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是如何知道敌方的部队番号和位置的?

翟桃李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容易,但是知彼就难了。军队作为一个保密程度很高的组织,有各种各样的保密制度和条例,以此防止出现泄密情况。要想获得像部队番号和位置这种事情也并非易事,解决这种事情主要是的通过两个方面,一个是战略层面上的情报,另一个是战术上的侦察。

在战略上,要靠国家的情报系统,一般来说,这种活是通过CIA,克格勃,军情六处,摩萨德,特高课等等这些情报机构及其附属单位承包的。这些机构依靠强大的情报网和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渗透进敌人的指挥系统里,尤其是负责制定各类作战计划的参谋部门,窃取对方的作战计划,为我方参谋部门的排兵布阵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当然这些重要情报中也会有敌方的部队番号和行动位置。另外就是像什么卫星监视啊,移动端的信息,数据监视等等,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获取方法。

在战术上,一方面是靠情报机构提供的,但是毕竟获得是一份纸面上的东西,尤其是两军对峙之时,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战况是瞬息万变的,很多时候会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稍纵即逝,的战机,而这些接近于现场直播的第一手资料,就需要通过对敌方的前沿阵地进行渗透侦察获得。

我们知道,辨认一支军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他们的作战服,而部队番号则是通过士兵身上的臂章辨认,至于军衔,这个就比较难了,因为由于战时对军官的保护,免于遭受狙击手的攻击,各国军队对要求各级军官战时不得佩戴军衔。当然还有一个就是抓舌头,对哨兵或者一些形单影只的士兵或者军官进行临时逮捕,突击审问,当然这个的话就不仅仅只是审问个部队番号这么简单,作战意图,物资储备,士兵士气,部队的最新动态等等,只要你知道什么都会把你挖个一干二净。这个过程可以去看老毛子拍的一部电影叫《星星》,里面讲的就是一支侦察小分队的故事。

总之,获得了这些相关信息,就可以做到以有算打无算的敌我态势,为打胜仗奠定一个获得情报基础。


兵说


图为士兵身份牌,又称狗牌


在中国,虽然有很多人都知道自己附近驻扎军队的番号。但是部队的番号保密级别依然是秘密级的,也就是不可对外透露,谁要是故意透露,或者是换取资金,轻则刑拘,重则坐牢。其实不止是中国,很多国家都是这样。那么在战场上是如何获得敌人的番号和具体位置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办法。


图为潜伏的侦察兵


首先就是侦查,不管什么年代,在战场前线侦察兵都是最高效的侦查系统。在很多二战题材的影视作品里面都有表现。战争时期,基本上每个士兵都有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西方国家基本上都是狗牌,只要抓几个舌头过来逼问一下就行了。在配合先进的侦查系统,很容易确定敌人的番号和动向。


图为二战题材影视剧《东线情报战》


在者就是谍报系统,比如说情报战。通过破译敌方的通信密码,截获对方的通信系统来确认部队的番号问题。二战中最著名的海战,中途岛战役就是美军提前破译了日本的电文,军队规模等一些信息一清二楚,所以才获得了一边倒的胜利。情报的破坏力是巨大的,毫不夸张的说,二战时期的德国和日本,除了硬实力损失外,战败的很大因素都是因为情报失利。

军情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各位读者大大点波订阅关注吖~


军情解析


想要得知敌军的番号和位置是需要运用到侦查手段的,如果侦察兵遇到有利条件则可以俘虏敌方士兵进行讯问,只不过通过俘虏而来的消息往往是比较基础性的,无法获得战斗部署等关键信息,但是用于了解部队番号却是足够了。

不过在现代化的战斗中,用侦察兵进行侦查是一种手段,但更多的会运用到无人机或战斗机进行侦查,同时,利用卫星进行侦查也是常规手段之一。

另外很常见的就是从敌方士兵的尸体上寻找信息,世界各国似乎约定俗成的会在战争中给己方士兵带上能够表明身份信息的物品,其原因最初是为了识别牺牲士兵的身份,以便于将烈士遗体带回。


