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偷襲珍珠港的是日本,美國不全力攻打日本而是先去打德國?

二十一號機


美國早就想打德國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的確是日本坑了德國人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二戰帷幕正式拉開。波蘭在遭到入侵後立即向英法求救,而英法也迅速對德國宣戰。但是此時的英法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英國首相張伯倫和法國總統阿爾貝·勒布倫仍舊希望德國在佔領波蘭後能夠繼續向東進攻蘇聯,達到“禍水東引”的目的。

英法當時的戰略是: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不衝著我,我也不動。

而此時德國的盟友日本表示不會摻和歐洲戰事,而美國也發表聲明將繼續嚴守中立,此時的歐洲戰場還沒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是令英法萬萬想不到的是,德國沒有按照套路出牌,而是在次年4月攻佔了丹麥和挪威。5月10日 德軍正式入侵西歐,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相繼投降,英法這才意識到大事不妙。

可面對著早有準備的德軍裝甲洪流,英法聯軍在戰術上卻一直搖擺不定,導致迅速崩盤。

5月26日—6月3日 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下海逃往英倫三島,6月14日 德軍進駐巴黎,6月22日法國正式向德國投降。

(德軍進駐巴黎,通過凱旋門)

德軍的一系列騷操作直接打得英軍沒了脾氣,要不是有英吉利海峽的保護,倫敦上空估計早就飄揚著納粹旗幟了。

為了迫使英國投降,德國隨即對英國發動了不列顛空戰,並觸動潛艇對英國進行海上封鎖。不過英國人並沒有因此而向德國就範,英國皇家空軍最終挫敗了德國空軍,取得了不列顛空戰的勝利,但是德國U型潛艇的海上封鎖仍舊是讓英國人的日子苦不堪言,於是英國緊急向美國求救。

可美國作為中立國,國內的反戰情緒很高,美國政府也不敢直接援助英國,只能通過正常的國際貿易給英國人輸血。

在美國“事不關己”的態度下,英國人很快消耗掉了所有的外匯儲備,而此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羅斯福深知這場戰爭美國是躲不過去的,一旦英國淪陷,那麼局面對美國來說則更加危險。為此羅斯福不斷遊說國會為英國提供支持,但遭到國內反戰勢力的強烈阻撓。不得已之下,羅斯福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就是把物資租給英國人。

在羅斯福的推動下,1941年3月11日美國國會通過了《租借法案》,通過該法案,美國向英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物資。2個月之後,在國民政府的強烈請求下,該法案也將中國納入其中。

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歐戰戰場全面鋪開,華府對此高度關注,羅斯福參戰之心已經非常的急切。但此時美國國內的反戰之聲還是很高,而宣戰權又握在國會手中,羅斯福十分為難。

不過歐亞大陸的戰事還是讓美國人有了不少危機感,從1940年開始美國的軍費就大幅提高,美國軍方也密切的注視著日本和德國的行動。

在蘇德戰爭打響之初,德軍一路高歌猛進,德國甚至向盟友日本表示,對蘇戰爭將在年底前結束,德日有望迅速在西伯利亞會師。面對德國人畫下的大餅,日本軍方無不為此歡心鼓舞。

德國人這番話的初衷是希望日本能夠加入對蘇作戰,但日本人此時早已放棄了“北上”戰略。對美英宣戰,然後橫掃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已成為日本既定計劃。1941年7月28日,日本趁法國淪陷之機進而佔領了法屬印度支那,開始進軍東南亞。

這一時期的東南亞除了泰國以外,基本都是美國、法國、英國、荷蘭的殖民地。日本人的佔領法屬印度支那的行動顯然對美英荷構成了威脅,美國隨即宣佈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凍結日本在美國內的所有財產,包括實行石油禁運。英國和荷蘭也緊隨其後,宣佈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

日本是一個自然資源極為缺乏的國家,而石油又是極為重要的工業燃料,如果沒有穩定地石油供給,一個國家連日常的社會運轉都難以為繼,更別提發動大規戰爭了。

日本的當時石油主要依靠美國以及荷屬印度尼西亞的油田,雖然日本在佔領中國東北之後就組織了大規模的石油勘探行動,但是日本人最終沒能在東北發現石油。因此美英荷對日本的石油禁運直接將日本逼到了懸崖邊上。

