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独生子女,我的孩子也是独生子女,等我百年后我的孩子有事是不是只能依靠自己?

妞妞小洋洋


说一个我亲生体验,我是独生子,三年前我父亲生病去世了,目前我的状态是结婚未育,我妈妈盆腔炎引起脓包肠粘连,影响到输卵管化脓也切除,大手术!早上我一人把我妈推进手术室后,我一人就去跑着交费,跑着交冰冻化验单!跑完后肚子突然不舒服,我以我上厕所最快的速度去解决,因为手术门口没人!等我我跑到手术门口,幸好我表姐来了,给我带的早点,一会舅妈表哥也来了!我无法想象我一个人守在手术室门口一早上自己是个什么心情!我妈手术当天晚上是我一人陪的,第二天,我姨妈们为了让我安心上班,每晚一个姨妈陪伴(我有四个姨妈)白天舅舅送饭!首先感恩姨妈舅舅的帮助,也要感谢我妈家原生家庭中亲情味浓!我妈妈姐妹多,互相帮助,我无法想象以后我生病了躺医院是情况!孩子多了必然有好处!但是只生一个也肯定有原因的!我可能以后只生一个吧,尽管我从小就希望自己能有兄弟姐妹,长大成家后觉得生活太不易了!


Ting192201281


我是70后,独子。老公60后,独子。女儿95后,独子。双独家庭多年前国家就允许可以生二胎,我自动放弃,我并不后悔。

公公20多年前因病去世,现在上有三个老人70多近80岁。

我自己的母亲8年前中晚期胃癌手术,完全我一人照顾,至今尚可。婆婆膝盖骨渐型性退变,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走路,日常起居基本依靠我。

老公三年前查出鼻咽癌晚期,放疗化疗中医,依然逃不脱复发转移的命运。今早主任医师叫我要有思想准备,而此刻,我正陪在他的病床边,握着他的左手。

家中的顶梁柱轰然倒下,千斤的担子我一人挑。我羡慕同病房的病友家中兄弟姐妹会轮流陪护,我老公的病床前永远只有我和我高薪请来的保姆。

独子政策是时代的产物,我的遭遇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

不管是不是独子,在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与不幸之后,自然就会变得坚强

。我知道,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一切都只能靠我自己。

我不担心我百年之后,我的女儿事事都要依靠自己。因为,我就是这样过来的。


书橱里的小豹子


我是丁克,听得最多的就是一边羡慕我每天打网球上健身课美容美发旅游跟老公二人世界甜蜜蜜,一边又在担心我们老了死了怎么办,我们的钱可能不够让我们培养出一个中产阶级的孩子,但还是足够让我们老了住很好的养老院,老公经常开玩笑的是要赚够钱能住连剪指甲都有专人负责的养老院,不能指望我会照顾他,至于死了没人烧香?死了世界又如何?关我们什么事呢?死都死了,我们其实也不在乎身后事,花不完的钱捐给流浪动物救助中心,如果身体器官没少大问题,捐给有有需要的人,人生走一趟,已经很焦虑很辛苦了,照顾好自己已经忙不过来了,一点都不想操心我死了世界会如何。


深圳美食情报局


我有两个孩子,高龄产下二宝,不是为了响应政策。只是为了给儿子多一个亲人。

二宝出生后,大儿子问我:妈妈,生孩子这么危险,你为什么还要生下弟弟呢?我说:为了给你多一个亲人,有一天,爸爸妈妈不在了,你还有个亲人和你一起。

儿子听完,回他房间呆了几分钟后才又回来,抱了抱我,他的眼圈明显是红的。 作为70后,我还有个哥哥。

当父母住院时,兄妹俩真的是在分担,不只是分担经济的压力,更分担了照顾的压力。

网上特别火的一组照片《独生子》很多人非泪目。

前几年,我的姨妈和姨父同时病倒、住院。表哥表弟兄弟俩衣不解带的照顾,一起把父母抱上病床,亲友都感慨:幸亏是两个孩子,不然,怎么办啊? 独生子女享受了前半生独一份的爱,却要在后半生承担养老的全部压力。是很累,很累。

