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采收前不做好这些,落果率高达30%

果实进入转色期,逐渐成熟,就准备可以采果了,但是在这个关键时期,有些果农却发现果园掉果严重,有些地方落果率甚至高达30%以上。

如柑橘这样的果树,一年有两次生理落果,葡萄,苹果,梨,桃,枣都是如此,第一次是盛花期由授粉不良引起的带果梗落果,落果量大;第二次是不带果梗落果(六月落果),多数品种在六月落果后,着果数基本稳定。

落果是好事,适当的落果可以起到疏果的作用。可是落果率太高,尤其是现在已经是11月份了,为什么还会落果呢?

果园采收前不做好这些,落果率高达30%

落果发生原因

采前落果指的是有些品种在采收前1个月左右开始落果,越接近成熟,落果越严重。采收前土壤含水量低、氮素过多,会加重采前落果。气候温暖的地区或采收前气温持续较高的年份,特别是晚上持续高温的地区或年份,采前落果较严重。

此外,雨水多、光合作用差会使果实掉果;也有病虫害造成的落果;还有因为营养不平衡,根系活力差导致的采前落果。

十月份是裂果高峰期,若是在十月份久旱逢雨,造成果实开裂导致采收前落果。果实成熟期遇低温天气促进了植株内乙烯、脱落酸的形成,果蒂易形成离层,并易感染病害,造成落果。

以柑橘为例,通常挂果量大的果树落果多,树势弱、黄树、黄叶多的果树落果更多。皇帝柑、新会柑、脐橙等品种尤其需要注意。

果园采收前不做好这些,落果率高达30%


除了自然因素,落果还跟前期的管理息息相关,如秋肥施用不当,用量太大或有机质未充分腐熟,肥害,烧根,根系受损,引起落果。

果园采收前不做好这些,落果率高达30%

如何防治落果

1.如若长时间干旱,需要勤淋水,但是不能一次浇足了,要多次少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裂果;

2.补充磷钾,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提高抗寒、抗旱、抗病能力,减少落果,在落果初期喷施增强光合作用的叶面肥,如含钛微肥;

3.结合修剪,剪去密闭枝条,增加树体透光性;

果园采收前不做好这些,落果率高达30%


4.重点是要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精致腐熟有机肥、生物菌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害能力,还要注意果园排水。

5.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防好果柄炭疽病、褐腐病、实蝇,减少落果;但是需注意的是,临近采收期不要使用高毒农药,采前一个月更是不能施药。

果园管理的不善是落果的一大重要原因,如果要有效防止采前大量落果的问题发生,还得从平时的管理上下足功夫,在培养健壮、稳定的树势,才能有效以减轻采前落果的程度。

一般是平时加强栽培管理,如防止干旱和水涝,合理密植与修剪,增强光照,及时防治病虫害,加强肥水管理,调整果实合理负载等等。

此外,分期分批采收也有减少采前落果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