這時的日本只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停止戰爭,與美英荷講和,撤出法屬印度支那。

第二個選擇:孤注一擲,對英美荷宣戰,將戰爭擴大化,直接佔領東南亞。

喜歡豪賭國運的日本最後選擇了後者,而德國人在歐洲的節節勝利也給了倭人信心,日本人認為對美國作戰的時機已經到來了,大日本帝國將續寫日清戰爭和日俄戰爭的輝煌勝利,完成鈴蘭制霸天下的野心。

出擊吧,瀧谷源治!

哦,不對。

出擊吧,山本五十六!

1941年12月7日清晨,經過精心的準備,舊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偷襲了美國位於夏威夷珍珠港的太平洋海軍基地,給美國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

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二次本土遭到敵人入侵,上一次還是在1813年,美國在“美加戰爭”中被英軍攻陷了首都華盛頓,在那場戰鬥中美國總統府白宮被英國佬一把火給點了。

此後128年間美國本土再未遭受過入侵,直到日本端了珍珠港。

(日本零式戰鬥機飛臨珍珠港上空)

偷襲珍珠港直接引爆了美國國民的憤怒,美國國會次日便對日本宣戰,並將12月7日定為國恥日。

其實美國高層對於日本的行動是非常開心的,羅斯福早就想參戰了,甚至今天很多人都認為珍珠港事件就是美國高層一手策劃的苦肉計,為的就是引導民眾同意加入戰爭。

但是對日宣戰並不是美國的主要目的,對德宣戰才是華府想要的。只是偷襲珍珠港的是日本人,不是德國人,美國一時半會兒也沒有理由對德選擇,只能等著德國對美國宣戰。

好在美國並沒有等太久,僅僅4天之後,德國便主動向美國宣戰了。

在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立刻召見日本駐德大使大島浩,元首並沒有像傳言中描述的那樣對日本大使暴跳如雷,反而是希特勒對大島浩進行了安慰。元首表示德國會依照《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的約定對美國宣戰,他告訴日本老鐵千萬不要害怕。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是德意日於1940年9月27日簽署的正式的軍事盟約,條約中第三條規定:

“三國並承允如果三締約國中之一受到目前不在歐洲戰爭或中日衝突中的一國攻擊時,應以一切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相援助”。

因此根據條約的規定,德國和意大利於1941年12月7日對美國宣戰。

在得知柏林對美國宣戰之後,華府開心的不得了,當即決定禮尚往來,也對德國宣戰,此後二戰正式演變為一場全球性的戰爭。

雖然珍珠港不是德國炸的,但是美國參加二戰的主要目標就是針對德國,畢竟歐洲與美國的關係更加緊密。而美國高層早在戰前就制定了“先歐後亞”的戰略,將美軍主要精力放在歐洲戰場,先搞定德意,再回頭弄死日本。

(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以英美兩國軍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6萬人,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法國諾曼底地區,拉開了著名的諾曼底登陸)


千佛山車神


很簡單,日本歷害,但必競國土有限,後勁不足,兵力全被中國拖住了,只要中國不亡,日本就無力他顧。所以,美國支持中國武器財務,讓中國人去死拼,消耗中國國力,一個強大的中國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

至於德國,風頭太甚,如果美國當時不出兵,德國就能統一歐洲,甚至亞洲非洲也難逃滅亡。再掉轉槍頭和日本,意大利夾擊美國,他也難逃一死!

最主要是歐洲及中東的資源,及美國的全球戰略佈局,而且亞洲對美國沒有任何威脅,在美國眼裡,整個亞洲就是一群螞蟻大戰而以。就算日本統一了亞洲,也只是只強大的螞蟻,只要打敗德國,日本就只看看美國大腿了。


