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为何执意杀掉了上官婉儿?

子月谈史


上官婉儿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他的祖父上官仪因替唐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而被武则天所杀,上官婉儿的父亲上官廷芝也一同被害。这时上官婉儿刚出生不久,随即与母亲郑氏一同被没入掖廷为奴。尽管只是一介奴婢,但郑氏却没放松女儿的教育问题,在她的精心培养之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明达吏事,聪敏异常。武则天是一个深通权谋之术的政治高手,而不是一个只会嗜血杀戮的屠夫,当她听说上官婉儿的才名之后于仪凤二年(677年)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面对武则天所出的考题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武则天看过上官婉儿的文章后觉得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大喜之下免去了上官婉儿的奴婢身份并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这时武则天尚未正式登基称帝,不过已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武则天称帝后上官婉儿以内舍人身份负责起草诏书,深得武则天宠幸。然而不久之后上官婉儿就因忤逆旨意而罪犯死刑,关于这件事的真相有种说法是上官婉儿同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有染因此触怒武则天,至于此说是真是假至今莫衷一是,正史上只记载着上官婉儿的死罪被武则天特意免去,想来应该还是因为武则天爱惜其才的缘故。尽管如此上官婉儿还是被处以黥面之刑以示警戒,吸取了教训的上官婉儿更加曲意迎合精心伺奉武则天。从通天元年(696年)开始上官婉儿被获准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由此权势日盛。

神龙元年(705年)拥护李唐宗室的张柬之等大臣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随即复辟,重新登基的李显又让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并拜其为昭容。李显当年在被武则天废黜并流放房陵期间犹如惊弓之鸟,生怕自己有朝一日会沦为母亲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因此只要有朝廷使者一来他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自杀,每次都是他的妻子韦氏将其劝下,也许正因为如此李显觉得对妻儿亏欠甚多,他曾对韦氏和韦氏所生的安乐公主发誓:如果有朝一日自己重登大位必定令她们为所欲为而不加节制。

李显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他重新登基后韦皇后开始效法自己的婆婆武则天公然干预朝政,甚至与人私通,而李显却对此不闻不问,放佛他什么也不知道似的。这时上官婉儿眼见韦后的权势炙手可热,于是加强了同韦后和安乐公主的来往。随着武则天的退位和李显的复辟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家族一下处在了极其尴尬的政治处境之中——他们这时遭到以张柬之为首的效忠李唐宗室的大臣打压,甚至有可能面临被从肉体上清洗的危险。急于摆脱这种不利处境的武三思向上官婉儿求助,上官婉儿向韦皇后推荐了武三思,此后武三思就日渐获得李显的重用。

随着武三思权力的膨胀与之为敌的张柬之等人倒霉了:他们被武三思和韦后等人设计贬官或杀害,至此武三思权倾朝野,上官婉儿与之私通并在所草诏令中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这使李唐宗室对她日渐不满。景龙元年(707年)七月李显前妻所生的太子李重俊怀着对韦后和武三思的不满发动政变,在杀死武三思、武崇训等人后开始搜捕上官婉儿。上官婉儿赶紧逃往唐中宗李显处声称:“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李显和韦后勃然大怒,令右羽林将军刘仁景率飞骑二千余人平叛,太子李重俊兵败被杀,上官婉儿因此躲过一劫。

由于检举揭发太子李重俊政变有功,上官婉儿更加被李显和韦后重用。李显特意下旨平反了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一案并追赠其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上官婉儿之父上官廷芝被追赠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上官婉儿又劝说李显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上官婉儿与这些大臣们吟诗作对,一时间成为引领大唐文风之人。韦后又对李显说:”上官婉儿尽管名为陛下的昭容,其实是先帝的旧臣,与陛下只有夫妻之名而并无夫妻之实,不如索性令其在宫外另置外宅“。李显接受了这一建议,此后上官婉儿就在宫外购筑宅第,希望通过她谋取一官半职的大臣和那些附庸风雅的文人往往就会去她的宅邸拜访,中书侍郎崔湜更是与其传出私通的绯闻。

然而随着韦后和安乐公主的野心日益膨胀上官婉儿敏锐地感觉到韦后可能将效法武则天篡夺皇权,而这势必招致李唐宗室的强烈反弹。上官婉儿深知韦后并无武则天的手腕谋略,在即将到来的权力斗争中胜出的必将是李唐宗室,于是她开始小心翼翼地同韦后和安乐公主划清界限:他曾四次向李显进谏,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各种手段都用上了,都没有得到李显准许,最终以死相谏。喝毒药后经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景龙四年(710年)六月李显突然驾崩,韦皇后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这时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韦温更改诏书劝韦后效仿武则天。

