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项羽不选择自杀,逃回江东以后还有实力抗衡刘邦割据一方吗?

小小嫻


项羽是将才,刘邦是帅才,将才玩的是军事,帅才玩的是政治。自古都是军事服务于政治,只有政治才能挂帅,所以即使项羽逃回江东,也注定他必败无疑。

玩政治玩的就是人,人才决定一切。刘邦体恤下士,不计前嫌,论功行赏,赏罚分明,人尽其才,在周围聚集着张良、陈平,萧何、韩信等众多杰出人才。反观项羽却不懂识人,他身边的范增、韩信等人,不是死就是走了,他不懂智力的价值,只相信武力。

玩政治玩的就是民心。刘邦入汉中之后先约法三章,懂得拉拢民心,而项羽却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烧寒了百姓的心。刘邦体恤将士,心慈宽广,将士都志愿为他卖命。项羽却简单粗暴,刚愎自用,令将士寒心,面对四面楚歌的绝境,士兵毫不犹豫选择离开。

所以,无论项羽再怎么武功高强,雄霸天下,在人心向背面前,他最终的覆灭是必然的。


希荣文创



项羽乌江的选择是正确的,既免去了江东父老乡亲的战乱,再说项羽也不愿苟且偷生的活着,这也成全了刘邦的霸业。


七星印月


很难,刘邦不是项羽绝对不会干这种放虎归山的蠢事,再者项羽回到江东其实无力回天,刘邦和其他诸侯联军肯定会浩浩荡荡杀向江东,仅靠江东一地要对抗天下,无疑是以卵击石。项羽此时真的己经是山穷水尽了,手下大将谋士死的死降的降。已经没有了继续对抗刘邦的资本了,回到江东也不过是苟延残喘。


上上落水


翻盘可能性不大了,苟活有希望。不过最好是过江东!

首先士气低落了,没有当年出江东的豪情万丈!

再者,无法短期内笼络成千上万的人马.

最后,如何抵抗随时过江的几十万刘邦大军?

当然,如果占据一个地区,利用江东父老的当地势力,割据苟活,偏居一隅.是有希望能撑一阵子.但是这种活法就不是霸王项羽了.

无论如何,最好的办法就是过江东,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


清茶话历史


这个假设毫无意义。一个从如日中天,绝对强势的状态上弄到一败涂地,孤身一人的可悲境地,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吗?项羽的亚父军师范曾,应该是最了解项羽的,在鸿门宴结束后,范曾就看透了项羽,怒骂项羽:“竖子不可与谋。”仰天长叹:“天下大事定矣。”所以那些认为项羽如果不自杀,过了乌江,定会东山再起的人,是脑子里长毛了。


骆驼刺191


没有任何意义。

项羽逃回去的话,且不说是否有颜面,就算江东百姓继续推戴他为大王,可如何抵抗一个月后就会杀来的刘邦大军?

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的江东,父老们还能再组织7000子弟給项羽?

就算再来7000子弟,可这些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新丁,能够抵抗久经沙场的老兵油子?

这些江东子弟的结局可以预想。


四川達州


记不清是杜甫还是杜牧亦或别人对项羽自刎于烏江作以下评论。"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以此作为答题可否?


天山月3


我们经常说“无脸见江东父老”,其实是说项羽。项羽兵败真的无脸见江东父老吗?我认为不是,刘邦当时心愿就是天下永罢刀兵,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即使项羽回到江东东山再起,只能将战火带到江东,连累江东父老。这就是项羽不想看到的,所以自刎。让天下从此太平,东山再起对于项羽来说不大可能。


伊人看世界


性格决定了未来,即使逃回,也不会再有作为,很难东山再起


修心知行合一


基本不可能!当时的项羽大势已去,过了江东也是无谓的挣扎,反而会把江东父老也带入战火中!且项羽是一个特别高傲的人,心里也承受不了那么大的落差。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才是项羽的心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