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和武漢相比,誰日後的發展會更強大?

練習275


無獨有偶,在上週我剛回復了蘇州和西安的發展潛力對比,招致很多網友吐槽。

其實也難怪,蘇州的經濟發展非常的好,是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發展最成功的城市之一,是費孝通先生總結歸納的經濟模式“蘇南模式”代表城市。在過去的2017年,蘇州地區GDP達1.73萬億,僅次於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重慶、天津,排第七位。作為一個地級市,取得這個經濟規模是非常偉大的成就。


但任何繁榮背後都蘊含著危機,蘇州也並非一切都那麼美好,比如中美摩擦等外部環境對蘇州的出口經濟影響,比如,蘇州市與下轄的太倉、張家港、常州等縣級市經濟協同不強,沒有形成整體趨勢,蘇州的經濟結構還是依賴產品加工為主,總部經濟,具備一流知識產權的設計等產業在蘇州佔比較低,人力成本、土地成本上升,蘇州在於中部省區的競爭中面臨成本劣勢等等,蘇州的相關分析,本週我寫的評論文章《蘇州,你因何被遺忘?》發在頭條(https://www.toutiao.com/i6625729135140405763/)上,歡迎朋友們點評。


回頭問題的主題,蘇州和武漢相比,哪個發展會更好。

與其說蘇州和武漢相比,不如說蘇州和湖北相比,武漢是強省會城市,在已知的最新數據,2017年,武漢的地區GDP規模為1.34萬億,相比蘇州的1.73萬億,差距還是明顯的。單從這個數據看,武漢可能還會被蘇州壓制很多年。


可一個城市的發展,現在經濟規模並不代表將來,一個城市的競爭力,除了經濟指標這個因素,還要看教育資源、人才儲備,交通區位等等,而在這些指標方面,蘇州並沒有優勢,尤其是教育資源,更是蘇州的短板所在。


不過,對於生活在一個地方市民而言,城市的知名度、影響力畢竟是相對虛幻的,實在的還是幸福指數,在這個方面,武漢在很多年可能都趕不上蘇州。


戴耀邦


綜合實力蘇州永遠不是武漢的對手,蘇州只是普通地級市,受上海輻射。武漢是國家中心城市,處於中國的中心,特別科教文衛,交通差的太多。

但是人均GDP,GDP總量武漢20年內無法追上蘇州,農村差距和蘇州就更大了。最富裕的崑山人均GDP3萬美元,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下屬的縣級市都是百強縣前十名。在國家層面,戰略層面,武漢會永遠高於蘇州。但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武漢暫時是無法企及蘇州的,全國鄉鎮富裕程度蘇南第一這個是毫無疑問的。再加上江南自古出才子,文化底蘊深厚,江南水鄉猶如人間天堂,幸福感不言而喻。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是隨便說說的。



hold103758001


感謝回答!

人口和麵積差不多,武漢與蘇州誰的綜合實力更強.

武漢,中部地區的龍頭城市,人口1091萬,面積8494平方千米,是我國十大城市之一;同時在長三角地區,有座城市的人口跟武漢很接近,那就是蘇州,蘇州常住人口高達1068萬;面積也跟武漢差不多,擁有8488平方千米,於是乎,很多人喜歡拿武漢和蘇州做對比,看看哪座城市更強?

通常情況下,很多人喜歡從GDP的總量來分析一座城市的實力,其實這是片面的,衡量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包括五個方面,分別是:GDP、教育科研醫療、城市交通與完善、城建水平、綜合經濟競爭力,下面,探城就從這五個維度來分析,武漢與蘇州,誰的綜合實力更強?

2017年,武漢GDP:13410億元,蘇州GDP:17319億元。

教育科研方面,武漢是中國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其他三個分別是北京、上海、南京),武漢擁有7所國家重點大學,84所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數量高達107萬,位居全球第一。蘇州相對來說,要薄弱一些,只有1所重點大學和7所普通高校。與武漢不是一個量級的。

市內交通:武漢的第一條軌道交通,武漢地鐵1號線,於2004年開通,截止於2018年10月,武漢軌道交通總里程高達288公里,位居中國城市第五位。蘇州第一條軌道交通,蘇州地鐵1號線於2012年開通,目前正在運營的有三條線路,1號線、2號線,以及4號線(含支線),通車總里程121公里。綜合對比來看,武漢城市交通遠遠領先於蘇州。綜合對比來看,武漢的城建水平要領先蘇州


蘇州房產諮訊


權威發佈,看看武漢在中國城市和亞洲城市的排名,可以看出武漢這些年發展真的好厲害!蘇州還是有差距的!