得知消息的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后于7月21日发动唐隆之变: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这时的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李隆基手下的将领刘幽求观看以示自己是站在李唐宗室一边的,然而李隆基执意将上官婉儿诛杀。李隆基之所以非要杀上官婉儿其实是为了终止自武则天开始的后宫干政现象:自武则天以来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先后介入朝政,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极其特殊的一段女性专权的时代。从上官婉儿的生平经历来看显然也是深度介入到政治当中的,尽管这用我们今时今日的眼光来看:一个女性具有政治抱负也不是什么错误,可对李隆基而言:这就是大逆不道之举,李隆基必须终止这一现象,恢复传统的政治体制,而上官婉儿作为女性专权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人物就对李隆基这一政治抱负构成了阻碍。尤其是上官婉儿精于权谋之术,总能在政治转折关头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尽管用我们今天的目光来看:上官婉儿只是用这种办法自保,并不算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可这种人随时可以为了政治利益改换门庭,这对李隆基而言意味着上官婉儿是一个在政治上极不可靠的人,即使眼下她站在自己这边,可难保未来不会成为一颗不稳定的定时炸弹。更何况唐隆政变中的上官婉儿恐怕还很难称得上是李隆基的自己人——她所起草的诏书指定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显然这是一份平衡各方政治势力的遗诏,同时也使上官婉儿得以在各方势力之间处于中立状态,谁也不得罪。不过换一个角度思考:谁也不得罪意味着跟谁也不是自己人。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李隆基执意杀掉上官婉儿,就因为上官婉儿是女官。李隆基要杀的不光是上官婉儿,他要杀掉所有干政的女性。

李隆基是李世民之后唯一称得上爷们的皇帝,看着李治、李显、李旦受女人控制,皇帝当得窝窝囊囊,他就来气,他立志要改变这种状况。



神龙政变后,中宗李显继位,结束了武则天时代,但是女性干政的时代并没有完结。韦皇后向武则天学习,要做第二个女皇帝,朝中大权由韦后把持,这还不过瘾,于是她伙同自己的亲生女儿毒死了李显。

李显死后,大权由韦皇后把持。李隆基想干掉韦皇后一党,但是他力量不够,于是和太平公主达成同盟,借助太平公主的力量共同对付韦后。经过精心准备,李隆基发动政变,突然冲入宫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韦皇后一党一网打尽,杀个精光。这其中就包括上官婉儿。



其实上官婉儿早就投靠了太平公主,成为太平公主在韦后集团的眼线。政变之前,太平公主告诉过李隆基,上官婉儿是自己人,不要杀。可是太平公主没有直接参与政变,只是在家坐镇指挥,无法控制政变现场。李隆基没听太平公主的话,直接把上官婉儿杀了。

上官婉儿是个很能干的人,不杀掉上官婉儿,将来必定成为太平公主的得力干将,这是李隆基不愿看到的。因为李隆基的最终目的是干掉所有女性干政者,他知道他和太平公主之间早晚必有一决。



真实的情况也正是如此,政变成功,李旦当了皇帝,李隆基成为太子。此时,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斗争便拉开帷幕,直到太平公主失败,被赐自杀。

从李隆基的行为轨迹我们不难看出,李隆基连自己曾经的盟友,自己的亲姑姑都杀,只要是干政的女性他一个也不放过,当然更不会放过上官婉儿。逮着机会杀一个是一个。


豫有得


先来理一下这两人的关系。上官婉儿,陕州陕人,祖籍陇西,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

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帝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

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



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

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 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

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

先天元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改年开元。

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人称这一时期为



李隆基出生时正逢武帝执掌政权的时代,也就是说上官婉儿被重用之时,所以这二人并无太大联系。

而李隆基和他姑姑太平公主发动政变主要要铲除的是韦氏集团,这其中就有上官。

上官婉儿虽然称得上一代才女,但也是一代奸女,她先后勾结中宗,太平公主,安乐公主各势力团伙谋求政变,但最终被李隆基先下手为强。

而当李隆基政变已经成为定局之时上官婉儿又跑到李隆基面前谋求生路。

所以说,这样的上官婉儿搁谁手里都是祸害,因为她见风使舵。而更重要的是她是武帝的残党,她曾与韦皇后一手策划了要复兴武帝时代女皇治国的方略。

所以李隆基留着她迟早是祸害!


