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一号卫星早就失去联系了,为何在太空飞了48年还不收回?

传承-誓言


之所以不回收,除了技术限制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投资回报不成比例。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东方红一号没有被回收。

技术限制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多。虽然我们现在仍然知道东方红一号在哪个轨道,甚至某个时间点在哪个位置,但我们即便发射飞船上去也很难找到。因为东方红一号现在已经完全不工作了,无法向地球发送信号。因此我们只能依靠轨道计算和光学探测来试着找到它,定位它。试想一下,茫茫太空,即便知道大概位置,去寻找一个直径大约1米的卫星,这是何等的艰难?要知道地面误差很小,到了太空都会被放大无数倍,从而差出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这么大的区域要找这么小一个卫星,很难。


其次就是飞行器的选择问题。飞行器要到太空去寻找一个位置不明的报废航天器,必须要带够足够的燃料。这些燃料不仅包括飞行器升空所需,还包括多次变轨、俘获后返回所需要的部分。这其中多次变轨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也许飞船一上天便发现东方红一号就在旁边,也许变轨到燃料消耗殆尽也没有找到东方红一号。这就是主要的技术难题。


至于投资回报的比例问题,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发射一个能够将东方红一号带回来的航天器投资肯定是巨大的。由于东方红一号不能主动发送自己的位置信息,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东方红一号带回来的作用似乎并没有很大。东方红一号上面的技术、材料、配件等在现在看来都是已经淘汰的东西,科研价值并不大,更大的价值反而是其历史价值、文物价值。所以花费巨大的投资拿回东方红一号卫星似乎并不是那么经济。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东方红一号已经在太空漂泊了48年多了,仍然还没有回到故乡。不过将来如果航天常态化、廉价化之后,一定要将东方红一号接回我们的祖国。毕竟东方红一号作为我们的第一个人造卫星,其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关注"张家小智儿"了解更多天文爱好者的想法~


张家小智儿


东方红一号,是我国首颗人造卫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东方红一号受化学电池的寿命限制,在太空中工作28天后就失效了,由于该卫星椭圆轨道的近地点在400千米以上,远日点在2000千米以上。这样的高度保证东方红一号几乎不受阻力,靠惯性继续飞行上百年。

两弹一星是奠定我们大国地位的利器,东方红一号的上天,其中过程的艰辛不言而喻。东方红一号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它的任务时要确保上天,完成掌握基本的航天技术的任务。最终的要求是:上的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也就是确保卫星飞天,能够实施测控,播放东方红乐曲,在轨飞行时可见,鼓舞人心。最终成型的东方红一号,直径1米,质量173千克,近似球体的72面体,采用银锌电池供电。

在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场,由长征一号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次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是中国航天第一次从运载火箭,研制卫星,到地面检测等系统的建设。

东方红一号设计寿命只有20天,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由于银锌电池寿命有限,失去了地面联系。

原设计卫星要送入300公里的圆形轨道,但运载火箭不具备变轨能力,最终确定了近地点400多千米,远地点约1600千米的椭圆轨道。在这么高的轨道上,卫星几乎不受摩擦,依靠惯性可以长期运行。目前东方红一号的还在近地点430千米,远地点2000多千米的轨道上运行,可以看到东方红卫星丝毫没有降低轨道,回归地球的意思,还有可能慢慢脱离地区引力,飞向太空。

所以对东方红的回收,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技术和必要。但在航天技术高度发展的过程中,未来的飞船偶遇东方红一号,将它捕获,带回地球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欢迎评论,关注量子实验室。


量子实验室


你好我是迷彩派,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发射升空。从那一刻开始,悠扬的《东方红》旋律就开始响彻太空。当时东方红一号卫星设计工作寿命只有20天,也就是说在1970年的5月14日它就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失去了一切联系。

尽管早就已经失去工作寿命,但是东方红一号卫星仍然在太空遨游。距今为止,东方红一号已经在太空飞行了48年的时间了。至于为什么失去作用那么久还不收回,主要有两点原因:

首先东方红一号卫星作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对于中国航天事业乃至整个中国来说都有非同凡响的意义。它的发射代表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卫星的国家,这为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尽管早已经失去作用,但颗承载着民族希望的卫星,在天上要远远比在博物馆更加有意义,因为它像一个启明星般指引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其次就是东方红由于飞行轨道距离地球较远,所以回收起来有很大的成本在里面。而且东方红一号虽然失去作用,但是它的飞行轨道是确定的,所以对其它卫星造成不了威胁,所以也有没有必要费尽周折去回收它


迷彩派军事


事实上大多数卫星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回收的问题,所以一般来说,当卫星一般失去动力之后,就会沦为太空垃圾,然后孤独的留在太空当中,等待坠毁大气层的那一天,东方红一号卫星也是一样的,它和人类发射的无数卫星一样,都不太可能被回收。

其实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卫星回收的技术,虽然东方红一号的轨道高度较高,但还是可以进行回收的,之所以没有这么做,大概和以下几个原因有关。第一个原因就是成本高,如果我们要回收东方红一号,就必须先发射一个带捕获功能的航天器上去。

