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開什麼速度比較損機油?

潮爽玩具


機動車開什麼速度比較損機油?

這個“損機油”是什麼意思?指的是燒機油亦或者是機油衰減?看您的問題描述指的是機油衰減吧?您問的應該是“您經常跑高速,對機油的損害大不大”?總之這個題看上去有些彆扭呢。。記住一點,急加速、地板油最導致機油衰減、還導致燒機油!


長跑高速對發動機當真是極好的!您認為跑高速您的車子負荷會很大?別逗了,對於自吸發動機來說,跑高速120KM/H轉速大概在2600轉左右(僅是大概、平均,別槓),而渦輪增壓發動機維持120KM的速度大概僅用2000轉左右即可!這個轉速對於當今的發動機來說完全是小意思,中低負荷!而經常跑高速會令內機器內的積炭少之又少!要知道積炭也是導致燒機油的元兇之一,超級硬的陳舊積炭會導致活塞環、缸壁之間的縫隙越磨、越大,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一些德系車不經過大修,燒機油的現象就不能治本,就是因為陳舊的積炭不能徹底的清除,即便把活塞環之類的都換了,用不了多久就又會磨損,所以長跑高速對於發動機是一種享受,遠比您在市內堵車、蠕行要好的多!您要知道長跑高速就是最理想的愛車方式,經常跑高速能夠使燃燒室和火花塞始終保持在正常工作溫度,而並非“高溫”,因為發動機轉速根本不夠,跑到120封頂了,這速度對發動機來說完全是小菜一碟!由於長時間保持理想車速進行勻速巡航,發動機的溫度也會處於一個最理想的狀態!在市內緩慢的蠕行才容易導致機體溫度最高,而高速巡航對發動機只有好處而沒壞處!對機油的“損”也比在市內堵車的時候“損”的小。。因為高速120對發送機產生的負荷太低了!


車子就是這樣,能跑高速就別在市內堵著,發動機不怕您在高速公路上勻速巡航,怕的是您在市內頻繁的走走停停、頻繁的加油,那樣才是最傷車的,頻繁的給油加速,導致頻繁的混合氣體高濃度,久而久之積炭就多了,而長時間的低速行駛對機油的損耗也大,通過“機油損耗量=(里程數/平均時速)*汽車功率*機油消耗設計值”這個公式,可以清晰的判斷機油的損耗和車子的速度有直接關係,時速越高,機油消耗量反而低,當然這是指在正常的負荷之下進行,所以長跑高速並不“損”機油!該注意的是車子高速行駛不等於“急加速”,正常把速度拉起來沒有任何問題,而地板油之類的急加速方式也是燒機油的元兇之一(同樣經常粗暴的急加速會導致機油衰減,而跑高速公里勻速巡航並不會導致機油衰減)!至於多久才用換機油?要求多就換、就多就換,不必因為長跑高速就提前更換,發動機兩三千轉而已,不必大驚小怪,鄙人經常7000轉呢,也沒提前換過機油啊!


非專業車評


理論上轉速高,機油消耗也會多一點的,發動機高轉速行車時,由於發動機處於小扭矩/高轉速,活塞的運行速度快、而進入的混合器較少,相對於進氣系統的真空度較大,對於負責密封活塞/活塞環/缸筒的潤滑油,就有更多進入燃燒室的趨勢,增加了機油消耗的可能。另外發動機轉速高會使發動機內部壓力增大,促使加速機油的消耗,但是新車一般密閉比較好,實際不會損耗多少,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機油粘度和溫度有一定關係,溫度越高,機油會變得越稀,車速越高,機油的粘度會越低,流動性會越好,如果是開了15萬公里以上的老車,跑高速的時候,老車磨損比較大,機油的密封性會降低,造成機油滲漏燃燒室,而導致大量的消耗。

汽車發動機高轉速時,機油接觸到高速運轉的曲軸,會使潤滑油過分飛濺到發動機內高溫的表面和泡沫化,比起低轉速時更易引起潤滑油氣化和通過曲軸箱通風系統進入燃燒室燃燒消耗掉,形成機油消耗增加

根據《汽車發動機性能試驗方法GB/T19055-2003》,明確規定:額定轉速、全負荷時機油/燃油的 消耗比不能超過0.3%。如果你的車子機油消耗比小於這個數就是正常的。

如果你開的是老車老車,可以更換成粘度更高的全合成機油,以增強機油的密封性能,可以改善一下燒機油的症狀。


高速警事


開車什麼速度比較損機油,這個問題並不嚴謹,應該說“什麼工況下機油性能下降快”更合適一些。因為速度並不能全部反應發動機的運行狀態,而發動機的運行轉化決定著機油性能下降的速度。打個比方,同樣跑60公里/小時,我既可以3檔3500轉也可以5檔1500轉,而這時候發動機的工作狀態是完全不同的。

機油這東西雖然看得見摸得著,但是想要知道其具體性狀還真需要設備輔助檢測,所以作為一個非機油專業人士也無法給出諸如多少轉比多少轉更廢機油這樣直觀的答案,咱們就通過日常用車中的一些情景來簡單分析一下吧。

