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检察官说」张本才:更高要求更新定位把检察职责落到实处

↑ 点击上方“人民监督”关注我们

上海全市上下正在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进博会主旨演讲和考察上海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最新要求和定位,对上海各项工作进行再审视、再谋划、再提升,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更好体现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上海检察机关如何以更高的站位、更远的眼光、更广的视野,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任务?日前,记者专访了上海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本才。

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落实到检察工作全过程

记者:当前上海正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上海检察机关在学习贯彻中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

张本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了上海的发展定位和肩负的特殊使命,体现了中央对上海的信任和高度重视,为新时代上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做好上海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将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在最高检的领导下,更加自觉地把检察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全局、放到上海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努力为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检察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落实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和对上海在更好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等方面提出的明确要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切实做到“两个维护”,跳出检察看检察,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中找准新的发力点。

✦ 在方法路径上,我们将坚持“一驱动、两突出”,即以改革创新为驱动,突出以司法办案为中心、突出检察官主体地位,深耕法律监督主责主业,不断提升监督质效、提升司法能力;

✦ 在目标定位上,我们继续勇当全国检察机关排头兵、先行者,发挥好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创一流业务、建一流队伍,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和保障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检察能级。

记者: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已经为更加精彩的中国改革开放下一程拉开序幕。在确保进博会成功举办过程中,上海检察机关做了哪些工作?

张本才:从进博会项目落户上海开始,在上海检察机关各阶段的工作部署中,服务保障进博会成功举办是重中之重。今年,我们组织开展了服务保障进博会检察专项行动,以进博会场馆所在地青浦区及周边长宁、嘉定、闵行等区的基层院为重点,全市各级检察院协同联动、依法履职、持续发力。具体包括开展涉进博会案件专项诉讼监督、排查场馆周边食药和环境领域监管隐患等专项工作,并在国家会展中心设置专门办案组、派驻专办检察官,精准有力打击犯罪,扎实有效开展监督,为进博会成功举办贡献了检察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博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沪考察期间对上海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发出了动员令。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从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法治环境、维护安全有序的健康市场环境等方面研究谋划工作举措,以新的不凡业绩为新一轮改革开放作出更大的检察贡献。

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

防范风险维护稳定

记者: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都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密切相关。上海金融检察工作在全国一直处于较为领先水平,对服务保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检察机关有什么举措?

张本才:近来,我们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打好“三大攻坚战”,防控“五种风险”等决策部署,特别是针对上海金融要素齐备、金融创新活跃、金融风险防控要求高压力大等实际,积极谋划、认真履职,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服务发展、防控风险方面的职能作用。

机遇和挑战并存。相较于其他省市,在办理金融领域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方面,我们既会面临相当大的考验,也会收获非常宝贵的经验。比如我们办理了全国首例、全球第二例操纵期货市场案件(伊世顿公司操纵期货案),全国首例利用“新三板”实施证券犯罪的案件、吴小晖集资诈骗案等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针对今年以来P2P网络借贷平台接连“爆雷”的情况,高度重视涉众型金融案件办理和风险防控,妥善办理了“快鹿系”“善林系”“旌逸系”等重大案件。

记者:金融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已经成为上海检察工作的一大亮点,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张本才:我们建立了金融检察机构和组织,多年前就形成了“捕、诉、研、防”一体化、三级院一体化的办案模式,并制定了办理涉众型金融犯罪案件相关意见,构建形成办案风险评估、信访接待、舆情应对等一整套工作机制。

✦ 在具体办案中,我们严格贯彻宽严相济政策,积极做好防控风险、维护稳定各项工作。

✦ 还积极探索促进完善金融监管和参与金融行业治理,通过重大复杂新型案件的办理,充分发挥金融检察对证券期货市场、外汇市场、金融创新等方面的规范引领作用,强化对金融消费者的有力保护。

发挥助力长三角更高质量

一体化发展的“龙头”作用

记者: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现在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要求上海要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发挥“龙头”作用,对此上海检察机关将如何有所作为?