周運勝


珍珠港事變後的次日,美國就對日宣戰,可僅僅就只對日本宣戰,美國對德國還保留了一點餘地,或者說,美國把宣戰的優先權讓給了德國,好像美國料定了德國會對美宣戰。

19世紀初到一戰之前,有超過500萬德國人移民美國,大多外出移民者做好與家鄉永別的打算,甚至還有些人帶著家鄉土壤一起上路用於日後自己埋葬他鄉。因此,在美國國內有大量的德國後裔以及移民,有很多人甚至不遠萬里響應元首的號召返回本土參戰。美國要對德國宣戰,必然要考慮到這部分人的民意壓力。由此同時,美國的商業界與德國的經貿聯繫並沒有中斷,德國戰爭機器的油料有20%來自美國的轉口貿易。美國政府也需要考慮到華爾街的利益。

(美國國內有大量的德國移民)

不過,德國與美國的矛盾也是顯然易見的。

德國在拉丁美洲同樣有大量的移民,他們紛紛建立了法西斯組織,並受到德國母國的大力支持,在政治上蠢蠢欲動。德國與南美各國更是大力發展經貿,雖然日本也曾做過努力,但是南美與德國的經貿金額以及由此帶來的政治及經濟影響力隱然超越了美國。美國所謂的“後花園”裡,德國人正在犁庭掃穴,翻箱倒櫃。美國苦於經濟增長乏力,(至遲到1941年,美國經濟才恢復至1929年水平),以及此前對拉丁美洲的“門羅主義”政策積累了大量的矛盾,使得一時間拉丁美洲國家普遍傾向德國。

(二戰時阿根廷親德傾向非常明顯)

美國不可能坐視不理,在珍珠港事變之前,美國在羅斯福的主導下,已經改弦更張,以“睦鄰”原則重新與拉美各國建立關係,並且在拉美大量採購原材料,與德國比拼經濟影響力。美國在經濟領域的強勢出擊,德國尚處於戰爭中,自然不是對手。德國在拉丁美洲20年經營,毀於一旦,使得德國與美國難有好感。

蘇德戰爭已經爆發,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可是蘇軍陣營中逐漸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美國卡車和坦克,美國的軍事援助在1941年10月之後陸續抵達摩爾曼斯克港口,隨後被運送至莫斯科前線,參與了莫斯科防禦戰。因此在德國宣戰前,美國事實上已經深度參與了戰爭。

德國需要在自己尚處於鼎盛時主動出擊美國,以期徹底擊敗之;美國雖然也已意識到德國是最大的威脅,卻礙於國內政治和民意,沒有選擇對德國宣戰。珍珠港事件5天之後,希特勒的納粹德國宣佈對美作戰,至此美國徹底捲入二戰。

美國參戰時,大半個歐洲已經盡如希特勒手中。如果蘇聯在戰爭中抵抗不了德國,那麼德國將在歐亞大陸這個世界島上建立起一個龐大的陸地強權。這個強權將會獲得頓巴斯的煤礦、巴庫的油田、烏克蘭的糧食,並且能從高加索方向威脅伊朗,從伊拉克方向對英國的地中海勢力進行包抄,地中海將成為德意法西斯勢力的內湖。北非、中東、中亞和歐洲本土將連成一片,讓美英海軍缺少陸地支點,無法在大陸立足。

因此,一旦德國逼迫蘇聯求和,德國將正式坐大,難於擊敗。美國將眼睜睜看著德國成為世界陸地霸主,而失去了大陸的美英海軍,即使再怎麼強大,也不可能出現世界級強權。在1942年整個一年的時間裡,德國一直在處於戰略進攻的態勢,在謀求這樣的戰略目標。而且,從現實的角度看,德國擁有數量更多,更為精銳的軍隊,佔據歐洲最為發達的工業區,一旦與蘇聯和中東的資源形成合力,德國能夠完成這樣的目標的可能性非常大。

(德國幾乎實現大陸帝國的目標)

這是美英兩國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戰略設想,因此,在德國的進攻慾望強盛的時期,壓制德國的攻擊力量,成為美國的優先戰略。

相對而言,日本雖然是主動挑起太平洋戰爭的一方,其海軍力量一度十分強大,但是日本的經濟能力遠遠不如德國,其對盟軍戰略危害的程度也遠不及德國。因此,相較於歐洲方向,美英盟軍在東方戰場投入的兵力和資源一直都比較少。在美國的立場來看,歐洲是500年來傳統意義上的世界中心,掌控了歐洲就意味著掌控了當時世界最為優秀的的科技創新、工業製造、人力資源等各項資源。這些都是東亞戰場所不具備的——整個東亞,只有一個勉強實現工業化的國家——日本,其工業水平比起歐洲來差的遠。

