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水浒”究竟是什么意思?

岁月都江堰


名为水浒传,但是却从未提起或者解释什么是水浒,水浒二字究竟何意?这就让很多喜欢水浒传的人苦思冥想都理解不到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是古代文人的一种写作手法,书名当然也是可以用手法的,目的就是表达整本书的意思,而比较多的就是直抒胸臆,比如三国演义,意思很明白就是讲述三国之间的斗争,而水浒传则用了一种很有特色的手法叫“用典”,顾名思义就是用了典故。



典故呢就是指古书中经典的故事,隐晦的用来表达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水浒二字是有出处的,最早的水浒出于《诗经·大雅·緜》中的“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这里水浒二字的意思就是水浒传中作者所要的感觉,所以才会取其中二字作为书名,那么在古书中的水浒是指代什么样的意思呢?



这古书中的四句话的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当时时代背景是商朝时期,有一个部落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本来就土地贫瘠经常吃不饱饭,而且还经常受到边境很凶悍的其他部落的骚扰,搞得民不聊生,已经无法生存了,于是等到了古公亶父当首领的时候,他认为这样下去这个部落很可能就会灭绝,所以决定另外寻找出路,于是就带领整个部落进行了迁移来到了岐山下,发现这里不仅土地肥沃可以生存而且更是不会被其他的强悍部落找到,于是就在这定居了,后来就建立了周王朝。



很显然故事一说完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大概意思,“率西水浒,至于岐下”,首先指的意思是亶父所找到的地方就是岐山下,而现在的用的更多是引申意指“出路”,“安身之地”,于是原话就可以解释为带领自己的族人找出路,到了岐山下。




所以用在水浒传中,我们依然还是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背景就是朝廷赋税过重,官官相护,导致很多老百姓的生活无法继续,于是就有很多能人志士起义,选择不生活在朝廷的压制下,另外的寻找出路,所以就有了水泊梁山这个地方,这里兄弟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同时还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与朝廷作对,所以很显然水浒传中水浒二字的意思就是找出路,寻找新的安身之地的意思。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我们读《水浒传》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水浒‘’除了这是一个书名之外,整本书从开始到结束,再也没有出现过“水浒”这两个字了。我们都知道,书名囊括本书一切,读者一看书名就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比如什么英雄传,什么演义等等。据说《水浒传》在翻译成外文时,老外都不知水浒是什么意思。



那么,“水浒”到底啥意思呢?其实,我们中国人写文章有一种惯用手法叫“用典”,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直白或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水浒”就是用典,我们来看一下其最早出处,它来自《诗经·大雅·緜》中的“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这句话记载的是,商朝鼎盛时代,“周”部族生存的黄土高原和西北边陲,那里土地贫瘠,周边彪悍的戎狄民族和各部落又经常骚扰,周部族经常是食不果腹和面临各种危险。商朝武丁时期,周部族的领袖——周王古公亶父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定,寻找新的生存之地。在亶父的带领下,周部族历经艰险,迁徙到了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省宝鸡市)。这里不但土地相对肥沃,而且摆脱了戎狄侵扰,周部族在周原开始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了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周王朝。

《诗经·大雅·緜》就是周人用来纪念和歌颂亶父对周部族发展贡献的诗歌,诗中的“水浒”一词指的就是后来供周部族居住发展的周原。因此,后世将“水浒”一词引申为“出路”、“安身之地”的意思。

知道了“水浒”的这个典故,再来看《水浒传》,是不是就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众好汉由于不能在正常的社会中生活,没有了活路,被逼上了梁山,落草为寇,八百里水泊中的“梁山”便成了他们的安身之地,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知道作者意味深长,用心良苦了吧!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贪官恶吏横征暴敛,匪徒四起,盗贼白日不避于人,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老百姓流离失所,从上至下道德尽丧殆尽。深受忠孝仁义等儒家思想影响的施耐庵,既对贪官恶吏深恶痛绝,又对市井底层的人性迷失痛心疾首。

《水浒传》体现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这一必然规律,但并不是为了歌颂农民起义敢于造反、敢于反抗的精神。施耐庵也没有把这些人当英雄豪杰来描绘,他最主要还是在揭露各阶层的丑陋人性,从皇帝,各级官僚小吏,商贾妓女,市井百姓,土匪盗贼等等都囊括在小说里。



《水浒传》更像一部心经,小说里描绘的一百零八将,与其说一百零八将各有性格特征,还不如说他们就是一百多种最具代表性的人性的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难道这些丑陋人性还会少吗?

