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18年11月19-23日)

本周,国内外棉花价格整体下跌;内外棉纱价格继续走弱,涤纶短纤价格持续下降。

一、国内棉价持续下跌

本周,外围市场再次普跌,棉花市场依旧低迷,国内棉价持续下跌。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均价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5626元/吨,较上周下跌53元/吨,跌幅0.34%;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4728元/吨,较上周下跌148元/吨,跌幅0.99%。代表全国主产棉省(区)白棉3级籽棉折皮棉均价的中国棉花收购价格S指数15014元/吨,较上周下跌58元/吨,跌幅0.39%。

二、国际棉价整体下跌

本周,国际石油暴跌拖累全球股市重挫,市场各种忧虑情绪蔓延,国际棉花期货价格振荡下行,国际现货保持平稳。2018年11月19-23日,纽约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77.89美分/磅,较上周下跌0.3美分/磅,跌幅0.38%;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为86.08美分/磅,较上周上涨0.12美分/磅,涨幅0.14%,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4970元/吨,较上周上涨21元/吨,涨幅0.14%。内外棉价差656元/吨,较上周缩小47元/吨。(详见附件1)

三、国内外棉纱价格持续走弱

本周,国内棉纱走货依然缓慢,纺企降价促销,回笼资金;国际棉纱需求持续不佳,外纱价格持续下跌;常规纯棉外纱均价低于国产纱205元/吨,价格优势较为明显;国内坯布市场整体销售缓慢,纯棉布让利出货;涤纶短纤价格随原料PTA继续下跌。

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18年11月19-23日)

四、后市展望

国际棉价维持盘整,等待G20峰会结果。在过去一个多月,国际石油快速下跌,美元指数上涨,拖累全球股市下行,国际贸易形势让脆弱的市场雪上加霜,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报告显示,5月份以来G20成员国实施的贸易措施创下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外围市场使包括棉花在内的大宗商品整体承压,波动难免。基本面上,虽然近期美棉质量下降,减产预期使国际棉价体现一定的抗跌性,但当前市场仍处在北半球新棉规模性供应季,截至11月18日,美棉收获进度59%,印度新棉上市量已超过200万包,巴基斯坦新棉上市量累计达到147.4万吨。下游消费随着经济下行压力,贸易形势恶化逐渐萎缩,中国继续取消美棉合同,各国下游订单减少,企业压缩原料采购,棉纱价格持续下跌。短期内国际棉价或将维持盘整,等待G20峰会结果进一步明确棉价走势。

国内棉价或延续弱势平稳走势。近期一些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密集出台,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再次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政策层面为市场带来积极催化,未来需密切观察政策向基本面的传导效果。基本面上,国内新棉供应不断增加,按照监测系统预计全国棉花产量607.5万吨测算,截至11月23日,全国累计交售籽棉折皮棉496.5万吨,累计销售皮棉73.2万吨,销售率为14.7%,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郑棉仓单增加至44.5万吨,再次接近8月底9月初仓单历史最高值,且棉花、棉纱出现明显单边下跌行情始于9月初。消费需求不振加剧弱势行情,下游纺织企业原料采购谨慎,新棉出货困难,部分新棉价格甚至低于陈棉200-300元/吨,棉纱销售持续不佳,棉布量价齐降,预计G20峰会中美会晤前,国内棉价难有起色。

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18年11月19-23日)
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18年11月19-23日)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18年11月19-2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