公路民谣


李隆基杀上官婉儿的理由很充分:她是一个善弄权术的女官,先是武则天的人,后是韦后的人。武则天和韦后对李唐王朝来说都是外姓,都是女性,都是觊觎李家江山的人。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是初唐赫赫有名的人物,深受太宗和高宗的赏识。上官婉儿出生的那年,唐朝宫闱内部权力之争突起波澜,高宗李治不甘心被皇后武则天所钳制,想要有所作为,上官仪趁机建议废掉武后,但为武则天所察觉,招致了灭顶之灾,上官仪和上官婉儿的父亲获罪被杀。于是,襁褓中的上官婉儿随母亲进入皇宫为奴。

上官婉儿的母亲,给了她很好的启蒙教育,加上天资聪颖,文采过人,很快引起了武则天的重视。上官婉儿14岁时,收到武则天的召见,武后对她的才华赞叹不已,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将她留在自己的身边,做自己的随身女官。因为“天性韶警,善文章”,“有文词,明习吏事”,上官婉儿逐渐获得武则天的信任。武则天正式成为女皇后,年轻的上官婉儿的地位越发重要。

上官婉儿自幼生长在宫中,武则夭无疑是她的精神导师和效仿榜样,武则天的权谋令她臣服,武则天的放纵也令她向往。她春风得意时,被武则天赐以黥面之刑(脸上刺字,涂墨)。正史没有说她获罪的具体原因,只是说“忤旨当诛”,但武则天爱惜她的才能,才没有杀她。关于这件事,民间传说是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私通,最后被武则天察觉了。

捡回一条命的上官婉儿,发挥她生存智慧,迅速调整了与武则天的关系,再次取得武则天的信任。武则天命上官婉儿“内掌诏命”,“群臣奏议及天下事皆与之。”后来又让她处理百司奏表,参与管理政务,权势日盛。

武则天死后,中宗李显第二次登上皇位。缺乏政治经验的李显让上官婉儿继续充当高级秘书,并很快被册封为婕妤,官秩三品,不久又进拜为九嫔之一的昭容,代中宗掌诏命,正式进入后官,逐渐开始了她“秉国权衡”的阶段。

以上官婉儿的精明,她很快就明白了韦皇后对中宗的影响力,于是在笼络李显的同时,她不遗余力地奉迎韦后。为了讨好韦后,上官婉儿将情人武三思引荐给了韦后。武三思与韦后不仅结成肉体关系,而且形成政治同盟。韦后希望自己也能像武则天那样操纵皇帝和朝政,乃至于登上女皇宝座,而韦后和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甚至也打起了自立为“皇太女”的主意。

上官婉儿私通武三思,附靠韦后,在其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李重俊矫诏带领左羽林军要诛杀武三思、韦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一党,上官婉儿趁机挑拨太子和中宗的关系,太子政变激怒了中宗,结果太子最后被右羽林军诛杀。

又一次死里逃生的上官婉儿,从此更为李显和韦后所信任,她迎来了人生中最辉煌的阶段:不但掌握了国家权柄,还为自己的祖父、父亲洗脱了罪名。中宗甚至答应了她的要求,允许她在皇宫之外营造私宅居住。上官婉儿的门前,“邪人秽夫”争相取宠,以求高官厚禄。上官婉儿终于有了放纵的机会,—代才女顺利地完成了向荡妇的转变。

之后,韦后和安乐公主的野心和私通问题被人举报了,她们干脆毒杀了中宗李显。死在了神龙殿。韦后秘不发丧,令上官婉儿草拟遗诏。在这道诏书里,上官婉儿写下了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韦太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决政务等内容。

但是韦后没有按着这份遗诏办事,她把重要职位统统换成自己人,野心可谓路人皆知。早有计划的李旦第三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突然袭击,剿灭了韦后一族。李隆基亲信刘幽求的军队也包围了上官婉儿的住处。上官婉儿向刘幽求出示了自己草拟的那份遗诏,表示自己在大关节处仍然效忠于李唐王朝,绝非韦氏的私党。刘幽求觉得上官婉儿所言有理,便向李隆基汇报,然而李隆基却断然拒绝了上官婉儿的请求,坚称她是韦后一党,—定要杀,47岁的上官婉儿就这样结束了她的一生。

上官婉儿死后数日,太平公主做主废掉小皇帝李重茂,相王李旦登基为帝,是为睿宗,李隆基成为皇太子,后来李旦逊位为太上皇,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大唐又—个辉煌时代开始了。


