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宗教领袖教皇影响力在当今有多大?二战时教皇在干嘛?希特勒怎么对付他的?

人見人愛天見天喜


第一个问题,必须纠正,教皇不是欧洲的宗教领袖,只是天主教的宗教领袖。

欧洲的主流宗教是基督教,基督教目前主要分为三支,即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教皇主要在天主教国家有强大影响力,包括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部分德国等。此外,荷兰、部分德国、英国等为新教,东欧和俄罗斯为东正教。

教皇从过去千年,整体影响力是在逐渐下降的。

历史上,天主教皇的影响力一度是很大的。自从中世纪早期教皇斗败德皇后,有数百年时间,教皇是凌驾于欧洲世俗君主之上的精神导师,十字军横行欧洲。但是经过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教皇势力遭到沉重打击,世俗君主不管是否信奉天主教,都成为所在国家真正的主人,教皇只能依附于信奉天主教的君主。再经过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尤其是拿破仑战争后,教皇的势力基本被扫荡了。

到19世纪中后期,意大利独立后,教皇只能抱着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粗腿,免得他的直属领土(罗马城和教皇国)被意大利占领。等拿破仑三世被普鲁士人俘虏后,教皇失去庇护,被意大利军队轰出了罗马城,龟缩到梵蒂冈表示抗议。从那时候开始,教皇就只剩下宗教权力了。

而今日的教皇,面临更大的不幸在于,大批穆斯林人口进入欧洲。而在欧洲的政治正确来说,是要保护穆斯林的信仰,甚至本地人口遭到难民强奸后还必须原谅。这样一来,教皇他老人家的尊严其实就更得不到保证了。这事儿不能说太多,大家意会就好了。

最后说说二战时候的教皇。二战时候教皇日子过得还凑合,因为他和墨索里尼关系不错。

前面说了教皇被意大利政府轰出罗马后,两边冷战几十年,最后是墨索里尼上台后,才和教皇言归于好的。希特勒本人呢,第一尊敬墨索里尼老大哥,第二其实也有些天主教传统思想,所以希特勒对教皇也很尊敬。教皇在早期曾反对希特勒(因为希特勒的纳粹党在国内竞选,教皇支持他的天主教中央党),但后来两者基本上沆瀣一气了。战后好些纳粹分子得到了天主教势力的庇护,包括逃亡到南美的天主教国家。


巴山夜雨涮锅


二战期间的天主教教宗是庇护十二世(Pius XII)

关于庇护十二世在战争期间的动态以及对纳粹的态度,即他到底是一个希特勒的支持者?还是一个敢于救助犹太人的勇士?从二战结束起就一直是争议不休的问题,迄今没有定论。

对梵蒂冈暨庇护十二世在二战期间所作所为的质疑,当属1963年德国编剧

罗尔夫·霍夫特(Rolf Hochhuth)编写的戏剧《上帝的代理人》(Der Stellvertreter)最为激进。

这部剧指责庇护十二世是个胆怯的教会领袖,不仅在战争期间未能主持公义,还对犹太人的求助置若罔闻,对纳粹的暴行采取暧昧、亲近的立场,完全是一个冷酷无情的虚伪小人。

《上帝的代理人》在西德剧院上演后,很快就引发整个欧洲的轰动;剧本随后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上演。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也推动了史学研究,一时之间,庇护十二世被聚焦在灯光之下供人审视,他在二战期间的表现,也成为一桩争讼不休的历史公案。

当然,在这种观点冒头的时候,同时也出现了反对声音。

例如,以色列外交官、历史学家皮格斯・拉彼德(Pinchas Lapide)曾经在1967年出版了《最近三任教宗与犹太人》(Three Popes and the Jews)一书,他在书中为庇护十二世辩护道:

在庇护十二世时期,天主教会拯救了至少70万(但可能多达86万)犹太人的性命,远远超过了其他教会、宗教和救援组织所救助的人口数字。

由于作者本身是犹太人,因此这段辩护在当时是非常有说服力。

总而言之,这个问题没有定论。


HuiNanHistory


相对于中世纪来说,明显没落很多了,相信大家都对那个渔夫妻子和能许愿的鱼的故事有所耳闻,渔夫妻子贪得无厌,先是要成为皇帝,之后又要成为教皇,可见后者比前者还要尊贵。

今天的教皇影响力自然不如从前了,以前的教皇管天管地,还管国王们的婚姻,管天主教国家境内的教育和文化传播。一个不满意就开除你的教籍,那么统治也就失去了合法性,等着被虎视眈眈的手下领主们推下台吧。教皇不止是天主教最高精神领袖,同时也是世俗君主,教皇国的规模曾经是今天梵蒂冈城的百倍不止。
(教皇国)


