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代課教師的工資和公辦教師還有多大的差距?對此你怎麼看?

安泰木業姚子興


題主可能對什麼是同工同酬有所誤解。雖然,勞動法第46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同工同酬。但後面還有進一步的解釋——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於技術和勞動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在從事相同的工作時,付出了相同的勞動量,創造了相同的勞動價值,就應當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

代課老師與正式老師的工資一直存在較大差距。我1995年參加工作時,工資為379元,當時的民辦教師大約為150元,代課教師僅80元。不過,因為那時是鄉級財政負責,正式教師工資也只能發50%左右,其餘依靠學校自籌。自籌部分,正式、民辦教師差別不大,但代課教師的工資確實太少太少。

後來一部分民辦教師轉正,一部分被辭退,民辦教師退出歷史舞臺。又適逢嬰兒潮消退,計劃生育效果顯現威力,從2000年始的十年中,在校學生數逐年萎縮,連正式教師都富餘,代課教師因此幾乎絕跡。 最近五六年學生數又開始回升,加上新招聘的教師少,退休的教師多,在不少地區,師資缺口越來越大,只好再次聘用代課教師。

筆者所在縣,最近幾年,代課教師月薪在1500—2000元左右。之前學校可以發點課時費和加班費,代課教師綜合工資能有2000—3000左右。現在不允許發了,代課教師僅領裸工資,除了那些正在考教師資格證的實習生,很少有人願意幹。全縣各中小學校均嚴重缺編。

無論縱向還是橫向比較,代課教師工資一般只有正式教師工資的一半左右。2018年,及可以預見的將來,差距有可能會縮小,但一定仍會存在。這是正常而且合理的,因為:

一、代課教師與正式教師的“技術和勞動熟練程度”不同。排除特例,兩者之間的區分度是客觀存在的。正如初級、中級、高級職稱教師之間存在工資差距一樣,代課教師與正式教師之間,基於已有的標準進行判斷——即使這標準未必科學合理,一般也認為正式教師的勞動成果是更可靠的。否則,就不存在教師資格證與編制考試,人人都可以直接成為教師。同理,如果不具備考編制的條件與能力,則被理解為勞動能力(教學能力)較差,只能暫時做代課教師,自然也只應該領取更低的報酬。

二、代課教師與正式教師付出相同勞動量時,創造的勞動價值不同。同樣是基於技術與經驗上的差別,單位時間內,正式教師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可能更高。除了顯性的、可以量化的教學成績,還有隱性的、不可量化的德育及人文浸潤等等。再次聲明,不要舉特例,要從整體上分析。

同工同酬,是在上述各項條件皆一致的前提下,才有實施的可能和實施的意義,而不是隻要從事的是相同的工作,便必須領取相同的工資。

同工同薪制度適用於可以準確計量勞動成果,且成果的品質完全一致的行業。比如機械化程度較高的工廠,工人被弱化為流水線上的一個流程環節,其技術熟練程度只會影響產品數量,而不會影響產品質量,而工人的工資是計件的,按勞取酬。事實上大多數生產企業正是採取這樣的工資制度,同樣崗位,資深老員工和新員工的工資相差不大。

我一向認為,同工同酬並不是特別好的制度,哪怕是自動化程度極高的企業,也應該重視普通工人技術與經驗的價值。一個簡單的道理,既然某個生產環節仍依賴人工,那就一定還有改進提升的空間,以及發生失誤的可能。熟練工人能減少失誤發生的概率,甚至能提出改進工藝流程的建議,相比新員工潛在價值更高,這是其一。其二,如果因為崗位可替代性強,便不重視工人的資歷,很難令工人對企業產生歸屬感,個人也缺乏職業安全。這樣,員工流動性很大,企業培訓員工、研發、創新的動力就會不足,對於勞資雙方來說,都不是好事,更遑論匠人精神和產業轉型升級。

雖然代課教師不可能和正式編制教師真正實現同工同酬,但目前大多數學校都按規定為他們代繳了保險,工資標準也穩步上調,有些地方還將代課教師工資納入了財政預算,更有保障。而且,多數代課教師其實是預備考編入職的師範生,把代課期看作實習期就好了,何況還有工資可拿呢,就算低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