1、個人認為激烈駕駛更廢機油



比如一些車友喜歡動不動地板油,這時候發動機基本上是有多少力出多少力,負荷最大,摩擦部件的應力也更大,溫度上升也快,所以經常激烈駕駛的車主更應該定期檢查機油。

2、一定速度勻速行駛比走走停停更省機油

這完全是個人直觀感受,沒有任何實踐支持的,勻速行駛中發動機負載穩定,發動機溫度波動小,機油壓力波動小,機油均勻循環潤滑,我認為這是最理想的狀態。而走走停停時發動機負載不穩定,機油壓力也不穩定,機油循環速度也不穩定,特別是夏季堵車,發動機溫度上升很快,電子扇頻繁啟動,比如凸輪軸室本來機油循環就慢,當停車怠速時進入內部的機油更少,這些機油溫度就更高,而轉速起來後循環更快,機油溫度就不會那麼高了。

3、高速公路行駛比市區行駛更省機油

其實這點和上一條有點重複,我們都知道機油有清洗作用,高速行駛中燃燒充分,燃燒殘留物更少,而低速行駛更容易出現燃燒不良的情況,燃燒產物更多,最終會有一部分燃燒產物會被機油溶解吸收,機油性狀改變越快。還有一個方面,假如你每天上下班30公里高速,花費30分鐘。另一個人10公里市區,同樣花費30分鐘。當跑3000公里時你的發動機才運行3000分鐘,而市區的車卻要運行9000分鐘,你說哪個機油狀態更好?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拋磚引玉,有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多多指教。


我是故鄉的雲


這個確切的說呢,不能說什麼轉速就把在幾種情況下,對機油那是有嚴重的這種不好的作用。

一點的是在冷車啟動的時候,油溫不高,這個時候的雞湧的快速運轉,如果在冷車啟動的時候,高速行駛,馬上那麼機油的剪切作用就比較大,然後容易失效,而且來對機油的傷害比較大,對發動機的傷害也是非常大。



第二點呢,就是我們在運動模式或者手動擋的第一段低檔高轉速模式,這個時候呢,對機油的損害是非常大的,因為油溫過高,而且呢,這個機油泵的壓力也過高而且負荷非常大。


第三點的就是超速超載是八極高轉速的學院運轉,以及這個負重太大造成的,機油的分子膜會脫落,在剪切的作用下呢,機油分子容易失效


EF愛車有道


理論上轉速高,機油消耗也會多一點的,發動機高轉速行車時,由於發動機處於小扭矩/高轉速,活塞的運行速度快、而進入的混合器較少,相對於進氣系統的真空度較大,對於負責密封活塞/活塞環/缸筒的潤滑油,就有更多進入燃燒室的趨勢,增加了機油消耗的可能。另外發動機轉速高會使發動機內部壓力增大,促使加速機油的消耗,但是新車一般密閉比較好,實際不會損耗多少,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機油粘度和溫度有一定關係,溫度越高,機油會變得越稀,車速越高,機油的粘度會越低,流動性會越好,如果是開了15萬公里以上的老車,跑高速的時候,老車磨損比較大,機油的密封性會降低,造成機油滲漏燃燒室,而導致大量的消耗。

汽車發動機高轉速時,機油接觸到高速運轉的曲軸,會使潤滑油過分飛濺到發動機內高溫的表面和泡沫化,比起低轉速時更易引起潤滑油氣化和通過曲軸箱通風系統進入燃燒室燃燒消耗掉,形成機油消耗增加

根據《汽車發動機性能試驗方法GB/T19055-2003》,明確規定:額定轉速、全負荷時機油/燃油的\n消耗比不能超過0.3%。如果你的車子機油消耗比小於這個數就是正常的。

如果你開的是老車老車,可以更換成粘度更高的全合成機油,以增強機油的密封性能,可以改善一下燒機油的症狀。


容濟點火器


小民談談自己的體會。「損機油」的說法是不成立的。定期換油才是根本。為何耍定期換機油?因為機油使用一段時間後便變質繼而失去潤滑功效,變質原因有,被碳氫化合物所分解,氧化氮及硫等結合而酸化,與水蒸氣混和而結成油垢等,這都是一直以來困擾引擎潤滑系統的問題,如果把這些問題背後的根本原因解決了,汽車的使用不存在怎麼樣開就損機油。

事實上現如今的引擎技術已大有改善了,比喻碳氫化合物,氧化氮等是燒燃時空氣與燃料比例不高或混合不好而引致,現今的電子燃料噴注系統已十分精準,加上改良的點火系統,將燃燒後的HC、NOx減至最低,改良打磨技術的燃燒室,也減少進油槽內,加上汽油內的含硫量嚴格控制,這一系列基本上由環保出發的引擎技術,令機油的穩定性與壽命都得以加強和延長。所以,勤換機油、定時保養,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