆腰纏者,不可考也。

大抵清公主十人而九以相思死。

清之公主,子女眾多而又夫婦相如民間者,二百年來僅宣宗大公主與其夫符珍耳。大公主之初嫁也,有所召亦為保姆所阻,年餘不得見駙馬面,怒甚,忍而不言。一日入宮,跪宣宗前請命曰,父皇究將臣女嫁與何人,帝曰,符珍非爾婿耶?女曰,保姆不使臣女見也。上曰,爾夫婦事,保姆焉得管,爾自主之可也。公主領命回府,立斥保姆,召符珍,伉儷甚篤,生子女八人,可謂有清以來首屈一指,可見公主夫婦之相隔,帝並不知。

二百年來之公主,皆無此厚顏,故每每容忍,自傷以死,管家婆之虐待公主,尤甚於鴇之虐妓,然宮中不授以照顧之權,彼亦不能作惡,特因照顧二字,推波助瀾耳,不亦大可畏哉,不亦大可笑哉,吾甚與大公主,為女中豪傑也。或曰,此二者亦沿明制。”

5.從皇宮公主夭折率這麼高來看,即使活著的公主身體素質可能也不是很好,加上是公主嫁人,沒有正常人的夫妻生活,身體心理都有疾病,是以這些公主都不長命,生育子女也很難。

清朝公主,這61位都是皇帝親生的,此外,還有皇帝養公主9人,順治3人,康熙1人,雍正3人,乾隆1人,咸豐1人,她們嫁人的時候一律按照公主禮節。

這9位養公主平均出嫁年齡16.6歲,平均壽命49.7歲,有4個活到了70歲以上,和上面的完全不一樣。

至於生育情況,大概有1-2個,有些還待考證,但是因為她們大多壽命比較長,可能都會有一子半女的。

所以,有個有趣的猜想,是不是皇帝親生的公主身體素質都很差,養的公主身體素質比較好?

不過,養公主大多是很小就抱進皇宮,和親生公主一樣撫養的,可是為什麼平均下來,會差距這麼大呢?

可能有個原因是心理問題。

親生的公主心理上會自認為天之驕女,所以心裡比較脆弱或者適應性差,而養公主即使和親生公主一樣待遇,但是心理上也會自知自己的真實身份,是以適應性會強一些?

這些只能猜想了。

只是養公主平均壽命比親生公主高了17歲,這其中想必定有緣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