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創問答|專家智囊團為你創業答疑解惑(第三期)

海创问答|专家智囊团为你创业答疑解惑(第三期)

海创问答|专家智囊团为你创业答疑解惑(第三期)

小海按:【海創問答】是由海納百創聯合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共同策劃的欄目,旨在讓更多的創業者,有創業意願的青年朋友在創業這條道上能更好地向前邁進。爭做創業者的“信息數據庫”和“經驗雲盤”,為創業者答疑解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起來看看本期專家智囊團的答疑精選吧!

海创问答|专家智囊团为你创业答疑解惑(第三期)

想20歲開始創業,有什麼好的建議?

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

-林林

20歲,能放平心態不怕失敗的話,選個自己有興趣的項目去做就好,遇到困難會因為自己喜愛而多一份堅持,萬一失敗了也就當是學習經驗了。

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

-楊迅

不建議剛畢業就創業,除非跟隨課題老師一起,否則技術和市場都毫無經驗,失敗概率較大。一般來說,技術創業和站在巨人基本肩膀上的創業成功概率比較高。

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

-王根泉

作為意向創業者,可以根據自己所學專業,例如設計、廣告傳媒等專業可以作為初創項目嘗試。因為專業對口,容易上手;如果對自己的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則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服務類項目創業,如甜點、小美食,或加盟飲食連鎖店等,這些項目投資小,關鍵要選擇好店面地址。

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

-郭敏

對於投入要求較大、解決主流問題的商業計劃,建議謹慎考慮過早創業。對於投入不大、客戶細分相對小而精的商業方案,建議可以積極嘗試。創業成功,短期看可以依靠單項實力取得進展和階段性成果,就像是開發個小程序解決一個特定問題、父母有渠道資源可以搞定某個代理權…

但長期看,創業持續成功,更依賴綜合能力,包括對人和需求的理解、認知和解決問題的程度、資源的獲取和整合能力… 這對於普通20歲的年輕人來說挑戰很大。風險大挑戰大,年輕人創業時儘量有合理預期良好心態客觀規劃,不一定一次成功,反而可以通過打小怪通關早日積累這些的能力或經驗。當然,非常規青年,偏執狂或天才,不限於此列。

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

-呂飛

本人大學創業,到現在10年,對這個有一些理解供參考。20歲創業,需要看自己當前幾歲,如果還有2-3年才到20歲,那麼之後的每一步都要為創業做準備,先不說具體做什麼項目,起碼的勤奮和鑽研要比常人付出更多。提前2-3年的時間為創業的目標做準備,這個準備包括啟動資金、互補團隊、項目來源、人脈關係的儲備~

這個年齡層一般是在讀本科\研究生,大學生創業的話需要分幾個類,技能類創業如廣告設計、技術開發類;模式類創業,靠創業模式創新去博弈的,如餓了麼;資源類創業,靠家裡、同學、親戚的資源創業,如果家裡舅舅是做工廠的,我幫他解決前後供應鏈的其中一個配送環節先做起來,再慢慢做大;還有其他類型等等。

20歲創業,還要考慮資本沉澱積累問題,初始資本只有幾萬的可以考慮小型創業模式,以加盟和合作合夥為主。資本雄厚的,建議直接選擇好的靠譜的項目團隊合作,把格局再拔高一層,這樣的失敗率會更低;人民幣資本從零起步的,就要評估人脈資本,智商資本,情商資本是否足夠強大了~

如果已經20歲了,感覺選擇進入成熟企業的裂變式內部創業團隊,成功率會更高。但是還是鼓勵闖一下,敗了又能咋地~爬起來再來!

創業初期如何進行市場調研分析呢?