张本才:近年来,长三角省级检察院层面先后签订了15项合作协议,建立形成信息互通、办案协作、联合调研、教育培训资源共享、人员交流、信息数据共享等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的区域合作。今年,沪苏浙皖四地检察机关会签了《建立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上海检察机关在长三角区域检察机关中的带头引领作用,已着手在上海市检察院设立长三角区域检察协作办公室,更加密切与兄弟省市检察院特别是长三角检察机关的协作交流,共同提升长三角区域检察协作的质效和能级。

记者:在服务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方面,上海检察机关有何具体举措?

张本才:我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立足本地、携手长三角城市群、辐射长江经济带,开展长江口生态环境保护检察行动,努力提供更高质量的检察保障。

一方面,聚焦“生态更优美”,不断构建和完善生态检察长效机制,探索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集中管辖。目前,上海市内破坏环境资源、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刑事案件已经实现集中管辖,有效破解了执法标准不统一、同案不同判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并核查公益诉讼案件线索820件,立案137件,提出诉前检察建议和发布公告69件,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5件。许多行政执法部门在检察机关诉前程序中就已经整改落实到位。

另一方面,聚焦“交通更顺畅”,创新开展航运检察和加强铁路检察工作。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严厉打击发生在水上运输、船舶租赁等航运领域的各类刑事犯罪。持续加强专业化建设,上海采用“6(业务部门)+4(综合部门)+X(特色部门)”的基层院内设机构改革方案,部分航运重点区域的基层检察院将航运检察设置为“X”。为维护沿长江通道高铁秩序和安全,开展了“维护高铁沿线安全专项检察监督”活动,在3000多公里的高铁沿线摸排安全隐患404处,路、地共同整改完成391处。

同时,积极发挥跨行政区划检察院优势,在建立相关类别刑事案件集中管辖机制基础上,依托长三角区域合作平台,探索将长三角地区互涉的大气、水域污染公益诉讼案件,通过最高检指定管辖方式,按级别进行集中管辖。

“一驱动、两突出”

强化新时代法律监督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沪考察期间,对上海更好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改革开放纵深发展、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对此,上海检察机关有哪些思考?

张本才:7月份大检察官研讨班提出了要强化新时代法律监督,上海检察机关将全面对标中央对上海提出的新要求,从强化新时代法律监督着眼入手,找准新的发力点,全面充分均衡地履行好检察职能。

大检察官研讨班结束后,我们第一时间研究贯彻落实,结合上海检察工作实际,研究提出和部署推进“一驱动、两突出”的发展路径,即以改革创新为驱动,突出以司法办案为中心、突出检察官主体地位,并学习贯彻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努力开创上海法律监督工作新局面。

记者:您能详细阐述下“一驱动”和“两突出”吗?

张本才:“一驱动”,就是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我们以理念变革为引领,牢固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等检察工作新理念,大力营造敢担当、善突破、能成事的工作氛围。我们以现代科技应用为支撑,加强检察大数据中心建设,深化“206系统”等现代科技、人工智能在法律监督工作中的应用,形成大数据驱动型的法律监督创新模式。

“两突出”,一个是突出以司法办案为中心。在刑事检察方面,全面推行实践“捕诉合一”办案模式,探索设立刑事诉讼监督部门,加强刑事程序前端监督,将未进入检察环节的刑事案件纳入监督视野,并通过监督办案“激活”调查核实权。在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工作方面,着力在提升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上下功夫,改变“全科医生”监督“专科医生”的现状。特别是在公益诉讼办案中注重挖掘一些行业、领域的长期性、突出性问题,努力办理出“标准之诉”“制度之诉”案件,使公益诉讼成为标准制定、制度供给的推动者,体现上海的水平。

另一个,就是突出检察官主体地位。我们将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要求,深入推进新型专业化检察官办案组建设,加强核心能力建设,打造核心办案团队。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对标上海未来发展的最新定位,在上海市委和最高检的领导下,抓住机遇,强化担当,以更高要求更新定位将检察职责真正落到实处,努力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检察答卷。

- END -

来源 | 检察日报

文图 | 覃匡龙 林中明

审核 | 沈建华 田骁 贺忠

喜欢,就赞一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