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德国人对希特勒的评价如何?

临漳新路达传媒


德国官方对于希特勒的评价一直都是负面的,但是德国民众对于希特勒的态度则是十分复杂的

2016年1月希特勒的的自传《我的奋斗》在德国被重新允许出版,这将是该书在而二战后首次印刷出版。

其实在战后西德政府并没有在法律上禁止出版和发行《我的奋斗》,但为是拥有该书版权的巴伐利亚州政府坚决反对出版这本书,因此《我的奋斗》一直没有在德国再版。

不过根据德国的法律规定,一本书的在原作者逝世70年后将失去版权保护。而《我的奋斗》的原作者希特勒是在1945年自杀身亡的。因此《我的奋斗》一书的版权保护只能持续到2015年,从2016年1日开始任何出版商都可以自由出版此书。

2016年1月8日,二战后首版德语本《我的奋斗》在德国书店上架,据悉这本书的销量还不错。

对于这本书的“解禁”,巴伐利亚政府无力去阻止,为此巴州政府开始发售官方注解版,帮助读者正确理解该书。

不过虽然官方一直没有发行《我的奋斗》,并且在公众场合下,也没有任何媒体提及此书的内容,但是该书在网上还是比较容易被查到,所以德国民间很容易接触到这么书。而相比于官方的抵触情绪,民间对于希特勒还是比较认可的。

据德国民调显示大多数德国人认为如果希特勒没有发动二战,那么他将是个伟大的改革家和政治家。

(阿道夫·希特勒)

一战后德国战败,英法美制定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制裁,德国丧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以及:北石勒苏益格、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部分上西里西亚、东上西里西亚、阿尔萨斯和洛林等领土,并且还要支付给战胜国2260亿马克的赔偿款。后来虽然赔款有所减免,但是一直到2010年德国政府才向法国支付完最后一笔赔偿金。

如此严厉的惩罚让战后的德国经济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而1929年—1933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更是让德国社会陷入了严重的危机。苛刻的赔款使得德国民众越发的仇恨《凡尔赛和约》,这给了希特勒执掌德国的天赐良机,希特勒正是凭借着德国人民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而上台的。

希特勒十分富有演讲才能,并且他的话语极具感染力和鼓动能力,他表示将要复兴德国,让每个德国家庭的餐桌上都有牛奶和面包。得益于希特勒自身非凡的人格魅力,他一步步地将一个名为“德国工人党”的小党派发展成“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德语音译为“纳粹党”),并一举成为德国国家元首。在他执政后,更是史无前例的将德国变成一个超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平心而论,希特勒的治国才能还是可圈可点的。他对于的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德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希特勒的执政下,德国修建了大量基础工程,比如世界上首条高速公路就是德国人在这一时期修建的。希特勒的政策与当时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非常相似,这些工程计划大大缓解了德国严重地就业问题,慢慢地将德国带出了经济危机的泥潭。

(希特勒视察基础工程建设)

而且希特勒还利用其高超的外交手段,软硬兼施,完全废除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军备限制,重新武装德军,并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

要知道《凡尔赛和约》可是明确严厉禁止德国和奥地利合并的,但在1938年3月15日德国却明目张胆的兼了并奥地利,而英法对此几乎是毫无阻拦。英法不仅没有组织德奥合并,反而在德国吞并捷克的问题上还充当了柏林的帮凶。

英法之所以对德国不断忍让,除了希望德国能向东进攻苏联外,主要是忌惮于德国强大的军事实力。特别是作为一战主战场的法国,一战巨大的人员伤亡使得法国患上了“恐战症”。法国当局不愿意再同德国爆发大的冲突,因此对德国不断地绥靖,希望以此换取和平。

从英法对德国的态度可以看出,二战前夕的德国是非常强大的,已经完全走出了一战的阴影,这也是希特勒能够获得极高支持的原因。

如果希特勒在吞并捷克后能及时收手,哪怕是在闪击波兰后能停止战争,那么德国将避免二战悲剧的发生。虽然在闪击波兰之后英法都立即对德国宣战,但是英法对德国也都是“宣而不战”,很明显还不愿意和柏林撕破脸。