自己是做不好的,可以請專業的調研公司。

在想創業的行業裡工作一段時間,是最靠譜的調研。

關於市場調研,重點應該放在意向創業階段,對自己選擇的項目首先要進行市場調研、分析與評估。如果是初創業者,對選擇項目沒有充分的把握,建議你到所在區就業促進中心找我們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分團,會有專業老師給你項目評估建議。

通過網絡數據、專業論壇、行業資訊等渠道進行宏觀信息的整理分析。梳理競品或可能的替代品,儘可能深入調查,找多個行業資深人士聊天,進行產品構思。以最小化產品雛形,進行充足數量和類型的潛在客戶訪談,對需求和初期產品進行定型。

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

-徐立

創業初期市場調研分析是一個必須的環節,也是創業者必要的一個能力。

1、從商業基本要素產品、目標客戶、競爭對手,確定市場調研方向;

2、根據項目方向確定調研區域、範圍;

3、明確調研的問題,圍繞客戶有需求、目標客戶、客戶意願等,圍繞產品有功能、結構、規格、外觀、價格等,圍繞競爭對手有銷量、佔有率、方式、產品、價格等;

4、創業初期市場調研的目的是明確目標客戶、客戶核心需求、找到產品賣點、瞭解競爭對手;

5、市場調查最直接、簡單、有效的方法,面對你的客戶直接交流;

6、市場調研不是一次性完成,是一個不斷明確、不斷細化的過程;

7、通過市場調研所記錄和形成的數據、文字,進行分析,從中得出結論;

8、市場調研和商業測試、商業驗證結合,用最小化產品不斷迭代推進。

創業公司如何規劃股權融資工作?

視團隊和項目具體情況而定。

創業初期不建議在這項工作上分散人力財力。

初創公司沒太大必要花費大量人力和費用進行股權融資規劃。掌握大的原則框架即可:創始人之間應能力互補。創始人數量2-3名佳。團隊對於計劃出讓多少股份換取多少融資達成共識。股權相對集中,有明確大股東。由律師幫助擬定投資協議,有退出約定。

創業公司如何做好短期和長期財務規劃?

做好季度,半年,全年,18個月財務規劃,有出有進,業務發展和盈利模型視項目和團隊情況而定。

找一家專業的財務公司,通過股權方式,與他們進行合作。

能大概算好賬,合理分配資金,本身也是一個可以成功的團隊應有的能力。短期和長期都應關注到現金流需能維持團隊未來半年以上的運轉。短期注重跟蹤和控制資金投入的成效和效率,長期注重資金儲備,未雨綢繆籌集資金。

普通的財務人員並不能有效的提供規劃建議或融資幫助,專業的報表對於初創團隊也不是太有實際意義。初創企業也不是很多有足夠實力聘請專職戰略財務規劃人士,因此,創始人還是要親自關心公司的財務健康情況,同時可以聘請財務諮詢顧問,比如咱們專家團的相關專家,或者其他的資深人士,可能可行性和效果較好。股權相對集中,有明確大股東。由律師幫助擬定投資協議,有退出約定。

請問各位,關於一個共享項目創業初期是先運營一個網站還是開發一個app呢?

上海市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

-王佳亮

先寫一個ppt,跟20-30個人去聊,投資人、創業者、其他同業都可以,再決定要不要做 或者做多少。ps:有過互聯網軟件開發平臺,見過幾十個要做app 互聯網創業者。創業初期,最重要的是產品的原型迭代,一個公眾號,一個簡單的網站都可以。App開發成本和複雜度相關,共享項目App至少20-30萬,要有持續性維護升級,太少完不成你的預期,看看自己的資金儲備是否可以,所以建議草根創業者不要先上來就開發。

共享項目的話APP合適,可與軟件公司合作股份方式開發,以節約成本開支。如果你的創意足夠好,我相信能夠吸引到這些公司來以股權方式合作。

個人覺得~外包參股,開發公司要評估自己的實力情況,當一個項目正兒八經做。不過要估算一個價格範圍(投入範圍=投入實際腦力+人力的資本總和=佔項目的比重=股份)。比方開發人力多少,可折騰修改的工時多少。超過了怎麼算。而且最重要的是要評估項目潛力和可行性。對開發公司是硬成本~人力太貴啦~不然後面會崩掉,因為創業項目的修改和調整會比較多,也沒有規範的流程,也缺乏產品設計的經驗,2個老闆可能不會崩,下面的項目對接和技術會崩掉的~

對於大多數項目,開發APP成本巨大,更可擔憂的是更為巨大的推廣成本。現在消費者對於下載APP的牴觸性要遠超早期,除非使用頻次和效果非常好,大部分APP一次性推廣後的客戶留存率也是非常差的。

因此,對於大多數普通創業者,依然是建議從最小化、最輕化產品做起,隨著反饋和起色,突出重點,快速迭代,逐步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