今天的教皇则没有这么庞大的权力了,教育和文化由各国政府部门主管,政治的话也不会再受其操控,而且很多国家已经不是以信仰天主教为主体,而是转成了新教。在今天的话,天主教文化在政治参与中的成分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其和英国女王类似,身份依旧无比尊贵,但没有那种能够沉重动摇国际政治格局的实权。

法西斯政权时期的教皇有两个,第一个教皇庇护十一世(1922——1939在位)。其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和墨索里尼的妥协,在1929年2月11日的《拉特兰协议》中做出了不再对意大利领土要求更多的承诺后,使得意大利政府承认梵蒂冈主权独立,成为永久中立国。

规定教廷可以利用精神道德的力量影响国际事务,并且可以参加非政治性的条约签字。

第二个就是庇护十二。对于基督教会的文化战争也包含在希特勒第三帝国纳粹化的进程中,当然,希特勒再次上演了过河拆桥的戏码。


1933年7月20日,纳粹政府和梵蒂冈签订了一个契约,保证天主教的自由以及该教会管理其自己事务的权力。这个协定由巴本代表德国,当时还不是教皇的庇护十二代表梵蒂冈而签订。

但仅仅5天后,德国纳粹就颁布了所谓的净化法令。他们采取种种方式解散了境内的天主教青年联盟,逮捕了很多颇具威望的教士和修女,很多天主教出版物被禁止发行。其实不足为怪,希特勒需要的是纳粹文化压过所有文化或者宗教一头,成为所有人最高等级的行为准则,如此才能推动纳粹国家的一体化。他后来所制定的一些政策中,很多是被天主教教义所否认的反人类罪恶手段。希特勒是不情愿看到手下遵循这些死板的教条的,不然对苏联政治委员命令和战时违规士兵从轻处置法则这样的命令是很难贯彻好的。
(纳粹文化毁灭运动之一——焚书)

纳粹德国的反目让梵蒂冈很痛心。教皇庇护十一世在1937年3月14日发布了反纳粹的通谕,当然是,反纳粹,而不是反法西斯,因为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政府给梵蒂冈教廷的待遇还算不错。对于基督新教教徒而言,同样他们也在纳粹化的进程中淹没了反对的声音。而意大利由于在1938年时也开始实施种族主义,因此庇护十一对其态度也大为转变。


大唐安西节度使


教皇是天主教的领袖。

在当今世界上,教皇的角色类似于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促进不同教派、族群的对话,争取化解历史仇恨,共同面向未来。最近几任教皇在这方面做得都还算不错,所以正在取得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现任教皇是阿根廷人,是历史上第一位来自拉美的教皇,也是公元741年以来第一位非欧洲出身的教皇。他还是首位认可同性恋的教皇。此外,他也在积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今年中梵关系取得历史性突破。希望他能早日明确一个中国原则,让梵蒂冈与中国早日建交。

要展开的话,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天主教人口的分布:

图中可以看到,除了西欧,拉美、菲律宾天主教徒占人口比重很高,教皇当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我们知道,基督教世界中,除了天主教,还有东正教和所谓新教。这其实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所以当今教皇的一大工作,就是争取跟东正教、新教和解,促进基督教内部的团结。1999年,当时天主教的教皇就和路德宗握手言和;2008年,又和东正教教宗会晤。虽然只是见个面,也不能化解千百年的分离,但至少可以促进一个友好的氛围。

上图中,红色系的部分就是基督教世界了,如果可以其乐融融,还挺可观的。绿色是穆斯林世界,历史上和基督教世界进行了许多战争,十字军东征就是西欧的天主教徒去打穆斯林。所以,今天的教皇也要负责争取和穆斯林和解,最近他进行了下图中的传统仪式,为穆斯林洗脚:

洗脚的仪式历史很长,现今有些人觉得做得有点过了。至少是教皇的一种努力。

二战中教皇和梵蒂冈的状况非常复杂。大体,梵蒂冈是个世俗政权,当时是个中立国,和瑞士相仿;但教皇又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领袖。再加上梵蒂冈只是意大利包裹下的弹丸之地,处境相当复杂。我没有研究,就不讲下去了。


在野武將


二战时期教皇作为没有军队的统治者。在被德国控制的欧洲本身并不存在军事态度。

贸易态度方面现在各方论点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是支持同盟国。在《二战期间的英国与梵蒂冈》、《我们铭记不忘:关于大屠杀的反省》中表明:

