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一分校在沂蒙根据地

抗大一分校在沂蒙根据地

抗大一分校在沂蒙根据地

抗大一分校在沂蒙根据地

在蒙山反“扫荡”的艰难环境中,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教员兼任连队的行政职务,使战斗行动指挥与教学计划的实施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教学的方式上,平时以连队(中队或区队)为单位集中实施教学;遇有战斗或执行任务时,则以排或班为单位分散上课。教员(连、排长或指导员)随身带上教材及必要的参考材料,利用行军中的大休息或宿营后的空隙,进行讲课。结合身边发生的战斗,讲授战术。实行讲授、听讲与组织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抗大一分校自组建到离开山东的7年间,培训干部约2万人(含各支校),70%分配到部队,30%分配到地方。

第一支校。抗大一分校由3个支校组成,第一支校由一一五师教导大队改称,随一一五师来沂蒙山的教导大队,长期活动在蒙山南麓。大队辖司、政、后3个处和5个学员中队。大队部设正副大队长和正副政委。配备组织、宣传、民运、保卫、青年、军教、军政等干事。另有政治、军事、文化教员及后勤勤杂人员。李梓斌任大队长,刘兴元任政委。每个中队设正副队长和正副指导员。中队下设3个区队,有正副区队长各1名。一中队培训部队副排至副营职军事干部;二中队为政治队,培训副排到副营职政治干部;三中队学员主要是战斗英雄、攻城模范、积极分子和老战士;四、五中队是地方干部队,学员由地方县、区、乡、村干部及青年学生组成。经过培训,学员毕业后回原单位,青年学生分配到各地。

军事队和政治队的军事训练计划和政治学习任务,主要是提高学员的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使学员胜任部队基层军、政干部职责为目标。军事训练包括管理条令、队列条令和战斗条令等,重点是进行战术技术训练。政治课主要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统一战线政策与独立自主原则,以及政权建设、群众工作的方针、政策等。其他几个队除了学习上述内容外,还要辅之以地方工作等内容。每期训练时间视训练完成情况及工作需要而定。学习结束时,进行鉴定,举行毕业典礼,发给毕业证书。

一一五师教导大队于1939年6月在太平集子举办了由费县、新泰、蒙阴3地抗日积极分子参加的培训班。从1939年7月开始至11月相继在蒙山前的陈家庄、杨谢、柘沟、孝义(今均属平邑县柏林镇)举办了3期地方干部短期训练班。训练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区、乡、村政权,组织武装等。蒙山前的共产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150余人参加了学习,学员结业后大部成为发动群众抗日和组建地方武装的骨干。

1939年冬季,教导大队在荆山庄、公家庄(今属平邑县保太镇)一带,举办了一期军事训练班,参加受训的主要是费县游击司令部各游击大队的地方干部。培训班采取讲课和军事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1940年3月,教导大队在天宝山区的昌里、东卓庄(今属平邑县铜石镇)一带活动。为适应抗日根据地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急需大批领导干部的现状,又招收一批部队军政干部和地方干部,组建了5个队,共有600余名学员接受培训。6月,教导大队改为抗大第一分校第一支校(又称第一校)。

由于校部和支校不在一地,加之战时条件限制,一段时间内,第一支校既受校部领导,更直接的是受一一五师领导。1940年8月中旬后,天宝山区(今属平邑县地方镇)由于廉德三叛变和刘桂堂的骚扰,处境异常困难。11月初,第一校由天宝山区向南转移,经白彦,沿滕、费、峄边区的枣树岭、徐庄、北庄,到达抱犊崮根据地的马山村。此间,为转移日军的视线,第一支校对外称八路军大炉学校。在驻马山村的几天内,支校的二、三中队在参谋长胡大荣的统一指挥下,配合六八六团参加了攻打抱犊崮山区反动堡垒孔家庄的战斗。一支校的任务是利用庄西北有利地形,执行截击任务。孔庄战斗胜利后,支校又迁至石坑,后又迁往东崮口、西崮口、南天井汪、北天井汪一带居住了4个月。1941年5月中旬学校重返天宝山区。在此期间,整日与刘桂堂对峙、拉锯,经常穿插于常庄、土门、山阴、辛庄、卓庄、昌里(今均属平邑县)等地之间。在残酷的斗争面前,学员们从战争中学会战争,在斗争中增长才干。1941年7月,一支校转移到滨海区。

第一支校在蒙阳大地辗转两年,举办了多期短期培训班和两期正规的学员培训队。为部队和地方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党政军干部,对培养各级各类干部,提高部队政治素质和战斗力,巩固和扩大蒙山和天宝山抗日根据地起了巨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