有兄弟姐妹,不仅是分担,还是生活中互相鼓励与彼此照顾,这种感觉让你觉得不孤独。


大河报端子工作室


我是独生子女,因为家里老人都不能帮忙带孩子,所以我不上班,在家当家庭主妇。去年我母亲查出肺癌,这下我老公也不能上班了,我在医院照顾母亲,老公每天接送孩子上学做饭,有时也来医院帮我。我一个人在医院连续一月没回过家,也没人和我替换班,晚上输液守到两三点,早上五点就又起来了。等我母亲出院我也累垮了。母亲第二次住院我已经坚持不住了,是我老公在医院照顾了一个星期。四个月后母亲走了。虽然我也尽力了,但是我心里还是很愧疚,在母亲最后的日子没有把她照顾好,因为我一个人的能力实在是有限。所以,如果有 条件的话还是再生一个吧。等将来有困难的时候,最少有个人一起想办法,哪怕是抱在一起痛哭一场也好。不要像我这样只能一个人默默的承受巨大的压力。


净莲jinglian


我有姐姐和弟弟,我们感情都很好,我和姐姐都结婚了,弟弟还没有结婚。最近家里出了很多事,外公住院了,妈妈在县城的医院照顾外公,爸爸也在外地,姐姐刚做过手术,身体不太好,这时候弟弟的手指骨折,肉还连着,但是骨头完全断了。在医院做手术,医生嘱咐为了手指能恢复的更好,不能下床,要一直用仪器照着。本来就觉得也不是太大的事,从弟弟出事就我一个人在,为了不让父母和姐姐操心,我要上班,还要在医院照顾弟弟,这时候感觉有个兄弟姐妹真的很好,我怀孕的时候,因为老公不在身边也是姐姐和弟弟照顾我很多,虽然觉得兄弟姐妹真的很好,可是我仍然坚持要一个孩子,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是偶然发生的,这些偶然发生的事可能会让你觉得有个亲人不会太孤单,可同样的,有陪伴,就会有担忧。从姐姐住院,到弟弟住院,我也成了医院的常客,在医院照顾病人真的很累,每天睡不到五个小时。即便这样我任然会精神百倍的去照顾他们,因为我不希望他们因为照顾的不好而落下什么后遗症。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对楼主有没有帮助,什么事都是有利有弊的……二胎最好还是针对自身家庭情况选择的好,有没有人照顾大宝,有没有人照顾孕妇,二宝出生有没有人照顾,两个孩子怎么带,家庭经济情况怎么样,老人身体怎么样……这些才是平衡你要不要二胎的关键


Cici0522


题主的问题在当下很有代表性。二胎政策放开后,很多人都在纠结自己到底要不要二胎,其中有一条原因,跟题主想的一个样——我是不是得给娃生个弟弟或妹妹,不然以后他们太孤单了,我得给他们生个伴儿。在我看来,换个维度来看这个问题,可能会豁然开朗。

独生子女的提法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它带着时代的烙印腾空而出,也带来了后续很多人对这个群体的诟病——任性、自私、缺乏责任感等等。

在我看来,把这些帽子扣在独生子女群体是有失公允和客观思考。看看古今中外,一个孩子的家庭并不是少数,却并非都呈现出上述特点,其实反过来看独生子女这代人,很多时候是因为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这一代人的父母恰好处在文化断层期,一方面,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没有继承,另一方面,一些西方的育儿理论也不像现在这样广泛地进入中国,加上那个时代事业和工作是大于家庭的,因此导致很多独生子女是在缺乏科学家庭教育的环境下长大,才出现了后来所所谓的很多这一代特殊群体的“问题”。

而当下,当越来越多的父母将目光重新回望到自己小时候的原生家庭,反思和思考自己给孩子的家庭教育时,我们越来越发现,每个人,每个孩子其实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我们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他拥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独立生存的能力。我们虽然是社会群体性的动物,需要通过协作来获得更好的人生,但在精神层面,我们的一生不需要依赖谁,也不要被别人的人生绑架。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决定要生孩子,不管一个还是两个,就将他视作一个独立的生命来尊重,他们不是为了给谁作伴而来,也不是为了给谁养老而生,他们就是他们自己。