刚开始一百零八将是被压住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没有被放出来恐怕是永世不得翻身的了,既然投胎来到了人间,那当然要经受人间的一番劫难。他们的出身,经历,所受的教育等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殊途同归,被逼上梁山。

这些人什么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道不同则不相为谋,这些参差不齐的各阶层人物,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各异,要叫他们坐下来聊到一块,我看基本不可能。想想都明白,他们在一起既不是在“替天行道”,也不是为了“杀富济贫”的革命目标从五湖四海来到一起的。他们在一起就是抱团取暖,就是共同出力抢一块地盘,让自己有一个住的地方,仅仅只是为了能够活下去,他们凑到了一块。

施耐庵在小说中不仅对统治阶级进行了批判,对这些底层人群的丑陋人性也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可以说是各打五十大板。作者好像更倾向于企盼统治高层能过重新构建“忠孝仁义”的民族文化,以构建君贤臣忠,百姓有孝义信等三纲五常的社会。




我们来看一下《水浒传》鲁智深最后坐化前颂: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琐。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这好像是一种人生顿悟。


闲人品史


有多少人和有书君一样,是看着《水浒传》的电视剧,听着梁山好汉的故事长大的,可是要问“水浒”二字究竟是啥意思,还真有人答不上来。今天有书君就说说这两个字的出处和含义。


一、水浒二字的出处和含义


自从小说《水浒传》大热,不少人都在研究水浒二字,光有书君看到的就有三种不同的版本。



1. 源自《诗经》


水浒这个词最先在《诗经·大雅·緜》中出现,原句为“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短短的四句话十六个字,交代了一个部落的崛起,古人还真是言简意骇啊!


故事脉络大致是:商朝到了中兴阶段,西北的黄土高原有个周部族,其他部落有空就上门找他们的茬,那里的土地还不怎么打粮食,总之周人过的是提心吊胆外加缺衣少食。听起来确实不是一般的苦逼。


一直熬到商朝武丁年间,周王亶父带着全族来到岐山的周原,就是陕西省宝鸡市。这里土地肥沃,还没人欺负,周人就愉快的就地扎根。后来经过几代人努力推翻商朝成立周朝,这都是周原给予他们的根基。


可见诗经中的水浒指的是周原,这里适合人类生活,后来水浒就代指生活出路和安身之地。



2. 剖析浒字,探究水浒的来历


浒的繁体字是滸,拆开来是水、言和午,连在一起读就是水说午时,那么水和午时又怎么解释呢?


首先人称宋江及时雨,他命格里五行为水,那么水浒中的水可代指宋江,再者午可以看作梁山泊好汉。梁山好汉算上晁盖是一百零九位,水浒就是宋江带着一百零八位英雄玩。凭什么说午代指这些草莽英雄呢?


现代人把一天看作二十四个小时,古人是分为十二个时辰,午时是正午时分,阳气最盛,随时间推移阳气渐渐偏弱。同时五行里午为火,火可不就是气势汹汹的来,干脆麻溜的走吗?



小说里交代梁山好汉是魔鬼的化身,被殿前太尉从镇压的井里放了出来,然后手拉手愉快的投胎去了。


综上有人脑洞大开,说他们都出生在午时,难怪一个个都是“说走咱就走,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暴脾气。


3. 有人说水浒源自寨子的名称


还有人说书名和寨名有关,因为梁山泊的寨子就叫水浒,书里也说到水浒寨,比如“这行者景阳冈曾打虎,水浒寨最英雄”。


但也有人说梁山水寨的官方名称不是水浒寨,这是它的学名,形容这个寨子建在水边。


水浒二字有这么多妙趣横生的说道,那么施耐庵选它做书名,仅仅是因为它寓意好这么简单吗?