麻辣一加一


李隆基为什么要执意杀掉上官婉儿,用李隆基自己的话来回答:“这个小妖精,是披着美女皮的狐狸精,在朝廷兴风作浪,放过她要留下祸根。”我们来看看上官婉儿的祸害李唐天下的精彩历史。

一、名门之后,协助武皇

上官婉儿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因替唐高宗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而被杀。上官婉儿受到牵连被罚为奴。幸亏上官婉儿有个好母亲,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聪慧异常的上官婉儿才华出众,娴于政令,明晓吏事。



后来武则天组织殿试出题,十四岁的上官婉儿才思敏捷,一气呵成,辞美文畅。爱才的武则天立马赦免其奴婢身份,令其掌管宫中诏令。武则天称帝后更是让其参与决策政务,上官婉儿权势日盛。

二、神龙之后,推武抑李

公元705年神龙政变后,唐中宗复位,封上官婉儿为昭容,专掌起草诏令。上官婉儿一方面与韦皇后、安乐公主往来频繁,劝韦皇后效仿武则天;另一方面,伙同武三思大肆贬杀李唐重臣。气焰嚣张逼得当时的太子李重俊矫旨起兵造反,后兵败被杀。

三、见风使舵,香消玉殒

公元710年,上官婉儿又巴结上了势力越来越大的太平公主。同年六月,悲催一生的唐中宗李显被自己的老婆韦皇后和亲生女儿安乐公主下毒毒死了。韦皇后欲效仿武则天,成为史上第二个女皇帝。

李旦的儿子临淄王李隆基得知消息后,和太平公主先下手为强,同年七月发动了唐隆政变,闯入宫中杀死了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所有的韦党成员。

上官婉儿虽然极力证明自己心向李唐,无奈之前的诸多举动都表明她墙头草般摇摆不定的政治立场,为避免日后祸及李唐朝堂,李隆基还是决绝地将其杀死了。一代才女,非要卷入政治的漩涡,祸根早种,被杀亦是咎由自取。


图汇天下


上官婉儿既是武则天、中宗李显时代政治斗争的受益者,又是政治斗争的受害者。李隆基杀掉上官婉儿既是对政治对手的剿灭,又是对唐代女性干政行为的一次清算,也是对政治投机者的惩罚。

作为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都非常喜欢信任的人物,上官婉儿14岁是就因为天资聪颖、文字绝佳、文采斐然而被武则天委以重任,掌管宫中制诰,也就是说负责武则天诏命的起草。后来,上官婉儿经历了一次差点要命的闪失,她违背了武则天的旨意,罪至死刑。由于惜其文才,武则天并没有治她死罪,只是对她处以黥面。此后,上官婉儿对武则天表现得服服帖帖,取得了武则天的高度信任。到了696年(通天元年),武则天安排她处理百司奏表,参与到决策中来,她的权利有了大幅度地提升。

神龙政变之后,唐中宗李显重新当上了皇帝,尽管他处理了母亲一朝的不少人物,可对上官婉儿很是信任,让她专掌诏令起草,还给了她一个昭容的名分,把她的母亲封为沛国夫人。

权力大了,人有时候拿不住自己。这时候的上官婉儿和武三思扯上了私情,出现了明显的崇武抑李倾向,这让当时的太子李重俊心生愤恨。707年,太子李重俊带领三百多名羽林军杀了武三思一伙后,准备杀上官婉儿,在韦后和中宗李显的庇护下,上官婉儿躲过一劫。此后,她通过设立修文馆经营自己的智囊班子,私生活也越来越乱。

上官婉儿躲过了初一却躲不过十五。710年(景龙四年),太平公主的势力明显强大起来,上官婉儿审时度势,主动贴近。在中宗李显被毒死后,她甚至和太平公主写出了一份伪诏。不久,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上官婉儿被杀。“两朝专美”的上官婉儿的政治生涯很快画上了休止符。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才华超群、才智双全的上官婉儿成在聪明,败在太聪明。她曾经游刃有余,成功立身。但她是一个典型的“两面人”,既明修栈道,又暗度陈仓,她起草了想救自己的假遗诏,没有了政治操守。

李隆基坚定地认为她是一个妖魔,所以,毫不留情地杀了她。


文踪旅迹


出于忌惮吧!相传唐玄宗李隆基夜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小便时被上官婉儿刺杀,惊起一身冷汗,所以后来就执意杀了上官婉儿,其实这个很有可能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背景:公元710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先发制人,率领士兵攻入宫中,诛杀了韦后以及安乐公主等人,拥立自己的父亲李旦,而此时的上官婉儿急忙出宫迎接,还拿着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以此证明自己是和李家人站在一起的,刘幽求也确实为她求情,李隆基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将上官婉儿诛杀,这又是为什么?

