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為何葬在河南郟縣?

柒火


蘇軾一生,足跡遍佈大江南北。家在西南的他,去過西北的鳳翔,到過東北的密州,北方的定州,東南方的徐州、杭州、揚州、蘇州、湖州,還曾希望定居常州,結果偏偏選擇葬在名不見經傳的汝州郟縣。這是為何呢?難道,僅僅因為郟縣有類似蘇軾故鄉的“小峨眉山”?


據蘇轍的敘述,蘇軾選擇葬在“嵩山下”,並未明指郟縣。而蘇軾葬於郟縣,除了它位於嵩山腳下,風景絕美,境內有山類似故鄉峨眉山之小峨眉山。蘇轍在《再祭亡兄端明文》中說,蘇軾本希望葬於眉山父親蘇洵墓旁,只因山長水遠,沒法歸葬故鄉。而郟縣境內有“小峨眉山”,葬在這裡,彷彿葬在故鄉。

這種說法,挺文藝,不過,更深層的原因顯然不在此。更深的原因是郟縣特殊的地理位置,蘇軾研究《周易》,著有《東坡易傳》,他知嵩山一帶,風水甚好,所謂“土厚水深”,如葬於此,子孫定會繁盛。故而,選擇葬在嵩山之下。

嵩山一帶,最好的一帶,多半被趙宋皇族,王公貴族佔據了。郟縣風水尚佳,低調但不失為寶地,故而成了蘇軾兄弟意中的長眠之所。

之所以選擇郟縣,而不選擇鄭州和許昌等,很大原因在於郟縣與京城汴京特殊的距離。郟縣距離汴京不遠,子孫在此蕃息,距離政治文化中心較近,能夠方便獲取生存發展的資源。這是蘇軾兄弟不願歸葬四川的最大原因。

【2013年初訪郟縣三蘇園時所拍照片】

郟縣距離汴京又不是特別近,中間隔著許昌,這使得郟縣又比較安全。徽宗崇寧黨禁時,蘇家子弟被禁止到京畿四輔之地,如果選在鄭州和許昌,一旦政治迫害繼續,蘇家子弟將又要流離失所了。

蘇軾身後,新黨依舊把持朝政,但對蘇轍等人並未繼續進行殘酷的打擊。因此,蘇轍閒居郟縣與汴京之間的潁昌府(即今許昌)。這從另一個方面證明,蘇軾選擇葬在郟縣,多半為家族成員的發展考量,而非僅僅因為郟縣境內有小峨眉山了。



風雅人文觀察


如果真正想要理解蘇軾為什麼最後選擇葬在郟縣,還是要將歷史推到北宋中期那個詩詞繁榮的年代。眾所周知,北宋時期開封便是當時的帝都,而中原河南的風土人情、地形地貌也成為了文人舞文弄墨的重要素材。北宋重文輕武,因此文人在北宋也有著相當的政治地位,做官自古以來當然是離京都越近越容易獲得提升。而現在郟縣的位置距離開封,特別是距離宋皇陵都不太遠,並且可以看到現在三蘇園周邊也是山水環繞。由此可想而知,古代河南、古代中原的政治地位有多重要,吸引力有多大。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的大文豪、文學家、政治家,蘇軾在詩詞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但是一生仕途不順,多次遭到貶謫。在被貶為汝州副團練使後,還沒有到達汝州便夭折了幼兒,盤纏也用盡,無奈蘇軾上書皇上請求改任常州,到常州後便打算在此終老。蘇軾生於四川眉山,一生到過湛州、常州、黃州、密州、湖州、開封等地,可以說走遍大江南北,也看遍了山山水水。

根據對蘇軾為什麼葬在郟縣的研究,得出了古代士人講究入土“深水厚土”的結論,但也只是一個猜測。三蘇園的位置離嵩山和宋皇陵不遠,那麼是不是蘇軾有意將自己安葬於此,看著繁盛的中原大地,遙望家鄉也不得而知。從地圖上看三蘇園離汝州較近,而蘇軾唯一跟汝州的交集就是在途中折返,那麼此地是不是就是當年蘇軾夭折幼子的傷心之地也不得而知。


總之,歷史已經過去,蘇軾留下的璀璨詩詞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文化財富。至於蘇軾為什麼選擇葬在這裡,恐怕也只能從他詩詞的字裡行間去尋找答案了。

我是海域藍豚,河南本地自媒體,喜歡請加關注,謝謝!