二、施耐庵为何钟情于“水浒”二字?


施耐庵最先可没想到“水浒”这两个字,那他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和情感寄托,最终敲定这两个字呢?


1. 比之前的书名洋气上档次


话说施耐庵刚开始管这本书叫《江湖豪客传》,不说看客们,他自己都不满意,简直俗到家了。后来他的学生罗贯中,没错就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罗同学建议施老师把书名换成《水浒》。


文人做文章都讲究引经据典,可以显得自己有文化高逼格,施耐庵也不例外,于是他很快就将书名改为《水浒传》。有书君也觉得修改后清新脱俗,比之前的书名洋气高大上许多倍。



2. 寄托作者对安居乐业生活的向往


周人迁到水浒生活,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水浒就是周人的乐园,也寄托着施耐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施耐庵也希望生活没有着落的好汉们,在兵荒马乱的环境里,能够找到自己生存的乐园。他们是被逼着上的梁山,落草为寇也是无奈之举,他们应该有个容身之所。



3. 表明自己并不是落草为寇和揭竿起义的铁杆粉


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那时候统治者忙着压榨人民和逍遥度日,百姓为活命不是当盗匪就是参加农民起义,从管理者到员工,社会秩序都乱成了一锅粥。施耐庵虽寄情于《水浒》,骨子里还是希望国家治理走上正轨。


梁山好汉受世俗排挤落草为寇,水泊梁山竖着替天行道的大旗,但在四大盗匪里,梁山泊口碑最好,没有主动和官府抢地盘,更没有自立为王。


山会让人联想到山大王,有和朝廷对着干的意思,而水就不一样了。水浒二字,不会让人觉得梁山好汉是打家劫舍的山贼,反而会对他们另眼相看。


进士出身的施耐庵,因对时局失望而转身投文,水泊梁山是他的黄粱美梦,水浒承载着他的期盼,也是他在忧国忧民的一腔苦楚中,为自己和世人勾勒出的世外桃源。

当人们在讨论梁山好汉的武力值时,有谁在意过作者对国家和百姓的忧虑,还有他那颗赤子之心呢?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关于“水浒”两个字的来历,很多人都提到了《诗经》,《诗经·大雅·緜》:“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所谓水浒,本意当然就是指河边,水边的平地。但是如果深究诗经里面这几句古诗的含义,就会理解作者施耐庵改名字的用意。

《诗经》里面写这一段,是介绍周国迁都的历史,在周朝还没有取代商朝的时候,只是一个西北很小的诸侯国,因为在原籍无法生存下去,古公亶父才率领周国的族人,迁徙到了水浒也就是水边的岐山,并且在这里定居,生存,发展,最后推翻商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存留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周朝。

那么《水浒传》呢,据说《水浒传》最初的名字叫做《江湖豪客传》,施耐庵始终对这个名字不满意,后来作者施耐庵的学生罗贯中建议改名字叫《水浒传》,施耐庵对这个新名字非常满意。

从《江湖豪客传》变身《水浒传》,究竟还在哪里了呢?

首先,名字脱俗了。《江湖豪客传》这种名字缺乏文学韵味,犹如说书人随意起的唱本名字。换了《水浒传》,马上就有脱俗之感。

其次,《水浒传》这个名字,暗合了作者施耐庵的精神寄托。大家想想看,周国先民迁居到了水浒,才获得了生活的安宁和发展,水浒岐山,不真是他们的乐土吗?

再看水泊梁山的众位好汉,哪一位不是被迫无奈,离开原来的生存环境的。他们逼上梁山,才有了容身之地,水泊梁山,不就是他们新的乐土吗?不就是周国人的水浒吗?

