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要擴招,最高學歷也難逃“白菜化”?你怎麼看?|週四話題

博士要擴招,最高學歷也難逃“白菜化”?你怎麼看?|週四話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地對於博士的需求較之前更加迫切。

博士要擴招,最高學歷也難逃“白菜化”?你怎麼看?|週四話題


博士要擴招,最高學歷也難逃“白菜化”?你怎麼看?|週四話題

當下社會的普遍認知中,博士生基本是居於國民教育培養體系頂端,是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支撐。博士人才的質量和規模極大的影響國家的發展水平、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前段時間,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關於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適度擴大博士研究生規模,加快發展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培養高精尖急缺人才。

方案一經出臺,即引發廣泛討論,甚至有人提出“最高學歷白菜化”的質疑。

博士要擴招,最高學歷也難逃“白菜化”?你怎麼看?|週四話題

本科和碩士教育發展長期快於博士教育,導致人才培養結構失衡。在教育科研以及企事業單位中,博士人才也往往是創新發展的骨幹力量。博士生擴招是基於培養高精尖急缺人才的迫切之舉。


在2017年,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林光彬曾刊發過文章表達對博士擴招的看法,其中指出:

*我國本科院校設置、院校評估中對師資的要求還很低,合格標準只要求研究生達到30%;
*博士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高端市場,對國內博士數量管制的後果只能是被髮達國家佔據更大 的市場份額;
*建議擴大博士教育的候選人數量,通過寬進嚴出、建立淘汰機制、提高培養質量,防止低劣產品流向市場。

全國人大代表、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建議國家加快擴大博士生的招生和培養規模。這也能進一步滿足廣東建設創新人才高地的需要。
他說:博士生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人力資源,博士生培養的規模和質量直接影響著國家科研隊伍的整體質量和創新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水平和創新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
統計顯示,美國每年博士畢業生約為18萬人,我國的博士畢業生僅為5.5萬人,我國人口總量是美國的4.3倍,博士畢業生數不及美國的1/3。我國博士生培養規模已經不能滿足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實際需要,不能滿足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迫切需要。

高等教育的質量提高依賴於經過嚴格學術訓練和教學訓練的高質量師資。因此,擴大博士培養規模,提高高校專任教師中博士比例,是有利於我國現階段教育的內涵發展和質量的提高。

對於擴大博士培養規模,社會上和教育行業內部存在一些不同認識:

  • 我國博士生的培養規模已經世界第一,許多博士面臨找不到“合適工作崗位”,存在人力資源浪費問題。
  • 目前各單位博士培養質量參差不齊,如果再擴大博士培養規模,博士培養質量可能會更加分化。


博士擴招,會導致博士頭銜含金量下降,最高學歷也難逃“白菜化”?

鄭**: 中國教育改革的大學擴招史,既是精英教育體系不斷確立的過程,也伴隨著教育商品化的問題,本科生無處不在,研究生學歷也就成了有效的就業敲門磚,而擴招之下湧入博士學位的學子甚眾,學系建設卻跟不上,最終也造成了“博士們”的貶值。

De****y:我認為擴招的結果尚不至於使博士學位成白菜,只不過含金量降低是不可避免的了。

do****子:之前研究生擴招,導致結果,研究生質量大幅度下降。個人認為,想要培養人才,並不是擴招就能解決的,而應該是提高培養質量!!質量才是關鍵!!

及**驊:我讀大學的時候,告訴我大學畢業不好找工作,讀個碩士就好了,我信了。碩士畢業的時候又告訴我碩士定位尷尬,讀個博士就好了,我也信了。現在我終於要熬到博士畢業了,又告訴我博士擴招了,合著博士也不值錢了唄

只**見:後果不用說,就看看擴招後的本科、碩士畢業生質量便可,爛白菜是免不了的。目前狀況是,本科、碩士的質量和含金量經過20多年不懈努力地擴招,終於成了白菜,博士雖然一直質量並不高,但目前含金量還是生菜價,如此下去恐怕不用20年,爛白菜滿大街了。目前的狀態下,不去想辦法扭現有的本科和碩、博士研究生的質量問題,反而一味地擴招,理由竟然是:10個裡面沒質量好的,100個裡就肯定會有好的!試問,這理由如何站得住腳?

博士要擴招,最高學歷也難逃“白菜化”?你怎麼看?|週四話題

博士要擴招,最高學歷也難逃“白菜化”?你怎麼看?|週四話題

PS:如果您目前處於某種困惑狀態,或者有覺得值得探討的話題,歡迎留言或私信小編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