庇护十二世(二战时期梵蒂冈教皇)并非冷酷无情,他是一个有温度、有人性、负有同情心的人,对于战争他也有很多的无可奈何,并指出二战期间救了80多万的犹太人。

另一派认为教皇明显偏爱德国法西斯。比如在《庇护十二世与第三帝国》书中作者明确认为教皇偏袒纳粹德国。

总之。不明确的事情还是等待明确了再研究不迟。


ETO地球派统帅



猪晓侠


宗教黑暗的罪责承担,教皇首当其冲。但后来欧洲人走世界,教皇与世俗皇帝的矛盾顿时锐减,后来干脆联合走遍天下。但是教皇不再有往日的世俗权利,科学的精神是人文精神,神学反人文,所以当初回来时,第一,民主不需要谁加冕。第二,神学不得进国立学校。

现在,世界大势如何?各位看官是否看得明白?伊斯兰难民涌入欧洲,意味什么?法治大势如何?美国的法制已经表现出来疲惫。那么德治可能又得到青睐,它们叫宗教信仰,这是其一,其二,宗教之间的斗争不可忽视的,呵呵😊😊。其三,如果经济下滑,高福利不再,势必要宗教信仰来平衡了。所以教皇的世俗地位当有提高的趋势。


东风別业


君王手里的权力是世俗之间君主的权力,而教皇手里的权力是神权,这两个派别有的时候因为一点蝇头小利,斗个你死我活,但是在更多的时候,双方就是狼狈为奸。神权依附在君主的权力之上,发扬自己神棍的特性,忽悠底层老百姓而军权则是大棒子敲打着底层老百姓不断的产出新鲜的肉和奶。

后来,这些世俗间的君主突然发现我与其费尽心思去供奉一个不属于我们同一阵营的教皇,我还不如把自己捧成一个神,这就是君权神授。

这就是为什么在中世纪中期以后,世俗间君主的权力渐渐压过了教皇,君王不再依靠这些神怪替他们骗吃骗喝,幺三和六,紧接着就是。文艺复兴等一系列解放思想的运动,让人们意识到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神,资本家利用手中的资本控制着人民,替他不断的榨取剩余价值,而神棍手里啥东西都不剩下了,他们最引以为傲的欺骗别人,或者说所谓的神的思想已经不存在了。

此时此刻,教皇只能够紧紧地抱着那些拥有着大资本大权力的欧洲君主的大腿过日子,其中一个比较著名的就是拿破仑三世,但是后来拿破仑三世被抓以后,教皇就真正的失去了最后的靠山,被人赶出了罗马,来到了梵蒂冈。

这个时候教皇通常做的只有两件事情,第一个接着忽悠忽悠科学和上帝是可以合二为一的东西,你们相信我并不妨碍你们追求科学,这是现如今教皇一直努力向大家宣传的一个思想,我跟科学不矛盾,我没有阻止过科学或者是在这之前阻止科学的都是旧势力。我是新势力,我宣扬科学。

第二件事情还是抱大腿,也就是跟随着欧洲最有权力的人抱住他的大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教皇跟墨索里尼两个人走的比较近,当时教皇跟墨索里尼放下成见,(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二者之间共谈合作。此时此刻,希特勒是墨索里尼曾经的崇拜私人,再加上他本身就是信天主教的,所以也没有为难教皇。

另外,对于已经烧红的世界,教皇表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不参与对外的侵略战争,尤其是当纳粹进入东正教的领地以后,天主教也觉得没这个必要去抢夺边土地,乖乖的待在自己家里面做一个老实人,因为他明白战争时刻战乱的期间,一个小小的民兵组织都可以把他的教皇给洗劫一空,所以在战争期间他尽量就是少发言,多看多学,就是不做。

但是比较耐人寻味的一点便是在这之后,关于教皇如何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很多种版本的说法,但是无一例外都说教皇救人。

神棍依就是神棍,只不过有的时候做事儿不明显罢了。


漩涡鸣人yy


罗马天主教会二战时支持纳粹,它帮助了很多纳粹分子逃亡。罗马天主教会在查理曼时代,成为欧洲的统治宗教,漫长的中世纪,其依据宗教裁判所屠杀了大批异教徒,工业革命,令其丧失了与各国君主共同统治欧洲的政治地位。罗马天主教通过迫害犹太人,获得大量土地和财产,成长为欧洲的国教,是反犹主力,犹太人谎言制造者。


沉140769451


欧洲教皇在当代对政教合一的梵蒂冈以及世界天主教和欧美基督教体系中的影响还是决定性的。

二战时,教皇庇护十二世和阿道夫·希特勒保持了非敌非友的关系,希特勒对教皇既不热情也不敌视,因为他的主要精力在于扩张纳粹空间和对付苏联和英美,这时候和宗教领袖撕破脸得不偿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