首先:彻底打击女性干政;

我们站在李隆基的角度去思考下,可以很明确的说,自从有了武则天女性干政之后,尤其是唐中宗执政时期,宫中政变就发生过七次,大多都是女性站主导地位,再想想自己和父亲李旦,一直被软禁在深宫里,这些都是谁给他的?他深刻的理解到了女性干政、外戚专政的弊端,武则天、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一个个女性抛头入面,他想彻底根除女性干政,所以无论上官婉儿是否是自己一边的,依然会毫不犹豫的诛杀。

其次:见风使舵“墙头草”;

上官婉儿虽然名留青史,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当局者,肯定能看到她的缺点,上官婉儿先是依附武则天、再附和韦皇后以及武三思、最后又投靠太平公主,虽然很有政治远见,说句玩笑话,这要是在《三国演义》的情节里估计都死好几回了,在电视剧里这种人设最多只能活五集,不能再多了,对于一个墙头草(没有政治立场和节操),李隆基能留着吗?

最后:淫乱后宫;(存疑)

李隆基:“此婢妖淫,渎乱宫闱,怎可轻恕?今日不诛,后悔无及了。”

用李隆基的话说就是上官婉儿淫乱后宫与中宗、武三思这对表兄弟的“三角恋”,崔湜的弟兄崔莅、崔液、崔涤弟兄四人都成了上官婉儿的小白脸,面对这样一个女子,李隆基认为更有理由杀了她,即使你再有才华也是枉然。

其实有一个比较真实的原因,就是因为上官婉儿再拿着和太平公主所拟定的诏书内容,因为李隆基希望父亲李旦称帝,而婉儿的草拟诏书中李旦只是参谋政事,这说明上官婉儿并没有拥立李旦的意思,所以杀了上官婉儿就不奇怪了。


羽评郡主


上官婉儿人长的漂亮,名子好听,还是一个大才女,47岁死了总觉得可惜么。但不要忘记,她同时也是一个政客,政客的职业是政治斗争,政治斗争的属性是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隆基杀韦后,上官婉儿表忠不成,反而亡身于仓卒之际,这说明没有走司法程序,她就给弄死了,这事是李隆基干的,基本可以做实,但李为何要执意杀掉上官婉儿呢?静水以为原因有三:

一、武则天的翻版。

上官婉儿被誉为“女宰相”,但在她的墓志中身份始终是嫔妃,只字未提她作为女官的事。这算什么?这算后宫干政。上官婉儿先是高宗的才人,后来成为中宗的昭容;武则天开始为太宗才人,后为高宗的昭容。这或许是唐朝国君的特殊殊嗜好吧。大家不觉得上官婉儿就是武侧天的翻版么?后宫干政,武后称帝,血的教训。李隆基绝对不容许悲惨历史重演,哪怕这只是一种巧合或可能性,那也不行,即便是错杀也必须杀。

二、被套路了。

做掉前朝位高权重的官员,这是封建社君主的拿手好戏,也是经验总结,老套路了。上官婉儿从武则天时就是朝中红人,加上她会来事,又才华横溢,貌美如仙。历经高宗、中宗、睿宗,到李隆基这,她积攒了多深多广的人脉就可想而知。这种人有群众基础,无论是唱反调还是搞破坏,很有可能一呼百应。李隆基表示这颗定时炸弹很危险,必须杀干掉以绝后患。何况李隆基连同和他一诛杀韦后的姑姑太平公主都杀,为啥上官婉儿不能杀。

三、与站错队无关。

站错了队伍 对于一个政客来说是致命的,上官婉儿被杀是不是因为站错了队了?有说她是太平公主一伙的,有说她是韦后一伙的。其实她和谁都不是一伙的。与太平走得近是必然,和韦后关系熟也正常。上官婉儿只和利益是一伙的,她八面玲珑,游走于各势力集团之间,哪儿有利就往哪儿站队。所以当武三思权力日增,她便送货上门。上官婉儿不是站错了队,而是错在不停的换队伍。李隆基表示,这种人灰常靠不住,还是早点杀掉好了。