海域藍豚


蘇軾感到大限之期已至,便吩咐兒子到銅山隆教院,把維琳長老請來家裡。讓他賜偈,而自己也要以偈語作答,算是留給人間最後的言語吧。

長老完全理解蘇軾此時的心境,他命人點上檀香,雙手合十唸唸有詞,然後口占詩偈,道:

“扁舟駕蘭陵,自援舊風日。君家有天人,雄雄維摩詰。

我口吞文殊,幹裡來問疾。若以默相酬,露性皆笑出。

蘇軾靜靜聽罷維琳長老的詩偈,臉上露出會心的微笑。他略一沉吟,依長老原韻,也口占八句作和:“與君皆丙子,各已三萬日。一日一千偈,電往那容詰。

大患緣有身,無身則無疾。平生笑羅什,神咒真浪出。

維琳長老十分驚歎,居士在彌留之際心境如此清明,似晴空朗月,澄澈皎潔,一塵不染。他記起蘇軾詠“春暉亭”的詩裡有“浮雲時事改,孤月此心明”的句子,暗暗稱頌道:他必定成為不朽人物。因蘇軾的詩偈裡用了“神咒”的典故,他不甚瞭然,便俯下身細聲問蘇軾。此時蘇軾已經無力說話,示意兒子取來筆墨,他把回答寫在紙上:

“昔鳩摩羅什病亟,出西域神咒,三番令弟子誦以免災,不及事而終。”

看完這些字,維琳連連點頭。此時蘇軾又寫了一句話,道是:

“某嶺海萬里不死,而歸宿田裡,有不起之憂,非命也耶?"

兩天以後,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七月二十八日,一代文化名人,大文豪、大藝術家蘇軾,在常州孫氏宅第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六歲。

他遺憾沒有見到弟弟蘇轍,但他已經給弟弟囑咐,要他“葬我嵩山下,子為我銘”。元豐七年蘇軾在汝州做官時候,看見上端裡那地方非常像家鄉峨眉山,就半認真地對弟弟子由說:以後就在此地入土為安吧。所以子由說“兄沒有命,葬我嵩山,土厚水深”,完全按照兄長的遺囑辦事。

第二年,蘇邁同弟弟一起,按照父親的遺囑,將父親的靈柩送到汝州,也將繼母的靈柩從京師一起遷來,葬到郟城上端裡,那裡有一座士山叫小峨眉山,子由的祭文說“先壟在西,老泉之山”,原來是打算葬到家鄉去的。但是後來情況有變化,便以汝州為歸宿,所以“潁川有蘇,肇自兄先”,蘇軾的墳墓周圍築了牆垣,種了柏樹,蘇轍去世後也葬在這裡。到了元朝,郟縣令把蘇洵的衣冠遷移來,墓在中間,於是這裡就稱為“三蘇墓”。

後世子孫修繕墓地,墓前設祀具,有神道、祭殿,種植松柏,又在墓地西南建了祠堂,裡面塑了蘇家父子的彩像,人們叫它“三蘇祠”,成為當地的文物名勝。

“蘇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這個現象在中國歷史上原本已很難得,而蘇軾生與亭堂等建築有如此密切關係,從最早的眉山瑞蓮亭,到蘇軾歸宿的郟縣墓祠,中間數十座建築,串聯起他一生不平凡經歷,這在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文化現象,非常耐人尋味,也非常值得觀光鑑賞,獲益良多。


子曰觀史


在世的宋代,郟縣還是一個風水人文俱勝之地,方圓一二百里,有當時的京城開封及洛陽、許昌等大都市,還有名聞遐邇的嵩山以及鞏義宋皇陵群,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域圈。蘇軾歸葬於此,正是為了實現他“生前壯志難酬,死後就埋在這裡關注國家安危,以盡忠貞之志”的遺願。


火種文學


最主要的是子由在汝州為官,在郟縣買了塊地,


董佔軍142746935


蘇家很多人都葬在這裡。郟縣的三蘇墓。其實是蘇家家族的墓葬群。


隔壁老王的歷史


蘇軾臥病死於常州,但他生前有願"即死,葬我嵩山下,子為我鉻" 於是蘇澈便把他葬於小峨眉,即在河南的郟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