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他汀肌痛,有哪些症狀?

用戶4741165729604


他汀類藥物是治療高膽固醇血癥以及膽固醇升高為主的混合型高血脂症,常用的他汀有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他汀類藥物的一個副作用就是可以引起肌痛甚至更嚴重的橫紋肌溶解症,雖然發生率並不高,但是長期使用該類藥物還是應該注意監測,預防。


他汀類藥物引起肌病的症狀首先就是肌痛、肌無力。有的患者未出現明顯症狀時肌酸激酶(CK)就會有升高,所以輕微的CK升高,無明顯症狀的話可不必停藥,如果有明顯症狀,伴隨CK>5xULN,就需要考慮停止使用他汀類藥。

最需要注意的是他汀類藥物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症,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臨床表現為肌肉痛、壓痛,全身乏力,可出現發熱、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茶色尿,有部分嚴重患者可出現少尿、無尿等腎衰竭現象。




如何預防他汀類藥物引起的肌肉症狀?首先對於高齡患者,年齡大於80歲,或者體質虛弱、體型瘦小,或者有其他併發症如腎臟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應該謹慎使用他汀類藥物,這些患者發生肌病風險高。

另外如果服用其他藥物比如紅黴素、環孢素、胺碘酮等也應該注意,可能增加他汀副作用。當出現肌肉觸痛、壓痛,CK不升高或中度升高,應該進行隨訪,每週監測CK水平,除非排除他汀藥物作用,如果症狀有惡化或CK升高明顯應立即停藥。


歡迎關注無名藥師,我會分享更多合理用藥知識

無名藥師


“心內科喵醫生”觀點:

1、服用“他汀類藥物”(包括,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出現“肌肉疼痛”,是常見的副作用。

2、表現為:乏力、上肢肌肉痠痛、下肢肌肉無力痠痛。

3、副作用常常在“藥物剛開始”使用的早期出現。

4、“肌肉疼痛”的嚴重程度,可能與藥物劑量有關。

5、如果出現“肌肉疼痛”症狀是,立即抽血化驗“肌酸激酶”。

6、如果“肌酸激酶”水平升高,超過5倍正常值。應該立即停藥。

7、如果“肌酸激酶”水平正常,建議改用其他種類“他汀藥物”,或者減量使用。密切觀察。


心內科喵醫生


他汀類降脂藥是目前降低膽固醇最有效、最常用的藥物。但他汀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肌肉疼痛。

他汀類藥物能抑制肌細胞中的甲羥戊酸代謝,阻礙體內合成輔酶Q10,進一步影響肌肉細胞膜完整,引起肌肉細胞溶解。表現出來的症狀就是肌肉疼痛、疲勞、肌肉無力。

好了,如果你服用他汀類藥物之後(約兩週左右),感覺到了疼痛,請您按以下步驟實施:

1.請確定疼痛部位及原因

如果您出現疼痛且疼痛呈對稱性(多數情況),影響大的肌肉組織,比如兩側肢體同時疼痛,並與服用他汀存在相關性,就可以懷疑是他汀類藥物引起的。這個時候你還要充分的回想一下,近段時間有沒有其他的原因導致的疼痛。比如說你有劇烈的運動如踢足球,或者說因為碰撞引起的隱形外傷等等,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之後,我們基本可以確定是他汀類藥物引起疼痛了。

2.停藥或換藥

他汀類引起肌痛有輕有重,大部分服藥者可以耐受住。如果只是輕微的肌肉痛,有些人可以嘗試繼續服用,等身體適應一段時間,這個時候自己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如果疼痛加重或者仍然持續疼痛,請先停藥處理,去醫院諮詢您的醫生或者藥師。

一般來說,在停止使用他汀類降脂藥約2周左右疼痛症狀可以基本消失。這也可以驗證一下疼痛是否由他汀類藥物引起。如果一個月後疼痛仍然持續存在,就要懷疑是別的原因引起的疼痛。

確診為他汀類引起的疼痛後,可以嘗試一下幾個方法:

1.調整他汀類藥物的劑量,慢慢適應,並找到既能降脂達標有又沒有肌肉疼痛的合適劑量。

2.更換他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親脂性越強,發生肌肉痛的概率就越大。順序依次為: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可以考慮選擇後排品種。

3.適量服用輔酶Q10膠囊,可能對預防肌肉疼痛有效,可諮詢醫生或藥師。

4.避免劇烈的運動。

5.避免服用抑制他汀類代謝的食物或者藥物比如西柚汁、克拉黴素等。


藥師傳說


你好,題主!

服用他汀類藥物引起肌肉疼痛多累及於頸部肌肉,下肢肌肉疼痛為主,這是他汀類藥物引起橫紋肌(骨骼肌)溶解所致,是他汀類藥物非常少見的不良反應,臨床上少見。

如果懷疑是因為服用他汀類藥物引起的肌肉疼痛,可到醫院查肌酸激酶有無升高。如有升高,方能考慮由此引起,需停用該藥。如無升高,需考慮其他原因引起。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李文主治醫生


他汀相關肌痛較為常見,發生率為5%-18%。但我們對這種情況的認識尚不充分。

\r一項N-of-1試驗納入了8例反覆出現他汀相關肌痛的患者,肌酸激酶水平正常或輕度升高,結果顯示,不同組別在肌痛和其他疼痛方面(包括VAS肌痛評分、症狀特異性VAS評分、疼痛干擾評分和疼痛嚴重度評分)沒有統計學差異;該研究發現,他汀類藥物和安慰劑之間在疼痛方面無顯著差異。

\r關於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還有很多零零碎碎的信息,但沒有相關的大型隨機對照試驗來為我們處理他汀相關肌痛提供證據。

\r肌痛是他汀類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但是僅由他汀引起而不存在其他藥物相互作用的情況則極為罕見。

\r肝毒性也非常罕見,目前已經不推薦頻繁地進行肝功能檢測以監控轉氨酶水平。長期使用他汀類通常不會導致慢性肝病。小部分患者在治療2-4周時可能會出現急性肝病,表現為黃疸和疲勞等肝病症狀或體徵。儘管急性肝病的發生率較低,但患者服用他汀類藥物第2-4周時,醫生應詢問是否有相關的症狀,如果症狀進展的話則有必要進行肝功能檢測。總之,常規定期檢測肝功能是不必要的。

\r最近一項研究顯示,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可能出現白內障。但我們需要更多的長期研究來確認二者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

\r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出現肌痛該怎麼辦?

\r首先,應該檢測肌酸激酶以排除橫紋肌溶解或其它原因造成的肌痛。檢測促甲狀腺激素也很重要,因為甲狀腺功能減退與他汀相關肌痛發生率增加相關。需要記住的是,甲狀腺功能減退也與肌痛相關。

\r下一步是停用他汀類藥物。如果患者症狀消失,可以重啟相同的他汀類藥物,維持原劑量或減量使用。這樣我們就可以確認肌痛是不是由他汀類藥物引起的。有些他汀類藥物導致肌痛的幾率很低,例如氟伐他汀80mg/日,雖然花費較大而且降脂強度不如其他藥物。

\r對於那些換用了多種他汀類藥物仍然有肌痛症狀的患者,我們可以再試試其他的強效他汀,例如阿託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服用方法為2日1次,或者每週2次。

來源醫脈通



新里程張醫生


汀肌痛,不懂是什麼藥。我學的是保守調治,提倡不打針少吃藥,特別是各種抗生素、激素類西藥,不到危及生命關健時刻,儘量不要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