壹父母


我来简单回答一下。我老公是独生子女,似乎看上去他父母养他确实没什么压力。那么,问题来了。他爸中风住院,只能请假一个月在老家照顾他爸。自己在城里生活,养孩子,本身压力就大,根本没有什么积蓄,老人生病,虽然有农村合作医疗,但是报销也是一部分,不知道报销比率有一半了没。老人的医疗费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负担。我老公四川人,在外打工,基本上没什么时间陪父母。想想他父母也挺可怜。过了一年,他爸走了,守灵的习俗还是有吧!我孩子小,要睡觉,我只能陪孩子睡,然后,我老公就一个人在堂屋守灵。相当凄凉。想想我爸走的时候,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亲,一堆人陪着我们守灵。一点也感觉不到害怕,反而觉得热闹。还有更恐怖的说法,我们这边亲人要是死在了外头,根本不能进村,只能在村外、山上守灵。想想独生子女,一个人怎么守?生老病死,这是每个人必经之路。现在还有家婆,家婆也只有农村合作医疗,以后生病的话,也是让我感觉害怕的,因为在城市里生活成本太高,根本没有积蓄来应对这些事件。好在我父亲有单位报销。福利也好,根本用不到我们操心,我母亲是烈属,国家有一定的扶持,也用不到我们操心。而且我家兄弟姐妹多,谁有钱多谁出钱,我父母这边我没有一点压力。如果老公娶到的也是独生子女,同样又是农村的,家境不好,到时四个,乃至五到八个老人生病,同时有两个生病,又没有钱顾护工的话,那真的生不如死。再来说到买房,买房的时候,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缺钱更没有人会帮助你。朋友多又怎样,谈到钱朋友都跑光光。所以,独生子女父母百年后,那真的会更孤独了吧!有血缘关系的亲情才是最长久最可靠的感情。


够阿喂


你好,我是鑫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父母离世后,孩子有没有其他依靠与支持,取决于父母从小的教养。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陈默教授,曾经在一堂讲座中说: 如果孩子具有这一点,父母死了就能闭眼了,这就是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有没有几个人,平时不怎么联系,但是你笃定你遇到困难时找他们没问题。

有没有几个人,不管有多晚,只要你打电话就会接起?

有没有几个人,你放心在他们面前哭泣吐槽,不担心今天话会成为别人第二天的谈资。

但关键时刻的“好人缘”,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平时善意的累积

你是不是别人随时能找的人、随时会接电话的人、会为好朋友保守私密的人?




只有你给予别人光热,未来才可能在寒冷时收获温暖。 这种善良与关怀的品质,这种时代最稀缺的“同理心”,竟然源于小时候妈妈说的这些话:

“宝宝,今天你们班的果果摔跤哭了,你有没有安慰她、帮她擦眼泪啊?”

“宝宝,我们今天读的绘本太有意思了,你要拿给你的好朋友看哦。好朋友就是要分享的啊!”

“宝宝,好朋友的家长闹离婚了,他一定很不开心,你要安慰他。好朋友是用来分担的。”

一个善于理解他人情绪的孩子,一个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孩子,会收获很多正能量的反馈,未来在寒冷时一定不会缺少温暖的拥抱。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鑫妈向前冲


我是独生女,我妈妈刚手术完出院没多久,我感触很深的是分身乏术。正值寒假,孩子天天需要人带着(家婆家公从来不带娃当他们旅游去算了),工作不是事业单位没有独生子女护理假,有事必须请假了,爸爸年纪大若长期一整天照看也容易累趴下,幸而妈妈的是小手术,住院一周就可以出院,我就是晚上下班去接爹爹手让他晚上休息一下。正好那段时间有一天爹爹需出外办事,而我所在公司年底工作很忙走不开,那天就没人照看了(当然可以请护工,但一个护工看一层楼的,怎么都不如身边有人),这个纠结的时刻,我姑姑出手相助,我姑姑是谁?是我爹的妹妹啊!你说兄弟姐妹多重要。独生子女小时候孤独大了压力重,若结婚对象遇到人渣就更是大写的苦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