所以若是在闪击波兰后希特勒能悬崖勒马,那么他将成为日耳曼人的民族英雄,他的地位将完全不逊于铁血宰相匹斯麦,甚至他的成就还要超越俾斯麦。

因为俾斯麦当年仅仅是统一了小德意志,这其中并不包括同为日耳曼人国家的奥地利。而希特勒不仅兼并了奥地利,还占领了日耳曼人居住的苏台德地区,完成了大德意志的统一。

并且在德军进攻西欧之前,德国在一战时割让给波兰和捷克的领土也全部被收回(这两个国家都被德国给吞并了)。因此只要希特勒在占领波兰后跟英法讲和,那么今天的德国将成为欧陆第一强国。

(二战时期德国最大版图)

只可惜希特勒野心太大,元首的野望是整个世界,区区一个波兰、一个捷克、一个奥地利,是填不满元首的胃口的。于是在打完波兰后元首终究是没有搂住,又打了英法和苏联,并且最后还没打赢,直接将德国的家底儿输了个底儿朝天。

今天的德国人十分的后悔发动二战,因为这场战争给德国的伤害太大了。为了吸取这段惨痛的教训,战后德国政府极力根除纳粹思想。而对于希特勒,德国官方对他的定义是法西斯战争狂人,而德国民众对于他的看法则要更加复杂,绝非简单地非黑即白。


千佛山车神


现在德国人对希特勒有2种评价,第一种评价是:德国人十分痛恨希特勒当年发起第二次世界战争,把德国带进战争的坟墓,令世界深受其害,德国人非常的痛恨希特勒,这是表面上的。第二种是:德国人对希特勒非常之敬佩认为他是德国的英雄!是德国的骄傲,虽败犹荣!这是放在心里的秘密是不会说出来的!

站在德国人的立场希特勒并不见得就是错的,因为他是为国家而战,为国家创造条件。站在受害国的立场他是个杀人魔鬼!世界公敌,对他那可是恨之入骨杀之而后快!

德国人内心深处其实是不痛恨希特勒的,只不过是不敢说出来而已!装装样子吧了,德国人都知道自己的国家以成为世界公敌所以不会说出来,否则将会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制裁,相信他们最恨最可惜的就是没有打赢那场战争,不然站在世界最顶端的国家就是德国了!而不是今天的美国!

看现在的美国和当年的德国有什么区别?想打谁就打谁打完一个又一个,害到别人家破人亡,他又对在那里?想当年美国对印第安人赶尽杀绝还不是一样没人性。现在呢又对中国动手脚打击中国!所以对与错是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错的是错的,对的也是错的!但是一一为国而战永远是对的!!!


夜冷清有谁共鸣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我建议大家去看一部电影《希特勒回来了》。这是2015年由大卫.温德特执导的一部电影。电影内容是希特勒大难不死,穿越到2015年的德国,随后他对这个国家感到很不满意。首先是难民问题,然后是德国总理居然是个女人。他觉得电视节目很粗俗,也没用,居然在教人们烹饪。

于是,希特勒重新走上街头进行宣讲,靠着其民粹主义主张获得了一批支持者,最后因为被曝出虐杀一只狗而被人们抛弃。
该片总体的气氛诙谐幽默,是一部喜剧电影。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的许多公众场合向路人提问是真实提问,并非演员答应。从电影中路人的反应不难看出,在近些年来,德国人对希特勒的态度或多或少发生了松动。

在德国,从1960年到2010年,希特勒一直是作为反面教材。人们反思那场战争,对于希特勒留下的痕迹加以抹除,德国政府为此还不惜制定严厉的法律法规惩处。公众人物也不会赞扬希特勒。

德国的教育系统中,希特勒是作为负面人物出现。可以说,大多数德国人对希特勒谈不上喜欢。
但在2011年后,随着中东国家战乱频发,大量难民涌入德国。以及德国失业率上涨,欧洲经济发展陷入低谷。

尤其是难民问题,难民们进入德国,抢了更多的工作岗位,还需要得到德国的福利,对德国的社会治安,文化带来了很大冲击。默克尔政府自视为欧盟最顽强的卫道士,执行欧洲接受难民的任务,四处救火。这让一些德国的民族主义者感到不满。