漢代青銅


我想說GDP,科教,交通,醫療,所有的武漢都甩它蘇州幾條街,你以為蘇州就是一個地級市?他麼蘇州下轄四個縣級市,武漢呢,一個沒有,以前國家是不重視中部,現在國家發展中心放中部,武漢很快就把他甩的看不見尾燈了,兩個城市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你們總說蘇州GDP高,蘇州蘇州,一個地級市,下轄四個縣級市,然後GDP都算你蘇州的,然後還舔著臉說一個地級市什麼牛逼的,


庸人自憂11


個人選武漢,因為武漢是靠創新,不是靠加工製造取得今天成就。

蘇州雖然GDP超過武漢,可很大部門是世界500強,臺資合資企業創造的GDP,蘇州本土民營企業貢獻不如它們多。

武漢強是自己強才強,不是蘇州別人強我才強,性質不同,未來發展也不同。

好比武漢人是賣自己的產品成為富人,蘇州人是賣別人的產品成為富人,那天別人不給蘇州人賣了,蘇州人就賺不到錢,武漢人卻不同,可以做大做好做強,賣到全國各地,全世界各地。

中國浙江人為什麼最有錢也在這,都是賣自己生產的東西,完全不用看別人臉色。

德國人自視清高也在這,只生產世界上最好的產品,獨一無二的產品,不用看別人的眼色。

武漢民營企業在光電,移動互聯上有悟性,才能將悟性變成產品賣給全世界,而不怕別人取代他。

好比馬雲說阿里巴巴能成為百年企業,就說明他有百年大計才敢這樣說,如果心中沒有西湖構想,怎麼造出西湖,馬雲就因為在一步一步實施,才被投資者看好,成為中國首富。

蘇州很多人就是想不明白,經常嘲諷杭州想超過蘇州,從不捫心自問,蘇州為什麼出不了馬雲,出不了阿里巴巴這樣偉大的公司?

我看好武也在這,原創多於蘇州,也就能走更遠。


光芒萬丈34957


一定是武漢。原因有幾點:

1、武漢無論在區位上,還是在作用上,都處於全國難得的中心位置,作為中心城市,其作用會無限放大。

2、武漢是傳統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要衝,古代是,從民國初期到現在,更是處於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

3、廣大的中西部欠發展地區,無疑是下一步重點,國家層面必須扶持領軍人物,這就是武漢、重慶和程度。

4、以上優勢,正是蘇州所欠缺的。

5、蘇州是個經濟強市旅遊強市,歷史文化比較深厚。充其量發展的持續性較好,就是它的造化了。


憂國吃瓜


國家能否考慮區域改革即中心城市功能的強化。其思路如下:一,合併北京天津,改名為京津市,去首都和行政功能,保留直轄市,為區域中心輻射範圍: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內蒙;區域次中心鄭州濟南等;瀋陽,直轄市,區域中心,輻射範圍:東北三省,次中心哈爾濱長春等;西安,直轄市,區域中心,輻射範圍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次中心蘭州烏魯木齊等;重慶,直轄市,區域中心,輻射範圍四川貴州雲南西藏;次中心成都昆明等;武漢,直轄市,區域中心,輻射範圍湖南湖北江西;次中心長沙南昌等;廣州,直轄市,區域中心,輻射範圍廣東廣西福建海南;次中心深圳福州海口等;上海,直轄市,區域中心,輻射範圍江蘇浙江安徽;次中心南京杭州等;雄安新區,國家行政中心,黨和國家機關住地。


釣魚島主49


只知道生活在蘇州,幸福感超強!湛藍的天空有時會飄過絲絲白雲,明媚的陽光灑滿整潔而又寬闊的道路上。街的兩旁沒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出去郊遊滿眼的湖光山色!一年四季美景欣賞不夠,到處賞心悅目,讓人流連往返。這還不夠麼?要不憑什麼進世界最宜居城市中國排在首位的呢?


愛華235405


武漢吧。覺醒了就強大了。

武漢人才多呀,區位統馭大江南北。

蘇州做上海的配角吧。

你畢業後想留哪兒?武漢?蘇州?哪裡就應該發展潛力大。

事實也是呀,武漢象小米這樣的大公司多了起來。

但其實也是有點無聊,我只是簡單判斷一下的,並不能當真。關鍵是生態怎麼樣?還有就是其強大了對於周圍輻射和影響力怎麼樣才是有意義的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