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最讲究”公司:上市三年沦落为壳,爆雷前夜买1.5亿责任险!

都说上市公司有“上市综合征”,业绩是一年优,两年平,三年以后稀里哗啦掉不停,而为了自救一般都要来个三年一重组,五年一并购。

圣手这两天就正好又发现这么一家公司,而且比这更惨,基本都要沦落到卖壳的地步了,它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索菱股份(002766.SZ)

一、上市仅三年,那叫一个惨

索菱股份,全称深圳市索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成立,经过近二十年的艰苦奋斗,2015年成功登陆A股中小板,至今刚满三年,主营业务CID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991年,年仅27岁的硕士毕业生肖行亦创办了办深圳龙华模具开发设计经营部,也就是今天的索菱股份的前身,经过六年的筹备,1997年索菱股份正式成立。

然而,2017年才刚刚斥资8.59亿元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的索菱股份,按理说现在应正处于业绩“喷井”期,近来却不仅大股东自身深陷债务危机,以致于转让部分股权,上市公司自身还欠债累累,银行存款被冻结并纳入失信人执行名单,2018年三季度净利润更可怜到仅有142万元,扣非之后更直接就是亏损247万元,三季报还被两名董事投出了反对票!

到底发生了什么?

二、重组并购深似海,从此经营是路人

1、未满1年,上路重组

2015年6月上市,当年实现净利润6,526.36万元,尽管2016年净利润增加至7,540.90万元,增幅15.54%,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却由上年的1.17亿元,变为净流出5,145万元。

与此同时,新增短期借款1.87亿元,资产负债率由上年的34.47%增加至45.26%。

或许是早有预感,知道自己主营业绩将有所不保,2016年3月,上市尚不足1年的索菱股份就开始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而且一出手就是两家,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方式分别收购三旗通信及英卡科技100%的股权。

而且别看上市公司缺钱,但重组这种事,每次出手都是相当阔绰的。

根据交易方案,三旗通信100%股权、英卡科技100%股权预评估值分别为57,260.00 万元及12,799.00万元,分别增值496.74%及952.47%!

最终经友好协商,交易定价分别为59,000.00万元及 12,686.00 万元,其中股份支付50,626.48万元,现金支付21,059.52万元,较评估值又多花出1,627万元!


2、并购不停,商誉激增

历时1年,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终于落下帷幕,但肖老板对外扩张的野心显然还没有得到满足。

2017年5月,距离上次重组完成仅不到2个月,索菱股份再度发布了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两年时间,三家公司,共计投资8.60亿元,形成商誉5.13亿元,2017年共计给上市公司带来盈利8,112.89万元,业绩承诺完成率分别为107.34%、105.55%及105.55%,一切似乎尽在掌握中。

然而,如若剔除三家公司所实现业绩,我们发现上市公司当年净利润仅6,735.91万元,较上年下降10.67%。

并且,伴随着收购所带来的业绩增长,2017年底索菱股份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合计6.7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2.14%。同时,新增长短期借款合计5,613.02万元,新增债券4.79亿元,剔除商誉后,资产负债率高达51.55%!

三、抵押、离职、诉讼

1、员工增持,高管减持

要说2018年的市场最怕什么,风云君觉着,最怕没钱,而且要是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都没钱,那日子可更谓是难上加难。

A股“最讲究”公司:上市三年沦落为壳,爆雷前夜买1.5亿责任险!


2、高比例质押下的股权转让

与此同时,肖董事长所质押的公司股份也慢慢由3月份的79.99%一步步攀升至7月份的99.67%,而除此之外的0.29%的股份被司法冻结。

如此看来,肖董事长也是蛮缺钱的!

而且8月13日,上市公司公告,肖董事长拟以每股9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47,778,010股,也就是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1.3284%协议转让给中山乐兴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计交易价格4.3亿元。

短短1个月,肖董事长在新金主中山乐兴的帮助下,完成了股份解押及转让,并向中山乐兴的关联方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借款1.9亿元!

A股“最讲究”公司:上市三年沦落为壳,爆雷前夜买1.5亿责任险!


3、爆雷前夜,董监高离职、买责任险

而就在借款事项公布的当天,肖董事长妻子,公司副总经理叶玉娟辞去了副总经理职务,监事会主席林晓罡同时辞去了监事及监事会主席职务。

需要说明的是,吴文兴、邓庆明仅辞去了董事职位,在公司仍担任其他职务。

股权刚刚转让,老董事们就纷纷辞职,难道这是在给其他人让位?而接替他们出任董事职位的恰恰中山乐兴法定代表人王刚和新任财务总监雷晶。

也是,要是风云君前前后后花了6个多亿,好不容易取得点股权,肯定也想要在董事会拥有一席之位的,要说这事也不奇怪。

但是,就在董事、高管纷纷辞职之际,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为公司董事、监事高管购买了每年不超过1.5亿元的责任保险。

结束语

好了,看到这,我们可以说索菱股份现如今是绝地求生,能成啥样就看自己造化了。

再度结合财务数据,风云君不禁疑问:

1、2018年半年报,也就是尚未有1.9亿借款时,索菱股份尚有货币资金近5亿元,怎么会连区区的8,000多万都还不来,而被纳入失信人名单?

2、自上市后,索菱股份应收账款先由2015年底的2.8亿元,增长至3.34亿元,再进一步增长至6.2亿元,到2018年三季度末已达9.01亿元,虽说2018年以来,汽车行业整体销量下行,可能会存在回款困难的可能性,但是其中是否会存在虚假销售呢?

3、2016年以来,索菱股份季度毛利率如下所示,公司最后一次收购完成是2017年8月,处于第三季度,且新收购公司体量较小,按理说对于上市公司综合毛利率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但2017年四季报毛利率却大幅增长,2018年行业整体下行,毛利率大幅下滑。

最后,按上市公司的现状,5个多亿的商誉也很危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