总结:《水浒传》这个名字,蕴含这作者施耐庵的深意。寓意水泊梁山本来应该是众位好汉最好的归宿,最后的乐土。但是最后却是大家的死亡墓地,其中的缘由,每个人都应该能品味出不同的滋味吧。


铁锤历史


有人说《水浒传》讲的是一百零八将的故事,是说的人之间的故事,为什么要说是水浒呢?这词不达意啊??

非也,非也,若是能够真正明白这水浒的意思,那么便不会如此说了,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说的就是水浒的释义,奈何不曾得到很多人阅读,如今再讲一下,水浒一词最早出自于我们伟大的《诗经》——“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这句话翻译一下的意思就是:周先祖亶父,在其率领下,周族历经艰险迁徙到周原,最后成长为伟大的周朝。



这里边的水浒的意思是指给周部族子民居住发展的周原,其实也就是指“出路、安身之地”的意思,这就是水浒的意思。

再回头,我们看《水浒传》就知道了,因为里边的故事就是宋江带着一百零七个兄弟姐妹,在梁山寻得一处安身之所,最后茁壮成忠义堂好汉的故事,这么一看,我们就明白原来如此,水浒这两个字刚好涵盖了整个故事。


花卉果树种植达人


《水浒传》可以说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小说之一了,说家喻户晓一点不算夸张,我们都知道《水浒传》的内容,可很少有人细品书名,“水浒”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水浒传》不同于另外几部名著,《西游记》《红楼梦》等其书名相对直白有的在内容里还有点题,所以一看就明白。《水浒传》这本书中,施耐庵从头到尾没有提到过“水浒”二字,“水浒”这一词语在我们生活里又不常见,虽然有人解释为“水边陆地”,但这只是字面意思,绝非施耐庵取这个书名的本意。

“水浒”二字最早在《诗经 大雅》中出现,用来歌颂了一个开疆拓土转型发展的故事。说的是在商朝时期周还是个小部落,其位置靠近蛮族土地也不肥沃,经常被蛮族侵扰。后来在一个叫亶父的人带领下,举族迁到一个叫周原的地方,从此在这里发展壮大,后来有了周朝。

《诗经》中将周部落的新家周原就在岐山下不远处的水浒,也就是水边陆地。因此水浒也被引申出新出路的意思。

据说,施耐庵在写这本书时,一开始名字叫《江湖豪客传》,这个名字很直白也很烂大街,所以施耐庵不太满意换成了《水浒传》。

仔细推敲一下,你会觉得施耐庵用水浒这个名字,是很有讲究的。也隐含了他的一种寄托和迷茫在里面。

《水浒传》不同于《三国演义》,三国明显带着尊刘抑曹的立场,水浒则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揭露人性。在《水浒传》里有统治阶级的丑恶贪婪,也有草莽好汉们的嗜血嗜杀草菅人命,甚至多次描写人吃人。

这可能跟施耐庵生活的时代有关,他生活的元末明初就是书中描写的这样一个时代,统治阶级腐朽贪婪,官吏横征暴敛,民间不断有起义却又逐渐演变成为祸一方。百姓的出路在哪里,中华民族的出路在哪里?这或许就是让施耐庵纠结百思不得解的问题。他写这本《水浒传》要表达的不仅是官逼民反的出路,更是他对这个乱世未来出路的一种探索。


凡尘往事


“水浒”究竟是什么意思?

看来今天,这个深藏在《水浒传》这本经典名著数百年的秘密,不得不由大宋来揭开了。

水浒,水+浒,浒的繁体字是“滸”,就是“水言午”。水浒,就是“水说午时”的意思。

那么,水说午时是什么意思呢?

一、一个隐藏了400多年的秘密

水,指的是宋江。宋江,姓宋名江,号及时雨,五行属水。“水浒“两字中的水,就是指宋江。

这两字中的“午“是指什么呢?

这午,是指书中的108位好汉。

《水浒传》,我们通常都说有108位好汉,其实还有一位,好汉们的老头晁盖。加上晁盖,水浒英雄其实有109位。109位当中,除去宋江,还是108位。水浒这本书,讲的就是宋江与这108位好汉的故事。

这跟午有什么关系?