这个时候,一百多年前的希特勒让他们眼前一亮,希特勒开始变得有市场。
希特勒的极端德意志
民族主义思想重新发酵,欧洲各国极右翼的崛起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一些德国人对希特勒,不再那么讨厌,可以说,是麻木的。

当然,大多数德国人依然对希特勒印象不好,认为他是罪人。要想让希特勒思想完全在德国复辟,是不可能的。


朱兴子


我曾经读过一本希特勒的人物传记,作者在书背后留下这么一段话:希特勒的可怕之处在于,他拥有作为一个伟大领袖所要具备的所有优秀品质,却没有作为一个人所最基本的良知。

在希特勒从担任德国总理到1939年的这段时间,希特勒让全德国人民都成为了自己的追随者。毕竟希特勒上任初期就爆发了全球经济危机,美国在罗斯福的带领下迅速重回正轨,而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经济发展也迅速回暖。

德国在二战前期做了很多掩人耳目的动作,以自卫的名义扩军,并在莱茵河畔大量部军,与苏联签订,麻痹苏联的神经。

苏德代表签订条约

希特勒的假动作远远不止于此,时任德国宣传部部长的约瑟夫·戈培尔,在希特勒的指示下大肆宣传虚假新闻,吹捧日耳曼优越论,对德国人进行精神洗脑,欺骗全世界,企图瞒天过海。更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如果希特勒再晚几个月发动战争,那么他将会获得193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话说现在的美国总统也经常的诺贝尔和平奖)。


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

二战结束后,最令德国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终于认清了自己过去所追随的领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国家到底犯下了多大的罪孽。由于戈培尔从中操作,德国人只知道自己国家的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只知道自己的领导人在为国家的未来而战。

随着二战结束,德国战败,一批批的德国百姓被盟军带到犹太人集中营,去亲眼见识希特勒面具下真正的魔鬼的嘴脸。德国的百姓被眼前堆积如山的尸骨完全震撼,他们掩面,祈祷,崩溃,咒骂,一切的情感都在那一刻集中化作对希特勒的仇恨。



德国人在盟军组织下参观集中营

二战后德国人一直都在反思为什么当初没能尽早的识破希特勒,为什么人民会放纵任一个恶魔去领导自己。在对战争的反思上,德国人做的也十分深刻,德国总理勃兰特1970在华沙的惊世一跪,是德国人多年来做我赎罪的一个缩影。

德国人一直都在不断努力来重新赢得世界的尊重。现在在德国境内是严禁一切与希特勒和纳粹有关的一切事物出线,甚至在二战之后,希特勒作为一个姓氏已经在德国消失了,一切形式上或者意识上与希特勒有关的都是违法行为,如果在公共场合进行有关希特勒或纳粹的活动,会被直接逮捕,严重的会直接锒铛入狱。

所以外国人如果去德国旅游或者其他的事情,千万不能图好玩就在公共场合行个纳粹礼,作个死,到时候惹得一身麻烦,也没人能帮你。


心有梦想2018


我与德国人打过几次交道,有一次与几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德国小伙聊了基本一整天。谈到那段历史时,他们非常严肃地告诉我:是他们错了,他们的国家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们作为德国人对那段历史深感羞耻。这是他对我说的话的原意,没有任何添油加醋。

这基本就是绝大多数德国人对于那段历史的态度,也正是因为这个态度,当代世界才能将纳粹德国与德国清晰地区分。

那天我与他们简单聊了那段历史、政治、军事相关的话题,从头到尾他们没有任何类似什么“虽败犹荣”、“怀念曾经的辉煌”或“那些不是我们干的”之类的态度,始终在说是他们的错,感到深深的羞耻这类的话,能看出来他们始终在努力得到原谅和认可,他们的立场是把纳粹摆在了我和他们共同的对立面,并不是德国与其他国家。

普通德国人遇到与纳粹相关的事物是完全排斥的,恨不得这些完全不存在。而我又想到,国内一些脑残青少年,哈德就不说了,动不动就张口“元首”,闭口“元首”的,还特么穿着模仿党卫军的制服招摇过市,真是特么的愚蠢无知。


silvercastle


在1945-1990年这个阶段,德国人对希特勒的态度是百分之100的否定。在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就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领域对纳粹进行了彻底的清算。联邦德国不仅彻底否定了纳粹德国的历史,而且也彻底否定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尤其是将军国主义思想从德国社会彻底拔除。

