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何葬在河南郏县?

柒火


苏轼一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家在西南的他,去过西北的凤翔,到过东北的密州,北方的定州,东南方的徐州、杭州、扬州、苏州、湖州,还曾希望定居常州,结果偏偏选择葬在名不见经传的汝州郏县。这是为何呢?难道,仅仅因为郏县有类似苏轼故乡的“小峨眉山”?


据苏辙的叙述,苏轼选择葬在“嵩山下”,并未明指郏县。而苏轼葬于郏县,除了它位于嵩山脚下,风景绝美,境内有山类似故乡峨眉山之小峨眉山。苏辙在《再祭亡兄端明文》中说,苏轼本希望葬于眉山父亲苏洵墓旁,只因山长水远,没法归葬故乡。而郏县境内有“小峨眉山”,葬在这里,仿佛葬在故乡。

这种说法,挺文艺,不过,更深层的原因显然不在此。更深的原因是郏县特殊的地理位置,苏轼研究《周易》,著有《东坡易传》,他知嵩山一带,风水甚好,所谓“土厚水深”,如葬于此,子孙定会繁盛。故而,选择葬在嵩山之下。

嵩山一带,最好的一带,多半被赵宋皇族,王公贵族占据了。郏县风水尚佳,低调但不失为宝地,故而成了苏轼兄弟意中的长眠之所。

之所以选择郏县,而不选择郑州和许昌等,很大原因在于郏县与京城汴京特殊的距离。郏县距离汴京不远,子孙在此蕃息,距离政治文化中心较近,能够方便获取生存发展的资源。这是苏轼兄弟不愿归葬四川的最大原因。

【2013年初访郏县三苏园时所拍照片】

郏县距离汴京又不是特别近,中间隔着许昌,这使得郏县又比较安全。徽宗崇宁党禁时,苏家子弟被禁止到京畿四辅之地,如果选在郑州和许昌,一旦政治迫害继续,苏家子弟将又要流离失所了。

苏轼身后,新党依旧把持朝政,但对苏辙等人并未继续进行残酷的打击。因此,苏辙闲居郏县与汴京之间的颍昌府(即今许昌)。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苏轼选择葬在郏县,多半为家族成员的发展考量,而非仅仅因为郏县境内有小峨眉山了。



风雅人文观察


如果真正想要理解苏轼为什么最后选择葬在郏县,还是要将历史推到北宋中期那个诗词繁荣的年代。众所周知,北宋时期开封便是当时的帝都,而中原河南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也成为了文人舞文弄墨的重要素材。北宋重文轻武,因此文人在北宋也有着相当的政治地位,做官自古以来当然是离京都越近越容易获得提升。而现在郏县的位置距离开封,特别是距离宋皇陵都不太远,并且可以看到现在三苏园周边也是山水环绕。由此可想而知,古代河南、古代中原的政治地位有多重要,吸引力有多大。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的大文豪、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在诗词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但是一生仕途不顺,多次遭到贬谪。在被贬为汝州副团练使后,还没有到达汝州便夭折了幼儿,盘缠也用尽,无奈苏轼上书皇上请求改任常州,到常州后便打算在此终老。苏轼生于四川眉山,一生到过湛州、常州、黄州、密州、湖州、开封等地,可以说走遍大江南北,也看遍了山山水水。

根据对苏轼为什么葬在郏县的研究,得出了古代士人讲究入土“深水厚土”的结论,但也只是一个猜测。三苏园的位置离嵩山和宋皇陵不远,那么是不是苏轼有意将自己安葬于此,看着繁盛的中原大地,遥望家乡也不得而知。从地图上看三苏园离汝州较近,而苏轼唯一跟汝州的交集就是在途中折返,那么此地是不是就是当年苏轼夭折幼子的伤心之地也不得而知。


总之,历史已经过去,苏轼留下的璀璨诗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至于苏轼为什么选择葬在这里,恐怕也只能从他诗词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了。

我是海域蓝豚,河南本地自媒体,喜欢请加关注,谢谢!


海域蓝豚


苏轼感到大限之期已至,便吩咐儿子到铜山隆教院,把维琳长老请来家里。让他赐偈,而自己也要以偈语作答,算是留给人间最后的言语吧。

长老完全理解苏轼此时的心境,他命人点上檀香,双手合十念念有词,然后口占诗偈,道:

“扁舟驾兰陵,自援旧风日。君家有天人,雄雄维摩诘。

我口吞文殊,干里来问疾。若以默相酬,露性皆笑出。

苏轼静静听罢维琳长老的诗偈,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他略一沉吟,依长老原韵,也口占八句作和:“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一日一千偈,电往那容诘。

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

维琳长老十分惊叹,居士在弥留之际心境如此清明,似晴空朗月,澄澈皎洁,一尘不染。他记起苏轼咏“春晖亭”的诗里有“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的句子,暗暗称颂道:他必定成为不朽人物。因苏轼的诗偈里用了“神咒”的典故,他不甚了然,便俯下身细声问苏轼。此时苏轼已经无力说话,示意儿子取来笔墨,他把回答写在纸上:

“昔鸠摩罗什病亟,出西域神咒,三番令弟子诵以免灾,不及事而终。”

看完这些字,维琳连连点头。此时苏轼又写了一句话,道是:

“某岭海万里不死,而归宿田里,有不起之忧,非命也耶?"

两天以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二十八日,一代文化名人,大文豪、大艺术家苏轼,在常州孙氏宅第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

他遗憾没有见到弟弟苏辙,但他已经给弟弟嘱咐,要他“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元丰七年苏轼在汝州做官时候,看见上端里那地方非常像家乡峨眉山,就半认真地对弟弟子由说:以后就在此地入土为安吧。所以子由说“兄没有命,葬我嵩山,土厚水深”,完全按照兄长的遗嘱办事。

第二年,苏迈同弟弟一起,按照父亲的遗嘱,将父亲的灵柩送到汝州,也将继母的灵柩从京师一起迁来,葬到郏城上端里,那里有一座士山叫小峨眉山,子由的祭文说“先垄在西,老泉之山”,原来是打算葬到家乡去的。但是后来情况有变化,便以汝州为归宿,所以“颍川有苏,肇自兄先”,苏轼的坟墓周围筑了墙垣,种了柏树,苏辙去世后也葬在这里。到了元朝,郏县令把苏洵的衣冠迁移来,墓在中间,于是这里就称为“三苏墓”。

后世子孙修缮墓地,墓前设祀具,有神道、祭殿,种植松柏,又在墓地西南建了祠堂,里面塑了苏家父子的彩像,人们叫它“三苏祠”,成为当地的文物名胜。

“苏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这个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原本已很难得,而苏轼生与亭堂等建筑有如此密切关系,从最早的眉山瑞莲亭,到苏轼归宿的郏县墓祠,中间数十座建筑,串联起他一生不平凡经历,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现象,非常耐人寻味,也非常值得观光鉴赏,获益良多。


子曰观史


在世的宋代,郏县还是一个风水人文俱胜之地,方圆一二百里,有当时的京城开封及洛阳、许昌等大都市,还有名闻遐迩的嵩山以及巩义宋皇陵群,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域圈。苏轼归葬于此,正是为了实现他“生前壮志难酬,死后就埋在这里关注国家安危,以尽忠贞之志”的遗愿。


火种文学


最主要的是子由在汝州为官,在郏县买了块地,


董占军142746935


苏家很多人都葬在这里。郏县的三苏墓。其实是苏家家族的墓葬群。


隔壁老王的历史


苏轼卧病死于常州,但他生前有愿"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铬" 于是苏澈便把他葬于小峨眉,即在河南的郏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