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类人容易得胃癌?

ft2883407


胃癌的死亡率在世界中各种恶性肿瘤中占据很大的地位,名居第二位,而我国的发病率几乎占全世界的2/3,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也加入了这个庞大的行列中,那么哪些人容易患胃癌呢?

1、因为胃癌发生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关系密切,所以患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群相比其他人群易患胃癌。当然这也是个比例问题,不是每个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人都会发生癌变;

2、患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发胃息肉以及胃息肉较大等癌前病变的患者发生癌变机率较大;

3、平素喜欢吃含有大量的亚硝酸食品如腌制咸菜,暴饮暴食,吃饭速度较快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以及长期嗜酒成性者和抽烟的人群也容易得胃癌;长期处于灰尘较大的工作环境中;

4、最后一个就是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亲属有胃癌病史,那么相比较其他没有家族史的发生胃癌机率会很高

那么生活中对于胃癌我们有什么具体的预防措施呢?

首先我们要及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有胃癌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应该每年定期进行胃镜的普查,特别是平素就有胃病史的患者,尤其当出现上腹部不适、黑便、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等主要临床症状的!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患有早期胃癌的患者经及时治疗后大部分会提高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而发现较晚治疗较晚的患者一般治愈不太理想。

本期答主:闫玲玲,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胃癌是我国居民综合患病率第二的癌症。总的来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饮食高盐高脂者、胃部有病变着易罹患胃癌,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


哪些人容易得胃癌?

胃癌指的是发生于胃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会破坏胃黏膜正常保护屏障、损伤细胞,还会引起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慢性疾病,而这两者有一定的几率触发癌变。

  • 饮食习惯不佳。高盐、高脂饮食、低维生素饮食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酸菜、泡菜,容易形成亚硝酸盐,从而导致癌变,被真菌污染的食物或熏、油炸食品也可导致癌变。

  • 遗传因素或者家族史。如果直系亲属中或者近亲中有患胃癌的病人,那么可能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 胃部良性疾病。胃部良性疾病如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等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增加癌变的风险。此外,有胃部手术史、恶性贫血的也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 吸烟。吸烟会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平均每日吸烟量越多、烟龄越长风险越大。


胃癌有哪些早期症状?

可能出现的早期症状包括:

  • 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即在没有节食、没有加大运动量、压力也没有增大等明显会导致体重下降的情况,却出现了体重下降;

  • 食欲不佳、“早饱”,比如坐下吃饭时还很饿,但刚吃几口就没有食欲了,这种“早饱”现象可能是胃癌的警示信号;

  • 大便或呕吐物中有血,大便可能是栗色会柏油样的黑色,呕吐物中的血则可能是鲜红色或是咖啡渣样(已部分消化);

  • 持续烧心(胃灼热)或消化不良、肠道不适,更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但也可能是早期癌症信号;


  • 胃痛且是胃中钝痛,不是某一天有疼痛感、等过两周又痛的那种绞痛;

  • 腹部有模模糊糊的不适感,通常在肚脐以上的位置;

  • 腹胀,即使只吃了一点东西也觉得有饱胀感,可能是肿瘤压迫引起的;

  • 腹部肿胀或有积水,癌细胞侵入周围的组织时,血管和淋巴结也会发生变化而导致积液;

  • 恶心呕吐,可能是癌细胞代谢副产物引起的;

  • 贫血,红细胞计数低。

如果上述症状持续不消失或是有恶化,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诊病情。


胃癌该如何筛查?

胃镜是最常见的胃癌检查手段,也是公认最好的检测胃癌方法,特别是诊断早期胃癌,准确度很高。以上胃癌高危人群,且之前未做过胃镜检查的,建议到45-50年龄后,及早进行胃镜筛查。

如果检查没有发现阳性或高危因素,3—5年内可以不用再复查。如果发现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并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等胃癌危险因素,应结合医生建议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一旦发现早期病变,就必须及时正确地治疗。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科学防癌的知识,欢迎您关注我们,点击查看《科学防癌远离谣言:铭记4个原则》专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