1955年,德国联邦国防军建立,但是在西德政府的定义中,德国军队不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支加强版的“警察部队”,主要的责任就是维持德国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因为国防的任务并不是由德国军队承担的,而是由美军承担,因为此时德国处在冷战最前沿,并且是美国的小弟。

换句话说,美国人之所以允许德国重建军队,主要是因为美国人钱不够花了,总不能把德国包养到底,因此就让德国人自己出钱承担维护社会秩序,美军继续否则防卫任务。但是1955年后的德国军人,失去了荣誉感,不能谈对于军队和国家的热爱,在德国人心中也没有太高的地位,同时在国际上也被另眼看待,都不把联邦国防军当成正规的军事组织。

在这种情况下,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思想被彻底阉割,纳粹主义思想被彻底否定,因此反纳粹就成为了战后联邦德国的“政治正确”,任何人都不能为纳粹歌功颂德,凡是为纳粹翻案的,基本上都没有任何好下场。联邦德国也在努力的赎清纳粹的罪行,向被侵略国家支付了巨额的战争赔款,而且不仅包括纳粹德国时期,甚至将一战时期很多的欠款,也进行了补偿。

那么对于希特勒这个人的评价,在战后50年内,是全盘否定的态度,希特勒的所有历史都被定义为黑历史,纳粹党被定义为犯罪组织,所有跟纳粹有关系的人也被定义犯罪分子,总之关于纳粹德国的一切,都是黑的,就算纳粹有部分贡献,也是不能谈的,都被定义为“为了侵略发动战争做准备”。同理,凡是在1945-1990年期间为希特勒个人翻案的,基本上也是没有什么好下场,一旦被定义为纳粹的支持者,在德国社会是根本活不下去的。

在1990年冷战结束后,德国也实现了统一,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对于纳粹德国时期的历史,德国部分历史学家开始进行客观的评价,但官方主流的意识形态,依然是对纳粹德国全盘否定,同时也是对希特勒个人全盘否定。总的来说,在过去70年的时间里,德国政府对于纳粹德国的历史除了否定就是否定,因此你在今天问德国人对于希特勒什么看法,百分之99的德国人会认为希特勒就是个“战争贩子”+“大魔头”,不会有其它的什么看法。假如真的有什么人给纳粹翻案,这个人在过去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在今天同样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因为这是德国社会的底线和原则问题,是超越个人价值观的。虽然有很多人非常推崇希特勒,也有很多人认为希特勒长得帅,但这都是德国政府不认可的,即使希特勒小时候是下图这个样子。


图维坦


现代年纪大的人不太愿意提起希特勒,所以新一辈人因为受到世界大环境的影响,也不愿意提及,内心是认为自己的元首做错了事情,但是当你了解当年德国的境况就会明白为什么整个德国都在疯狂拥立希特勒,以希特勒的命令马首是瞻。



第一,一战后的德国穷困潦倒。

当年希特勒所走的强硬路线,是十分受民众拥戴的,因为当时德国经历一战,并且是战败国,巨额的赔款德国拿不出来,只能割地和让出海外利益,整个德国陷入了绝望中,没有任何希望。

第二,希特勒带领德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希特勒给德国人带去了生的希望,原本四周死气沉沉的空气,因为他的出现,带领德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加之希特勒对外的强硬的态度,使得普通民众对于其他国家的仇恨被希特勒彻底击激发,大家内心就是默认要报复世界,给那些欺负德国的人一点颜色看看,所以对于希特勒的做法表示一致支持。



虽然希特勒最后的做法越来越极端,但是他最初灌输给德国人的思想,却正抓住了他们的心理,所以现在德国人老一辈不愿意提起,新一辈又不太了解,所以大家选择装睡,尽量不提起,就连戴安娜王妃的问题都做过调查,现在很多新一辈的英国孩子对此没什么感觉,戴安娜注定也只能成为老一辈人心里的英伦玫瑰了。