大宋在这里不得不作一个大胆的猜测:这108位好汉,全部出生于午时。

原著第一回,说他们是魔头,被当时的殿前太尉洪信从囚禁他们的道观里放出来。放出来之后,他们就一起投胎转世了。

也就是说,他们是同时投胎的转世的。

借着这个信息,大宋就做出了这么一个大胆的猜测。

注意:这只是猜测。真正的原因,恐怕只有作者施耐庵先生知道了。

二、午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

既然已经做出这么大胆的猜测,那索性按照这个假定,推敲下去——

午,是我国古代的一个计时单位。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分别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

这十二时辰对应着固定的时间、生肖和五行属性。见表:

在中国人通用的四柱八字学里,年、月、日、时各两个字,组成八字,这八字所对应的事物发生规律,决定着一个人的一生命运。

在八字中,午为阳火,处十二支的第七位,在人元用事内中藏有丁火、己土。在命理五行中有着善变其形的性质,遇土则炎、遇火则燥、遇金则熔、遇木为绊、遇水却水火即济。

午火的特性是气态的形式,来势凶猛激烈,去时也快。命理中凡由午火引发的吉凶,都是比较迅猛和突发性的,如同炸弹,一记爆炸解决。

总体上,在八字命书里,午时(上午11到下午13点止)出生的人,普遍具有下列特质:不依祖业,个性明朗,运程跌宕,自立门户,或叛逆造反。

在易经八卦中,午属的离卦。午为仲夏,节令是农历五月,这时的火势正旺。 午的位置在正南方,五行属火、土,颜色赤黄,同时午生肖为马。午也指戎马兵火所处的地方。

三、小结

水浒,水+滸,就是“水言午”。水是及时雨宋江,午是除去宋江以外,算上晁盖在内的108位好汉。这108位好汉,根据大宋刚才所做的推测,是差不多同时投胎转世的,可能全部出生于午时。

所以,水浒,就是宋江言说108位朋友的命运,当然,也包括他自己的命运。

.

.


大宋2019


《水浒传》中的“水浒”究竟是什么含义,不仅难倒了想让它风靡到全球的国外出版商们,也难倒了咱们国内的读者,毕竟这两个字除了用做书名外在小说里就没再次出现过。网上倒是有不少关于水浒的解释,我也看了下其他答主也基本都复制粘贴的挺全面了,虽然我觉得网上的解释很扯求蛋,但从网友的点赞和评论上我能看出那些个说法还是能被大众认可的(那你们直接百度不就行了还看什么问答…)。好了大家放松心情,车逻辑也来“编”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般而言“水浒”可以理解为水边的意思,但首先《水浒传》最开始是不叫这个名字的,况且谁能知道一部写水的小说其实是充满杀戮的呢,施耐庵你也不怕让头条的标题党们笑话?早在《水浒传》成书前,元杂剧的作者们就为施公描绘出了八百里水泊的景观以及“水浒”的字眼,比如在康进之的《黑旋风双献功》中,李逵就借孔亮的话中为大家唱出了“水浒”及梁山的整个景象:

寨名水浒,泊号梁山,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东连大海,西接济阳,南通巨野、 金乡,北靠青、济、兖、郓。有七十二道深河港,屯数百只战舰; 三十六座宴楼台,聚得百万军粮马草。

而元杂剧中“水浒”字眼的出现也为后面成书提供了极大的辅助作用,所以在这里水浒可以指的就是“忠义堂”,那么这样一来“传”读作“chuan”或许也合适,大寨子里的传奇嘛!