再来就是卫星侦查,这个主要能够侦查到的基本都属于“大方向”,即能够探测到敌军部队的具体位置(例如红外扫描,可以扫描到带着热量的人体,当人体击中且数量可观时,视为可疑),当卫星雷达发现可疑地点时,可通过电波形成图像信息传到作战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来鉴别其是否是敌军的“窝点”,是否要对该处进行攻击。

另外一种识别手段就比较依赖“经验”和作战者的“见识”了,即有的指挥官对敌方各个部队的信息相当熟悉,从而能够根据服装和基本部署等进行推测,将敌军番号和位置推测出来,不过其不确定性也更强,并且也需要相当强的信息收集能力和鉴别能力,但如果推测正确,在作战中很容易占得上风。


军事观察员东旭


不邀自答,冒昧。

对手部队番号,在战争中,一般第一看衣服,一般军队衣服上会有识别的标志,或者身上缝这的名字,军衔等。

第二抓舌头。实际上西方国家军队里和《日贝瓦条约》都有关于战俘的规定。允许或者要求俘虏最起码通报自己的名字,番号,军衔等基本信息。而敌方用这些信息确认这个人确实是军人后,给予战俘待遇。包括人身安全,健康等权利。所以知道对方番号是很简单的。战争结束后要按照双方要求交换俘虏。或者释放俘虏。

最后就是更专业的根据对方军属主官,或者军队武器配备情况判断对方番号。



风车骑士45541173eg


对于这个事情,艾森豪威尔曾经说过,开战后半个小时以内,我军关于番号一类的情报就再也不会是秘密了。

战场上各种侦察手段很多,有人工情报和技术情报两种,人工情报最简单的就是对方的俘虏尸体等,从对方俘虏的口中基本上就能确定敌方部队的番号,或者从尸体上可以发现一些比如文件地图什么的东西,这些都可以了解敌方部队的诸如番号部署地域这些情报,当然这些情报还需要和其他方面的情报相互验证,不能只通过一份情报来确定。

人力情报除了通过俘虏什么以外,还有就是本方的侦察巡逻人员到敌军的纵深去侦察获取情报,这种办法通常是和技术手段混合使用相互验证。

而技术手法,这些年可是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包括使用各种天基的卫星,对地面目标进行拍照,可以包括红外,遥感,雷达,光学等等各种手段来监控地面目标。

最高的下边就是各种飞机,包括有人的无人的,使用的原理和卫星差不多,但是由于距离地面更近了,所以侦察的效果更要好一点,而且更加灵活,卫星变轨可是一件麻烦事,而出动侦察机就没有那么费事了。

天上的眼睛看着你,你的部队部署位置基本上都是暴露的。

到了地面,还有各种雷达无线电监听等手段来确定你的部队番号和部署位置。基本上也是和卫星的原理差不多,不过由于距离更近了,对于目标的侦察就更加准确清晰了。

虽说各种侦察手段很多,但是对于被侦察的一方来说,也有各种防护手段,最主要的是各种伪装,干扰手段,设置假目标等,对于敌方侦察兵的渗透,就可以加强本方阵地的巡逻等措施,对于战争的双方来说,战争迷雾永远存在,而如何在各种情报中去伪存真就更考验一个军队的情报能力了。

平时,各个国家的情报部门都是通过各种手段在盯着对方各个部队,一旦发现有什么异动,肯定就会提高本方的戒备水平。


有痰


现代战争的侦察手法已经飞速发展,主要是军事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侦察卫星已具备高辨识度。二战及其之前的时期,确定当面敌军番号和准确位置的手段各国军队基本相同,分为战场内外两种大的方式,战场内讲究“抓舌头”、“查死尸”和“看特点”三类办法。