由於美國佔據著菲律賓和關島,在事實上與日本形成了尖銳的地緣矛盾,而菲律賓除了製糖業之外,別無其他工業資源;恰恰是這製糖業,反而對美國國內的農民造成了傷害,引起了不滿。因此,在珍珠港事變爆發7年前,美國就已經通過了《杜勒斯法案》,允許菲律賓在10年後獲得獨立地位。美國願意放棄菲律賓,就可想而知美國的核心利益本就不在遠東地區。但是美國需要維持太平洋上的防線,以避免遭到日本的遠洋打擊。因此美國在澳大利亞和東亞戰場投入的資源規模,僅僅是維持戰場形勢。

(以海戰為主的太平洋戰爭)

另外,日本以海軍力量為主,而在珍珠港事變中,美國太平洋海軍實力削減大半,而造出艦船並且形成戰鬥力也需要時間。所以,即使美國在中途島海戰中獲得勝利,但是美國依然沒有取得太平洋戰場的戰略進攻權,美國還要在瓜達卡納爾島戰役中再次擊敗聯合艦隊,才能獲得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而這已經是美國參戰一年之後了,美國剛好完成了艦隊整合的工作。山本五十六在偷襲珍珠港前預言只能保持6個月的軍事優勢,實際上日本海軍已經超常發揮了。

美國的核心利益,在於大西洋,美國的戰略的核心是將大西洋打造成美國的大西洋湖。至於太平洋則太大,美國將核心利益投放在這個區域產生不了美國所預期的收益。在本質上,美國仍然是個西方國家。


而知而行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對美軍太平洋航隊的打擊其時很小:三艘航母與二十多艘主力戰航並不在港內,主力戰機也被調駐周邊小機場,真正損失的只有四般沒有戰力的老艦與一批過氣戰機。日本所以偷襲就是畏懼美太平洋艦隊,現避美國參戰,太平洋艦隊已足以與日海軍抗衡。但因之前美國內對是否參戰爭論激烈,美備戰並不充分,要在東南亞或中國投入地面戰不現實,與日海戰是唯一的選擇一一當然也是正確的選擇,擊敗日海軍,也就擊潰日的攻擊力了。

當時的戰爭態勢是,德意日中德國最強,但德在東線已被擋在莫斯科與斯大林格勒城下。蘇軍雖暫時在兵力與戰力上不佔優勢,但嚴寒加成下,已成必勝之局。南線希臘擋住了意大利。因此陸路協約國已無能貫通。但北非戰場,德軍在隆美爾帶領下有擊敗英軍的可能。而西線德國進攻英本土已不可能。如果德軍取得北美戰場勝利,則德意日不僅可以海上聯接,還能獲得中東、南亞物資,則不但太平洋擊敗日本不易,整個戰爭將更加擴大。因此,協助英軍取得北非、南歐勝利成為節點。

因此,美國參戰後,就作出了“海戰對日本,物資援中蘇,新動員戰力投入歐洲南線”的布暑,果然從戰略層面遏制了德意日的攻勢,42年海戰擊敗日本,43年歐洲南線擊敗德意聯軍,對德意日實現了戰略分割與包圍。

到1944年,戰略戰術層面,同盟國擊敗德國條件已成熟,蘇美英三國夾擊已對德形成壓倒性優勢。戰場佈局“先敗德國,再成蘇聯陸上南下、中國東出、美軍海上西進擊敗日本”已成自然態勢了。




bashanlaike


事實證明美國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也可以說美國眼裡看到的不只是戰爭,而且是戰後的國際秩序。

首先日本偷襲美國就等於德意日軸心國對美國發動戰爭。日本短淺的戰略眼光致使了偷襲珍珠港,迫使德國不得不對美國進行宣戰。而美國第一時間進入了戰爭狀態,加入了二戰,致使戰爭的天平徹底傾斜。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可以說美國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但迫於國內的反戰情緒,美國一直沒有理由加入戰爭,只能通過物資援助的形式支持著。日本偷襲珍珠港可以說給了美國一個可以拋棄任何反對的理由加入戰爭。美國高層可以說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內心確在大笑。