军事一点通


不吹不黑,希特勒非常有国家领导的天赋,命运也给了他机遇,如果他不搞种族屠杀,或者在打苏联之前就死掉了,他大约会成为一个伟人;再如果希特勒赢了,很多年后他对于德国就是秦始皇,就是皇太极……但是他输了。历史对输的那一方多是抹黑,更何况他不需要刻意抹就已经一身黑了。

希特勒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还比较遥远,同样是帝国主义,我们随口调侃他元首元首的,但是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绝对嗤之以鼻。德国人对希特勒的态度很明显,在二战结束的后几十年之内是百分之百负面的,并且绝对是忌讳一般的存在。

希特勒不光杀了600万的犹太人,还将近千万的德国年轻男子送上了战场,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参加的战争,希特勒必须要为这些亡者负责,背上骂名。二战之后的德国国土分裂,经济一片混乱,德国人对于这段历史相当敏感,不愿正视希特勒,能不提则不提。如果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支持希特勒,说他一句好话一定是异类是罪恶的余孽。

在1950年曾经有人在德国进行了一场调查,半数以上的德国人觉得如果希特勒没有发动战争的话,他将会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希特勒是德国人选择的,那个时候的德国民不聊生,物价飞涨经济一塌糊涂,国内矛盾尖锐,国外岌岌可危。这个时候就算没有希特勒,也会有东特勒、北特勒被选出来。

且不问手段如何,十几年,希特勒将德国的地位上升到了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他是一个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艺术家……上次还有粉丝提醒甲壳虫也是希特勒设计的,今天把希特勒的自画像拿来遛一遛。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激进文艺青年走上政坛的后果大家了解一下。

德国新生代出生在战后,并没有经历过希特勒时代,但是德国对于战犯的审判还是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会因为希特勒跟自己的父辈产生矛盾,质问他们的父辈为何成为希特勒的帮凶。德国毕竟比日本略有良心,没有刻意淡化自己的罪行,1970年西德总理的一跪虽然争议很大,但是也表达了当时德国人对于希特勒的态度。

今天,德国的年轻人对于希特勒的态度略有放松,但是依旧不会对他有所肯定。他们更多是一种戏谑的方式讽刺希特勒。在小说《看,谁回来了》之中,希特勒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喜剧形象。德国人正在以他们的方式摆脱希特勒的阴影,与其将他作为心中的禁忌恶魔,不如将他视为傻叉。这就是现在年轻人的态度。

而我们看希特勒没有什么民族仇恨,所以可以更加全面一点。就像秦始皇一样,谁也不知道他如果没有统一六国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但他要是当年输了的话,今天的他一定不是史上第一帝王,而是历史书上浓墨重彩的历史毒瘤。


木剑温不胜


希特勒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他是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也是纳粹党党魁,在1933年被任命为内阁总理;1934年至1945年任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其实他早在还没有坐上元首的时候,就一直在琢磨着对外入侵额事情。根据有关的 资料显示,其实他早在1923年就已经明确表示要对外入侵。

在希特勒的鼓吹之下,当时的德国内部其实和日本一样的疯狂。在日本有军国主义,他们有天皇,但是德国也有希特勒。希特勒曾经鼓吹人种优越理论,让大部分的德国人认为自己的战争是在消灭劣等人种,和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是一个道理。在这个时期,德国人对希特勒可谓是疯狂。但是在这之前又是个什么样子?

在一战前后,德国的现实落差太大,民众心生愤恨,极度渴望能恢复一战前美好的生活。可是魏玛政府又无力改变德国的现状,无法挽救德国拉升经济,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而且还有来自法国为首的强大外部压力。在内忧外患之下,魏玛政府越来越不得民心。而希特勒的出现,让德国民众看到了俾斯麦一样的救世主。

希特勒这个人不仅有野心,还非常的有煽动力,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很容易带动人们的情绪。如果说世界上谁的演讲能力最强,希特勒可以说的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其实无论是那里都一样,如果怨声载道太过强烈,只有出现一种更大更强的声音就将其覆盖。

而希特勒也深谙人民的心理,他的出现对症下药。通过展现出自己的超凡个人魅力,来增强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打造民众对他个人的超级崇拜,让大家深陷他所营造的世界中。在一战后的德国,无数的德国人为希特勒而疯狂。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到1945年4月30日当任德国总理,总共12年时间,前6年德国人把希特勒当神一样看待,后6年又毁了自己亲手建设的德国。

