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陕西老乡一个问题,大家觉得商洛话和西安话一样吗?为什么?

商洛特色


狭义上的陕西话特指陕西关中方言,又细分为陕西关中西府方言,中部方言,东府方言3种。3种方言在口音和声调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别。西府方言口音相对较重,东府方言次之,中部方言最轻。



说西府方言的人群主要分布在宝鸡地区,以及咸阳兴平、武功部分地区和杨凌地区。

陕西关中东府方言主要分布在西安蓝田以东的渭南地区。

西安话是陕西中部方言的代表,说中部方言的也包括咸阳和铜川部分县区。



秦岭之南的商洛部分地区,如商州市,洛南,丹凤等少数县区,由于在地理位置上距离西安较近,因此,他们说话的口音比较接近西安话,但不是正宗的西安话。



因为商洛地区也距离荊楚较近,荆楚方言对他们的影响也较大。商洛话语音拐弯多,比较轻快,有一波三折的特点,不像正宗关中话语音那么平直和沉缓。

商洛话可以看作是陕西中部方言与荆楚方言融合后的一种方言。


鸿鹄迎罡


商洛话和西安话是不一样的。

首先来说说陕西方言

陕西方言大致分为3个大类分别是:关中话、陕南话和陕北话。

我们通常所指的狭义“陕西话”仅指关中话。

关中话就是中原官话,为其的一个分支。

陕南话多属于巴蜀方言(西南官话),亦有关中话、江淮官话、楚语、赣语、湘语的少量分布。

陕北话多属于西北官话与晋方言,部分地区受晋方言影响较大。使用陕西话(关中话)的人主要集中在关中一带,东起河南灵宝,西到甘肃天水一带,北接延安,南伸秦岭北麓,总人口大约五千万余。

下面来说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主要包括的有:

一、地理环境,西安和商洛中间隔着一条秦岭山脉,过去交通不便利,山脉两边的人长时间不沟通,自然会造成语言出现分化。(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人口流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口的迁徙和流动都是常见的现象,人和人之间都是会互相影响的,经过长时间的影响,口音变化也是正常的。

当然,无论是什么地方的那种方言,都代表的是当地的特色,都是美的,没有优劣好坏之分,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知识储备还是有限,哈哈,但希望能以拙见抛砖引玉,谢谢!!


陕西闲谝


陕西方言

陕西方言[1]由关中话、陕北话、陕南话三部分构成。狭义的陕西话仅指关中话,关中方言分为陕西西府方言(宝鸡、咸阳西部)和东府方言(西安、咸阳大部、渭南、铜川)。

中文名

陕西方言

外文名

Shaanxi Dialect

系属

中原官话、晋语、西南官话、

包括

关中话、陕北话、陕南话

语系语族

汉藏语系-汉语语族

陕西方言简介

中国官话分布

陕西方言大致分为3个地区:关中话、陕南话和陕北话。我们通常所指的狭义“陕西话”仅指关中话。

关中话属于中原官话,为其的一个分支,代表方言为西安方言(东府)和宝鸡方言(西府)。关中方言分为关中方言东府话和关中方言西府话。前者包括西安市、渭南市、铜川市、咸阳市、商洛市下属商州—洛南—丹凤—山阳、陕北的宜川—黄龙—洛川—宜君—黄陵—富县、山西运城—临汾、河南灵宝一带。后者包括宝鸡市、甘肃天水市、庆阳市、平凉市和宁夏西南部。关中话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之一。使用陕西话(关中话)的人主要集中在关中一带,东起河南灵宝,西到甘肃天水一带,北接延安,南伸秦岭北麓,总人口大约五千万余。

陕北话多属于西北官话与晋方言,部分地区受晋方言影响较大。

陕南话多属于巴蜀方言(西南官话),亦有关中话、江淮官话、楚语、赣语、湘语的少量分布。[2]

方言种类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异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相同点

二者的相同点:第一,都是语言分化的结果,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的体现;第二,都没有全民性特点,社会方言通行于某个阶层,地域方言通行于某个地域,当然,就地域而言,地域方言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有一定的全民性的;第三,都要使用全民语言的材料构成。

区别

在中国现代几大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是古汉语长期演变,加上外族入侵而演变而来的产物。在早期的广大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使用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很远,不能通话。后来,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带来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江南各地区,于是逐步形成彼此明显不同的六大方言。现各方言之间差异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北方汉语与南方古越语在彼此接触之前,其内部就有各自的地区性方言;二是北方汉语南下的时间不同,自然汉语本身就不相同;三是南方各方言分别在一定独特环境中发展。四是南方方言在对古汉语音韵语系的保留比北方方言更多,古老的入声在北方基本消失了,而南方部分地区至今保留着中古汉语的六大收音韵尾以及三大入声韵尾。

陕西方言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分布广泛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它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如今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


程相鑫游记见闻


连西安本土说话都有差异!地道的城里老西安话、坊上西安话、豫陕西安话、郊区西安话、普通话味儿西安话⋯,东片的,西片的,南片北片的⋯反正,都不同!


珍茗79021281


在地域上商洛被归为陕南,但是只有商洛的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属真正意义上的陕南,气候饮食方言等,这几个地方人说话有些蛮,洛南,商县,丹凤距西安关中较近说话内容上一样,但是口音上相差甚远,商洛,洛南人口音和蓝天人很像


丶别打扰我安静


商州话和西安话基本一样,一点点不一样。洛南县和渭南口音接近,其他就差别稍大了。


不能太猛


商洛地处陕南地区和四川接壤,自古深受巴蜀文化和饮食习惯影响,陕西西安大关中平原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汉唐文化交融复地,陕西方言重,所以相比语言文化饮食习惯差别还是比较大!


400路


商县的基本一样,都属于关中文化圈。以前商县和蓝田是一起的。


秦汝老酸奶58张杰


我是陕南人,在西安上的学,有陕北同学,大家说得陕西话都不一样,陕南人说话较婉转,陕北和关中话比较粗犷豪气,饮食生活习惯也不一样。


纳兰清辞


西安话和商洛话有差别,仔细听才能听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