至於說為什麼美國先打德國而不是先打日本,只有一個理由——美國想當世界老大。

自從航海大發現至二戰結束歐洲一直就是世界的中心美國理所當然肯定先歐後亞。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那一刻就代表著軸心國的失敗,因為美國的工業能力已經不可想象。在美國擁有如此強大的綜合國力世界的中心卻一直在歐洲這讓美國有了很多想法,正好遇上二戰,重塑世界秩序的最好時候到了。而且歐洲有一眾列強,如蘇聯,英,德,意,等他們打完了有一家獲勝了那世界還是那個世界,美國也只是美國罷了。

往眼前看,日本可以說在亞洲處於無敵狀態。但亞太戰場處於焦灼狀態,美國只要給一些物資,在抽出自己的一隻手就可以制住日本,至少能繼續保持焦灼,可以給美國留更多的經力去應付歐洲一眾列強。等歐洲一切明瞭一個日本對於美國來說還是不成問題。



德國此時無比強大,已經滅亡了法國,影響力遍佈半個歐洲,蘇聯也已經發展了起來,英國還是那個散發著餘暉的日不落帝國。如果繼續讓這麼下去,萬一歐洲讓某一家統一了美國恐怕也只能繼續在後面吃灰了。歐洲才是決定世界秩序的地方,在美國加入戰爭的短短几年內,一切都已明瞭。



在二戰結束後世界滿目瘡痍,只有美國繁榮一片,美國成為了最大的贏家,世界的中心從此由歐洲轉向了美國。可以看出美國的二戰戰略相當正確。



直至今天美國還是無可匹敵的超級大國,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不斷髮展的中國肯定可以跟美國掰膀子,以至於世界中心重新迴歸。


初見如珩


時光飛逝,轉眼間二戰時期很多的經典戰役,離我們也已經非常遠了,現在再回首,不禁感嘆當時的相關決策者,在面對如此複雜且危急的情形下,做出的相關決策是多麼的睿智。

的確,日本在二戰早期時期發動的偷襲珍珠港攻擊行動之中,確實讓美國海軍的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以至於在二戰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美國海軍整體的作戰實力,是不如當時的日本海軍的。可反觀歐洲大陸上,就完全不同了。德國軍隊的攻勢勢如破竹且速度非常快,不用多少時日,就可以蕩平整個歐洲。如果美國軍隊再不介入前往支援,而是先去找日本復仇,那麼美國將會在歐洲大陸上失去幾個頗為可靠的盟國和幫手。

並且,如果美國再不去馳援歐洲大陸那些與美國有些高度相似意識形態且同屬於資本主義的國家,任由德國軍隊快速佔領,那麼美國不僅丟失了可靠的盟友和助力,也失去了很大的一塊的戰略緩衝空間,讓德國軍隊完全可以依靠歐洲大陸,向美國本土發起攻擊,這樣的局面顯然是當時的美國政府最不願意看到的。

同樣,也為了避免陷入同時兩線作戰的兵家大忌,美國在二戰早期的很長時間裡,並沒有將遠在千里之外的日本這個國家,作為主要的作戰對象。但這也不意味著放任自流,美國海軍也在自身恢復了一定海上作戰實力後,很快的就對日本海軍發起了大大小小一定強度的軍事打擊行動,來阻止其在太平洋地區擴張的勢頭。


也正是在這樣的頗為理性和睿智的作戰策略,也才讓美國在二戰之中打的不至於太過於被動。同時也正是在這樣的作戰策略的指導下,美軍也才能戰爭的主動權一直牢牢的捏在了自己的手中,並且最終獲得了勝利。


航空君


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徹底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問題說的美國沒有全力攻打日本而是去先打德國是錯誤的題目!