所谓“抓舌头”就是捕俘,即派出侦察小分队在前沿或敌纵深抓俘虏审问来获得情报,如果仅仅是确定敌军番号,那随便抓个小兵就可以了;如果是想获得更多情报,那恐怕要抓一定级别的军官了。这是战场上指挥员获得情报最直接的形式,一直到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解放军仍然采取这个办法,以准确了解当面越军的具体番号和情况。

不过这个办法挺危险的,侦察兵一旦被敌方发现就要遭到围歼,另外抓回来的俘虏能否开口也是个未知数。



所谓“查尸体”就比较简单了,民国军队的官兵都有胸章或臂章,上面从部队番号到姓名都写的很清楚。但这种办法了解的情况有限,死人是不能说话的。

所谓“看特点”就是指挥员根据敌军在进攻、防守或运动时的作战特点加以判断,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大的战区内双方下辖的常驻部队互相都有一定了解,军事主官的排兵布阵各有特色,有经验的指挥官很容易从战场细节得出结论,比如华野宋时轮的纵队善守,那就是“排炮不动,必是十纵”。



特点其实也包括装备水平,国民党军队和日军在这方面都有规律可循,美械师、半美械师和日械师一听枪声和炮声就估摸个八九不离十,什么是指挥官的经验丰富?就是这些细节的综合掌握能力。

战场外最可怕的当然是高级间谍,会将敌方的作战与兵力布署资料一股脑的发送给本方指挥机关,如此敌方的部队番号、位置和作战任务将毫无秘密可言。这一点做的最好的就是熊向辉,很多时候,胡宗南的作战计划和兵力布署手下的军长和师长还没接到命令时,延安情报部门的桌子上已经摆好了,胡宗南集团在西北战场打的非常糟糕,也不全是他的“志大才疏”,司令部漏风实在太严重了。



之后便是对无线电通讯的截获和破译,这个也非常致命,张自忠将军牺牲的“南瓜店”战斗,就是第33集团军与第五战区的往来电报全部被日寇第11军无线电班破译,使张将军司令部所处位置完全暴露,连身边带多少部队日军都一清二楚,因此,园部和一郎才命令已经反转的第39师团折返,准确地围攻张将军的指挥部,终致张自忠将军殉国。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薛岳调动第10和第74两个王牌军在金井地区与敌决战,结果电报被破译(不是电视剧里的女特务),阿南惟畿命令第三和第六两个精锐师团予以伏击,两个军都被击溃,第74军军部也被偷袭,王耀武仅以身免,这是他抗战中最危险的一次惊历。



此外,通讯军官、通讯兵和军官所携文件的缴获也是或取敌人军事秘密的重要途径,第三次长沙会战时,善长夜战的日军“加藤大队”部队长在长沙城下被击毙,加藤少佐公文包里的文件被送上岳簏山,翻译之后,日军攻城部队番号、布署和补给困难的资料一应俱全,薛岳大叫:“一纸虽轻,胜过万挺机枪”!

战场上掌握敌军番号和布署是作战要素,否则指挥员就是两眼一抹黑的作战,全军必然陷入“盲人瞎马”的状态,兵法上所说的“知己知彼”就是这个意思。


度度狼gg


所有的侦察体系无非是三种1、消息来源2、消息传递3、消息分析及利用

近代战争中,由于军队缺少现代化的侦察手段,所以基本上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人力完成。人力完成信息收集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专门的人员进行信息收集,包括间谍,地下党以及敌驻地的观察点或老百姓。他们得知信息后使用人力或动物把消息传到最近的军队机关,再向上传递到高级机关。也就产生了类似鸡毛信这样的通讯手段。每次战役之前,指挥部都会把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分析,进而确定自己的战斗计划。再通过通讯兵传递到下一级部队。每次战斗之前,都会有尖刀班,先锋部队先于主力出发。他们的任务主要就是收集信息,进而侦察敌情。


成智幼师培训


对于战俘来说,姓名,番号是必须说的,为的是确认他的待遇。至于其它的情报,大多数靠间谍。但其实没有什么太难的。对于指挥官来说,知道对面的人是谁就够了。或者抓舌头问放间谍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