综上所述,上官婉儿必死。一句话,凡是六笔皇帝,眼里绝不能容忍皇权受到威胁。为巩固皇权,他们处理那些不稳定因素时,不论亲疏,又快又狠。事实证明玄宗早期作为正确,所以能成就开元盛世,晚期懈怠导致安史之乱。


静水笑沧笙


一,女性涉政,在武则天当皇帝时掌管诰命,唐中宗时起草诏书

二,干政,参与了太子李重俊政变,拥护武三思干政,屡次劝韦后效仿武则天

三,攀附权贵,墙头草,哪个势力大就依附谁



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因为替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后替唐高宗背了黑锅,成了替罪羊被唐高宗和武则天杀死,上官婉儿与母亲则发配到内庭为婢女。虽然身在掖庭,上官婉儿母亲对女儿的培养也是丝毫不懈怠。


上官婉儿十四岁的时候,武则天召见她,给她出了题目,上官婉儿表现十分出色,被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诰命。

神龙元年,唐中宗立显复位,上官婉儿专管起草召令,被封为昭容,深得唐中宗的信任,又与韦皇后交往密切,多次建议韦氏效仿武则天,推荐武三思,使得武三思慢慢掌权,与上官婉儿私通,排斥李唐皇室,还间接造成了太子李重俊政变。

景龙四年,唐中宗李显突然离世,上官婉儿又依附太平公主,韦皇后的势力也日益壮大,政权落入韦氏之手。而后,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起草遗诏,令李重俊即位,李旦和韦氏辅政,平衡各方势力,但韦氏执意效仿武则天。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杀死了韦后及其党羽,立李旦为帝。而后,上官婉儿拿出之前与太平公主写的诏书以示好,意思是她是和李隆基一伙的,希望李隆基可以网开一面,但是李隆基杀了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才貌双全,她的文学成就在文学史上也很高。并且与武则天掌管诰命长达二十七年,但后来奉承权贵,墙头草。并且是个女权主义者,拥护武则天,多次劝韦后效仿武则天,让她当女皇。


消失的月光


上官婉儿像是一朵被风吹雨打的浮萍,也是武则天之后四个女人毛骨悚然的宫斗中最无助的一个。

上官这个曾经是她祖上官名的两个字,到她这儿已经奄奄一息了。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的重臣,因为帮高宗起草废武则天皇后诏书事发,被武则天连同上官婉儿的父亲一起处死。上官婉儿自幼入宫,异常聪慧,深得武则天喜爱,于是,13岁就把她封为才人,地位最低的高宗皇帝的妃子,武则天当初就是李世民的才人。其实,她是武则天的御用秘书。

武则天最后一年,发动了所谓的“神龙政变”,逼武则天把皇位交还给被她当初撤了皇帝位的儿子李显。

大戏开幕了。李显是个能力平庸的皇帝。而她的夫人韦皇后可不是一盏简单的灯。她在跟李显尝尽了苦头之后,面对突然降临的无边权利,不假思索地把武则天当成了奋斗的目标,于是她迫不及待的开始着手把女儿安乐公主扶为皇女,意思是女太子,等候即皇帝位。

上官婉儿此时是唐中宗的昭容,地位比才人高的妃子,也是韦皇后的党羽,她甚至把武则天的侄子、武则天差点要把皇帝位传位的武三思介绍给韦皇后做情人。

武则天有一个性格能力与她很相似的女儿叫太平公主。她始终不渝地跟韦皇后一派争夺权力。

韦皇后的太子儿子看来即位无望,起兵杀了武三思,韦皇后派兵镇压,太子兵败自杀。

韦皇后为了称帝梦想,跟女儿设计毒死了老公皇帝唐中宗。此时,上官婉儿联手太平公主与韦皇后母女斗争。

真正的狠角色现在终于出场了,他就是自幼母亲被武则天所杀的李隆基,他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一口气杀掉了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并且把上官婉儿毫不留情的也杀了。然后让他的父亲也是武则天的儿子李旦做皇帝,即唐睿宗。

共同的敌人没有了,联盟军很快开始内斗了。此时的唐睿宗左右为难,一边是儿子,一边是妹妹。无奈之余,唐睿宗把皇帝位置禅让给了儿子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那就可以得心应手的把姑姑太平公主,找了个随便的理由杀了。

四个漩涡里明争暗斗的女人,在短短五年内,使尽各种手段,最终全部死在李隆基的刀下。

李隆基绝不是只会宠爱杨玉环的昏庸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