因為從整個二戰進程看,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便進入了全面動員,作為盟國中唯一一個本土未處於戰火中的大國,美國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往東,美國面對的是咄咄逼人的德國閃電戰對西歐的席捲。這時候,美國陸軍並沒有做好準備,也無力直接介入歐洲戰爭。因此美國的角色是一個戰略大後方,通過武裝裝備和軍用物資的輸出為英國和蘇聯這兩個前線國家輸血,始終將這兩個國家的軍力頂在前方。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向北極圈中的蘇聯摩爾曼斯克港運送武器彈藥,不能讓蘇聯倒下。

往西,美國面對的是貪得無厭的日本。其實珍珠港事件後,美國的戰略方向就是非常明確的,就是向西徹底擊垮日本。因為在這個方向上,除了中國在大陸上牽制日本陸軍外,美國幾乎是獨立與日本聯合艦隊作戰,英國、澳大利亞的幫助非常有限。而隨著中國戰場趨於穩定,日本將其精銳陸軍又布放到了太平洋島嶼上,美國不得不一個島一個島的爭奪。所以太平洋戰爭和偉大的衛國戰爭以及中國抗日戰爭一樣,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戰爭命名的獨立名詞。

而珍珠港事件後,中途島海戰、瓜達康納爾島海戰等一個個海戰幾乎是接踵而至,美國海軍後期發揮出了機器大工業的強大實力,幾乎是一個月就有一艘航母下水,這些都證明了日本在當時是美國必須認真考慮的最主要的威脅。

而美國實際上的對德作戰,是等到北非沙漠上支援蒙哥馬利對隆美爾非洲軍團的作戰,然後才是登陸意大利的安其奧作戰,再後面是開闢第二戰場的諾曼底登陸。這個時候整個二戰的各個轉折性戰役都已經完成,比如中途島海戰、斯大林格勒戰役等,盟軍已經開始了全面的反擊。美國也就可以憑藉自己強大工業作為後盾,對德國和日本進行了兩線作戰。

最後要知道,對日本的太平洋戰爭,是美國獨立打下來的,而對德國的戰役,是各國盟軍一起打的,而明顯投入到太平洋戰場上的那些航母、戰列艦和艦隊的造價以及人員明顯比投往西歐的那幾個軍的坦克裝甲車輛要昂貴得多。

你說美國在二戰的主要作戰方向在哪裡呢?


虹攝庫爾斯克


江湖上有三個魔頭,一個是嗓門喊得挺高實際是跟著混事的意大利,一個是脾氣挺暴能力有限的小日本,一個是小日本軍隊的師傅德國人,黑科技發達佔據大半個歐洲資源的大魔頭,你要是大俠羅斯福,想著能一統江湖,你先打哪一個?

其實早在日本人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人早已經定下了“先歐後亞”的戰略指導思想,並且是朝野上下從白宮到軍方的一致意見,即納粹德國才是“最兇惡的敵人”。



太平洋戰爭爆發的1941年底,正是納粹德軍在歐洲戰場橫掃的時期,雖然沒有能夠一口氣拿下莫斯科,但是蘇聯的軍事形勢依然很不樂觀,美英都有蘇聯會崩潰的擔心,若此,他們將獨自面對最強大的法西斯德國陸軍,而為了防止出現這種最壞的情況,他們甚至在後面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擬定了“大錘計劃”,準備一旦斯大林頂不住就提前入侵法國,從而吸引德國陸軍回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軸心國的三個國家中只有納粹德國是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國家,巔峰時期經濟總量和工業出產比例佔全世界的20%,僅次於美國;比如1943年德國的鋼產量達到3460萬噸,年產幾十萬輛的軍用卡車和萬餘輛裝甲車輛,霸佔著羅馬尼亞油田、烏克蘭產糧區和大半個歐洲的人力物力,高峰時期總兵力超過1000萬人,甚至差點造出原子彈來。到戰爭末期,什麼噴氣式飛機、V2火箭紛紛問世,如果不是崩盤過早,天知道德國人還能發明出什麼新式武器來。



相比之下,日本的資源潛力、工業實力和武裝能力與德國差的不只是一個檔次,日本沒有油田,全部依賴進口(大頭還是從美國進口);鋼產量每年不超過500餘萬噸,剛夠納粹德國的零頭;整個二戰期間生產坦克5000餘輛,還不如希特勒一年造出來的數量;到戰爭末期舉國動員也才600多萬軍隊,陸軍裝備用德國武官的評價“還停留在一戰時期”,甚至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軍備、軍制和訓練本來就師從德國,以美國的綜合國力,打敗日本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想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打敗納粹德國才是關鍵。