这个航天器需要慢慢的接近东方红一号,然后利用机械臂抓住卫星,然后再通过减速和下降的方式,安全的落回到地面上,但问题在于,发射这样一个航天器的价格很贵,除非是必须要进行回收,否则一般的卫星都会被放弃。

第二原因是价值不大,其实东方红一号在设计和生产的时候,一共制造了五个,当时之所以要制造这么多,是因为害怕发射不成功,所以多准备了几个预备品,但好在发射计划非常的完美,所以现在我们的手中,还有四个一模一样的东方红一号卫星。

然后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以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技术很简单,所以即使回收下来,除了纪念价值的意义之外,其他方面的的收获很小,而且东方红一号长期的停留在太空当中,本身就带有一些太空辐射,而带有辐射的物体,一般不适合进行收藏。

所以以上这些因素告诉我们,东方红一号的命运已经注定了,我们不太可能回收这颗卫星,虽然这颗卫星的纪念意义很大,但它只能留在太空当中,等待着毁灭的那一天,那么由于东方一号所处的轨道附近,并不是绝对的真空,它仍然会受到大气阻力的摩擦作用,然后慢慢的下降,最后坠毁在大气层当中,而且绝大多数卫星的命运,都是和东方红一号一样的,最后都会坠毁。


科学薛定谔的猫


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对于我国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但是由于当时使用的化学电池,因此设计寿命只有20天。

在东方红短短的20天设计寿命里,源源不断地像地面传输信息,20天过后不是说他就陨落了,而是再也无法向地面发送信息,也无法接收地面信息了,即失联,这时严格来说,已经变成了太空垃圾。

在太空中卫星即使失去联系,也会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飞行,东方红一号的20172近地点为441千米,远地点为2037千米,远地点势能最大,近地点势能最小,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加快,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速度又逐渐减小,但是由于太空中阻力很小,总的能量损失很小,东方红一号就可以在椭圆轨道一直运行,目前看来至少还可运行100多年,除非发生空中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

那么我国为啥不把东方红一号回收呢?

从太空看地球,地球有点像毛绒球玩具,因此地球周围已经被密密麻麻的太快碎片所包围,其实这些太空碎片对于进一步探索太空有极大的威胁的,因此服役完成的卫星收回来是最佳选择。

卫星回收技术是一项重大突破,我国是在1975年11月26日才掌握的卫星回收技术,因此当时不具备回收能力。

其实作为我国第一颗卫星,继续在太空翱翔,也是对航天人、对中国人的一种精神鼓励,你说呢?


核先生科普



首先我要告诉各位网友的是,这个网址可以实时看到东方红一号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轨道参数等http://www.n2yo.com/satellite/?s=4382

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由于没有太阳能电池板,自身的银锌化学电池寿命又有限,所以设计工作寿命只有20天,但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便和地面失去联系。

现在,发射卫星的技术相对来说很成熟了,卫星的功能也各有不同,有些低轨道卫星在完成任务后会下降高度,主动在大气层中烧毁,而有些高轨道卫星即便是功能丧失也不会掉下来,会成为太空垃圾继续围绕地球运行。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历史使命早已完成,在耗完电量后便和地球失去联系,之后就成为了太空垃圾,如果现在若再发射一颗卫星,进行轨道追踪,将其扑捉并带回地球,这将耗费巨大且卫星本身早已没有任何价值。

另外,根据观测,东方红一号近五十年来的运行轨道也几乎没有降低,意思就是说,它可能还会继续运行上百年时间甚至更久远。


震长


既然题主都知道东方红一号卫星早就失联,都没办法控制了,那还怎么把它收回来?

作为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设计寿命不到一个月。东方红一号被送上太空之后就没有打算把它收回来,其实那时咱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并且收回来也没有什么必要。东方红一号的使命是能够成功飞上太空,并与地面保持联系,它已经十分出色地完成了历史使命。

尽管东方红一号早就没有燃料,但自1970年升空以来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它还在环绕地球飞行。这主要是因为东方红一号的轨道高度较高,近地点为四百多公里,远地点为两千多公里,这样的轨道使得东方红一号在太空中所受的阻力作用极小,所以它能够依靠惯性长时间环绕地球运动,并且在不远的未来还会继续在轨飞行。

虽然东方红一号已经不再工作,但地面上仍然可以追踪它的飞行轨迹,在卫星追踪网Heavens-Above上可以查询到。另外,Heavens-Above网还提供了卫星过境信息,东方红一号的编号为DFH-1(https://www.heavens-above.com/orbit.aspx?satid=4382)。


