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圳速度”到“武漢高度”,我國超高層建築施工技術不斷刷新

長江日報融媒體11月25日訊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建設舉世矚目,一棟棟高樓拔地起,不斷刷新城市天際線。23日,長江日報記者探訪創造“深圳速度”的深圳國貿大廈,聆聽當年的參建者回顧崢嶸歲月。從國貿大廈的滑模施工到武漢綠地中心的“空中造樓機”,中國建築技術的創新之旅從未停止,建築奇蹟正不斷上演。

从“深圳速度”到“武汉高度”,我国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刷新

武漢綠地中心項目使用了“空中造樓機”技術 (中建三局提供)

到深圳“找飯吃” 中標國貿大廈

“改革開放後,建築行業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建築企業要從由國家指令性計劃的‘給飯吃’轉變為必須自己主動向市場‘找飯吃’。” 時任中建三局深圳國貿大廈工地現場總指揮王毓剛回憶。

當時,中建三局接到了國家建工總局的通知,希望其派人到深圳特區承攬任務,支援特區建設。三局人決定從湖北南下深圳“找飯”,闖出一片新天地。

在承接到港資工程金城大廈時,三局人又得知,中國第一高樓——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廈即將招標。國貿大廈共53層(含地下三層),設計高度160.5米,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比金城大廈更高更大。然而魚和熊掌不能兼得,這兩個項目只能擇其一,一個是唾手可得,一個還懸在空中,抉擇再次擺在眼前。

从“深圳速度”到“武汉高度”,我国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刷新

國貿大廈B區現場審核圖紙 (中建三局提供)

“放棄金城,全力投標國貿!”三局作出了這樣的決定。在主體工程招標時,三局提出使用滑模技術高速度完成工程,這在參與投標的七家公司中最有技術特點,因而受到青睞得以中標。

從3次滑模失敗到誕生“空中造樓機”

滑模技術是建房子的一種專業術語,在做好的混凝土牆板上提升模板,和翻模方法相對。通俗地說:翻模工藝是手工訂製,而滑模工藝則是批量生產。

雖然滑模技術三局很早就開始應用,但國貿大廈每層面積達到1530平方米,在如此巨大的單層面積上使用滑模技術,國際上尚無先例。如果用傳統翻模工藝,每一層主體結構施工最少需要15天時間,工期不符合特區建設要求。

从“深圳速度”到“武汉高度”,我国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刷新

國貿大廈滑模施工中 (中建三局提供)

然而,三次滑模施工嘗試都以失敗告終。“事不過三,第四次試滑,只能成功,不許失敗。”王毓剛回憶說。

在解決資金、設備、技術難點後,三局人開始最後一搏。第四次終於成功,1600名建設者沸騰了。從最初7天一個結構層,不斷提升,到了19層之後達到3天一層。

从“深圳速度”到“武汉高度”,我国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刷新

上世紀80年代初建成的國貿大廈 (中建三局提供)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超高層建築施工技術經歷了多次升級,施工機械化、標準化、高效化程度不斷提高。

伴隨速度的提升是“大國重器”的升級。從國貿大廈應用的滑模技術到廣州西塔自主研發的頂模體系,到武漢綠地中心項目第三代頂模的首次應用,再到最新的“空中造樓機”——超高層建築智能化施工裝備集成平臺,三局人持續創新掌握核心技術。

截至目前,中建三局承建、參建全國20個省區市第一高樓、500米以上摩天大樓7座,300米以上高樓50餘座。該局業務拓展至全國31個省區市和海外十多個國家,產值邁上2000億平臺。(記者王謙 通訊員程超 李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