毫米


正式教師和代課老師的工資差距很大,這是必然的。

正式教師的工資是由國家財政撥款,年初就由縣財政預算,每月工資由縣財政撥到學校,學校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發給教師。

代課老師的工資,縣財政沒有預算,也就是說,縣財政不負責支付代課老師的工資。那麼這部分錢必須由學校自籌。學校不是企業,學校不能夠盈利。學校內部的經費是極其有限的。所以代課教師的工資低就理所當然了。

如果你覺得正式老師工資高,你完全可以參加教師招考,通過筆試、面試進入正式教師行列。


筆試是絕對嚴格,就如高考一樣,給每個參考者平等機會。

我市的面試非常公正公開透明,而且面試老師上車後都不知道去哪個縣市區,到達面試場,通訊工具上交。


今年我縣有個教師的女兒大學畢業,參加教師招考,筆試過關,本縣面試,沒有面試上。我問了一下,這個教師說:根本就不知道面試老師來自什麼地方,非常公正!

我佩服這種公正!

歡迎批評指正。🙏🙏🙏


平淡是真oymlq


在當前的學校教師隊伍中,並非全是正式在編的教師,而是有正式在編教師和非在編的代課教師組成,這種現象尤其是在基層學校中尤為明顯。基層學校為了解決教師荒的問題,他們紛紛採取的措施就是通過招聘臨時代課教師,來彌補教師資源匱乏的困境,這也是很多基層學校的無奈之舉。

雖然臨時代課教師在基層學校中普遍存在,但他們所享受到的待遇卻是比較低的。以筆者所在地為例,一般年輕的正式在編教師除去五險一金的實發工資為3500左右,而臨時代課教師也就只能為1500-2000元之間,而且他們是不享受五險一金的,如果學校條件好的話,也就僅僅只是繳納養老保險而已。他們無論從工資待遇上,還是從其他福利待遇上都是有比較大的差距。

此外,正式在編的公辦教師是可以通過評聘職稱而提高自己的工資待遇,拓寬自己的職業發展前途,而臨時代課教師是不可以走評聘職稱的路子,也就是說他們根本就不滿足評聘職稱的資格條件,除了去報考正式的編制外,他們的職業生涯基本是沒有什麼發展前途的。

很多人對於二者之間不能做到同工同酬而有不小的異議。很多臨時代課教師認為自己的工作與正式在編教師並無差異,甚至有的時候比正式在編教師承擔的教學任務更重,為什麼不能享受同工同酬?當然,事實也的確如此,臨時代課教師的教學任務一點兒也不低。但他們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也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造成如此大的差距,究其原因無非就是編制的問題。在我國教育中,編制就代表著待遇,有編制待遇就會很好;沒有編制待遇也就不會有啥好的!這種現實問題,在筆者看來短期內也很難有所改觀,只能說既然選擇了臨時代課教師,就只能面對這樣的現實。


東愛雨小公


補齊民生短板,民生是大事,每一個群體都要實實在在感覺到黨的溫暖和關心👍


徐徐208842090


我代課三十年,工資是公辦教師的正高級教師的三分之一。是一級教師的二分之一不到。況且我三十年在崗,做二十五年的中層領導。中國共產黨黨員,幹了一輩子工作。


2743172585049


古今中外,同工不同酬者比比皆是,又豈止是教書的【公辦】【代課】教師之差。如若對自己選擇的行業不滿意,不喜歡,可以另選高就不就成了,何必糾結於心呢?【記住】有些東西不要去比,【人比人。氣死人】雖說是句俗語,但其中道理不言自明,何況是教書的你也該明瞭,對吧!




楊老帥


現在的教師退休金都是七,八千元啊,老人民師多的每個月一年的工齡才二十元,就是不一樣,縮短一下差距還可以吧?


用戶7301296572100


在公立學校代過一年的課,代課教師的工資是實習期教師工資的80%左右,但是時間是相對自由的,不用坐班。

如果和在編老師同工同酬,那就可以多招一些在編老師了,也不會說找代課老師


六小瑾瑾


1千左右與五千左右的比例,哭笑不得呀!


科科164483681


覺得不公平,就別當代課老師好了。找其他你認為公平的工作不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