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者認虧出局,房價進入下跌通道

“房子越來越貴,最後是有錢人賣給有錢人,能賣出去嗎?”您看看北京那些動輒上億的四合院的交易不就充分說明了一切嗎?

我廣州一個同學的父親說,提起2017年瘋狂炒房,他還是唏噓不已,當時房價暴漲,有時你談著談著價錢,有時房東一個電話回來就加10萬或15萬,有個朋友生性節儉,喜歡討價還價,愣是把212萬元的房價談成218萬,最後人家還不樂意賣。

同學提起家裡當初非理性炒房悔不當初,幾乎是2017年高點買房,原以為快進快出,橫空出世的317新政,徹底打亂了他家的生活節奏。進入2018年以來,雖說廣州二手房公佈的價格下降7%,但那只是平均,他家為大套房子122平米,加上中介費,契稅就花去20萬元,他的房子實際貶值近百萬了,關鍵是由於限售政策,房子還是賣不掉。我同學為減輕家裡負擔,自己經常吃榨菜、方便麵,卻成了磚家馮鋼教授眼中的消費升級。

炒房者認虧出局,房價進入下跌通道

以前買房房子一年就賺幾十萬,現在一年時間,淨虧近50萬,還找不到人接盤。買得起的幾年前都買了,剩下的都是剛需,或者觀望的市民,當前房住不炒,深入人心,現在誰還願意買房?今天同學告訴我,幸好找到一個接盤的,家裡人虧本處理了。

現在樓市如何,從限購限貸情況可以看出來,“買得起房肯定還得起房貸”,泥沙俱下,這個不一定一定有用。深圳斷供潮要來了,一個月新增近千套法拍房,有的還是公積金貸款買房,預示著房市進入了谷底。

目前公積金貸款的額度那麼小,利率在3.25%左右的公積金貸款都還不上了,利率普遍在5%的商業貸款還不上的更多了?

炒房者認虧出局,房價進入下跌通道

公積金貸款,立國利民

原因就在於,樓市整體處於下行趨勢,雖然房價沒大跌,基本維持著穩定,但對於要付利息還房貸的炒房客來說,房價不漲就是賠錢,加之調控政策持續,不能賣出變現,只能認虧出局。

2018年前,好多人看到房價暴漲,選擇借錢或是樊綱的六個紅包購房,看好樓市,不考慮的還款能力,高槓杆買房,最終導致無法變現或退出的局面。

自2018年7月31日後,中央定調要堅決遏制房價增長後,樓市調控不斷加碼,各地的樓市終於降溫並開始轉向了入冬。

2018年,中央對房地產行業提出堅決遏制房地產價格增長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進一步強化了調控的力度。一些城市暫停法人單位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已購買的商品住房5年內禁售;個人購買的商品住房3年內禁售。全國範圍內逐步退出棚改貨幣化安置、還有納入立法規劃的房地產稅,更是進一步加大了整個樓市的調控力度。10月份傳出的取消預售制,要是真的話,絕對是致命一擊。

中央堅決落實“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大分類調控、精準施策力度,房住不炒。10月末更是以央媒發出房地產調控不動搖的決心,讓剛需們吃下一個定心丸。

2018年10月29日,新華社發表《摒棄房價“復燃”的幻想,沉下心來做一些實事》的文章,告誡炒房人認清大勢,強調房地產調控不會半途而廢,讓剛需吃下了定心丸。

炒房者認虧出局,房價進入下跌通道

上海實行以房養老

2018年10月30日新華社發表《如何看待未來房價走向?》,不要指望調控放鬆,不要天天想著炒房,引導資本進入實業。

當前形勢下,房子買賣就讓炒房客買吧,人生不過百年,父母也會一天天的老去,我們的身體也會衰弱,有套屬於房子,就是租房,只要活得幸福快樂就好,也是好的。

一個炒房時代馬上結束了!只要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房住不炒的日子還有多遠?

最後還是那句話,麻煩您關注我,謝謝您的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