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答啦:民国省级政区变迁——22省到35省

地理答啦:民国省级政区变迁——22省到35省


​辛亥革命以后,清朝被推翻,国民政府成立。在行政区划方面,北洋政府沿袭了清朝时期二十二省的建制。除台湾省被日本占据外,其余的省份及省会驻地分别如下:

直隶省,省会天津;

奉天省,省会沈阳;

吉林省,省会吉林;

黑龙江省,省会龙江;

山东省,省会历城;

河南省,省会开封;

山西省,省会阳曲;

江苏省,省会江宁;

浙江省,省会杭州;

安徽省,省会怀宁;

福建省,省会闽侯;

江西省,省会南昌;

湖北省,省会武昌;

湖南省,省会长沙;

广东省,省会番禺;

广西省,省会邕宁;

云南省,省会昆明;

贵州省,省会贵阳;

四川省,省会成都;

陕西省,省会长安;

甘肃省,省会皋兰;

新疆省,省会迪化。

此外,把北京的顺天府设为京兆地方;在塞北和西南设置了热河、绥远、察哈尔、川边4个特别区;以及外蒙古、西藏、青海3个地方。

地理答啦:民国省级政区变迁——22省到35省


到了南京政府时期,将原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并把京兆地方划入河北省。将热河、绥远、察哈尔、川边4个特别区改为热河省、绥远省、察哈尔省、西康省,省会分别为承德、归绥、完全、康定。将甘肃省的宁夏道分设为宁夏省,省会宁夏。将青海地方及甘肃省西宁道改设为青海省,省会西宁。将奉天省改为辽宁省。

地理答啦:民国省级政区变迁——22省到35省


抗战胜利后,将伪满洲国占据的原东北三省改为辽宁、安东、辽北、吉林、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兴安9省。

至此,民国的省份数目达到35个。

地理答啦:民国省级政区变迁——22省到35省


地理答啦:民国省级政区变迁——22省到35省


民国初期,各省的长官称为“都督”,设都督府,采取民政、军政合一的管理方式。南京政府时期,各省的设立省政府委员会,长官称为省主席。

在下一篇文章中,地理答啦将专门和大家分享一下民国时期的特别区和特别市,敬请关注!

(欢迎关注地理答啦,一起分享人文地理和文化旅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