火星一号


上海科技报科普问答主持人:主任记者 吴苡婷

人造卫星的回收有几种方法,第一种是航天中心向卫星发出指令让卫星停止运行,使卫星能准确地转变成返回的姿态,然后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过程,让卫星回到地球。第二种是航天飞机在轨道上抓取卫星。比如1993年8月,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在进入指定的轨道,回收一年前入轨的欧洲尤里卡卫星;1996年1月,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又回收了日本的一颗卫星。还有一些卫星无法回收,如果运行的燃料消耗殆尽,会因为引力坠入地球的大气层,回到地面。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1970年4月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的,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5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卫星按照预定计划运行了20天,它把大量的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地面。钱学森、赵九章、郭永怀、钱骥、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王希季、任新民、孙家栋等科学家都参与到了这颗卫星的研制中。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为今天中国的航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0年,日本抢在我国前面发射的日本第一枚人造卫星“大隅一号”在2003年已经坠入大气层。

东方红一号卫星无法回收的一大原因是近地点高度较高,它的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而东方红一号卫星椭圆的轨道形状可以使得它在经过近地点的时候可以获得较大的动能加快自身速度。此外当时也是中国第一次尝试发射卫星,很多技术还在摸索中,回收的技术还没有完善。今天,东方红一号卫星虽然早已完成了使命,但是仍然在飞行中,如果晚上天气晴好,我们用肉眼还能看到这颗闪亮的卫星,它有六等星的亮度,科学家预测,它还可以在太空至少呆上200年。


科坛春秋精选


不是不收回,只是人家在天上飞的好好的为啥要收回?而且收回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不说,东方红卫星本身也就是为了纪念中国第一课人造卫星,它不负众望的完成了一系列任务,索性就让它在天上飞,还能时时刻刻纪念中中国航天技术的卓越发展,有时运气好还能亲眼看见这颗承载着民族希望的卫星,比放在博物馆里供人观赏时有意义多了,何乐而不为。

除了回收代价太大,还有就是这颗卫星已经完全不受控制了,在宇宙中彻底放飞自我,因为发射的太高又太重而且自己本身又只有20天的能量供应,时间一久就是一块没电了的机器,再加上离大气层过远,飞起来完全不费力,几乎没有任何阻力,甚至在前些年里它还越飞越远,想要收回的难度太大,我们不得不感慨一下那个时候中国科学家纯手工计算发射的卫星居然可以这么成功,从运行的轨道到发射回地球的一系列重要宇宙数据来看,如果说卫星是我们的梦想,那群科学家就是为我们实现和创造梦想的人,或许有一天,它将彻底摆脱引力的束缚,带着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希望和骄傲正式成为宇宙中的一员。

东方红,太阳升…虽然这颗让全国人民引以为傲的卫星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但是它向我们发送的那首使无数人激动流下热泪的歌曲,会永远在每个人的心中传唱!


镁客网


东方红一号是我国“两弹一星”中的“一星”,在我国科技史上的成就和意义不下于原子弹爆炸,它的发射升空代表着新中国进入了世界“外太空俱乐部”,也是我国太空和宇航科技的开端,可谓是历史意义重大。


东方红一号发射于1970年4月24日,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由长征一号发射成功,其直径约1米,重量为173千克,形状近似球体,外皮有72个面,外面有几根长长的天线,它的发射与追踪接收技术是中国航天第一次从运载火箭研制、卫星研制到地面检测等系统的建设的成就检验,当时它的设计寿命只有20天,但其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每秒钟转两圈、运行周期为110.3分钟,期间不间断的向地球发送东方红乐曲的无线电信号,在当时是很轰动的事件,很多农村的大喇叭和电台不断播放着接收自一号的乐曲,夜里人们一边听着夜曲一边在夜空中寻觅它的身影(当时为了让人们能在夜空中看到它,科学家们在末级火箭上装了一个直径4米的减速伞,上面镀铝,使它达到了2到3等星的亮度)。


我们都知道现在发射一颗卫星后其工作时长一般都至少有好几年,东方红一号之所以只工作了28天,是由于当时还没有太阳能电池板,而卫星上携带的银锌电池寿命有限,电量耗尽后它就和地面失去了联系。



那么现在的东方红一号是什么样子呢?截止到现在,东方红一号已经在太空中运行了48年之久,由于该卫星椭圆轨道的近地点在439千米左右,远日点则在2384千米左右,每秒钟运行7.9千米,这样的高度远离了地球的大气层,所以东方红一号基本不受到任何阻力,可以一直围绕地球运行,2009年的时候,监测到它的轨道为近地点430千米,远地点为2075千米,速度约每秒钟7.76千米,它的轨道之所以变小,与地球引力、太阳风和地球散佚气体的阻挡、它本身的速度等因素有关,但即便如此,宇航学家认为它还可以靠惯性继续飞行上百年。


由于既没有空气摩擦,也不受到氧气等的腐蚀作用,因此从外观上看上去,东方红一号仍然像当初发射上去时候的样子差不多。可能有朋友想了,东方红一号在我国航天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为什么不把它接收回来放到博物馆里供大家参观呢?其实这在技术上并非做不到,而是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比它大得多的神舟号飞船我们都可以很好地接收,把它回收回来并不需要多难的技术,只是这样做需要花费不少钱,又没有多大的价值,还不如让它在天上飞行呢,也许有一天我们能给它换个电池,它继续播放太空乐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