別看日本鬼子在太平洋戰爭初期進展順利,舞舞扎扎侵佔了東南亞大片地盤,那是因為美英的軍隊主力根本不在亞洲,英國人忙著防禦德國登陸,忙著在北非對付隆美爾,實在是沒有餘力跟日本人在遠東扯蛋;而美國人雖然參戰了,國家還沒有轉入戰時經濟軌道,海軍主力在宣戰之前就已經在給英國船隊護航,陸軍完成動員後最先投放的地區也是北非,一切以打敗德國為中心。

當時的歐洲是世界經濟和政治中心,是美國全球霸權的根本利益所在,實際到今天也是如此。被希特勒征服的許多歐洲國家比如法國、捷克等都是工業化很強的地區,一旦被納粹充分調用起來,危害巨大。相比較而言,日本在東亞侵略的中國、朝鮮包括後來的菲律賓、緬甸等都是農業國,對其國力和軍力的增強都沒什麼實質性幫助。

另外,打敗日本其實更多的是需要海軍的力量,而艦船的製造週期顯然更長,美國人需要點時間。



(德國無條件投降)

美國高層在歐戰爆發不久後就清楚早晚會捲進世界大戰,也一直想早些參戰,因為英國和蘇聯確實比較困難了,參戰時間越晚,希特勒贏得戰爭的機會越大;但是美國的政治體制和國內的孤立主義思想讓白宮不能放手施展,只能搞搞“租借法案”什麼的擦邊球。結果想睡覺就有人遞枕頭,日本人自己送上門來了,然後就是美國對日宣戰;希特勒知道跑不掉,搶先對美國宣戰,羅斯福安逸了。

於是美國以有限的援助利用中國拖住日本,傾全力聯合英國和蘇聯打擊納粹德國,1943年意大利退出戰爭,1945年5月納粹德國投降,當兩個軍事超級大國美蘇都騰出手來時,日本人當然只有死路一條。


度度狼gg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替康熙分析的國內局勢那個片段,當時康熙面對兩個棘手的對手,北方的葛爾丹和東南的臺灣鄭氏集團。在周培公看來,臺灣是大清的芥癬之疾,而北方的葛爾丹才是大清的心頭之患。

日本成功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時,德國並沒有對德宣戰,那麼此時的美國為何不全力攻打日本而是先去打遠在歐洲的德國呢?翻閱史料及書籍後,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日本成功偷襲了美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並摧毀了包括多艘戰列艦在內的海軍艦艇以及數百家飛機,美軍的傷亡人數也超過3000人,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實力嚴重受損,整個艦隊僅剩下2艘不在港內的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機,短時間內,美國需要的是恢復防禦,而不是進攻士氣高漲、實力強大的日本聯合艦隊。

事實上,按當時的判斷標準,日軍的此次偷襲造成的後果嚴格講應該算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因為按照戰前美國對日作戰的戰略方案“橙色計劃”,太平洋艦隊應當在美日開戰後奔赴西太平洋,在菲律賓海域與日本海軍進行一場“日德蘭”式的戰列艦決戰。在這個計劃中戰列艦的使用仍是海戰核心力量,而航母則是輔助力量。

因此,日本偷襲珍珠港並擊沉太平洋艦隊“主力”多艘戰列艦後,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喪失了與日本海軍正面決戰的能力,一直到美國西太平洋戰略核心菲律賓陷落的半年裡,太平洋艦隊始終沒能給予任何支援,可見珍珠港事件對其影響。

當然,此戰後,戰列艦和航母的價值孰輕孰重,一目瞭然,因為當時所有的海軍強國都會傾向使用戰列艦,而輕視航空母艦。所以擊沉和重創太平洋艦隊八艘戰列艦中的五艘對美國來說,無疑是“橙色計劃”提前失敗的表現,隨後美軍還是逐步輕視戰列艦,而更加註重發展航母及其艦載機力量。

