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最低收购价下调是否影响农民受益?

So-蒋民学


小麦最低收购价下调是否影响农民收益?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保护价格为每斤1.12元,这是继今年连续下调的第二年,也就是说2018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保护价为1.15元每斤,比2017年下调了0.03元每斤,2019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保护价,又比2018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保护价下调了0.03元每斤。

小麦最低收购保护价只是国家为了保护农民的种植利益,也就是保护农民种植小麦的最低成本价低于这个价格,国家就会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保护价机制。主要是鼓励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当然确保国内的农业的稳定生产。



近两年由于我国小麦连续十几年的丰产,导致了我国小麦市场上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国家调低小麦最低收购保护价,只是为了刺激农民进行种植优质小麦,做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种植的收入,毕竟优质优价,对于普通小麦价格进行下调。

对于目前国家对最低小麦收购保护价格下调0.03元每斤,其实这个幅度对农民造成很大的收入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农民一般家庭人均也就是一亩三分地,一个家庭种植也就几亩地,每亩地产小麦最多也就一千斤左右,等于每亩地的收入减少30元左右。就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对农民的收益影响不会太大,何况农民种的小麦不全都出售,大部分留为自己食用。



总之,对于发改委调低小麦的最低收购保护价,尽管小麦的出售价格比最低收购保护价要高一些,但这个政策性的信息发布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的市场行情走向。用经济专家的理论分析,从侧面透露出粮食目前生产过剩的现象,也就打压了农产品的价格,会对农民出售农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会大大影响农民的种植收入,毕竟政策信息可以影响到经济市场的价格走向。


宗元三农堂


2019年产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继续下调的消息,是在主产区冬小麦已经播种出苗之后公布的,比着往年是有所推迟。单纯看,小麦价格的下调,哪怕是只有每斤3分,也会影响到农民的卖粮价格,进而影响收益。但其实产区的农民其实都知道,种植小麦的收益,这几年其实和托市价格关系比较微妙。



一、最近四五年来,小麦的托市收购底价一直保持在1.18元/斤(国标三等),从2018年开始首次下调,降至1.15元,2019年进一步下调至1.12元。由于托市收购政策连年启动,每年的收购量基本上都在2000万吨左右或以上,市场流通粮源随之减少,小麦市场价格最高也基本上都能到1.30元/斤以上。2018年产小麦减产减质,但由于托市收购力度大幅下降,收购规模也比去年大幅度减少,市场上粮源同比并没有明显减少,由此也使得在以面粉加工企业为主的市场收购主体收购形势下,小麦价格并未呈现明显上涨行情。



二、小麦主产省农民的卖粮习惯,这些年来大多保持集中卖粮模式,特别是收获上市初期,基本上能卖的都卖了,特别是在没有检测小麦的卫生指标之前,售粮比较方便、快捷。这个时候的小麦市场价格,往往也是一年当中最低的时候,像南部麦区在质量好的年份里,价格也多在1元左右,逐渐向1.05元/斤、1.1元左右上涨,北部麦区开秤多在1.1元左右,然后逐渐涨至1.15元左右,真正能卖到托市收购底价附近的农民很少。

三、在托市收购底价保持不变甚至下调的同时,尽管二者没有直接联系,但却对农民种粮收益影响更大的,是农资价格、人工成本等的不断上涨。种粮农民都很清楚,这两年化肥、种子、农药、柴油等等,还有种粮大户的人工费等,都在上涨。这一部分的成本增加,可以说是蚕食农民种粮收益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粮小咖认为后期小麦托市收购底价可能还会继续下调,甚至取消,政策调控的导向是向市场化为主转变,价格政策的直接支持力度肯定会越来越弱。而对于农民来说,只有粮价高了,收益才可能会多一些。从这个概念上来说,最低收购价格的下调确实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收益。但在这个大形势下,考虑到农民种粮的不容易以及为了保障国家口粮安全,有关部门也要在农资市场调控,以及给予小麦生产者种粮补贴(如东北的大豆和玉米生产者补贴),这样才能有效的抑制小麦播种面积的连年下降趋势,才能更高的引导农民调整小麦的种植结构。


粮小咖


2019年小麦收储价格继续下调三分钱每斤,肯定会直接影响光大农民的种植收益,这一点可谓是毋庸置疑。



毕竟在我国每年的小麦亩产量几乎没有太大变化的前提下,收储价格标准导致市场价格走低,肯定会直接导致农民卖粮的收益直接受到影响。

2019年,我国小麦价格走低已是必然

虽然现在还只是2018年11月底,在我国北方各大小麦主产区,小麦甚至还没有度过冬天,可是不久前官方给出的一则公告则已经为明年全国小麦收储价格乃至整体市场价格的走低奠定了基础。

根据公告,明年的小麦托市收购价格仅为1.12元每斤(国产三等,下同),不仅比去年的水平继续下降了0.03元每斤,还是近五年来我国小麦托市收购价格标准的最低值。

而一直以来,我国小麦市场价格都是以托市收购政策作为晴雨表,而其价格一旦继续下探,那么会直接导致我国明年的小麦市场整体价格走低。

2019年,农民卖粮收益将下滑

上文中也说到了,小麦托市收购价格标准下调,肯定会意味着农民卖粮收入的减少。

特别是对于那些一直以来都选择种植普麦的农民朋友,明年这些品种的小麦市场价格都是比较低,甚至还不如国储收购价格标准,因此,大家要做好相关的心理准备。

要么,通过扩大种植面积,以量来取胜,获得更大种植收益。

要么,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开始注重质的重要性,提高亩产收益。

否则,明年的小麦种植收益肯定很差。


钟情三农


小麦价虽掉几分钱,也不算啥事。但应算算农民种地投入与收益比,才知道种田的无奈。丰收年景,种一亩纯粮田年收益也就一千多元,物价持续上升,支出比例逐年增加,农民种地积极性下降,不如远走它乡打工挣钱好。以后农村、农业,农民的路咋走,我也说不了,那是国家大计。


耕读达人


国家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几分钱,这个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已经无所谓了。说句难听的“死猪不怕开水烫”,无论上调几分还是下调几分,现在农民单纯依靠种粮,都不会赚钱的。除了能够领取国家高额补贴的大户,门里出身单家独户种植责任田的农民,谁还指望种好大田,多打粮食,提高家庭收入啊?

眼下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辛苦不挣钱,哪个愿意干?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辛辛苦苦半辈子,不如炒房,不如网店,不如上班,不如打工,一点儿小毛病,进医院检查一下,种地几年的收入就没了,谁还有种粮积极性?

都没有种粮积极性也好,正好实行土地流转。当土地流转完成的时候,但愿炒房子的有钱人不会炒粮食。


农村大妈谈农村


出这题目的智商像三岁小孩!有一点需指出,国家的粮食收购保护价,基本上对农民没起什么作用!


大漠孤烟夕阳晚风


《并非耸人听闻》

农民已经伤到骨头了,转基因食品的进口是主要原因,这里的潜在危机,远远超出转基因食品本身的危害。拒绝转基因食品进口,让利给农民,这是最后的斗争,并非耸人听闻!


魯人甲


农民们都希望辛辛苦苦劳动出的粮食能买出个好价格,国家粮食下调对农民影响很大,使农村出现很多荒地、弃地或不种地的农民。


手机用户SQH


肯定有影响 本来农民种地收入就不高 去了化肥农药一亩地所剩无几 如果价格再低老百姓谁还愿意种地 现在的农村本来就是老年人在种地 老年人本来就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希望价格不要低了


豫东大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