第二种推测在明万历年间的袁无涯刻本《忠义水浒传全书·发凡》中较为认真的解释过,他说梁山等人虽然占据了八百里水泊,但他们也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道理,所以宋江等人的报国之心还是很明显的,我们不是要造反,而是随时响应朝廷的征召,更是想效仿姜尚“潜伏”在渭水之滨,只是想等待一个辅佐周文王的时机。那么这种看法里宋江等人的形象就高大上多了。

还有一种就是山东民间传说了,相传山东有一地放叫做“睡虎关”,而这睡虎关正是以梁山好汉的故事而闻名,后来叫着叫着就叫成了“水虎关”,再后来民间说书艺人取其谐音命名梁山水寨为“水浒寨”,再往后水浒戏就慢慢演化为水浒传了,而正式给书取名为《水浒传》就是更靠后的事了。

总之,在水浒故事要脱离话本到成书的阶段时,“出版商”就得给它起个既中听又便于流传的名字了,而回归小说的主题不外乎在“宋江传”、“ 梁山传”、“ 水浒传”(还有江湖豪客传)等名称中选一个,要是你的话,你觉得哪个名字更好听呢?


其实我倒是觉得叫梁山传奇更好听…


逻辑文史游


水浒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西周文王祖父古公亶父在自己的统治领域忙碌着视察,清晨起来骑着马离开家。沿着渭水河边向西奔走,来到岐山脚下。

水浒,顾名思义是指水边了。那么,水浒这个词和名著水浒传的内容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元末明初的江苏兴化人施耐庵,在他晚年写了一部歌颂反抗精神的书籍,起名为《水浒》。我们发现这部书里,讲了一百零八个好汉的故事。

前七十回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写,后五十回被视为其弟子罗贯中的手笔。

上梁山的第一个好汉,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他在山神庙门外杀死了陆虞侯、富安、差拨三人,犯下了死罪。按照大宋律法,杀人偿命。但是林冲最后却躲过了官司的追捕,去了四面环水的八百里水泊梁山。

一个犯了死罪且能金蝉脱壳的人,只能出现在文学作品里。林冲是一个冲破了大宋律法和制度的人。

鲁达为救一个柔弱的女子和她懦弱的父亲,在渭州城的状元桥下的肉铺门口,三拳头打死了一个杀猪卖肉的屠户。为了躲避官司,一路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地逃到了山西代州雁门县,在金老女婿赵员外的帮助下,去了五台山削发为僧。最后伙同武松等人一同归入梁山泊。鲁达即后来的鲁智深。他是一个冲破了大宋法度的人。

宋江因通贼事情败露,为杀人灭口,结果了貌美如花的十九岁妇人阎婆惜。此后被流放到江州牢城营,最后死里逃生去了八百里水泊梁山。宋江是一个冲破了大宋法律制度的人。

这样的例子在《水浒传》里比比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水浒的意思就是冲破国家法度之意,犯下人命官司,法度拿我没有办法,我去到国家法度束手无策的地方,是哪里?是八百里水泊梁山,就是水边,即水浒!


子衿读历史


不请自来,不好意思了。

其实大部分提问者是真的想要一个或几个别出心裁的答案,如果仅仅想要几个常规的老生常谈,人家不会谷歌,百度么?所以在这里我想给头条问答一点点小建议。审核的时候把复制粘帖的所谓回答排到后面去,不要让他们占据前排,让有新意的真正好回答出现在显眼的位置,而不至于被淹没。





言归正传。本人看水浒多年,也一直不完全理解“水浒”一词的确切含义。比较倾向于"水边”的说法。提主说不是这个意思。那我试着继续思考。

经查阅,还有一个解释。

浒——淮河溢出的小水。《尔雅》,郭璞注:“皆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之名。

关键字,溢出。和水浒的原意,王化之外,化外之地,不谋而合。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题材的长篇小说。其主题是“官逼民反”、“逼上梁山”。就是原本在王化之内的中下阶层人士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上了梁山,做了强盗,不再接受朝廷的管辖。最终又在"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忠君爱国"等思想的感召下,接受招安,回归王化。

所以,本人的理解,水浒本义是溢出的水,含义是王化之外的地方。

还有一种说法是:作者施耐庵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



原来施大爷自己也定不好书名,接受了学生的建议,才定名为巜水浒》。至于书名和主题是完全吻合,水浒的确切含义是什么,恐怕施大爷自己也说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