其次,美國立即宣佈對德日意宣戰,並將德國作為其頭號敵國是有深度思考過的。日本雖然一時佔了上風,但日本與德國相比,簡直就是大巫見小巫,為何這麼說呢?大家可以參考之前回答的話題《二戰時日本能造世界一流的航母,為何卻造不出像樣的坦克?》。德國無論是經濟、軍事、工業、科技等各方面都要超過日本的。我們來分析一下兩國在二戰中的軍事實力對比:  

陸軍方面:二戰時德國陸軍規模在開戰初期達到就擁有150多個師,兵力達到200萬左右。入侵蘇聯時德國兵力達到600萬。德國兵力頂峰時達到900多萬,其中300多萬非正規軍。而日本開戰後在中國投入的兵力共計600萬,加上東南亞的兵力,應該在700萬上下,幾乎全是正規軍。

武器裝備方面,德國軍隊普遍裝備裝甲坦克飛機等,比日本軍隊更具機械化,更先進。例如德國擁有歐洲最強大的空軍,希特勒就是利用其強大空軍率先展開戰略定點式的轟炸,其後發起摧枯拉朽的輪番轟炸,且德國是擁有噴氣式飛機的第一國。反觀日本沒有獨立的空軍,只設立有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當時日本空軍在世界上排不上名號,因為其實力弱於英法德美蘇等強國,但不可否認的是日本航空兵裝備的零式戰鬥機卻是當時世界上性能最好的飛機之一。尤其是海軍航空兵,則創下了許多世人不能比擬的功績。而陸軍不必多說,德國的陸軍火力可以殺傷依靠步兵衝鋒的日本N次了,德國唯一落後日本的就是其海軍,原因就是德國地處歐洲內部,四面皆為陸地,海軍用處不大。事實上,德國的海軍只在二戰初期對英國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後期只能趴窩了。

所以,如果說德國和日本的軍事力量對比的話,按常理是德國更為強大。

而德二戰時的表現較日本更加猖獗,西歐和北歐大部分國家都被德國佔領,只剩下英倫三島苦苦支撐。相對來說,歐洲戰局更加緊張,因此,美國在開動戰爭機器以後,首先對德國進行了沉重打擊,直到其太平洋海軍艦隊恢復實力以後方才與日本海軍艦隊決戰。

日本雖然侵佔了大片美國的勢力範圍,但僅存的海軍實力有能力阻止日本再次偷襲本土,如果讓德國滅亡了英國,那麼德國很可能就會利用佔領國的資源進攻美國,因為此時的德國和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最起碼德國不會主動進攻蘇聯,但美國就不同了,初期的美國甚至為英國輸送大量物資而不惜與德國對著幹,德國不滿美國的偏袒英國的中立政策,因此德國滅亡英國後,很可能會進攻美國。那樣美國就會面臨兩線作戰,太平洋方向防備日本,大西洋方向防備德國,戰略態勢非常惡劣。

因此,強大且攻勢兇猛的德國成為美國參戰後的頭等敵人,而實力不弱但掀不起大風大浪的日本只是防禦而已,再說日本陸軍主力陷在中國戰場,只有海空軍活躍在太平洋上,對美國本土構不成較大威脅。


獨舌視界


標題:美國的二戰戰略

以下正文:

如我們所瞭解的,日本在攻擊美國珍珠港後,幾乎全滅美國的海軍力量。

但其實,當時美軍的軍隊大多佈置在東海岸,位於西海岸被日本摧毀的只是很小一支。

也就是說,美國在日本摧毀珍珠港後,不全力進攻日本的原因是:沒有在太平洋與日軍交戰的信心和實力。

這也是日本敢於冒犯在軍事經濟實力全面碾壓自己的美國的原因。

我不記得美國什麼時候開始做的戰鬥準備,但二戰後期,美國的關注點一直在德國。是德國的不限制潛艇戰,使得美國可以進行戰鬥擴充。他們也就將主力放在了靠近大西洋的一邊。

事實上,就算是沒有被摧毀珍珠港,缺乏補給基地的美國,也沒辦法深入與幾乎佔領了東南亞的日本進行作戰。

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覺得日本很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