前6年:

1933年到1939年,这短短的六年里德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繁荣,失业率极低,甚至是传出了零失业率的情况。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社会公平公正。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精神文明蓬勃发展,德国人民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德国也一跃成为欧洲经济军事最强大的国家,而且着还是在一战《凡尔赛条约》各种限制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这段时间,德国人基本上都是当希特勒神一样的存在。

后6年:

1939-1945年,也是6年时间,亲手又毁了自己刚刚建设强大的德国,并且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德国被炸的稀烂,工业几乎被摧毁,德国光是死亡人数就有800余万,伤更是不计其数。让德国比一战还惨,所以这段时间希特勒在德国人心中基本上就是魔鬼。可是这是后来回忆起来,在战争中的德国人可不是这样的想法,他们仍然是在为希特勒疯狂。

其实不管是在那里,对于这种人还是喜忧参半的多。同样的德国人也不例外,他们对待希特勒可谓是百感交集。有人说他是天才,有人说他是疯子。在二战后,德国人是这样评价希特勒的:元首在1938年以前是伟人;1938年到1940年是暴君;1940年以后,希特勒就变成了彻底的疯子。但在大部分时间里,谈论希特勒是一个禁忌话题,德国人对于希特勒也不完全是恨,可谓是有爱有恨。

那么希特勒到底是多疯狂?他曾经觉得《圣经》妨碍他消灭犹太人的大计,因此希特勒在欧洲发动侵略战争的同时,还设立了所谓神学研究中心篡改《圣经》。不但把所有关于犹太人的内容大砍大删,把“摩西十诫”改成了“纳粹十二诫”。更是抹去耶稣的犹太人身份,篡改为跟德国人一样的“优等民族”雅利安人。

德国战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德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但是美国人开始清除纳粹余孽,而且禁止德国民众讨论希特勒,销毁希特勒的一切。后来东西德国合并,德国也立了法,禁止谈论希特勒的一切。这个时候的德国人一般不轻易评论希特勒,也不愿多说关于希特勒的事。

但直至今天,随着德国国内经济的衰退和社会矛盾,以及种族主义的重新崛起。甚至都有人敢于公开纪念,佩戴希特勒徽章了,德国的纳粹势力有重新崛起的危机。但是在大部分人的心中,对于希特勒的纳粹精神还是深恶痛绝。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多年前的德国总理曾经亲自下跪,给哪些二战中的遇难者赔罪。

从这些上层人员的举动来看,德国对于二战中的行为还是抱有忏悔的想法。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思想都是一致,下层群众还是有这种反动思想。但是日本就不一样了,无论是上层还是民众,似乎从来没有后悔过曾经的一切,我们还是要好好的提防。


史之策


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到1945年4月30日当任德国总理,总共12年时间,前6年德国人把希特勒当神一样看待,后6年又毁了自己亲手建设的德国,所以不管是德国人还是世界,都是把希特勒当魔鬼一样看待。


前6年:

1933年到1939年,短短6年时间,希特勒使德国在一战后重新崛起为欧洲大国 , 在德国修建高速公路网 ,铁路网,提高德国民众生活水平,降低失业率,促使德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对德国人“每个家庭餐桌上都有牛奶和面包”的承诺,那么短的时间让德国成为欧洲经济军事最强大的国家,简直不可思议,而且是在《凡尔赛条约》各种限制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这段时间,德国人基本上都是当希特勒神一样的存在。


后6年:

1939-1945年,也是6年时间,亲手又毁了自己刚刚建设强大的德国,并且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德国被炸的稀烂,工业几乎被摧毁,德国光是死亡人数就有800余万,伤更是不计其数,让德国比一战还惨,所以这段时间希特勒在德国人心中基本上就是魔鬼。


希特勒的罪行令人发指,在欧洲造成几千万人的伤亡,特别是屠杀600万手无寸铁犹太人的罪行,所以希特勒将被永久的钉在耻辱柱上。

另一方面,希特勒发明了闪电战,导弹,喷气式飞机,高速公路,大众汽车,欧洲铁路网等等,所以可以说希特勒促进了很多现代技术的发展,不过这一切都不能掩盖他对人类犯下的罪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